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六届年会特刊(文化篇)

2021-10-11 08:36 蚌埠新闻网  

留住历史 照亮未来

为文化遗产保护夯实家底、赋予文物新的时代意义、发动群众参与文物保护……近年来,一系列开创性探索与科学实践为我市文化遗产保护留下了宝贵财富。

护“体”传“魂”

守住文化家底

抚今追昔,去探寻蚌埠来时的路,文化遗产是可以参照的发展脉络,更是可以信赖的历史见证。在文化源远流长的珠城大地,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从各个角度展示了蚌埠的文明,反映出蚌埠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为人文气息厚重的珠城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距今73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双墩遗址;被列入“国家文明探源”工程考古勘探项目的禹会村遗址;楚汉之争、兵家要地的“垓下古战场遗址”;春秋时期的钟离君柏墓,揭开了钟离古国的神秘面纱,填补了有关钟离国历史和考古的文化空白;明朝开国元勋汤和的墓葬……全市现有不可移动文物794处,国保单位9处,省保单位12处,市保单位10处,县保单位71处。全市14家国有单位收藏保管的可移动文物共9283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06件(套)。这些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承载、记录着时代赋予它们的历史信息,是了解、研究蚌埠历史文化不可替代的物证。

近年来,蚌埠从有利于加强文物保护的理念出发,在坚守中创新,在创新中坚守,不断推进全市文物事业大放异彩。文物管理部门先后组织数次大规模文物普查,并配合各级文物考古部门进行了多次双墩遗址、禹会村遗址的发掘工作,对濒临破坏的重要遗址如钓鱼台遗址、杨湖汉代墓葬等进行了大规模的抢救性发掘和研究,获得了大量的文物标本,取得了较为重大的研究成果。对淮上区太平新村建设工程、花鼓灯嘉年华热浪岛工程等大型建设工程占地进行的文物调查和勘探、抢救性发掘,所获得的文物普查成果和发掘经验为蚌埠市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花鼓灯少年

2012年12月,我市在安徽省第一个实行聘请业余文物保护员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部分重要文物点实行重点看护的地级市,并先后制定《蚌埠市文物保护员管理办法》、《文物保护员工作职责》、《对各类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要求》。目前,我市已聘请业余文物保护员95人。根据文物普查发现的文物点分布情况,市、区、乡镇和重要文物点形成四级保护体系,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范围和职责。从实施文物保护员工作制度以来,共接到文物保护员提供的有价值的线索百余条,根据线索抢救性发掘墓葬7座,出土文物百余件,有效地保护了我市文物资源。

同时,进行了多项文物保护工程和保护设施的建设,对保存状况较差的建筑遗址进行维修,使其恢复原貌。

传承非遗

感受历史文明

满载着记忆中儿时味道的雪园小吃四色元宵,有着200年历史的固镇董湖传统手工粉丝,从小哼到大的五河小调,以及闻名海内外的花鼓灯……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几个名词,它们记录着蚌埠人代代相传繁衍生息的历史,凝聚着蚌埠人的智慧。这一件件非遗项目笼罩着文明、智慧炫目的光环,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彰显了历史、艺术与市场的价值,更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009-2010年,我市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工作,搜集到大量的“非遗”资源,涉及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等十二类,汇编形成约70万字的《蚌埠记忆》一书。的确,正是这些珍贵的,有着深厚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珠城特有的文化记忆。

花鼓灯、泗州戏、五河民歌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彰显了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端公腔、垓下民间传说、旱船舞、怀远石良道膏药、淮河琴书、临北狮子舞、钱杆舞、涂山大禹传说、涂山禹王庙会、卫调花鼓、五河清明庙会、杨氏微雕、余家皮影戏等16项省级“非遗”和54项市级“非遗”的陆续出炉,件件距今千年的文化,勾勒出蚌埠的前世今生,造就了蚌埠“大气开放、精致和谐”的人文精神基因。它们让越来越多的人见识到了这些散落在民间的艺术魅力,也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宝贵的精神财富。

