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清亲淮河:城市客厅“靓”起来

2021-12-10 08:26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郝玉琳/文 刘晨/图

■主持人语

淮河是蚌埠的母亲河,蚌埠因淮河而生,因铁路而兴。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水利、市政工程的建设,淮河两岸景观特别是北岸面貌焕然一新。淮河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蚌埠市内河,拥河而立的生态绿色城市初具雏形。但淮河沿岸的交通、生态、景观现状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和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之间尚有差距。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年初,我市就将“靓淮河”列为全市六大工作主线之一,提出打造“相看两不厌、最美淮河岸”的城市会客厅。“靓淮河”是全市人民关心关注的系统工程,也是我们加快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的重要举措。

两个月形成概念性规划,随后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在充分借鉴外地经验基础上,先后16次召开专题会议,优化规划设计,为“靓淮河”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同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与淮委专题会商,分管领导赴水利部、省水利厅专题汇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多方努力下,10月25日,“靓淮河”——蚌埠主城区淮河防洪交通生态综合治理(一期)工程正式开工。目前,在一期工程全力推进之外,二期工程也正在积极谋划。本期“党报会客厅”邀请到水利、规划、海事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共同做客,请他们讲述母亲河将怎样“靓”起来。

深度对话

从堤固到景美

主持人:千里淮河穿城过,是我们市歌的头一句。因水而兴,也曾因水受灾,穿城而过的淮河标记了蚌埠这座城市,也稳稳地锚定在所有蚌埠人心中。作为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城市绿轴”,“靓淮河”工程受到全市瞩目,它要解决哪些问题?

冉凡荣:随着蚌埠市拥河发展战略规划的逐步实施,穿城而过的淮河已经成为蚌埠市的“城中河”,但城中河除了防洪、泄洪功能外,其生态景观、亲水、城市空间拓展等功能却未能有效展现。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市委提出“靓淮河”工程,河城相融让淮河靓起来。

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防洪、泄洪问题,堤固、水清、岸绿、景美,“堤固”是所有其他目标的基础。具体工程包括几项,以切滩、疏浚为例,将从不足400米宽,切到500米宽左右,它能够拓宽淮河主河道,让洪水下泄更加顺畅,同时在景观和视觉效果方面,也使淮河水面显得更宽广,特别是市民在乘船处于河中央的时候,能真切感受到“一条大河波浪宽”。

二是打通南北两岸沿河城市交通道路和新建跨河桥梁,改变城市交通拥堵现状,特别是朝阳路淮河公路桥到解放路淮河大桥中间这一段老城区的拥堵情况。

三是通过滩地的重塑、生态环境的修复,让淮河的亲水功能充分显现,让河道滩地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起来。对市民来说,就是能够更近距离地接触甚至融入到淮河景观之中。

河口湿地公园

四是通过景观节点打造,让蚌埠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元素呈现出来。蚌埠开埠至今110年,因水而生,因铁路而兴旺。而淮水和铁路的交会点,就在我们老城区的中心。所以要通过景观表现,以独特风貌使沿淮河堤岸观光带成为展示老蚌埠风情、新蚌埠形象的新橱窗。五是通过灯光亮化,让夜间的淮河亮起来。从而达到白天和夜晚都能够“一川清流穿城过,两岸美景不胜收”。

丁伯承:通过实施“靓淮河”工程,提高防洪能力、方便群众出行、优化生态环境、保障通航安全、促进文化旅游,推动城市由“跨河发展”向“拥河发展”。淮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独具特色的淮河文化,淮河流域的人文历史和沿岸自然风光,都是丰富的文旅资源。蚌埠山水格局天成,淮河绕境而过,水上旅游资源丰富,淮河水上旅游项目开发潜力巨大。所以我的理解,“靓淮河、促文旅、创幸福”,“靓淮河”工程一定能够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一定能够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主持人:蚌埠伴水而生、因水而兴、治水而荣。现在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们这一代人要担负起推动蚌埠迈入“靠水而美”的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城与河的关系?

