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辉煌革命史 铸就蚌埠红

2021-10-12 08:42 蚌埠新闻网  

蚌埠是一方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自1926年1月蚌埠第一个党组织——中共蚌埠特支创建后,党组织逐渐发展壮大。在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中,党带领蚌埠人民百折不挠,前仆后继,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性巨变,蚌埠人民从此当家做主,开启了发展进步的新纪元。

淮畔播种 星火初照

1911年淮河大铁桥的建成、津浦铁路的开通运营,使这个淮河岸边的古渡渔村,一跃成为全国重要的南北水陆交通枢纽。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得民众思想比较活跃,青年学生容易接受新思潮。五四运动爆发后,由北京南下的进步学生就将消息带到蚌埠,蚌埠地区青年学生迅速掀起持续声援五四运动的高潮。五四运动在蚌埠地区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也带动了工人运动的兴起。

蚌埠的工人阶级随蚌埠铁路兴建而形成,也随蚌埠的发展而不断壮大。在淮河铁桥和津浦铁路的建设中,最初参加建桥筑路的工人成为蚌埠地区的首批较为集中的产业工人。至20世纪20年代初,蚌埠工人数已达5000多人。其中,铁路工人530多人,为人数最多的产业工人队伍。

开埠后的蚌埠,在逐步成为皖北地区物资集散地和商贸重镇的同时,也成为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攫取利益的博弈场。承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压迫和剥削的蚌埠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鼓舞和影响下,迅速觉醒并行动起来。1922年10月,安徽境内的第一个产业工会组织——蚌埠铁路工会成立,并开始组织开展工人运动,就此拉开了蚌埠地区工人运动的大幕。

1923年,军阀吴佩孚制造了“二七”惨案。2月13日,蚌埠铁路工会组织工人举行声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的斗争,致使火车站各种机车一律停驶,津浦铁路交通陷入瘫痪。罢工24小时后,为避免流血事件的发生,工会领导人赵兴旺通知工人复工。这是蚌埠地区第一次有组织开展的罢工斗争,虽历时仅短短一天,但它是淮河岸边、采珠之畔爆发出的第一声呐喊,显示了工人阶级团结起来的巨大力量,鼓舞了蚌埠人民的斗志。蚌埠工人阶级的觉醒,引起了铁路当局的惊恐。罢工后不久的一天晚上,工会领导人赵兴旺被暗杀,蚌埠工会被迫停止活动。

中共蚌埠特别支部旧址——蚌埠扶轮小学(今蚌埠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成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了蚌埠。1925年秋,受中共全国铁路总工会党团组织派遣,中共党员苏美一由济南来到蚌埠,在扶轮小学(今市教育招生考试院)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党的活动,担负起蚌埠铁路工会的恢复和地方党组织的筹建工作。扶轮小学背后向南不过百米,便是津浦铁路干线。利用这一便利优势,苏美一在铁路工人中宣传党的主张,号召工人组织起来斗争。1925年11月,蚌埠铁路工会重新成立,属中共南京地委领导。重新成立的蚌埠铁路工会,是党在安徽境内领导的第一个由产业工人组成的工会组织。

蚌埠铁路工会恢复重建后,苏美一在工会积极分子中开展建党工作,先后发展傅小泉、董天然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蚌埠地方党组织成立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1926年1月,蚌埠地区第一个地方党组织——中共蚌埠特支成立,苏美一任书记,有党员4名。蚌埠特支属南京地委领导。与其他地区早期党组织成员多为知识分子、农民不同,蚌埠特支是工人阶级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是安徽境内成立的第一个由产业工人组成的党组织,彰显了蚌埠党组织的时代先进性。

中共蚌埠特支的创建,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从此引领蚌埠人民踏上了艰苦卓绝、前赴后继的求索之路。

武装斗争 风雨长淮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蚌埠地区党组织积极贯彻八七会议精神,高举武装斗争大旗,开始走上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1927年8月,蚌埠地区首个农村党组织——中共界沟支部成立,王亚箴任书记,约有党员10人。1928年12月,界沟区委成立,王亚箴任区委书记,区委下辖3个支部,界沟成为五河北部、泗县南部的党组织活动中心。在王亚箴的影响下,仅界沟就有100多名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界沟因此被称为皖东北的“小延安”。

