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城乡公交便利化: 让他们的“双向奔赴”更简单

2021-10-27 08:58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李景

褪去一周的疲惫,周君坐上了前往女儿家的公交车。每每这个时候,那辆宽敞舒适的173路公交车仿佛他心灵的归宿,载着他向着幸福奔去……

曾经的漫漫进城路

老蚌埠人,没有不知道梅桥的。这里是周君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即便如今生活变好了,看着老邻居陆续在市里买了新房、定了居,他仍固执地坚守在这片土地上。

今年54岁的周君经营餐饮生意,定期到市区采购已成为生活的常态。这两年,随着女儿在市区结婚、定居,而今又有了下一代,他的生活也增添了“甜蜜的负担”,因此变得忙碌又充实。

去市区的路他经常走。还记得很久以前,梅桥镇还不属于淮上区,名叫“梅桥乡”,是个怀远和市区交界处的一个偏远乡。那时,进城是一件大事,需要提前好几天谋划路线。

起先,市区是没有车辆通达的,别说公交车,连跨过这一眼就能望到对岸的淮河都很难。周君坐过摆渡船,还记得淮水拍打在船身,发出“嘎嘎”的老旧声。后来,两岸之间架起了“飞龙”,蚌埠闸公路桥、解放路淮河大桥、朝阳路淮河公路桥等跨河大桥陆续通车,为梅桥居民前往市区提供了便利通道。

随着两地交往密切,梅桥前往市区的城乡间公交201路开通了。但随着多年运营,出现不同程度的车辆老旧、发车时间不固定等情况,已不能满足梅桥居民频繁往返市区的需求。

“票价三元,而且车况普遍不好,夏天热得像蒸笼,冬天车窗又透风。”周君说,有时候遇到个急事,等车可急坏人。“最多有一次等了一个小时,咱都摸不清它的脾气,不知道啥时发车。”

去年7月,173路公交车开到了梅桥镇,周君迫不及待地去尝了鲜。崭新的新能源车辆,起步、停顿都静悄悄,炎热的夏日阳光被车窗阻挡在外,车内冷气开足,仿佛另一个清爽世界。“票价和市区公交一样,还可以定点发车,基本上20分钟就有一班车,想要进城抬腿就走,别提多方便了。”周君感慨,这些年的进城路,属眼下最舒心!

173路是一条跨河公交线路,市区起点站为体育场·三院首末站,终点站为梅桥首末站,途中经过第三人民医院、华运超市、朝阳路淮河公路桥、北大培文学校、淮上区工业园管委会等居民购物休闲和就医、办事的重要地段,经过桃园、果园新村、陈郢、裔湾等居民居住密集地,也为梅桥镇周边居民进城搭建了快速通道。

“每周从家里拎点菜,坐上173路,不出20分钟就到了太平街站,走上5分钟到达女儿家,给孩子们煮点好吃的,一家人坐在一起聊聊天,日子别提多舒心了。”周君说,173路的开通,让许多和他一样的梅桥人都过上了轻松进城的好日子,如此含饴弄孙的美好生活,已成为对幸福的最好诠释。

便利化的“双向奔赴”

跨河的173路公交线,一头住着牵挂满满的周君,另一头住着乡愁犹在的年轻一代。周君每周向着女儿奔赴的同时,女儿也在向着故乡的方向,频频回首。

“虽然现在人都往城里跑,但偶尔回到老家,还是觉得幸福感爆棚,到处都是快乐的味道。”周女士说,父母为了照顾平日上班忙碌的他们,每周都会坐着173路来城里,一家共度美好时光。“有时我们有空的时候,也会带孩子坐上173路回梅桥,那里的自然风光和人土风情有着独特的韵味,尤其孩子特别喜欢。”

当城乡的边界慢慢模糊,当城乡公交便利化已成为常态,老一辈和年轻一辈的“双向奔赴”就显得更加简单和日常了。一条公交线的开通虽是小事,对于渴望走出去的当地居民来说,却是一件改变生活方式和出行习惯的大事。对于周君一家来说,173路就是一个桥梁,是这个家庭的情感纽带,承载了太多不必言说的牵挂,成为家里重要的组成部分。

开公交车近20年的驾驶员马驭成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见证者。“平常人不是特别多,但一到了周末就明显感觉到客流增多。在市里上学的学生回梅桥,去市里探亲游玩的明显增多,还有不少到市里医院看病的,最高峰时单趟客流能达到三四十人。”马驭说。

不仅如此,不少市区的居民到梅桥镇赶集,也成为173路上的“重要力量”。“每隔一天逢集一次,早上七八点就明显感觉到市区到梅桥方向的乘客增多,一般都是中老年人比较多,他们在集市逛一逛,买点新鲜蔬菜或者土特产,然后十点多回市区,还不耽误中午煮饭。”马驭说,随着公交线路延伸和车辆更新加快,不仅让梅桥居民前往市区更加便利,也给市区居民前往近郊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不断丰富着大家的生活。

让出行改变生活

不止淮上区,近年来,公交市域一体化发展让不少通达盲区通了公交车,崭新的新能源公交车正悄然地改变着偏远乡镇人们的生活。

“十三五”期间,蚌埠公交集团结合公交规划、市民要求和我市路网实际,探索微公交、定制公交等全新运营模式,打通城市微循环,满足工业园区企业、机关、学校对公交的个性化需求,共计新开线路54条,优化调整线路39条。公交线网进一步扩大,淮上区万达、淮上工业园区等多个公交盲点区域实现公交覆盖。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公共交通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2020年4月29日,市政府第97次专题会审议通过《蚌埠市统筹推进市域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速推进市域公交一体化建设”。明确提出,计划利用1-2年时间,逐步完成15条城乡间公交线路和7条农村客运班线的市域公交一体化改造,建立完善优先发展公交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市域公交线网覆盖率,构建层级分明的“市-乡(镇)-村”三级公交网络,统筹构建市域公交一体化工作格局。

2020年7月,我市正式启动市域公交一体化工作,目前全市六区已全面完成。共计收购了市区内176台城乡公交和农村客运车辆,开行城乡公交线路20条,覆盖所有乡镇,解决了部分区域,如马城镇、沫河口、曹老集、梅桥、淮滨社区、安徽科技学院、涂山风景区等地多年不通常规公交的问题,让城乡居民共享1元乘车的公交均等化服务。

具体来说,淮上区开通了171路、172路、173路、175路、176路、177路;高新区开通了152路、153路;禹会区开通了180路、181路、182路、183路、185路、186路、187路;龙子湖区开通了137路、157路;蚌山区开通了161路、162路、163路;经开区延伸了公交115、117路至安徽科技学院。

市域公交一体化实施以来,全市日投入公交运力118台,日发车340班次。共运送乘客26万人次,较收购前客流日均增加209%,受到城乡间居民一致好评。市域公交一体化新开公交线路及村村通公交班线票价和市区运营公交票价一致,普通票价一元,空调车票价两元,月票和免费的乘车卡均可通用,真正让城乡间居民享受到公交均等化服务。

截至目前,我市公交线路长度达1225公里,较“十二五”末增加776公里,增幅172.8%;线网长度374.5公里,较“十二五”末增加137公里,增幅57.7%。公交服务网络不断扩大,线网结构更趋优化,线网密度达3.32公里/平方公里,公交出行分担率达30.2%。

“同时,提升公交出行惠民化、多元化、便捷化,开行免费扫墓专线、免费爱心班线等特殊时段特殊人群免费乘车班线,不断提升线路运行质量,以优质的出行服务为居民生活添彩,真正实现让出行改变生活。”市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完)

20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