冉凡荣:蚌埠市与淮河是相依相连的,河是城的组成部分,城是河的灵魂呈现。蚌埠市是千里淮河唯一一座拥河发展的地级市,治淮委员会就坐落在蚌埠。保护修复水环境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

黄康:城与河应该形成一种血脉相连、水乳交融的关系。正如历史上黄河与长江两河孕育了古代中国的灿烂文明,淮河也沁入了蚌埠的每一段文明与历史。百年前,蚌埠靠航运和铁路而使工业兴起、商贸发达。青年街、新船塘的淮河码头千帆竞渡、百业兴旺,蚌埠一时声名鹊起,成为重镇。在新时期、新阶段,市委、市政府提出“靓淮河”工作主线,提出“相看两不厌,最美淮河岸”,把淮河两岸打造成城市会客厅。对这个工作目标,我们规划系统也做了一些思考。我个人理解,“靓淮河”的“靓”,是要使人眼前一亮。靓这个字,左边是青、右边是见,在靓淮河工程的规划设计中,我理解左边的“青”是水清岸绿,而右边的“见”就是要让老百姓能够看得到、感受得到,让市民站在堤坝上,从城市的角度能看到水清岸绿的生态美景。乘船在水中,从河中能够看到两岸宜人的自然风光和城市风情。通过“靓淮河”逐年实施,最终做到海晏河清、草木葳蕤,山水宜人、人民幸福。

丁伯承:十九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持续发展的新目标,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令人向往的远景。近年来,我市已经在实施淮河航道整治工程,将现状3级航道升级改造为2级航道。航道标准提升改造之后,倾力打造景水相依的城市景观岸线当然要提上日程,把“水”的文章做到极致,把“景”的蓝图绘至完美。以“靓淮河”工程为契机,建设淮河绿色生态景观带,使淮河两岸树成林、天更蓝、水更绿,让蚌埠真正成为独具特色魅力的生态绿城。

“靓”字之外有文章

主持人:在防洪安全这个根本基础之上,“靓淮河”工程要解决交通优化、环境美化等问题,那么通过这一工程,相关区域的交通体系将有怎样的提升?

黄康:现阶段,我们承担的是从淮河蚌埠闸向东到长淮卫淮河大桥,包括滨河两岸的交通和生态景观规划设计,长度35.5公里。其中一个重点就是正在致力打造的“两带”,北岸和南岸两带高效便捷的交通系统,并在堤后构建三段景观带,西段主题为“生态涵养”,中段为“林荫花道”,东段为“多彩防护”,打造“生态、经济、智慧”的绿道。目前重点是在研究淮河南岸滨河南路的朝阳桥以西、解放桥以东路段,构建跟堤顶基本相平的道路。这样机动车、人行、自行车都将能够在堤顶上顺畅通行,市民在堤顶绿道上能够看到淮河优美岸线,徜徉在精心打造的生态景观之中。这个工程一期已经开工,二期工程预计在明年春节前后开工。

城市阳台

在上述两桥之间,由于老城区开发建设比较成熟,预留空间较小,我们的规划目标重点在堤后打造高效的交通系统上,规划设计主要导向是拓宽现在只有双向两车道的防汛道路,将周边居民的出行通过滨河南路快速转换、疏解,可以分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周边的交通流量,将有效改善老城区交通拥堵。

丁伯承:我从水上交通体系的角度来谈一谈。高站位推进“靓淮河”工程建设,就是打造淮河蚌埠段绿色现代航运服务区,推动蚌埠内河水运转型发展,再现淮河“黄金水道”的繁华景象。

绿色现代水运交通体系具有航运、生态、旅游、智慧航运四大功能。所以,要全力实施好航道整治、航运功能提升及助导航设施建设等工程,持续提升淮河两岸交通微循环以及公共服务配套能力,促进水陆空多式联运、一体发展。二是要发挥生态屏障功能。蚌埠港在实施绿色港口建设过程中,依靠信息技术手段,结合智慧港口建设,通过提升社会物流效率,实现绿色港口生态圈。正在修订的《蚌埠港总体规划》,将绿色港口纳入规划,从源头把握未来港口发展的方向。目前全市现有运营码头5座,港口污染物接收设施和岸电设施全覆盖。三是要注重水上旅游融合,放大文化旅游功能。四是发展智慧航道。“十四五”期间,海事部门将大力推进淮河智慧航道建设,完成航道的智能化改造,实现电子航道图全覆盖,桥梁净高监测、航标遥测遥控终端全覆盖,实现水位遥测遥报、视频监控、流量监测全域感知,为船舶提供精准助航、高效过闸、水运信息等服务,基本建成高质量的航道服务体系。

