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文旅、科技、影视等领域专家学者明星共话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1-10-14 09:03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陈瑶 何沛

10月12日至13日,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六届年会多场专题对话在中国蚌埠古民居博览园举行,此次年会,共安排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高端对话”“网络文艺论坛·精心编织人文交流新纽带,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电影人文论坛·传承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数字文化金融产业论坛·数字文明在创新融合中走来”四场专题对话。各场专题对话紧扣“文明互鉴: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年会主题,诸多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与探讨,精彩观点吸引了场内外观众、媒体的关注和点赞。

爆款影视如何养成?

如何通过交流互鉴促进科技、文化、金融的多领域融合,创新驱动跨圈层发展,让全球文化产业保持活力,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此次专题对话中,数字、文化、金融领域的前沿专家和先锋代表来到现场,为大家带来了跨文化、跨领域、跨国界的文明交流对话。

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执行策划徐娜女士当天通过连线方式与现场嘉宾分享她的团队数字赋能产业过程中体会。“从春节晚会的《唐宫夜宴》到‘端午奇妙游’,从‘七夕奇妙游’的《龙门金刚》再到‘中秋奇妙游’,通过‘网综+网剧’的创作思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成为爆款节目制造机,开创了一种晚会新模式,实现了流量与口碑的双丰收。我们一直在想如何让我们的技术有思想,让我们的视觉有灵魂,科技赋能我们的文化,实现审美高级。”徐娜介绍,节目录制过程中,她的团队实现了用数字技术和实景演绎助力,把固定舞台的业态化、场地、布景、灯光、音响和舞台机械全方位进行了拓展,打破了节目边缘的四元融合,从空间、层次、运动,实现了观众全感官的沉浸于大视觉的震撼。只有极具创新性和想象力的构思才能促使人们在青春活力的共情中得到教育和熏陶,激活国宝国粹的文化流行密码。

精品电影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重要价值

电影院里那一束永恒的光,始终给观众带来希望和爱,这就是电影的永恒魅力。

CCTV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主任曹寅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电影和电影人始终是文化传承的参与者,文明互鉴的传播者,友好交往的见证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和公平正义的守望者。CCTV电影频道作为国家级的电影全媒体传播机构,将充分发挥自身的传播矩阵的优势,自觉担当起为中国电影宣传推荐,组织评论的职责使命。

电影是当今最受世界观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也是最易于消除文化隔阂和文化折扣的一种传播途径。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研究局原局长严昭柱认为,电影人应发挥智慧,告诉世界,沟通中国人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灵。不管文化背景多么不同,但全人类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是共通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丁振海则认为,电影人要拿出精品来,拿出思想精神、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这种“三精”作品,只有艺术质量拿出来,才能够走出去,艺术精品不仅要征服中国观众,还要体现出来全人类的价值,它这种价值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会作出我们电影人的贡献,我想这个目标虽然是艰巨的、长期的,但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网络文艺“编织”交流新纽带

在“网络文艺论坛·精心编织人文交流新纽带,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专题对话分会场,与会嘉宾共谋文化交流合作与开放共享,发表了对网络文艺未来如何发展的看法。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影协副主席尹鸿从三个“破”字看文艺生态变化。他表示,互联网的出现,它的互通互联、点对点的传播,对于文艺生态的变化带来三个革命性变化,用三个“破”字作为概括:一是破边。互联网互通互联带给边的突破,使得传播成为可能性。二是破界。大量的主流文化开始吸收亚文化的特点,反过来亚文化逐渐地由于被大家认知成为主流文化。三是破层。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样一种新的文化生态,才能够完成所谓的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

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扩大了青少年的创作空间。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里认为,这一代的青少年是在非常开放的环境下成长起来,他们跟世界同步。在网络时代,年轻人所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的审美跟传统的审美概念是不太一样的,是一种跨时空性、跨时代性以及各种文化文明附件多元的呈现。

著名网络文学作家月关表示,网络文学相对于其它文艺模式,可能还要增添一个环节,比如说书画、视频等,它们可以很直观的把东方的美传递出去。如果没有文字的翻译,可能会稍稍减少一些魅力,但是也会通过视频给人一种美感。

作为网络视频创作者,李子柒表示,在互联网短视频发展非常迅速的情况下,给了年轻人一些方式和机会展示不同的自己。作为内容创作者来说,根据大家不同的热爱、爱好找到了自己的群体。在这个基础上,只要用心打磨、用时间沉淀,不论是哪个年龄阶段的观众,一定是能够感受到创作者的内心和匠心。

网络时代,更注重网络文艺的青春化表达。北京大学教授、博导邵燕君认为,在网络文艺发展的这十几年之中,网络文学不但形成了自己的生产机制、评价体系、美学趣味甚至评价标准以及话语体系。破壁,并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多向的破壁。“最难的是,我们要做自己的破壁人。”(完)

212

蚌埠新闻网记者 陈瑶 何沛

10月12日至13日,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六届年会多场专题对话在中国蚌埠古民居博览园举行,此次年会,共安排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高端对话”“网络文艺论坛·精心编织人文交流新纽带,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电影人文论坛·传承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数字文化金融产业论坛·数字文明在创新融合中走来”四场专题对话。各场专题对话紧扣“文明互鉴: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年会主题,诸多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与探讨,精彩观点吸引了场内外观众、媒体的关注和点赞。

爆款影视如何养成?

