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她们把“小调子”唱上大舞台

2021-11-26 09:37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何沛

“姐在南园摘石榴,哪一个讨债鬼隔墙砸砖头……”随着《摘石榴》悠扬的音乐响起,让人听着听着便沉浸到浓浓的乡情之中。

2008年,五河民歌做客央视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同时录有五河民歌代表曲目《摘石榴》《五只小船》《打菜苔》等唱片被收入央视民歌博物馆。同年,五河民歌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更是未来的。有这么一批年轻的“接棒人”,她们从老一辈手中薪火相传,成为了非遗的爱好者、传承者、守护者。那么,跟随记者一起走进两位非遗传承人的世界,看她们如何与非遗邂逅,让民间艺术有了新灵感、新活力,将五河民歌唱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坚守,源于骨血里的热爱

一首《摘石榴》,让梁晓静得以拜入恩师张红曼门下。

新一代五河民歌传承人梁晓静,1986年出生在五河县城一户普通人家。与同龄人不一样的是,别人还在咿呀学语的时候,她已经在奶奶的背上哼唱起了五河小调。“就像是儿时哄人入睡的摇篮曲,旋律已经流淌进了血液里。”梁晓静说,这个旋律也许会在你某天睡前从你的脑子里钻出来,它会慢慢地内化成你的一部分。

梁晓静在教孩子们唱五河民歌

从小酷爱五河民歌的梁晓静,也一直把演唱当成毕生事业。2004年9月,五河县文化馆到县幼儿园选拔年轻教师参加淮南豆腐节的舞蹈演员。排练休息期间,梁晓静便随口唱了几句《摘石榴》。

“小姑娘!来!再来唱一遍,声音大点。”馆长张红曼听到后,立即招呼梁晓静来到身边。

一曲完整的《摘石榴》演唱完,收获了一片片掌声。

“这首歌就由你来唱。”张红曼拍板决定。

梁晓静又惊又喜,最后还有些忐忑。“毕竟我不是专业的,我的唱腔完全出自奶奶的口口相传。”深知自己功底不足的梁晓静,将这一担忧告诉张红曼。

“拜师学艺,收你为徒。”张红曼又一句话,就这样梁晓静成为了张红曼的爱徒。在张红曼手把手地教授下,梁晓静学习到了更多原汁原味的五河民歌。

学艺十多年,梁晓静将五河民歌唱出了蚌埠、唱出了安徽,走上了全国的舞台。“因为喜爱,所以坚持。”以下一段枯燥的文字,记录的却是梁晓静五河民歌的传承和发扬:2007年,她参加文化部举办的中国原生民歌大赛;2008年,她和民歌小天后张燕、祖海等著名歌手一起应邀做客央视《民歌•中国》栏目。先后多次参加长三角民歌赛、皖北七市非遗展演、受邀央视录制了数首五河民歌……

对非遗的传承,不是一个能够立竿见影的工作,而是需要耐着性子慢慢摸索。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梁晓静,把目光瞄准了手底下的娃娃。“文化自信要从娃娃抓起。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主要以启发兴趣为主,让孩子从小就了解、学习优秀的传统民歌文化。”梁晓静这么想着,便立即付诸于行动。

“如今幼儿园新事多,教室换上了新桌椅”……孩子们稚嫩的歌声在教室里响起。他们不知道的是这首五河民歌《如今农村新事多》,原来的歌词“如今农村新事多,感谢党的好政策”。梁晓静保留五河小调原有的曲调风格及特点,把一些孩子不容易理解的内容改为孩子身边的小事,这么一来小调就挂在了嘴边。

说起让更多娃娃学唱五河民歌这件事,梁晓静非常自豪地说,五河民歌《一根扁担,两筐炸弹》、《一只螃蟹八条腿》等歌曲通过改编,参加国家及省市比赛均获得了一等奖。

只争朝夕,传承不止。“五河民歌成就了我,我愿做一只永不歇息的百灵鸟,为家乡人民歌唱。非遗也好,音乐也好,文化也好,传承就是这样。”谈及传承五河民歌近二十年的经历,梁晓静深情地说道。

“小调子”,唱出家乡自豪感

一首《摘石榴》让曹晓旭与五河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是啥歌?好听!”在舞台一侧,还在蹒跚学步的曹晓旭听着台上演员们唱的《摘石榴》,不禁拽着父亲的衣角问道。

“这是‘小调子’。”父亲曹春波说道。

没承想,这段简短的对话,开启了曹晓旭学习五河民歌的大门。

1989年出生的曹晓旭,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五河人。“成为五河民歌的传承人,有偶然,但也是必然。”曹晓旭告诉记者,她的父亲曹春波是一名文艺爱好者,后来成为五河民歌传承人。可以说,父亲曹春波是她的启蒙老师。《摘石榴》《打菜苔》这些旋律,几乎贯穿着她的成长。在潜移默化中,曹晓旭对一些五河民歌更是信手拈来。

然而,对音乐颇有天赋的曹晓旭,起初并看不上被称为“小调子”的五河民歌,总觉得这是老年人闲暇之余的哼唱。“尤其是我进入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接受了专业的音乐学习后,觉得站在舞台上演唱的声乐作品必须是高技巧性、高难度性的。而这些从小就熟知的‘小调’,是一些街头巷尾的‘玩闹’,很难登大雅之堂。”曹晓旭说,有时候父亲要去演出,她便会说:“你又去唱小调子啦,怎么不唱点专业性的歌曲?”这时,曹春波总会耐心地说:“这是五河的象征,是非遗啊。”

对于五河民歌,曹晓旭的态度是:虽会唱,但不轻易唱。

从何时对五河民歌“另眼相看”了呢?曹晓旭笑着说,这源于骨子里对家乡的骄傲与自豪。

2010年,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众多安徽民歌中选择了《摘石榴》进行排练演出。当曹晓旭站在音乐厅,听到民族管弦乐团奏响《摘石榴》的那一刻起,自豪之情油然而生。“这是我家乡的歌曲,我从小就会唱!”曹晓旭激动地和身边的人说道。听着从小就耳熟能详的《摘石榴》的音乐声回荡在音乐厅内,站在台下曹晓旭忽然明白了父亲所说的“五河的象征”。

“我要重新拾起五河民歌!”曹晓旭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曹春波得知后,也十分支持。

身为五河民歌的传承人,同时又是一个音乐史学方向的博士生,曹晓旭除了在演唱、传播五河民歌的同时,将更多的目光聚集在五河民歌的理论研究、传承保护上。“我就是从小听五河民歌,从而喜欢上五河民歌的。将一些五河民歌改编为朗朗上口的儿童音乐作品,让更多的人感受它的魅力,这一直都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曹晓旭说。

翻开曹晓旭的一摞摞笔记本上,满是走访老一辈民间歌者的文字,有的形成了文献资料,产出一些有价值、有深度的五河民歌研究成果。“王三姐,年来我就二十一,手提着包袱去赶集,带卖那个鞋袜子……”这首《王三姐赶集》老作,由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合唱团新唱,一时便唱响在淮河两岸,一路唱到了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正如曹晓旭所言,传统的东西从未一成不变,与时俱进、扎根生活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

皖山皖水造就了灵秀多姿的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古老且充满生机的五河民歌需要更多赤忱的耕耘人。“挖掘、保护、传承,这是一个需要多代人接力完成的庞大工作,这也是我们新一辈传承人的责任。”曹晓旭说。(完)

195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