主持人:我国有着城中河的城市不少,沿河打造的景观带自然也不在少数。“靓”字作为此次工程的点睛之笔,让市民期待万分,那么我们“靓淮河”工程的规划理念有着怎样的特色?

冉凡荣:千里淮河,我们是唯一一个拥河发展的地级市。有着这样优秀的禀赋,多年来我们的滩地却仅仅作为防洪使用,实在可惜。我们要让市民能够进入滩地,让母亲河的滩地成为城市的带状花园。

总体来说,我们在按照“一川清、两岸靓、三脉通、四态合”的总体规划和“一河、两岸、四区、五线、十九景”的具体布局实施,其中的“四区”分别是生态保育区、田园风光区、城市印象区和工业风情区,结合蚌埠市历史文化,我们布置了19个景点,同时还将通过夜晚的亮化工程,让淮河昼夜都能够“靓”和“亮”。对于市民进入滩地游玩这个需求,我们将通过硬化道路、修建停车场,在滩地进行绿化,打造景观小品等来进行满足,相信完工后会有非常多的市民进入滩地游玩,实现水更“亲民”和人更“亲水”。“拥河发展”,这个“拥”,体现在城市与河流的紧密融合、相融共生,也体现在市民与河流的亲密接触,亲水恋水。

黄康: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说,“靓淮河”要向纵深发展。

20年前,蚌埠还是一个狭长的带状城市,印象中,城区中东海大道就是最南端了,当时再向南的燕山路被俗称为“大环城路”。那时淮河北岸城市建设几乎是一片空白,城市发展是典型的“一岸发展”模式。

当前,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开,我们的城市纵深发展迅猛,淮河两岸城区腹地已成规模。在市委、市政府拥河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如何守护好、优化好淮河这条主轴线,并引导、控制城市纵深腹地的规划建设,是我们近期谋划的一项工作。

在今年下半年“靓淮河”工程进入实施阶段后,我们也准备启动中心城区淮河两岸空间发展规划的研究,研究将以主城区段淮河为轴线,锚定两岸腹地,系统研究淮河两岸至少1公里范围的空间结构、产业创新、城市更新、生态修复等内容,合理布局并优化淮河两岸土地利用及空间布局,打造淮河生态景观带,塑造生态蓝绿空间,推进市委市政府拥河发展战略。

在城区西部,研究工业区退市进园后,原来工业用地的腾退,工业岸线的转型;中部商业发达,历史底蕴深厚,研究如何保护好历史传统风貌,研究老城更新策略,讲好淮河故事;东部临港经济开发区区划变更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重点研究其产业创新和产城融合的路径。

我们将把研究成果融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未来引领淮河两岸开发建设,在近期也将更好支撑“靓淮河”具体工程实施。

更美淮河扑面而来

主持人:工程目前进展情况如何?完工后,蚌埠城市景观、旅游环境将得到怎样的提升?普通市民将看到、感受到怎样的变化?

冉凡荣: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下,在淮委和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区和管委会、市直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建设正在有序快速推进,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开工建设,二期工程计划春节前后动工,到明年年底,靓淮河工程的治理效果将初步呈现。总体工程完成后,我们靓丽淮河周边的生态环境、景观风貌,将不亚于现在龙子湖东公园这样的区域。而且由于我们的淮河是横穿整个主城区而过的,所以现在很多市民休闲、健身、游玩等需求,都要跑到城市东侧的龙子湖区域的现状,将得到改变。从这个角度说,随着“靓淮河”工程推进实施,这样的改变已经可以期待、即将到来了。

