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母女两代人“漫游”微雕世界

2021-12-10 08:54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何沛

“杨氏微雕”一脉相承,代代相传,已有百余年。

今年11月10日,“杨氏微雕”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科教频道《探索·发现》《匠人匠心》栏目。作为节目主角之一,杨氏微雕第四代非遗传承人杨洋通过解读精微雕刻技艺和一件件作品,讲述了与非遗的不解之缘和在传承中坚守匠心的故事。

而杨洋的女儿,10岁的杨子承,从小在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环境里生活,对书法、古诗文有着浓厚的兴趣。闲暇之余,她在一块块小小的石头上刻着小字。她一边刻着,一边还会喃喃自语道,“我要成为第五代传承人。”

下面请跟随淮河晨刊记者的视角,一起走进母女两代人眼中的微雕世界。

“我要做时代的记录者”

微雕的世界有多神奇?记者来到杨洋家中,客厅里立着一个红木展柜,展柜里整齐地摆放着数十件珍藏的微雕作品。其中,有一件作品尤为醒目,巴掌大小的和田玉上刻着《岳阳楼记》。“这件作品获得中国文联全国中青年领军人才重点扶持项目。”杨洋在一旁解释道,微雕把书法、绘画、雕刻这些艺术元素融入到作品中,不仅把传统书画艺术“搬”到了玉石、珍珠等材料上,易于保存,而且拓展创新,把历史人物、重要文献、家风家训等作为雕刻内容。”

据现有资料,1980年出生的杨洋是迄今为止,从事微雕艺术作品创作的最年轻的女性。

杨氏微雕第四代非遗传承人杨洋

“走上微雕这条路,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杨洋说,从小她和爷爷杨大可长大,每天看着爷爷练习书法、绘画。虽然还在咿呀学语的她,不知道爷爷杨大可和他的微雕艺术作品已经名扬天下,但在潜移默化中,她对微雕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杨洋上小学时,她发现,平日里喜欢亲她的爷爷,有时竟然会不理她,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如果她看到奶奶、爸爸杨其鹏和妈妈说话声音开始变小,走路的脚步开始变轻,那一定是爷爷独自进了创作室。

十岁的那一年,杨洋偷偷拿起了刻刀,开始了第一次创作。从那一刻起,她与微雕再也不可分割。每创作雕刻出一件作品,杨洋都显得特别兴奋,按她的原话说:特有成就感。

十七岁的那一年,杨洋雕刻的象牙微雕《仕女图》参加了第二届中国雕刻艺术展,作品不仅获奖还被收藏了。这个稚气末尽的妙龄少女在精微雕刻艺术领域,一举成名。

“父亲是我的老师,带着我走进了微雕的大门。”杨洋说,老一辈人的教学方式就是从来不说一个“好”字。他们认为,不批评就是表扬,说你的过程就是在指导你。因为对微雕是源于骨血里散发出来的热爱,父亲的一次次批评,反而成为杨洋不断奋进的动力。

二十三岁那一年,杨洋创作的微雕作品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后,这给了她很大的鼓励。

2005年,杨洋创作长0.527毫米、宽0.406毫米的《列宁像》,获得“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2019年,杨洋参加了安徽名人馆的现场展示活动。活动现场直播了杨洋进行微雕的全过程。20分钟、30分钟……在观众面前,她保持一个姿势一动不动。“有的观众以为我是蜡像,有的观众留言称画面能不能快进。”杨洋笑着说,事实上,她手持刻刀一刻没停。所以说,微雕创作是一个享受孤独的过程,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

同年,杨洋被安徽省文旅厅、经信厅授予“江淮杰出工匠”称号。

“作为文艺志愿者,我希望通过积极参加‘文化名家进校园’、‘非遗进校园’,开展雕刻讲座、培训等活动,推动杨氏微雕艺术的传播与传承。”由于祖父和父亲的言传身教,杨洋对微雕技艺的传承和坚守有更深的理解。这些年,她的作品紧跟时代,围绕抗击新冠疫情,创作出了《守望》、《平安》等一批艺术作品;为宣传蚌埠、推介城市文化,创作玉雕作品《百年淮河桥》;以蚌埠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为题材,创作出了《春秋龙耳铜罍》《青釉四系盘口壶》等。

杨洋说:“我要永远做一个时代记录者,用微雕作品来表达和记录祖国的发展、繁荣!”