蚌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基础和潜力,不少项目从乡间地头中来,又回到老百姓的怀抱中。我市通过实地考察和科学规划,在全市设立了以非遗民俗活动为主体的民俗文化风情区,充分发挥这些民俗项目传承人能动性。在构建非遗保护设施体系中,传承人发挥各自优势,建设了一大批具有特色的非遗专题展示馆、传习所(基地)、传承点,为传承非遗项目、传播传统文化搭建了平台,把蚌埠历史记忆做成了现代的区域文化名片。

目前,蚌埠市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有3项,省级非遗项目16项,市级非遗项目54项;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6人,省级非遗传承人32人,市级非遗传承人142人;设立了五河文化馆、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冯嘴子村花鼓灯传习所、怀远县常坟镇花鼓灯培训中心、安徽省泗州戏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五河县临北回族乡狮子舞传习所等一批非遗传习基地(所)。怀远县、秦集镇、马城镇3个民间文化之乡,命名冯嘴子村为花鼓灯生态村。

蚌埠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全方位展现双墩文化

记者从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今年是蚌埠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第三年。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全力以赴抢进度。

双墩遗址位于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境内,遗址中心面积约12000平方米。经科学测定,该遗址距今约7300年,是安徽和淮河中游地区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2014年~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队围绕双墩遗址核心区展开了系统的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获得双墩文化聚落研究的典型案例。双墩遗址出土的600余件刻划符号,是迄今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发现的年代最早、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考古资料,透露出文明起源的曙光,是研究淮河流域史前先民生活重要材料,也是中国古代文明探源的重要资料之一。

为了更好地保护双墩遗址,展现蚌埠历史人文厚度,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17年,蚌埠以双墩遗址为主体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获国家文物局立项。同年,蚌埠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正式启动,其所在区全面启动征地拆迁。2019年5月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获国家文物局审批通过。2020年3月,蚌埠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新石器遗址保护大棚、三到十一号墓保护展示项目正式建设开工。

据介绍,蚌埠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新石器遗址保护大棚工程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投资约1000万元,采用钢结构形式,工程建成后将完全覆盖双墩遗址2014年考古工作揭露的发掘区域,对双墩遗址形成保护,并对下一步的考古发掘及文物出土工作提供必要的安全条件。双墩春秋墓三号到十一号墓保护展示工程范围约21000平方米,投资约550万元,建设内容分为遗址保护和遗址展示两部分,在整体保护这9座双墩墓所蕴含的考古价值和历史文化信息的基础上,展现双墩春秋墓的规模、格局与考古遗存内容,工程建成后将成为普及我市春秋历史文化的平台。目前,双墩春秋墓三号到十一号墓保护展示工程基本完成,双墩遗址发掘区保护大棚柱础发掘已获国家文物局审批,待考古发掘后开工建设。

截至今年,国家文物局下拨资金约3900万元,已批准双墩春秋墓一号墓、二号墓保护修缮,双墩遗址(含双墩春秋墓)环境整治、安防工程、标识系统建设等项目已进入招标和开工建设阶段;获批的围栏防护,双墩遗址本体保护展示(一期)项目正积极向国家文物局申请补助资金。

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赓续中华千年文脉

记者从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各项工程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其中,龙山文化遗存本体保护修缮工程已完成考古探方施工,祭祀台基改性土浇筑及草皮铺设与植被种植等项目。

“禹会诸侯”的地点,在禹会村得到证实。禹会村遗址位于我市西郊淮河岸边,东邻天河,北依涂山。《左传·哀公七年》及多部史书载有:“禹会(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禹会由此而得名。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禹会村遗址是在淮河中游地区选定的唯一一处遗址。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开始对禹会村遗址进行勘察和钻探,于2007—2011年进行了五次较大规模的发掘,揭露面积近万平方米,获得了重要的学术成果。随着禹会村遗址的发掘,4000年前的那扇大门,被沾满泥土的双手轻轻推开,尘封于地下的古老文明,被考古工作者揭开了面纱。