丁伯承:淮河蚌埠段沿河生态景观带项目建成后,可以改善沿河两岸的生态环境,促进旅游发展,减轻各种自然灾害,而且带动沿河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会非常显著,将彻底改变沿线多年的“脏、乱、差”现状,对进一步改善水质,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美化环境,打造出一幅“水清岸绿、草丰林茂”的自然生态河流景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淮河美、生态美、蚌埠美,是我们每一位蚌埠市民对美好生活、绿色生态的需求和渴望。作为海事人,我当然更为期待“淮河游”,现有规划中,我看到淮河游项目也已纳入其中,相信该项目建成,将进一步提升我市文旅综合实力,广泛吸引游客前来蚌埠游玩。蚌埠水上旅游资源这么丰富,淮河水上旅游项目的开发潜力巨大。我相信,届时淮河水上旅游将成为蚌埠旅游的亮点之一——游客可乘坐游艇,游览蚌埠闸水利枢纽、百年津浦淮河大铁桥、国际集装箱码头(国家二类水运口岸)、五源码头、力源码头、水上搜救基地、淮河荆涂峡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涂山——白乳泉风景区、淮河第一峡(硖山口)、第二峡(断梅谷)、第三峡(浮山峡)、淮河(荆涂、大庆路、朝阳路、解放路、长淮卫等)各种造型的大桥等山水、建筑风光。还可以靠岸游览龙子湖、张公湖风景区、湖上升明月、花鼓灯嘉年华、花博园等风景名胜和自然风光。

乘坐游船在淮河上,看着两岸林立的高楼,不同风格的建筑群落,感受时代的变迁。夜幕降临,两岸的灯光交相辉映,高楼高耸入云,蛙埠的美将以另一种形式震撼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仰视山峦盘结、松青珠翠,领略历史烟云、淮河文化,游戏山光水影、草丰鱼肥、田园农家、民俗风情的情趣,欣赏蚌埠建设发展成就,也是贯穿整个淮河旅游项目的主线。

我期待着“靓淮河”项目成为展示淮河文化和蚌埠风光的又一张靓丽名片,期待着自己有生之年能够在淮河上坐着游船欣赏蚌埠的老城新貌。

260

□蚌埠新闻网记者 郝玉琳/文 刘晨/图

■主持人语

淮河是蚌埠的母亲河,蚌埠因淮河而生,因铁路而兴。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水利、市政工程的建设,淮河两岸景观特别是北岸面貌焕然一新。淮河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蚌埠市内河,拥河而立的生态绿色城市初具雏形。但淮河沿岸的交通、生态、景观现状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和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之间尚有差距。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年初,我市就将“靓淮河”列为全市六大工作主线之一,提出打造“相看两不厌、最美淮河岸”的城市会客厅。“靓淮河”是全市人民关心关注的系统工程,也是我们加快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的重要举措。

两个月形成概念性规划,随后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在充分借鉴外地经验基础上,先后16次召开专题会议,优化规划设计,为“靓淮河”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同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与淮委专题会商,分管领导赴水利部、省水利厅专题汇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多方努力下,10月25日,“靓淮河”——蚌埠主城区淮河防洪交通生态综合治理(一期)工程正式开工。目前,在一期工程全力推进之外,二期工程也正在积极谋划。本期“党报会客厅”邀请到水利、规划、海事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共同做客,请他们讲述母亲河将怎样“靓”起来。

深度对话

从堤固到景美

主持人:千里淮河穿城过,是我们市歌的头一句。因水而兴,也曾因水受灾,穿城而过的淮河标记了蚌埠这座城市,也稳稳地锚定在所有蚌埠人心中。作为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城市绿轴”,“靓淮河”工程受到全市瞩目,它要解决哪些问题?

