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双减”新象

2021-11-26 08:22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靳瑾/文 刘晨/图

【阅读提示】

今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也就是常说的“双减”。此后不久,我省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双减”进一步落实和细化。

对于被裹挟在“鸡娃”路上,一边高喊教育内卷,一边又不得不跟着卷的家长来说,“双减”无异于是狂奔车辆上的一脚急刹车。“双减”落地120多天,疾驶的车辆慢下来了吗?家长、孩子、老师,又是否有闲暇将眼光向外看看之前忽略的风景,而不再紧盯着试卷上的分数呢?

校内改变:作业考试少了,兴趣班多了

以往的十一月中旬,是孩子们期中考试的日子。不过直到11月25日,市民郭先生再三向老师和孩子的家长们打听,又从不同渠道验证之后,才彻底确认:“的确没有期中考试了。”

这是“双减”后的第一个学期。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感觉跟郭先生一样,最直观的感受是孩子的作业少了、考试少了——根据“双减”政策要求,要降低考试压力,改进考试方法,不得有提前结课备考、违规统考、考题超标、考试排名等行为;在作业上,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像郭先生的女儿就读小学二年级,就意味着回家后不用动笔写作业,考试则只有每学期的期末考试。这个学期,孩子果然有了更多的时间阅读,练习最喜欢的乒乓球。“明显比以前开心,也没觉得少学了啥。”郭先生形容说,他跟老婆为了孩子作业吵架的次数都大为减少。

11月25日,回民小学,学生在课后进行舞蹈训练

其实,不仅是作业少了、考试少了,更多的变化出现在校内课程的安排上——从本学期开始,我市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实现两个“全覆盖”,即全市所有中小学“全覆盖”、所有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学生“全覆盖”,而且要做到每周五天、每天不少于2个小时。具体来说,每天放学后学校会增加两个课时,一个课时用于辅导作业或是抓差补缺,一个课时用于兴趣班。

11月12日,在我市推进“双减”工作(中小学作业、课后服务)现场会上,各个学校的课后服务精彩纷呈。钢琴、国际象棋、跆拳道、钢琴,音体美应有尽有。来自市教育局的统计显示:目前全市657所中小学已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5+2”全程参加课后服务的中小学生数347742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83.45%,加上其他类型课后服务的学生数,已达40.8万余人,占全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98.3%。

“延时课堂不是把孩子圈在学校里,等到六点钟家长来接。而是要真正发挥效用,让孩子在学校里玩好、学好。”在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长、四级调研员西宗雷看来,课后服务的关键是把时间利用起来,让孩子在学校更有获得感。

“我喜欢跳舞,在学校里就能学跳舞,所以没啥感觉就到放学时间了。”现场会当天,蚌埠二中禹会实验学校一名小学生告诉记者,因为是自己喜欢的活动,每天在学校呆十来个小时一点也不觉得长。对于家长来说,在校内满足孩子的兴趣爱好,特别是每节课的收费只有2元钱,与外面动辄上百元一个课时相比,性价比显然高得多。“下了班来接孩子时间正好,尤其是孩子告诉你作业在学校都写完了,那心里真叫一个海阔天空。”当天放学时,一位来接孩子的家长笑着说,“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的日子,他是再也不想过回去了。

校外减法:营转非、主动申请停止办学

校内做了加法,校外培训同时在做减法。

此前,一则消息在我市不少家长的朋友圈中刷屏——《公告!蚌埠这些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资质被注销》,内容并不复杂:校外培训机构自行申请停止办学,注销办学资质。这其中,蚌山区有7家,龙子湖区和禹会区分别有5家。

11月25日,回民小学专业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后葫芦丝演奏练习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11月10日,市教育局发布致家长的一封信,明确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在完成非营利性机构登记工作之前,不得招收新生、不得预收培训费用;面向高中阶段培训的培训机构也必须在完成重新审核登记后,方可进行招生及收费;尚未完成审核登记之前,不得招收新生,不得预收培训费用。如果年底前仍未完成“营改非”的,将按照国家“双减”政策规定,终止其面向义教阶段学生的学科类培训资格。

公开信特地提醒:“营转非”期间不允许产生新的费用,任何劝说续课、缴费的行为都是违规,现在只能消化存量。家长在选择时要认真查看培训机构在办学场所显著位置公示的办学许可证、民办非企业法人证书等证照信息。如无相关公示信息,请不要报名更不要缴费。

事实上,“营改非”要求早已明确。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省政府在“双减”方案中,都明确“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我市也专门出台了文件,对面向义教阶段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营改非’的具体办法进行了明确。发布提醒,是为了维护全市校外培训市场秩序,保护家长、学生的合法权益。”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还特地公布了举报投诉电话,方便社会监督学科类培训机构是否存在继续招生及收费、无办学资质开展培训、节假日开展培训等违规行为。

作为“双减”的关键措施之一,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在我市得到了严格执行。从暑假开始,在对全市各类培训机构地毯式排查的基础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一方面指导机构制定收退费管理办法,强调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三个月;一方面多部门联手开展督查暗访,坚持每周必查、节假日和休息日重点查,并于近期陆续拆除室内外的校外培训广告。

“看到广告牌拆掉的瞬间,我跟自己说:一个时代结束了。”采访中,一位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辅的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曾经以为课外辅导的需求是只会正向增长的市场,万万没想到一夜之间就风光不再。如今,她的朋友圈里不再是各类招生广告,而是与儿子的合影。“我也终于有时间陪陪自己的孩子了。”她向记者笑了笑,笑容中意味不明。