随着皖东北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壮大,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暴动风暴在这里孕育。1930年7月30日,在五河、泗县交界的石梁河两岸爆发了农民暴动,400多名暴动队员在陈吕庄整编后,宣布正式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独立师,建立了皖东北地区第一支工农武装。石梁河暴动提出“打倒国民党,建立新政权”的口号,暴动队伍一边打土豪、开粮仓、济贫困,一边挥师东进。在东进途中,队伍遭强敌包围,因弹尽粮绝于8月4日失败。石梁河农民暴动是在徐海蚌特委的领导下开展的、皖东北人民第一次拿起武器公开推翻国民党政权的宣战。

石梁河农民暴动后不久,为了支援豫皖苏红军反“围剿”斗争,1930年10月,中共江南省委决定成立中共长淮特委(蚌埠特委),以便更好地组织领导沿淮两岸土地革命斗争,陈履真任特委书记。1931年6月陈履真调往上海后,朱务平接任特委书记。长淮特委是皖北地区最大的中共秘密组织,先后领导淮河两岸13个市县的党组织,蚌埠成为党发动并领导淮河两岸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

蚌埠人民庆祝解放

长淮特委十分关注党的建设,先后建立、改组并恢复了凤阳、阜阳、定远、盱眙等县委,为领导人民开展群众运动提供了组织保证。长淮特委对农民运动有着特殊的感情,先后组织领导了寿县瓦埠、凤台黄家坝、定远吴圩、盱眙西高庙、凤阳亮家岗、灵璧大山等农民暴动,并组建了党领导的农民武装力量。自此,淮河两岸声势浩大的农民暴动此起彼伏,大批农民拿起武器,走上武装反抗地主压迫和国民党反动统治之路。与此同时,长淮特委还组织领导了学生运动、妇女运动和兵运工作,并创建了蚌埠地区的第一张党报——《红旗报》。

长淮特委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地方当局的恼恨,他们处心积虑要对革命进行扼杀。1932年,由于叛徒的出卖,中共长淮特委遭受三次严重破坏,80多名党团员和赤色群众被捕。1932年年底,包括特委两任书记陈履真、朱务平在内的20多人英勇就义于南京雨花台,长淮特委被迫停止活动。

中共长淮特委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坚定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斗争,打击了敌人的反动势力,为苏皖两省的土地革命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敌后抗日 中流砥柱

1938年2月2日,蚌埠沦陷。日军占领蚌埠后,企图渡淮河北上、打通津浦铁路,进而会攻徐州,沿陇海铁路向中国内地推进,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在淮河北岸设防的中国守军第三集团军第51军、第59军在小蚌埠淮河北岸沿线,顽强阻击企图北犯的日军第13师团,淮河阻击战由此爆发。至月底,日军在死伤3000余人后,不得不缩回淮河南岸,与中国守军隔河对峙。淮河阻击战是抗战初期在安徽境内歼灭日军人数最多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在这场战斗中,第51军中的约300名中共地下党员发挥了誓死作战、冲锋在前、英勇杀敌的示范作用。

1939年夏,蚌埠地区重要城镇和交通要道全部沦陷。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淫掠,累累罪行罄竹难书;国民党官吏逃之夭夭,散兵游勇乘机独霸一方;少数的民族败类则附敌求荣,沦为汉奸。领导蚌埠人民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驱逐日本侵略者的艰巨任务,便历史地落在中国共产党的肩上。

为开辟敌后游击战场,1939年5月,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彭雪枫率领支队主力首次东征淮上,首战湖沟集,四袭怀远城,对蚌埠日伪军的重要据点形成较大威胁。彭雪枫此次率部东进,在3个月的时间内,不仅完成了“打仗、扩军、筹资”的预定任务,更重要的是创造了平原游击战争的成功经验,同时点燃了淮上地区的抗日烽火,扩大了新四军的影响,为日后根据地的创建打下了基础。