冉凡荣:随着蚌埠市拥河发展战略规划的逐步实施,穿城而过的淮河已经成为蚌埠市的“城中河”,但城中河除了防洪、泄洪功能外,其生态景观、亲水、城市空间拓展等功能却未能有效展现。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市委提出“靓淮河”工程,河城相融让淮河靓起来。

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防洪、泄洪问题,堤固、水清、岸绿、景美,“堤固”是所有其他目标的基础。具体工程包括几项,以切滩、疏浚为例,将从不足400米宽,切到500米宽左右,它能够拓宽淮河主河道,让洪水下泄更加顺畅,同时在景观和视觉效果方面,也使淮河水面显得更宽广,特别是市民在乘船处于河中央的时候,能真切感受到“一条大河波浪宽”。

二是打通南北两岸沿河城市交通道路和新建跨河桥梁,改变城市交通拥堵现状,特别是朝阳路淮河公路桥到解放路淮河大桥中间这一段老城区的拥堵情况。

三是通过滩地的重塑、生态环境的修复,让淮河的亲水功能充分显现,让河道滩地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起来。对市民来说,就是能够更近距离地接触甚至融入到淮河景观之中。

河口湿地公园

四是通过景观节点打造,让蚌埠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元素呈现出来。蚌埠开埠至今110年,因水而生,因铁路而兴旺。而淮水和铁路的交会点,就在我们老城区的中心。所以要通过景观表现,以独特风貌使沿淮河堤岸观光带成为展示老蚌埠风情、新蚌埠形象的新橱窗。五是通过灯光亮化,让夜间的淮河亮起来。从而达到白天和夜晚都能够“一川清流穿城过,两岸美景不胜收”。

丁伯承:通过实施“靓淮河”工程,提高防洪能力、方便群众出行、优化生态环境、保障通航安全、促进文化旅游,推动城市由“跨河发展”向“拥河发展”。淮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独具特色的淮河文化,淮河流域的人文历史和沿岸自然风光,都是丰富的文旅资源。蚌埠山水格局天成,淮河绕境而过,水上旅游资源丰富,淮河水上旅游项目开发潜力巨大。所以我的理解,“靓淮河、促文旅、创幸福”,“靓淮河”工程一定能够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一定能够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主持人:蚌埠伴水而生、因水而兴、治水而荣。现在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们这一代人要担负起推动蚌埠迈入“靠水而美”的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城与河的关系?

冉凡荣:蚌埠市与淮河是相依相连的,河是城的组成部分,城是河的灵魂呈现。蚌埠市是千里淮河唯一一座拥河发展的地级市,治淮委员会就坐落在蚌埠。保护修复水环境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

黄康:城与河应该形成一种血脉相连、水乳交融的关系。正如历史上黄河与长江两河孕育了古代中国的灿烂文明,淮河也沁入了蚌埠的每一段文明与历史。百年前,蚌埠靠航运和铁路而使工业兴起、商贸发达。青年街、新船塘的淮河码头千帆竞渡、百业兴旺,蚌埠一时声名鹊起,成为重镇。在新时期、新阶段,市委、市政府提出“靓淮河”工作主线,提出“相看两不厌,最美淮河岸”,把淮河两岸打造成城市会客厅。对这个工作目标,我们规划系统也做了一些思考。我个人理解,“靓淮河”的“靓”,是要使人眼前一亮。靓这个字,左边是青、右边是见,在靓淮河工程的规划设计中,我理解左边的“青”是水清岸绿,而右边的“见”就是要让老百姓能够看得到、感受得到,让市民站在堤坝上,从城市的角度能看到水清岸绿的生态美景。乘船在水中,从河中能够看到两岸宜人的自然风光和城市风情。通过“靓淮河”逐年实施,最终做到海晏河清、草木葳蕤,山水宜人、人民幸福。

丁伯承:十九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持续发展的新目标,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令人向往的远景。近年来,我市已经在实施淮河航道整治工程,将现状3级航道升级改造为2级航道。航道标准提升改造之后,倾力打造景水相依的城市景观岸线当然要提上日程,把“水”的文章做到极致,把“景”的蓝图绘至完美。以“靓淮河”工程为契机,建设淮河绿色生态景观带,使淮河两岸树成林、天更蓝、水更绿,让蚌埠真正成为独具特色魅力的生态绿城。

“靓”字之外有文章

主持人:在防洪安全这个根本基础之上,“靓淮河”工程要解决交通优化、环境美化等问题,那么通过这一工程,相关区域的交通体系将有怎样的提升?