11月24日,一实校教室,老师在课后辅导学生写作业

“‘双减’绝不是一阵风,而是从根本上的治理。”谈及未来打算,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继续推进学科类培训“营改非”的同时,还要开展为期4个月的专项治理,特别是针对“顶风作案”,比如以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或是化整为零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地下”培训;以及在科技、体育、文化艺术培训中“夹带”学科培训的情况。“双减,我们是来真格的。”该负责人回复。

家长担忧:中高考指挥棒没变

“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线上培训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1点。”说起“双减”政策对校外培训的要求,郭先生几乎倒背如流。在他看来,如果真的把政策完全执行到位,家长都会举双手赞成的。

“现在的孩子太累了,我实在忍不住要小小地反抗一下。”采访中,郭先生不无得意地告诉记者自己一年多前的“壮举”:很多孩子在幼儿园升小学的暑假里要上“幼小衔接班”,提前学习小学的拼音、加减法等知识。部分“卷”得比较厉害的家长,甚至会在中班结束后就把孩子从公立转去私立幼儿园,只为了提前学“知识”,打“基础”。“我明知孩子上了小学跟一群抢跑的孩子竞争,学习会很吃力、很辛苦,但是我和孩子妈商量过后,仍然决定不上衔接班。在更轻松的公立幼儿园过一个完整的童年,放暑假一家三口去旅游,给孩子留下美好的回忆。”郭先生说,跟孩子同学的家长相比,反其道而行的自己基本能算个“异类”。

毫无悬念的,郭先生女儿上了一年级后遭遇了一场挫折:其他孩子基本都已掌握拼音读写,班里只有极少数孩子是“零基础”,她的单元测验成绩位于班级中下游,被老师数次要求“加强训练,跟上节奏”。压力之下,郭先生推掉了加班和应酬,每天带着孩子“a o e i u  ü”地念。“尽管这样我也不后悔没上幼小衔接班,因为出去旅游孩子长见识开眼界,到现在还会跟我说起当时的趣事。”郭先生说,相比考试卷上几分之差,他更看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性格养成。

不过,别人眼里很“潇洒”的郭先生,面对没有期中考试的11月仍然有些紧张。“虽然学校不考试,但我还是给孩子精挑细选了几套试卷,自己在家测试一下,心里有个底。”郭先生直言不讳地说,尽管“双减”明确要求不得以分数排名,但只要中高考的指挥棒没变,分数就是对学生最重要的衡量。别人都在偷偷努力,只有自己认真“减负”,那不是相当于“裸泳”吗?“我最担心的,就是孩子毫无压力地念完了小学、初中,中考被分流去了职高、技校。这时候,就轮到‘鸡娃’的家长看着我们笑了。”郭先生说,尽管不要求一定成学霸,但也不能接受孩子没有文凭,敲不开职场大门。

事实上,和郭先生抱有同样看法的家长不在少数。市民陈先生家有一儿一女,姐姐上小学五年级,弟弟上三年级。对比了姐弟俩的新学期,他能明显感受到“双减”后的变化,比如孩子的户外运动时间多了、考试和作业少了,以往不停给他打电话推销课程的“老师”也少了九成以上。但是,靠着高考改变命运的陈先生一方面松了一口气,一方面也不无担心地焦虑:要想在高考中战胜千军万马,不自我加压是不可能的。于是,在十月份一次家庭会议后决定:他负责陪孩子每天户外运动,参加各种兴趣班;“学霸”爱人去考教师资格证,负责更加专业地辅导孩子课业。

谈及“双减”,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十余位家长中,纠结和矛盾是最为普遍的态度。“尽管也从国家层面出台了加强职业教育的政策,但是效果如何谁也不敢打包票。如果没有大学文凭,将来好找工作,能轻松就业吗?以后的事没有把握,现在拼命刷题却是有把握提高高考分数的。”采访中,一位家长直言,如果自己晚生二十年,绝对“卷”不过现在的学生。他说:“我读中学时虽然物质条件不好,但是精神压力真没这么大,整体还是比较轻松的,有很多美好的回忆。”

局长回应:减负与提质同步

“‘双减’不是放松教育教学要求,而是减负与提质同时进行。”在市教育局局长沈亮看来,“双减”政策十分必要,是回归教育初心的一剂良药。他指出:“孩子在学校不光要学习知识,更要培养习惯、坚韧品行,学会思考、勇于实践。这些显然不是靠刷题能培养的。”

对此,一位从教多年的教师完全赞同:“学生要减负,老师不能偷懒,得下力气琢磨教学、研究作业。光靠着课堂上照本宣科念教案,给学生布置一堆作业和习题,分数靠硬刷上来,在我看来就叫偷懒、不负责。”

守好校园主阵地,在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的同时,今年年初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监测机制,每月对全市中小学生课外作业监测并公示。监测内容包括每日完成作业时间、作业难度、是否有分层作业、是否存在代为批改作业的现象等。截至目前,已开展七次中小学生课外作业网上问卷调查工作,覆盖三县六区,涉及数万名中小学生。

“总体来说,这学期开始普遍反映书面作业少了,也有学校正在推进分层作业。”负责该项工作的西宗雷表示,希望通过监测提醒教育工作者,要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而且,未来还会继续选择社会关注的热点学校,或是接到投诉较多的学校继续进行作业监测,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

谈及未来打算,沈亮表示要把“时间、健康和快乐”还给学生,包括让孩子们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优先保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时;将繁杂的考试减下来,取消用考试分数给学生、教师、班级、学校排位的做法等。另外,还要把轻松的书包还给学生,通过清理课内外用书,规范教辅材料的征订和使用。

采访中,记者发现想法已正在推行之中:除了有学校着手开发校本作业,以期进行精简高效的练习,市教育局也连续开展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挑战赛,通过对俯卧撑、仰卧起坐和跳绳、引体向上等项目的考查,倒逼学校加强体育锻炼,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从另一个维度实现“五育并举”。(完)

175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