为贯彻中央军委“向西防御,向东发展”的方针,1940年7月,彭雪枫率部第二次进军淮上,开辟了以龙亢为中心,北濒浍河、南抵淮河的淮上地区,建立了中共淮上地委和淮上办事处(行署),在所辖的怀远、凤台、蒙城、宿东等县区先后成立办事处(抗日民主政府),标志着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淮上抗日根据地正式形成。为巩固和发展淮上抗日根据地,彭雪枫指挥部队与日军进行了英勇不懈的斗争。1940年11月,彭雪枫率部在板桥集战斗中毙敌1200余人,创造了华中敌后战场击落日军飞机的成功战例,收复了一度陷落的蒙城、涡阳等地,扩大了淮上根据地的范围,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抗日热情。

皖南事变后,彭雪枫部在龙亢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怀远成为这支英雄部队的诞生地。1941年5月,四师安全转移至津浦路东苏皖边区,继续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宿东战略地位显得十分重要,四师为此组建了宿东游击支队,经过近一年的艰苦作战,巩固和扩大了游击根据地的范围。1942年4月23日,宿东游击支队长兼政委周启邦在固镇倪圩子遭到日伪军围攻,在仲兴王庙村中弹牺牲,时年25岁。周启邦是抗战时期在蚌埠地区牺牲的职务最高的中共将领。

党在广大乡村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的同时,在城镇沦陷区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隐蔽斗争。1944年10月,中共淮北区委决定,成立中共蚌埠工委,对外称淮河办事处,负责开展以蚌埠为重点的津浦铁路南段沿线和淮河沿线的城市工作。蚌埠工委通过组织巡视和派遣党员等形式,进入蚌埠组织开展秘密斗争。从1944年10月蚌埠工委成立到1949年1月蚌埠解放,4年多时间内,工委先后派遣李振友、潘介和、朱百里、韩光辉等党员来蚌开展革命工作,他们为抗战胜利和蚌埠解放作出了积极贡献。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4日,中国第十战区接受日军投降仪式在蚌埠举行。经过十四年浴血抗战,蚌埠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战胜利。

蚌埠解放 珠城新生

和平是短暂的。正当全国人民休养生息、重建家园之际,蒋介石却背信弃义,撕毁墨迹未干的“双十协定”,悍然发动全面内战。1946年夏,驻蚌埠、徐州的国民党军开始大规模进攻淮北解放区。但乌云遮不住太阳,邪恶战胜不了正义,1947年春,人民解放军实施外线出击,转入局部战略反攻。至淮海战役发起时,淮河以北地区党组织得到发展、壮大,广大农村基本解放。

蚌埠地下党组织联络点之一留芳照相馆

淮海战役的胜利,直接带来了整个蚌埠地区的解放。1948年11月中旬,在淮海战场,宿县解放,黄百韬兵团被人民解放军包围于碾庄地区。蒋介石急令驻守在蚌埠的李延年第六兵团和刘汝明第八兵团北进,配合徐州方面的杜聿明集团和从华中增援的黄维第十二兵团,企图重占宿县。11月28日,李延年和刘汝明两兵团在华东野战军追击下被迫退回到蚌埠,固镇宣告解放,成为蚌埠地区首个解放的重要城镇。1949年1月10日,以歼敌55.5万人和解放淮河以北广大区域为突出标志的淮海战役胜利结束。迫于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压力,五河县城的国民党军弃城逃跑,1月15日,五河解放。1月17日,驻怀远国民党军弃城南逃,怀远解放。

当时,国共双方都把目光聚焦于军事战略要地蚌埠,它是人民解放军向南进军的第一个目标,也被蒋介石视为“守江必守淮”的前哨阵地,第六兵团李延年部、第八兵团刘汝明部两个兵团依然驻守在蚌埠及其周边地区。

为给解放军进军江南开辟渡江基地,1949年1月15日,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率5个纵队进军江淮,蚌埠成为首个攻击目标。其中,8纵为主攻蚌埠部队。1月16日,眼见重兵压城、大势已去的国民党军炸毁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后纷纷仓皇南逃。17日,解放军先头部队抵达淮河北岸的小蚌埠,开始向蚌埠进击。1月19日,华野6纵第18师占领蚌埠西部制高点张公山,蚌埠西南一线宣告解放。与此同时,担任正面攻击的8纵,于19日夜成功渡淮后抢占宝兴、信丰两家面粉厂的制高点,20日凌晨进占蚌埠市区。至此,蚌埠市区全境解放。1月20日,蚌埠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市委、市政府、市警备司令部相继宣布成立,李世农、万金培分任首任市委书记、市长。