2017年,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被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20年2月,公园规划方案通过审核,并于5月开工建设。年内,禹会村遗址2020年度考古发掘工作成果显著,发现并解剖揭示了禹会村遗址-龙山文化城址北城墙及东城墙,同年10月、11月,禹会村遗址公园管理处与社科院考古所先后联合主办了两次禹会村遗址考古新发现学术研讨会,其中10月28日召开的首次研讨会期间,李伯谦、陈星灿等国内权威考古学专家对禹会村遗址-龙山文化城址的规格及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进一步奠定了该遗址在淮河流域古代文明演进进程及华夏文明多元一体起源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使之顺利入选“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主要基地(淮河流域及安徽省内唯一一处“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基地)。

今年4月,禹会村遗址2021年度考古发掘工作全面启动,以南城墙及东城门区域为重点,以期进一步完善禹会村遗址考古发掘体系和科学论证体系,为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根据规划,未来,蚌埠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以禹会村遗址博物馆、考古科研中心、龙山文化遗存保护修缮展示工程、双墩文化遗存保护修缮展示工程及大汶口文化遗存保护修缮展示工程为核心,以公共考古体验园、花海、附属娱乐设施及特色消费商圈等为外延,努力打造集考古科研、文化传承、主题教育、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汇“吃、住、游、学、娱、购”等诸多元素为一身的现代化大遗址综合保护利用公共空间,在全力融入蚌埠市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基本框架的同时,成为城市西部区域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与基础。

“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集遗址保护、价值阐释、遗存展示、考古研究、科普宣传、生态环境为一体的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公园。”禹会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主任王海军介绍,对此,管理处会同相关部门先后编制了禹会村遗址环境整治,龙山文化遗存本体保护修缮工程、大汶口文化遗存本体保护修缮工程、双墩文化遗存本体保护修缮工程,安防工程、标识系统环境整治、围栏防护等项目规划。目前,各项工程正按计划有序推进。此外,还将在特色公园打造、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有所突破。

守护革命文物底气十足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进行了艰苦奋斗。这些历史背后,留下了一系列珍贵的革命文物。目前,我市基本摸清革命文物资源“家底”,在强化革命文物保护与合理适度利用的同时,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落实,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今年安徽首批革命文物名录中,我市的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新四军淮上行署旧址、双烈祠、任桥村无名革命烈士墓、固镇县革命烈士公墓、固镇烈士陵园于首批公布。根据统计,我市不可移动文物如下: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及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淮河大桥烈士纪念碑、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新四军淮上行署旧址、津浦铁路固镇火车站旧址、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固镇烈士陵园)、万家生佛碑、侵华日军荆山南碉堡、侵华日军夹山口碉堡、双烈祠、任桥村无名革命烈士墓、固镇县革命烈士公墓、老虎山洞、国民党阵亡将士碑、叶长才烈士墓、无名烈士墓、周台侵华日军炮楼、余保新烈士墓、淮海战役烈士墓群、褚集烈士墓、毛主席画像墙、李文宗烈士之墓、南陈圩无名烈士墓、王宗荣烈士墓、小高庄烈士墓、王亚箴烈士墓、于圩烈士陵园等共27处。其中,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新四军淮上行署旧址、津浦铁路固镇火车站旧址入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将红色资源禀赋转化为旅游业态发展的资源要素,加快文旅融合,是保护利用红色资源的最有效方式。近年来,我市加快革命文物普查、修复、保护和利用工作,积极发展红色旅游,让旧址、遗址等“活”起来,把红色资源转化成了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发展资源。

今年,在保护好革命文物的基础上,围绕庆祝建党百年,蚌埠市博物馆举办“剑指江南——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陈列展”,围绕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孙家圩子的历史功绩,客观再现了总前委、华东局、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和华东支前司令部在孙家圩子的历史画卷。该展入选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文物局推介的109个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

同时,还推出多条“精品线路推荐”。其中,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纪念馆——蚌埠市革命历史陈列馆——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新四军淮上行署纪念馆,便是主打的红色之旅。随着这些红色旅游目的地热度不断上升,更多的人通过红色旅游深刻感受红色文化魅力和革命精神力量。

下一步,我市将传承弘扬红色基因,推进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维修改造及展陈提升工程、新四军淮上行署旧址维修工程、淮海战役蚌西阻击战烈士陵园维护及环境整治工程。