“我要成为第五代传承人”

说到杨子承的这个名字,寓意如名,是姥爷杨其鹏的美好愿望:“子承父业”。

记者眼前这个小姑娘,安静、大方,言行举止得体,见人总是保持着微笑。和母亲杨洋一样,杨子承也有自己的目标。大目标是:“我要成为第五代传承人。”小目标是:“今年年底之前,要将手里的这本字帖练完。”

杨子承正在篆刻印章

杨子承2岁开始接受家教,学书法、学习古典文学,而她对此一点都不反感,反而越来越沉浸其中。她会在白纸上依样画葫芦,把自己喜欢的诗词涂上几笔。再大一点,每次作业完成后,她便一头扎进了书画世界里。

“你喜欢微雕吗?”面对记者的问题,杨子承想了想说,“我喜欢,但是我不喜欢查字典。”

一旁的杨洋解释道,这是父亲杨其鹏给杨子承的功课,让她学会使用篆书字典,这和普通的字典有所不同。简单来说,是为了让她有了扎实的基本功,今后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可谁不会查字典呢。”杨子承有点不服气地说。虽然这么说,但杨子承仍然按照姥爷的要求,学习查篆书字典。

和杨洋“出道”时间差不多,10岁的杨子承也开始渐渐接触微雕。“我这个雕得不是很好。”看到记者手中拿着一个盘子,盘子上有花草鱼虫,杨子承不好意思地称,这个盘子是她平时的练习作品。

其实,杨子承偷偷练习了不少作品,否则也不会在现场展示中得到关注。2019年,杨洋带着杨子承参加了安徽名人馆的展示活动。在现场,趁着杨洋不在的空隙,小小的人儿正襟危坐手拿刻刀全神贯注的模样,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我从小就是在材料堆里长大的!”杨子承说道。原来,所谓的材料堆是微雕所用的材料,有白玉、翡翠、寿山石等,她的兴趣是在耳濡目染中培养出来的。

杨洋对蚌埠市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春秋龙耳铜罍进行微雕创作。   本版图片由杨洋提供

与杨洋接受的“批评式”教育方式不同,杨子承接受的是引导式、鼓励式教育,正是因为如此,在枯燥繁琐的书画练习、古诗文背诵中,杨子承才能找到乐趣。“首先是热爱这项工作,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有了了解才有可能喜欢,喜欢才会愿意去尝试制作,才会坚持下去。对于她的教育和未来发展,不会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即使她以后不从事微雕,我也希望她是个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杨洋说。

“我想我会坚持下去的。我现在所处的阶段是书画临摹,只有打好基础,有了扎实的基本功,今后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杨子承认真地说,她要像妈妈一样,将微雕技艺传承下去。

“就是让更多的人知道它、喜欢它。”杨子承补充道。(完)

277

蚌埠新闻网记者 何沛

“杨氏微雕”一脉相承,代代相传,已有百余年。

今年11月10日,“杨氏微雕”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科教频道《探索·发现》《匠人匠心》栏目。作为节目主角之一,杨氏微雕第四代非遗传承人杨洋通过解读精微雕刻技艺和一件件作品,讲述了与非遗的不解之缘和在传承中坚守匠心的故事。

而杨洋的女儿,10岁的杨子承,从小在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环境里生活,对书法、古诗文有着浓厚的兴趣。闲暇之余,她在一块块小小的石头上刻着小字。她一边刻着,一边还会喃喃自语道,“我要成为第五代传承人。”

下面请跟随淮河晨刊记者的视角,一起走进母女两代人眼中的微雕世界。

“我要做时代的记录者”

微雕的世界有多神奇?记者来到杨洋家中,客厅里立着一个红木展柜,展柜里整齐地摆放着数十件珍藏的微雕作品。其中,有一件作品尤为醒目,巴掌大小的和田玉上刻着《岳阳楼记》。“这件作品获得中国文联全国中青年领军人才重点扶持项目。”杨洋在一旁解释道,微雕把书法、绘画、雕刻这些艺术元素融入到作品中,不仅把传统书画艺术“搬”到了玉石、珍珠等材料上,易于保存,而且拓展创新,把历史人物、重要文献、家风家训等作为雕刻内容。”

据现有资料,1980年出生的杨洋是迄今为止,从事微雕艺术作品创作的最年轻的女性。

杨氏微雕第四代非遗传承人杨洋

“走上微雕这条路,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杨洋说,从小她和爷爷杨大可长大,每天看着爷爷练习书法、绘画。虽然还在咿呀学语的她,不知道爷爷杨大可和他的微雕艺术作品已经名扬天下,但在潜移默化中,她对微雕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杨洋上小学时,她发现,平日里喜欢亲她的爷爷,有时竟然会不理她,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如果她看到奶奶、爸爸杨其鹏和妈妈说话声音开始变小,走路的脚步开始变轻,那一定是爷爷独自进了创作室。