蚌埠党组织自1926年1月成立,经过23年的不懈努力,开始了在蚌埠地区的全面执政实践。3月3日,庆祝蚌埠解放暨渡江支前动员大会在体育场举行,蚌埠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开始担负起渡江支前的任务。

绘就蓝图 剑指江南

三大战役胜利以后,蒋介石精锐部队丧失殆尽,企图“划江而治”。为了完成“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历史使命,1949年3月22日至4月4日,一批中国当代政治家、军事家,率渡江战役总前委和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机关四大机构云集蚌埠南郊孙家圩子村,拟订渡江作战方略、运筹接管江南方案。一时间,这个淮河岸边的小村庄,群星荟萃,将星闪烁,并由此成为渡江战役的军事指挥中枢和华东地区的政治决策中心。

3月25日至26日,总前委会议在三野司令部作战室孙家圩子召开,这是渡江前召开的极为重要的军事作战会议。会后,陈毅向原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张爱萍传达中央军委的决定:由张爱萍负责组建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海军,并出任司令员兼政委。4月23日,华东海军在泰州白马庙宣告成立。渡江战役是人民海军诞生的摇篮,孙家圩子见证了这支新兵种的诞生和解放军正规化建设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3月28日,华东军政联席会议召开。中央军委获悉后,致电总前委要求尽快拟订渡江作战方案上报。3月31日,邓小平组织拟定了渡江作战的纲领性文献《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4月3日,毛泽东电示批准。至此,自中央军委1948年12月12日提出渡江作战设想,经过百余日反复酝酿,一部体现邓小平战争年代军事思想的代表作终于在孙家圩子诞生。

军事只是手段,建设人民的新江南才是目的。结合部队即将进入国民党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的客观实际,邓小平把关注重点放在江南解放后的如何“经营”上。4月初,邓小平指示华东局在蚌埠孙家圩子完成了《关于接管江南城市的指示》《关于江南新区农村工作的指示》等草案的起草。《关于接管江南城市的指示》是贯彻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在江南解放初期接管城市的首部规范性文件,对迅速稳定社会秩序和恢复发展生产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4月3日,邓小平在蚌埠签发华东局关于暂不成立安徽省委、分别成立皖北和皖南区党委的电报,为解放江南进行充分的组织准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1949年2月13日,傅秋涛、刘瑞龙率华东支前司令部和第三野战军后勤司令部移驻蚌埠,标志着蚌埠成为渡江战役支前、后勤工作的指挥中心。从2月下旬至4月中旬,蚌埠人民度过了紧张的50个日日夜夜:共接待过往军队96万余人次,解决了22.4万人的食宿问题(当时蚌埠市区常住人口为18.87万人);淮河上架起7座浮桥,为50余万名部队战士和武器弹药提供南下通道;街道上,云集蚌埠的支前物资不停进行分装转运,通过滚滚车流源源不断向南输送……承担了最为繁重支前任务的蚌埠人民,为渡江支前倾其所有,为渡江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邓小平曾说过:“江北各地党政和人民的努力支前,特别是皖北新区尽到了超过其本身能力的努力,尤属值得赞扬。”渡江战役的胜利,是军民团结的胜利,是包括蚌埠人民在内的人民的胜利!