黄康:现阶段,我们承担的是从淮河蚌埠闸向东到长淮卫淮河大桥,包括滨河两岸的交通和生态景观规划设计,长度35.5公里。其中一个重点就是正在致力打造的“两带”,北岸和南岸两带高效便捷的交通系统,并在堤后构建三段景观带,西段主题为“生态涵养”,中段为“林荫花道”,东段为“多彩防护”,打造“生态、经济、智慧”的绿道。目前重点是在研究淮河南岸滨河南路的朝阳桥以西、解放桥以东路段,构建跟堤顶基本相平的道路。这样机动车、人行、自行车都将能够在堤顶上顺畅通行,市民在堤顶绿道上能够看到淮河优美岸线,徜徉在精心打造的生态景观之中。这个工程一期已经开工,二期工程预计在明年春节前后开工。

城市阳台

在上述两桥之间,由于老城区开发建设比较成熟,预留空间较小,我们的规划目标重点在堤后打造高效的交通系统上,规划设计主要导向是拓宽现在只有双向两车道的防汛道路,将周边居民的出行通过滨河南路快速转换、疏解,可以分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周边的交通流量,将有效改善老城区交通拥堵。

丁伯承:我从水上交通体系的角度来谈一谈。高站位推进“靓淮河”工程建设,就是打造淮河蚌埠段绿色现代航运服务区,推动蚌埠内河水运转型发展,再现淮河“黄金水道”的繁华景象。

绿色现代水运交通体系具有航运、生态、旅游、智慧航运四大功能。所以,要全力实施好航道整治、航运功能提升及助导航设施建设等工程,持续提升淮河两岸交通微循环以及公共服务配套能力,促进水陆空多式联运、一体发展。二是要发挥生态屏障功能。蚌埠港在实施绿色港口建设过程中,依靠信息技术手段,结合智慧港口建设,通过提升社会物流效率,实现绿色港口生态圈。正在修订的《蚌埠港总体规划》,将绿色港口纳入规划,从源头把握未来港口发展的方向。目前全市现有运营码头5座,港口污染物接收设施和岸电设施全覆盖。三是要注重水上旅游融合,放大文化旅游功能。四是发展智慧航道。“十四五”期间,海事部门将大力推进淮河智慧航道建设,完成航道的智能化改造,实现电子航道图全覆盖,桥梁净高监测、航标遥测遥控终端全覆盖,实现水位遥测遥报、视频监控、流量监测全域感知,为船舶提供精准助航、高效过闸、水运信息等服务,基本建成高质量的航道服务体系。

主持人:我国有着城中河的城市不少,沿河打造的景观带自然也不在少数。“靓”字作为此次工程的点睛之笔,让市民期待万分,那么我们“靓淮河”工程的规划理念有着怎样的特色?

冉凡荣:千里淮河,我们是唯一一个拥河发展的地级市。有着这样优秀的禀赋,多年来我们的滩地却仅仅作为防洪使用,实在可惜。我们要让市民能够进入滩地,让母亲河的滩地成为城市的带状花园。

总体来说,我们在按照“一川清、两岸靓、三脉通、四态合”的总体规划和“一河、两岸、四区、五线、十九景”的具体布局实施,其中的“四区”分别是生态保育区、田园风光区、城市印象区和工业风情区,结合蚌埠市历史文化,我们布置了19个景点,同时还将通过夜晚的亮化工程,让淮河昼夜都能够“靓”和“亮”。对于市民进入滩地游玩这个需求,我们将通过硬化道路、修建停车场,在滩地进行绿化,打造景观小品等来进行满足,相信完工后会有非常多的市民进入滩地游玩,实现水更“亲民”和人更“亲水”。“拥河发展”,这个“拥”,体现在城市与河流的紧密融合、相融共生,也体现在市民与河流的亲密接触,亲水恋水。

黄康: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说,“靓淮河”要向纵深发展。

20年前,蚌埠还是一个狭长的带状城市,印象中,城区中东海大道就是最南端了,当时再向南的燕山路被俗称为“大环城路”。那时淮河北岸城市建设几乎是一片空白,城市发展是典型的“一岸发展”模式。