如何通过交流互鉴促进科技、文化、金融的多领域融合,创新驱动跨圈层发展,让全球文化产业保持活力,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此次专题对话中,数字、文化、金融领域的前沿专家和先锋代表来到现场,为大家带来了跨文化、跨领域、跨国界的文明交流对话。

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执行策划徐娜女士当天通过连线方式与现场嘉宾分享她的团队数字赋能产业过程中体会。“从春节晚会的《唐宫夜宴》到‘端午奇妙游’,从‘七夕奇妙游’的《龙门金刚》再到‘中秋奇妙游’,通过‘网综+网剧’的创作思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成为爆款节目制造机,开创了一种晚会新模式,实现了流量与口碑的双丰收。我们一直在想如何让我们的技术有思想,让我们的视觉有灵魂,科技赋能我们的文化,实现审美高级。”徐娜介绍,节目录制过程中,她的团队实现了用数字技术和实景演绎助力,把固定舞台的业态化、场地、布景、灯光、音响和舞台机械全方位进行了拓展,打破了节目边缘的四元融合,从空间、层次、运动,实现了观众全感官的沉浸于大视觉的震撼。只有极具创新性和想象力的构思才能促使人们在青春活力的共情中得到教育和熏陶,激活国宝国粹的文化流行密码。

精品电影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重要价值

电影院里那一束永恒的光,始终给观众带来希望和爱,这就是电影的永恒魅力。

CCTV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主任曹寅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电影和电影人始终是文化传承的参与者,文明互鉴的传播者,友好交往的见证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和公平正义的守望者。CCTV电影频道作为国家级的电影全媒体传播机构,将充分发挥自身的传播矩阵的优势,自觉担当起为中国电影宣传推荐,组织评论的职责使命。

电影是当今最受世界观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也是最易于消除文化隔阂和文化折扣的一种传播途径。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研究局原局长严昭柱认为,电影人应发挥智慧,告诉世界,沟通中国人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灵。不管文化背景多么不同,但全人类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是共通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丁振海则认为,电影人要拿出精品来,拿出思想精神、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这种“三精”作品,只有艺术质量拿出来,才能够走出去,艺术精品不仅要征服中国观众,还要体现出来全人类的价值,它这种价值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会作出我们电影人的贡献,我想这个目标虽然是艰巨的、长期的,但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网络文艺“编织”交流新纽带

在“网络文艺论坛·精心编织人文交流新纽带,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专题对话分会场,与会嘉宾共谋文化交流合作与开放共享,发表了对网络文艺未来如何发展的看法。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影协副主席尹鸿从三个“破”字看文艺生态变化。他表示,互联网的出现,它的互通互联、点对点的传播,对于文艺生态的变化带来三个革命性变化,用三个“破”字作为概括:一是破边。互联网互通互联带给边的突破,使得传播成为可能性。二是破界。大量的主流文化开始吸收亚文化的特点,反过来亚文化逐渐地由于被大家认知成为主流文化。三是破层。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样一种新的文化生态,才能够完成所谓的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

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扩大了青少年的创作空间。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里认为,这一代的青少年是在非常开放的环境下成长起来,他们跟世界同步。在网络时代,年轻人所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的审美跟传统的审美概念是不太一样的,是一种跨时空性、跨时代性以及各种文化文明附件多元的呈现。

著名网络文学作家月关表示,网络文学相对于其它文艺模式,可能还要增添一个环节,比如说书画、视频等,它们可以很直观的把东方的美传递出去。如果没有文字的翻译,可能会稍稍减少一些魅力,但是也会通过视频给人一种美感。

作为网络视频创作者,李子柒表示,在互联网短视频发展非常迅速的情况下,给了年轻人一些方式和机会展示不同的自己。作为内容创作者来说,根据大家不同的热爱、爱好找到了自己的群体。在这个基础上,只要用心打磨、用时间沉淀,不论是哪个年龄阶段的观众,一定是能够感受到创作者的内心和匠心。

网络时代,更注重网络文艺的青春化表达。北京大学教授、博导邵燕君认为,在网络文艺发展的这十几年之中,网络文学不但形成了自己的生产机制、评价体系、美学趣味甚至评价标准以及话语体系。破壁,并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多向的破壁。“最难的是,我们要做自己的破壁人。”(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