文字 何沛 江海

摄影 刘晨

262

留住历史 照亮未来

为文化遗产保护夯实家底、赋予文物新的时代意义、发动群众参与文物保护……近年来,一系列开创性探索与科学实践为我市文化遗产保护留下了宝贵财富。

护“体”传“魂”

守住文化家底

抚今追昔,去探寻蚌埠来时的路,文化遗产是可以参照的发展脉络,更是可以信赖的历史见证。在文化源远流长的珠城大地,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从各个角度展示了蚌埠的文明,反映出蚌埠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为人文气息厚重的珠城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距今73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双墩遗址;被列入“国家文明探源”工程考古勘探项目的禹会村遗址;楚汉之争、兵家要地的“垓下古战场遗址”;春秋时期的钟离君柏墓,揭开了钟离古国的神秘面纱,填补了有关钟离国历史和考古的文化空白;明朝开国元勋汤和的墓葬……全市现有不可移动文物794处,国保单位9处,省保单位12处,市保单位10处,县保单位71处。全市14家国有单位收藏保管的可移动文物共9283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06件(套)。这些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承载、记录着时代赋予它们的历史信息,是了解、研究蚌埠历史文化不可替代的物证。

近年来,蚌埠从有利于加强文物保护的理念出发,在坚守中创新,在创新中坚守,不断推进全市文物事业大放异彩。文物管理部门先后组织数次大规模文物普查,并配合各级文物考古部门进行了多次双墩遗址、禹会村遗址的发掘工作,对濒临破坏的重要遗址如钓鱼台遗址、杨湖汉代墓葬等进行了大规模的抢救性发掘和研究,获得了大量的文物标本,取得了较为重大的研究成果。对淮上区太平新村建设工程、花鼓灯嘉年华热浪岛工程等大型建设工程占地进行的文物调查和勘探、抢救性发掘,所获得的文物普查成果和发掘经验为蚌埠市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花鼓灯少年

2012年12月,我市在安徽省第一个实行聘请业余文物保护员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部分重要文物点实行重点看护的地级市,并先后制定《蚌埠市文物保护员管理办法》、《文物保护员工作职责》、《对各类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要求》。目前,我市已聘请业余文物保护员95人。根据文物普查发现的文物点分布情况,市、区、乡镇和重要文物点形成四级保护体系,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范围和职责。从实施文物保护员工作制度以来,共接到文物保护员提供的有价值的线索百余条,根据线索抢救性发掘墓葬7座,出土文物百余件,有效地保护了我市文物资源。

同时,进行了多项文物保护工程和保护设施的建设,对保存状况较差的建筑遗址进行维修,使其恢复原貌。

传承非遗

感受历史文明

满载着记忆中儿时味道的雪园小吃四色元宵,有着200年历史的固镇董湖传统手工粉丝,从小哼到大的五河小调,以及闻名海内外的花鼓灯……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几个名词,它们记录着蚌埠人代代相传繁衍生息的历史,凝聚着蚌埠人的智慧。这一件件非遗项目笼罩着文明、智慧炫目的光环,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彰显了历史、艺术与市场的价值,更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009-2010年,我市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工作,搜集到大量的“非遗”资源,涉及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等十二类,汇编形成约70万字的《蚌埠记忆》一书。的确,正是这些珍贵的,有着深厚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珠城特有的文化记忆。

花鼓灯、泗州戏、五河民歌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彰显了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端公腔、垓下民间传说、旱船舞、怀远石良道膏药、淮河琴书、临北狮子舞、钱杆舞、涂山大禹传说、涂山禹王庙会、卫调花鼓、五河清明庙会、杨氏微雕、余家皮影戏等16项省级“非遗”和54项市级“非遗”的陆续出炉,件件距今千年的文化,勾勒出蚌埠的前世今生,造就了蚌埠“大气开放、精致和谐”的人文精神基因。它们让越来越多的人见识到了这些散落在民间的艺术魅力,也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宝贵的精神财富。