当前,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开,我们的城市纵深发展迅猛,淮河两岸城区腹地已成规模。在市委、市政府拥河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如何守护好、优化好淮河这条主轴线,并引导、控制城市纵深腹地的规划建设,是我们近期谋划的一项工作。

在今年下半年“靓淮河”工程进入实施阶段后,我们也准备启动中心城区淮河两岸空间发展规划的研究,研究将以主城区段淮河为轴线,锚定两岸腹地,系统研究淮河两岸至少1公里范围的空间结构、产业创新、城市更新、生态修复等内容,合理布局并优化淮河两岸土地利用及空间布局,打造淮河生态景观带,塑造生态蓝绿空间,推进市委市政府拥河发展战略。

在城区西部,研究工业区退市进园后,原来工业用地的腾退,工业岸线的转型;中部商业发达,历史底蕴深厚,研究如何保护好历史传统风貌,研究老城更新策略,讲好淮河故事;东部临港经济开发区区划变更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重点研究其产业创新和产城融合的路径。

我们将把研究成果融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未来引领淮河两岸开发建设,在近期也将更好支撑“靓淮河”具体工程实施。

更美淮河扑面而来

主持人:工程目前进展情况如何?完工后,蚌埠城市景观、旅游环境将得到怎样的提升?普通市民将看到、感受到怎样的变化?

冉凡荣: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下,在淮委和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区和管委会、市直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建设正在有序快速推进,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开工建设,二期工程计划春节前后动工,到明年年底,靓淮河工程的治理效果将初步呈现。总体工程完成后,我们靓丽淮河周边的生态环境、景观风貌,将不亚于现在龙子湖东公园这样的区域。而且由于我们的淮河是横穿整个主城区而过的,所以现在很多市民休闲、健身、游玩等需求,都要跑到城市东侧的龙子湖区域的现状,将得到改变。从这个角度说,随着“靓淮河”工程推进实施,这样的改变已经可以期待、即将到来了。

丁伯承:淮河蚌埠段沿河生态景观带项目建成后,可以改善沿河两岸的生态环境,促进旅游发展,减轻各种自然灾害,而且带动沿河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会非常显著,将彻底改变沿线多年的“脏、乱、差”现状,对进一步改善水质,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美化环境,打造出一幅“水清岸绿、草丰林茂”的自然生态河流景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淮河美、生态美、蚌埠美,是我们每一位蚌埠市民对美好生活、绿色生态的需求和渴望。作为海事人,我当然更为期待“淮河游”,现有规划中,我看到淮河游项目也已纳入其中,相信该项目建成,将进一步提升我市文旅综合实力,广泛吸引游客前来蚌埠游玩。蚌埠水上旅游资源这么丰富,淮河水上旅游项目的开发潜力巨大。我相信,届时淮河水上旅游将成为蚌埠旅游的亮点之一——游客可乘坐游艇,游览蚌埠闸水利枢纽、百年津浦淮河大铁桥、国际集装箱码头(国家二类水运口岸)、五源码头、力源码头、水上搜救基地、淮河荆涂峡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涂山——白乳泉风景区、淮河第一峡(硖山口)、第二峡(断梅谷)、第三峡(浮山峡)、淮河(荆涂、大庆路、朝阳路、解放路、长淮卫等)各种造型的大桥等山水、建筑风光。还可以靠岸游览龙子湖、张公湖风景区、湖上升明月、花鼓灯嘉年华、花博园等风景名胜和自然风光。

乘坐游船在淮河上,看着两岸林立的高楼,不同风格的建筑群落,感受时代的变迁。夜幕降临,两岸的灯光交相辉映,高楼高耸入云,蛙埠的美将以另一种形式震撼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仰视山峦盘结、松青珠翠,领略历史烟云、淮河文化,游戏山光水影、草丰鱼肥、田园农家、民俗风情的情趣,欣赏蚌埠建设发展成就,也是贯穿整个淮河旅游项目的主线。

我期待着“靓淮河”项目成为展示淮河文化和蚌埠风光的又一张靓丽名片,期待着自己有生之年能够在淮河上坐着游船欣赏蚌埠的老城新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