十岁的那一年,杨洋偷偷拿起了刻刀,开始了第一次创作。从那一刻起,她与微雕再也不可分割。每创作雕刻出一件作品,杨洋都显得特别兴奋,按她的原话说:特有成就感。

十七岁的那一年,杨洋雕刻的象牙微雕《仕女图》参加了第二届中国雕刻艺术展,作品不仅获奖还被收藏了。这个稚气末尽的妙龄少女在精微雕刻艺术领域,一举成名。

“父亲是我的老师,带着我走进了微雕的大门。”杨洋说,老一辈人的教学方式就是从来不说一个“好”字。他们认为,不批评就是表扬,说你的过程就是在指导你。因为对微雕是源于骨血里散发出来的热爱,父亲的一次次批评,反而成为杨洋不断奋进的动力。

二十三岁那一年,杨洋创作的微雕作品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后,这给了她很大的鼓励。

2005年,杨洋创作长0.527毫米、宽0.406毫米的《列宁像》,获得“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2019年,杨洋参加了安徽名人馆的现场展示活动。活动现场直播了杨洋进行微雕的全过程。20分钟、30分钟……在观众面前,她保持一个姿势一动不动。“有的观众以为我是蜡像,有的观众留言称画面能不能快进。”杨洋笑着说,事实上,她手持刻刀一刻没停。所以说,微雕创作是一个享受孤独的过程,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

同年,杨洋被安徽省文旅厅、经信厅授予“江淮杰出工匠”称号。

“作为文艺志愿者,我希望通过积极参加‘文化名家进校园’、‘非遗进校园’,开展雕刻讲座、培训等活动,推动杨氏微雕艺术的传播与传承。”由于祖父和父亲的言传身教,杨洋对微雕技艺的传承和坚守有更深的理解。这些年,她的作品紧跟时代,围绕抗击新冠疫情,创作出了《守望》、《平安》等一批艺术作品;为宣传蚌埠、推介城市文化,创作玉雕作品《百年淮河桥》;以蚌埠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为题材,创作出了《春秋龙耳铜罍》《青釉四系盘口壶》等。

杨洋说:“我要永远做一个时代记录者,用微雕作品来表达和记录祖国的发展、繁荣!”

“我要成为第五代传承人”

说到杨子承的这个名字,寓意如名,是姥爷杨其鹏的美好愿望:“子承父业”。

记者眼前这个小姑娘,安静、大方,言行举止得体,见人总是保持着微笑。和母亲杨洋一样,杨子承也有自己的目标。大目标是:“我要成为第五代传承人。”小目标是:“今年年底之前,要将手里的这本字帖练完。”

杨子承正在篆刻印章

杨子承2岁开始接受家教,学书法、学习古典文学,而她对此一点都不反感,反而越来越沉浸其中。她会在白纸上依样画葫芦,把自己喜欢的诗词涂上几笔。再大一点,每次作业完成后,她便一头扎进了书画世界里。

“你喜欢微雕吗?”面对记者的问题,杨子承想了想说,“我喜欢,但是我不喜欢查字典。”

一旁的杨洋解释道,这是父亲杨其鹏给杨子承的功课,让她学会使用篆书字典,这和普通的字典有所不同。简单来说,是为了让她有了扎实的基本功,今后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可谁不会查字典呢。”杨子承有点不服气地说。虽然这么说,但杨子承仍然按照姥爷的要求,学习查篆书字典。

和杨洋“出道”时间差不多,10岁的杨子承也开始渐渐接触微雕。“我这个雕得不是很好。”看到记者手中拿着一个盘子,盘子上有花草鱼虫,杨子承不好意思地称,这个盘子是她平时的练习作品。

其实,杨子承偷偷练习了不少作品,否则也不会在现场展示中得到关注。2019年,杨洋带着杨子承参加了安徽名人馆的展示活动。在现场,趁着杨洋不在的空隙,小小的人儿正襟危坐手拿刻刀全神贯注的模样,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我从小就是在材料堆里长大的!”杨子承说道。原来,所谓的材料堆是微雕所用的材料,有白玉、翡翠、寿山石等,她的兴趣是在耳濡目染中培养出来的。

杨洋对蚌埠市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春秋龙耳铜罍进行微雕创作。   本版图片由杨洋提供

与杨洋接受的“批评式”教育方式不同,杨子承接受的是引导式、鼓励式教育,正是因为如此,在枯燥繁琐的书画练习、古诗文背诵中,杨子承才能找到乐趣。“首先是热爱这项工作,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有了了解才有可能喜欢,喜欢才会愿意去尝试制作,才会坚持下去。对于她的教育和未来发展,不会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即使她以后不从事微雕,我也希望她是个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杨洋说。

“我想我会坚持下去的。我现在所处的阶段是书画临摹,只有打好基础,有了扎实的基本功,今后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杨子承认真地说,她要像妈妈一样,将微雕技艺传承下去。

“就是让更多的人知道它、喜欢它。”杨子承补充道。(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