蓝图已经绘就,利剑直指江南。4月4日下午,邓小平、陈毅等率总前委机关和华东局、华东军区前方机关一起,离开孙家圩子,移驻合肥瑶岗,统一指挥第二、第三野战军渡江作战,创造性地组织实施《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纲要》是渡江战役的纲领性文献,吹响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进军号。4月20日晚,百万雄师强渡长江;23日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独裁统治的覆灭;6月2日解放崇明岛,渡江战役胜利结束。渡江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划江而治的企图。

蚌埠作为渡江作战方略诞生地,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预示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之浴血奋斗的新中国诞生的曙光即将来临。

269

蚌埠是一方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自1926年1月蚌埠第一个党组织——中共蚌埠特支创建后,党组织逐渐发展壮大。在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中,党带领蚌埠人民百折不挠,前仆后继,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性巨变,蚌埠人民从此当家做主,开启了发展进步的新纪元。

淮畔播种 星火初照

1911年淮河大铁桥的建成、津浦铁路的开通运营,使这个淮河岸边的古渡渔村,一跃成为全国重要的南北水陆交通枢纽。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得民众思想比较活跃,青年学生容易接受新思潮。五四运动爆发后,由北京南下的进步学生就将消息带到蚌埠,蚌埠地区青年学生迅速掀起持续声援五四运动的高潮。五四运动在蚌埠地区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也带动了工人运动的兴起。

蚌埠的工人阶级随蚌埠铁路兴建而形成,也随蚌埠的发展而不断壮大。在淮河铁桥和津浦铁路的建设中,最初参加建桥筑路的工人成为蚌埠地区的首批较为集中的产业工人。至20世纪20年代初,蚌埠工人数已达5000多人。其中,铁路工人530多人,为人数最多的产业工人队伍。

开埠后的蚌埠,在逐步成为皖北地区物资集散地和商贸重镇的同时,也成为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攫取利益的博弈场。承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压迫和剥削的蚌埠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鼓舞和影响下,迅速觉醒并行动起来。1922年10月,安徽境内的第一个产业工会组织——蚌埠铁路工会成立,并开始组织开展工人运动,就此拉开了蚌埠地区工人运动的大幕。

1923年,军阀吴佩孚制造了“二七”惨案。2月13日,蚌埠铁路工会组织工人举行声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的斗争,致使火车站各种机车一律停驶,津浦铁路交通陷入瘫痪。罢工24小时后,为避免流血事件的发生,工会领导人赵兴旺通知工人复工。这是蚌埠地区第一次有组织开展的罢工斗争,虽历时仅短短一天,但它是淮河岸边、采珠之畔爆发出的第一声呐喊,显示了工人阶级团结起来的巨大力量,鼓舞了蚌埠人民的斗志。蚌埠工人阶级的觉醒,引起了铁路当局的惊恐。罢工后不久的一天晚上,工会领导人赵兴旺被暗杀,蚌埠工会被迫停止活动。

中共蚌埠特别支部旧址——蚌埠扶轮小学(今蚌埠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成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了蚌埠。1925年秋,受中共全国铁路总工会党团组织派遣,中共党员苏美一由济南来到蚌埠,在扶轮小学(今市教育招生考试院)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党的活动,担负起蚌埠铁路工会的恢复和地方党组织的筹建工作。扶轮小学背后向南不过百米,便是津浦铁路干线。利用这一便利优势,苏美一在铁路工人中宣传党的主张,号召工人组织起来斗争。1925年11月,蚌埠铁路工会重新成立,属中共南京地委领导。重新成立的蚌埠铁路工会,是党在安徽境内领导的第一个由产业工人组成的工会组织。

蚌埠铁路工会恢复重建后,苏美一在工会积极分子中开展建党工作,先后发展傅小泉、董天然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蚌埠地方党组织成立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1926年1月,蚌埠地区第一个地方党组织——中共蚌埠特支成立,苏美一任书记,有党员4名。蚌埠特支属南京地委领导。与其他地区早期党组织成员多为知识分子、农民不同,蚌埠特支是工人阶级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是安徽境内成立的第一个由产业工人组成的党组织,彰显了蚌埠党组织的时代先进性。

中共蚌埠特支的创建,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从此引领蚌埠人民踏上了艰苦卓绝、前赴后继的求索之路。

武装斗争 风雨长淮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蚌埠地区党组织积极贯彻八七会议精神,高举武装斗争大旗,开始走上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1927年8月,蚌埠地区首个农村党组织——中共界沟支部成立,王亚箴任书记,约有党员10人。1928年12月,界沟区委成立,王亚箴任区委书记,区委下辖3个支部,界沟成为五河北部、泗县南部的党组织活动中心。在王亚箴的影响下,仅界沟就有100多名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界沟因此被称为皖东北的“小延安”。