蚌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基础和潜力,不少项目从乡间地头中来,又回到老百姓的怀抱中。我市通过实地考察和科学规划,在全市设立了以非遗民俗活动为主体的民俗文化风情区,充分发挥这些民俗项目传承人能动性。在构建非遗保护设施体系中,传承人发挥各自优势,建设了一大批具有特色的非遗专题展示馆、传习所(基地)、传承点,为传承非遗项目、传播传统文化搭建了平台,把蚌埠历史记忆做成了现代的区域文化名片。

目前,蚌埠市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有3项,省级非遗项目16项,市级非遗项目54项;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6人,省级非遗传承人32人,市级非遗传承人142人;设立了五河文化馆、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冯嘴子村花鼓灯传习所、怀远县常坟镇花鼓灯培训中心、安徽省泗州戏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五河县临北回族乡狮子舞传习所等一批非遗传习基地(所)。怀远县、秦集镇、马城镇3个民间文化之乡,命名冯嘴子村为花鼓灯生态村。

蚌埠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全方位展现双墩文化

记者从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今年是蚌埠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第三年。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全力以赴抢进度。

双墩遗址位于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境内,遗址中心面积约12000平方米。经科学测定,该遗址距今约7300年,是安徽和淮河中游地区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2014年~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队围绕双墩遗址核心区展开了系统的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获得双墩文化聚落研究的典型案例。双墩遗址出土的600余件刻划符号,是迄今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发现的年代最早、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考古资料,透露出文明起源的曙光,是研究淮河流域史前先民生活重要材料,也是中国古代文明探源的重要资料之一。

为了更好地保护双墩遗址,展现蚌埠历史人文厚度,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17年,蚌埠以双墩遗址为主体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获国家文物局立项。同年,蚌埠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正式启动,其所在区全面启动征地拆迁。2019年5月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获国家文物局审批通过。2020年3月,蚌埠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新石器遗址保护大棚、三到十一号墓保护展示项目正式建设开工。

据介绍,蚌埠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新石器遗址保护大棚工程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投资约1000万元,采用钢结构形式,工程建成后将完全覆盖双墩遗址2014年考古工作揭露的发掘区域,对双墩遗址形成保护,并对下一步的考古发掘及文物出土工作提供必要的安全条件。双墩春秋墓三号到十一号墓保护展示工程范围约21000平方米,投资约550万元,建设内容分为遗址保护和遗址展示两部分,在整体保护这9座双墩墓所蕴含的考古价值和历史文化信息的基础上,展现双墩春秋墓的规模、格局与考古遗存内容,工程建成后将成为普及我市春秋历史文化的平台。目前,双墩春秋墓三号到十一号墓保护展示工程基本完成,双墩遗址发掘区保护大棚柱础发掘已获国家文物局审批,待考古发掘后开工建设。

截至今年,国家文物局下拨资金约3900万元,已批准双墩春秋墓一号墓、二号墓保护修缮,双墩遗址(含双墩春秋墓)环境整治、安防工程、标识系统建设等项目已进入招标和开工建设阶段;获批的围栏防护,双墩遗址本体保护展示(一期)项目正积极向国家文物局申请补助资金。

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赓续中华千年文脉

记者从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各项工程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其中,龙山文化遗存本体保护修缮工程已完成考古探方施工,祭祀台基改性土浇筑及草皮铺设与植被种植等项目。

“禹会诸侯”的地点,在禹会村得到证实。禹会村遗址位于我市西郊淮河岸边,东邻天河,北依涂山。《左传·哀公七年》及多部史书载有:“禹会(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禹会由此而得名。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禹会村遗址是在淮河中游地区选定的唯一一处遗址。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开始对禹会村遗址进行勘察和钻探,于2007—2011年进行了五次较大规模的发掘,揭露面积近万平方米,获得了重要的学术成果。随着禹会村遗址的发掘,4000年前的那扇大门,被沾满泥土的双手轻轻推开,尘封于地下的古老文明,被考古工作者揭开了面纱。

