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靳瑾淮
今年的高考中,全市理科第一名任彦羽、第二名史曦哲,文科第二名王雨萌都出自蚌埠二中。作为该校文理科实验班的班主任,朱保林和高建伟也因为爱徒的成绩成了教师中的焦点。昨天下午,记者采访了两位教师,请他们总结学霸养成的一般规律。
学霸特质:家庭温馨 个人自律 虚心求教
毋庸置疑,每位高考的高分学子都是天赋加努力的结果。二者缺一不可,都是充分必要条件。但在二中理科实验班班主任高建伟看来,学习习惯的养成更加重要。以今年最新出炉的我市理科最高分任彦羽为例,他以703分的总分夺得全省第三名,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密不可分。“简单来说,自律是决定一个孩子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生活越自律,越容易出成就。”高建伟说,与外界令人眼花缭乱的诱惑相比,长时间坚持枯燥的学习别说对半大孩子,对成年人来说也并非易事。但通往成功的路上,必须“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到了最后的关键阶段,往往比拼的就是自律。
在多年教学生涯中遇到的学霸是否有共同特征?学霸的养成需要怎样的氛围?父母重视教育、家庭氛围轻松民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律性强,能听从老师家长的建议,面对挫折也能保持自信乐观——这是两位老师共同的看法。
而且,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建伟坚持认为,不仅要看当下,还要看孩子的长期的学习能力,要关注孩子的终身发展,家长,社会不能太功利。要给孩子充分的空间和时间,相信他们有发展的潜力。另外,千万不能死读书。积极参加一些课外活动,比如学科竞赛夏令营之类的,能有效拓展孩子的眼界,磨练意志品质,对学习也有促进作用。
孩子的第一课堂 家庭该如何教育
采访中,两位老师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家庭。在他们看来,孩子的成长是家庭和学校共同作用下的,好成绩更是学生、学校和家长三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朱保林总结说:要想取得高分,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前提;扎实稳重、善于思考、自觉自律、善听良言是核心,稳定的心态是保障。
“在跟家长接触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也是家长的缩影。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朱保林说。高建伟更是直言:优秀的学生背后一定有优秀的家长。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优秀,也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在越来越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家长时常会在尊重孩子个性和遵守学校规章之间摇摆不定。对此,高建伟也有话说:孩子有个性没问题,但是听得下老师和家长的建议。太有个性容易偏科,综合能力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无法站上巅峰。
而朱保林也抱有同样的看法:家长对孩子的爱与信任自不必言。具体到学习上,既要有期待,也要坚持原则,适当的严厉。当然,并不是说包办孩子的一切,或者完全任由孩子自己做决定。“家长干涉太多,或者不管不问,都不利于老师安排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关键时刻,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坚持原则。”
再往深里问一句,如何坚持原则?高建伟解释说:就是不该做的事一定不能做。严中有爱,不能无条件放纵溺爱;有错必究,犯错就必须受到惩罚。“当然,说着容易做着难。大部分人就是因为做不到时时刻刻的坚持,最终成了普通人。”他说。
落实到行动上,两位老师都建议,坚持原则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方向和框架,培养好的习惯。而习惯的养成要从小抓起,甚至没有正式迈入学校大门时就要着手培养。朱保林形容说:“这就如同盖楼之前打基础,下面看不见的基础打牢了,上面的建筑才能牢固,才能有框有架。孩子从小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来才能保持良性的上升势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