随着皖东北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壮大,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暴动风暴在这里孕育。1930年7月30日,在五河、泗县交界的石梁河两岸爆发了农民暴动,400多名暴动队员在陈吕庄整编后,宣布正式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独立师,建立了皖东北地区第一支工农武装。石梁河暴动提出“打倒国民党,建立新政权”的口号,暴动队伍一边打土豪、开粮仓、济贫困,一边挥师东进。在东进途中,队伍遭强敌包围,因弹尽粮绝于8月4日失败。石梁河农民暴动是在徐海蚌特委的领导下开展的、皖东北人民第一次拿起武器公开推翻国民党政权的宣战。

石梁河农民暴动后不久,为了支援豫皖苏红军反“围剿”斗争,1930年10月,中共江南省委决定成立中共长淮特委(蚌埠特委),以便更好地组织领导沿淮两岸土地革命斗争,陈履真任特委书记。1931年6月陈履真调往上海后,朱务平接任特委书记。长淮特委是皖北地区最大的中共秘密组织,先后领导淮河两岸13个市县的党组织,蚌埠成为党发动并领导淮河两岸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

蚌埠人民庆祝解放

长淮特委十分关注党的建设,先后建立、改组并恢复了凤阳、阜阳、定远、盱眙等县委,为领导人民开展群众运动提供了组织保证。长淮特委对农民运动有着特殊的感情,先后组织领导了寿县瓦埠、凤台黄家坝、定远吴圩、盱眙西高庙、凤阳亮家岗、灵璧大山等农民暴动,并组建了党领导的农民武装力量。自此,淮河两岸声势浩大的农民暴动此起彼伏,大批农民拿起武器,走上武装反抗地主压迫和国民党反动统治之路。与此同时,长淮特委还组织领导了学生运动、妇女运动和兵运工作,并创建了蚌埠地区的第一张党报——《红旗报》。

长淮特委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地方当局的恼恨,他们处心积虑要对革命进行扼杀。1932年,由于叛徒的出卖,中共长淮特委遭受三次严重破坏,80多名党团员和赤色群众被捕。1932年年底,包括特委两任书记陈履真、朱务平在内的20多人英勇就义于南京雨花台,长淮特委被迫停止活动。

中共长淮特委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坚定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斗争,打击了敌人的反动势力,为苏皖两省的土地革命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敌后抗日 中流砥柱

1938年2月2日,蚌埠沦陷。日军占领蚌埠后,企图渡淮河北上、打通津浦铁路,进而会攻徐州,沿陇海铁路向中国内地推进,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在淮河北岸设防的中国守军第三集团军第51军、第59军在小蚌埠淮河北岸沿线,顽强阻击企图北犯的日军第13师团,淮河阻击战由此爆发。至月底,日军在死伤3000余人后,不得不缩回淮河南岸,与中国守军隔河对峙。淮河阻击战是抗战初期在安徽境内歼灭日军人数最多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在这场战斗中,第51军中的约300名中共地下党员发挥了誓死作战、冲锋在前、英勇杀敌的示范作用。

1939年夏,蚌埠地区重要城镇和交通要道全部沦陷。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淫掠,累累罪行罄竹难书;国民党官吏逃之夭夭,散兵游勇乘机独霸一方;少数的民族败类则附敌求荣,沦为汉奸。领导蚌埠人民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驱逐日本侵略者的艰巨任务,便历史地落在中国共产党的肩上。

为开辟敌后游击战场,1939年5月,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彭雪枫率领支队主力首次东征淮上,首战湖沟集,四袭怀远城,对蚌埠日伪军的重要据点形成较大威胁。彭雪枫此次率部东进,在3个月的时间内,不仅完成了“打仗、扩军、筹资”的预定任务,更重要的是创造了平原游击战争的成功经验,同时点燃了淮上地区的抗日烽火,扩大了新四军的影响,为日后根据地的创建打下了基础。