2017年,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被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20年2月,公园规划方案通过审核,并于5月开工建设。年内,禹会村遗址2020年度考古发掘工作成果显著,发现并解剖揭示了禹会村遗址-龙山文化城址北城墙及东城墙,同年10月、11月,禹会村遗址公园管理处与社科院考古所先后联合主办了两次禹会村遗址考古新发现学术研讨会,其中10月28日召开的首次研讨会期间,李伯谦、陈星灿等国内权威考古学专家对禹会村遗址-龙山文化城址的规格及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进一步奠定了该遗址在淮河流域古代文明演进进程及华夏文明多元一体起源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使之顺利入选“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主要基地(淮河流域及安徽省内唯一一处“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基地)。

今年4月,禹会村遗址2021年度考古发掘工作全面启动,以南城墙及东城门区域为重点,以期进一步完善禹会村遗址考古发掘体系和科学论证体系,为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根据规划,未来,蚌埠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以禹会村遗址博物馆、考古科研中心、龙山文化遗存保护修缮展示工程、双墩文化遗存保护修缮展示工程及大汶口文化遗存保护修缮展示工程为核心,以公共考古体验园、花海、附属娱乐设施及特色消费商圈等为外延,努力打造集考古科研、文化传承、主题教育、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汇“吃、住、游、学、娱、购”等诸多元素为一身的现代化大遗址综合保护利用公共空间,在全力融入蚌埠市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基本框架的同时,成为城市西部区域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与基础。

“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集遗址保护、价值阐释、遗存展示、考古研究、科普宣传、生态环境为一体的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公园。”禹会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主任王海军介绍,对此,管理处会同相关部门先后编制了禹会村遗址环境整治,龙山文化遗存本体保护修缮工程、大汶口文化遗存本体保护修缮工程、双墩文化遗存本体保护修缮工程,安防工程、标识系统环境整治、围栏防护等项目规划。目前,各项工程正按计划有序推进。此外,还将在特色公园打造、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有所突破。

守护革命文物底气十足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进行了艰苦奋斗。这些历史背后,留下了一系列珍贵的革命文物。目前,我市基本摸清革命文物资源“家底”,在强化革命文物保护与合理适度利用的同时,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落实,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今年安徽首批革命文物名录中,我市的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新四军淮上行署旧址、双烈祠、任桥村无名革命烈士墓、固镇县革命烈士公墓、固镇烈士陵园于首批公布。根据统计,我市不可移动文物如下: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及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淮河大桥烈士纪念碑、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新四军淮上行署旧址、津浦铁路固镇火车站旧址、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固镇烈士陵园)、万家生佛碑、侵华日军荆山南碉堡、侵华日军夹山口碉堡、双烈祠、任桥村无名革命烈士墓、固镇县革命烈士公墓、老虎山洞、国民党阵亡将士碑、叶长才烈士墓、无名烈士墓、周台侵华日军炮楼、余保新烈士墓、淮海战役烈士墓群、褚集烈士墓、毛主席画像墙、李文宗烈士之墓、南陈圩无名烈士墓、王宗荣烈士墓、小高庄烈士墓、王亚箴烈士墓、于圩烈士陵园等共27处。其中,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新四军淮上行署旧址、津浦铁路固镇火车站旧址入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将红色资源禀赋转化为旅游业态发展的资源要素,加快文旅融合,是保护利用红色资源的最有效方式。近年来,我市加快革命文物普查、修复、保护和利用工作,积极发展红色旅游,让旧址、遗址等“活”起来,把红色资源转化成了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发展资源。

今年,在保护好革命文物的基础上,围绕庆祝建党百年,蚌埠市博物馆举办“剑指江南——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陈列展”,围绕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孙家圩子的历史功绩,客观再现了总前委、华东局、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和华东支前司令部在孙家圩子的历史画卷。该展入选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文物局推介的109个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

同时,还推出多条“精品线路推荐”。其中,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纪念馆——蚌埠市革命历史陈列馆——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新四军淮上行署纪念馆,便是主打的红色之旅。随着这些红色旅游目的地热度不断上升,更多的人通过红色旅游深刻感受红色文化魅力和革命精神力量。

下一步,我市将传承弘扬红色基因,推进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维修改造及展陈提升工程、新四军淮上行署旧址维修工程、淮海战役蚌西阻击战烈士陵园维护及环境整治工程。

文字 何沛 江海

摄影 刘晨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