为贯彻中央军委“向西防御,向东发展”的方针,1940年7月,彭雪枫率部第二次进军淮上,开辟了以龙亢为中心,北濒浍河、南抵淮河的淮上地区,建立了中共淮上地委和淮上办事处(行署),在所辖的怀远、凤台、蒙城、宿东等县区先后成立办事处(抗日民主政府),标志着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淮上抗日根据地正式形成。为巩固和发展淮上抗日根据地,彭雪枫指挥部队与日军进行了英勇不懈的斗争。1940年11月,彭雪枫率部在板桥集战斗中毙敌1200余人,创造了华中敌后战场击落日军飞机的成功战例,收复了一度陷落的蒙城、涡阳等地,扩大了淮上根据地的范围,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抗日热情。

皖南事变后,彭雪枫部在龙亢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怀远成为这支英雄部队的诞生地。1941年5月,四师安全转移至津浦路东苏皖边区,继续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宿东战略地位显得十分重要,四师为此组建了宿东游击支队,经过近一年的艰苦作战,巩固和扩大了游击根据地的范围。1942年4月23日,宿东游击支队长兼政委周启邦在固镇倪圩子遭到日伪军围攻,在仲兴王庙村中弹牺牲,时年25岁。周启邦是抗战时期在蚌埠地区牺牲的职务最高的中共将领。

党在广大乡村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的同时,在城镇沦陷区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隐蔽斗争。1944年10月,中共淮北区委决定,成立中共蚌埠工委,对外称淮河办事处,负责开展以蚌埠为重点的津浦铁路南段沿线和淮河沿线的城市工作。蚌埠工委通过组织巡视和派遣党员等形式,进入蚌埠组织开展秘密斗争。从1944年10月蚌埠工委成立到1949年1月蚌埠解放,4年多时间内,工委先后派遣李振友、潘介和、朱百里、韩光辉等党员来蚌开展革命工作,他们为抗战胜利和蚌埠解放作出了积极贡献。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4日,中国第十战区接受日军投降仪式在蚌埠举行。经过十四年浴血抗战,蚌埠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战胜利。

蚌埠解放 珠城新生

和平是短暂的。正当全国人民休养生息、重建家园之际,蒋介石却背信弃义,撕毁墨迹未干的“双十协定”,悍然发动全面内战。1946年夏,驻蚌埠、徐州的国民党军开始大规模进攻淮北解放区。但乌云遮不住太阳,邪恶战胜不了正义,1947年春,人民解放军实施外线出击,转入局部战略反攻。至淮海战役发起时,淮河以北地区党组织得到发展、壮大,广大农村基本解放。

蚌埠地下党组织联络点之一留芳照相馆

淮海战役的胜利,直接带来了整个蚌埠地区的解放。1948年11月中旬,在淮海战场,宿县解放,黄百韬兵团被人民解放军包围于碾庄地区。蒋介石急令驻守在蚌埠的李延年第六兵团和刘汝明第八兵团北进,配合徐州方面的杜聿明集团和从华中增援的黄维第十二兵团,企图重占宿县。11月28日,李延年和刘汝明两兵团在华东野战军追击下被迫退回到蚌埠,固镇宣告解放,成为蚌埠地区首个解放的重要城镇。1949年1月10日,以歼敌55.5万人和解放淮河以北广大区域为突出标志的淮海战役胜利结束。迫于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压力,五河县城的国民党军弃城逃跑,1月15日,五河解放。1月17日,驻怀远国民党军弃城南逃,怀远解放。

当时,国共双方都把目光聚焦于军事战略要地蚌埠,它是人民解放军向南进军的第一个目标,也被蒋介石视为“守江必守淮”的前哨阵地,第六兵团李延年部、第八兵团刘汝明部两个兵团依然驻守在蚌埠及其周边地区。

为给解放军进军江南开辟渡江基地,1949年1月15日,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率5个纵队进军江淮,蚌埠成为首个攻击目标。其中,8纵为主攻蚌埠部队。1月16日,眼见重兵压城、大势已去的国民党军炸毁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后纷纷仓皇南逃。17日,解放军先头部队抵达淮河北岸的小蚌埠,开始向蚌埠进击。1月19日,华野6纵第18师占领蚌埠西部制高点张公山,蚌埠西南一线宣告解放。与此同时,担任正面攻击的8纵,于19日夜成功渡淮后抢占宝兴、信丰两家面粉厂的制高点,20日凌晨进占蚌埠市区。至此,蚌埠市区全境解放。1月20日,蚌埠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市委、市政府、市警备司令部相继宣布成立,李世农、万金培分任首任市委书记、市长。

蚌埠党组织自1926年1月成立,经过23年的不懈努力,开始了在蚌埠地区的全面执政实践。3月3日,庆祝蚌埠解放暨渡江支前动员大会在体育场举行,蚌埠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开始担负起渡江支前的任务。

绘就蓝图 剑指江南

三大战役胜利以后,蒋介石精锐部队丧失殆尽,企图“划江而治”。为了完成“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历史使命,1949年3月22日至4月4日,一批中国当代政治家、军事家,率渡江战役总前委和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机关四大机构云集蚌埠南郊孙家圩子村,拟订渡江作战方略、运筹接管江南方案。一时间,这个淮河岸边的小村庄,群星荟萃,将星闪烁,并由此成为渡江战役的军事指挥中枢和华东地区的政治决策中心。

3月25日至26日,总前委会议在三野司令部作战室孙家圩子召开,这是渡江前召开的极为重要的军事作战会议。会后,陈毅向原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张爱萍传达中央军委的决定:由张爱萍负责组建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海军,并出任司令员兼政委。4月23日,华东海军在泰州白马庙宣告成立。渡江战役是人民海军诞生的摇篮,孙家圩子见证了这支新兵种的诞生和解放军正规化建设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3月28日,华东军政联席会议召开。中央军委获悉后,致电总前委要求尽快拟订渡江作战方案上报。3月31日,邓小平组织拟定了渡江作战的纲领性文献《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4月3日,毛泽东电示批准。至此,自中央军委1948年12月12日提出渡江作战设想,经过百余日反复酝酿,一部体现邓小平战争年代军事思想的代表作终于在孙家圩子诞生。

军事只是手段,建设人民的新江南才是目的。结合部队即将进入国民党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的客观实际,邓小平把关注重点放在江南解放后的如何“经营”上。4月初,邓小平指示华东局在蚌埠孙家圩子完成了《关于接管江南城市的指示》《关于江南新区农村工作的指示》等草案的起草。《关于接管江南城市的指示》是贯彻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在江南解放初期接管城市的首部规范性文件,对迅速稳定社会秩序和恢复发展生产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4月3日,邓小平在蚌埠签发华东局关于暂不成立安徽省委、分别成立皖北和皖南区党委的电报,为解放江南进行充分的组织准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1949年2月13日,傅秋涛、刘瑞龙率华东支前司令部和第三野战军后勤司令部移驻蚌埠,标志着蚌埠成为渡江战役支前、后勤工作的指挥中心。从2月下旬至4月中旬,蚌埠人民度过了紧张的50个日日夜夜:共接待过往军队96万余人次,解决了22.4万人的食宿问题(当时蚌埠市区常住人口为18.87万人);淮河上架起7座浮桥,为50余万名部队战士和武器弹药提供南下通道;街道上,云集蚌埠的支前物资不停进行分装转运,通过滚滚车流源源不断向南输送……承担了最为繁重支前任务的蚌埠人民,为渡江支前倾其所有,为渡江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邓小平曾说过:“江北各地党政和人民的努力支前,特别是皖北新区尽到了超过其本身能力的努力,尤属值得赞扬。”渡江战役的胜利,是军民团结的胜利,是包括蚌埠人民在内的人民的胜利!

蓝图已经绘就,利剑直指江南。4月4日下午,邓小平、陈毅等率总前委机关和华东局、华东军区前方机关一起,离开孙家圩子,移驻合肥瑶岗,统一指挥第二、第三野战军渡江作战,创造性地组织实施《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纲要》是渡江战役的纲领性文献,吹响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进军号。4月20日晚,百万雄师强渡长江;23日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独裁统治的覆灭;6月2日解放崇明岛,渡江战役胜利结束。渡江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划江而治的企图。

蚌埠作为渡江作战方略诞生地,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预示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之浴血奋斗的新中国诞生的曙光即将来临。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