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美底色

2022-01-17 09:22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杨露露 实习生 周昫

政府工作报告摘录:

环境质量不断优化。扎实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深入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回头看”。PM2.5年均浓度降至37.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1.9%,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12个国考断面水质、7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靓淮河”工程一期开工建设。

从日出到日落,从城市到农村,时间在变,地点在变,唯有坚持绿色发展的底色不变。

“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市坚持生态优化、绿色发展的理念,立足自身优势,奋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加快建设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让绿色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从跨河发展到拥河发展

靓淮河工程开工建设

从跨河发展到拥河发展,去年关于“淮河”,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去年10月,“靓淮河”——蚌埠主城区淮河防洪交通生态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开工,承载蚌埠人民共同期盼的“靓淮河”工程走下图纸,正式进入施工阶段。开工建设的一期工程主要包括龙子河口综合枢纽、滨河南路一期、滨河北路一期等,总投资4.32亿元。

淮河北岸滨河绿地。

“靓淮河”工程既是去年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主线之一,也是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城市绿轴”。采访中,市水利局规划计划科负责人介绍,工程西起荆涂淮河大桥,东至长淮卫淮河大桥,全长26公里,总投资过百亿。

随着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蚌埠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统筹调度“靓淮河”工程各项工作,争分夺秒抓好前期工作,两个月形成概念性规划,随后又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在充分借鉴上海、南京等地经验基础上,先后16次召开专题会议,优化规划设计,为“靓淮河”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同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与淮委专题会商,分管领导赴水利部、省水利厅专题汇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最终形成广泛共识,为工程顺利开工建设创造了条件。

“靓淮河”工程承载着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开工消息一经发布就引起市民的热议,网友“自在飞花轻似梦”在蚌埠日报全媒体平台上留言说:“期待蚌埠越来越漂亮!”“脏乱差的砂石码头变成了‘网红打卡地’,这就是发生在我身边的变化,我要为蚌埠淮河环境整治点个赞。”“淮河是蚌埠的母亲河,是亮丽的名片,将来会更好!”“走千走万,还是不如淮河两岸啊。”……

进入“十四五”,蚌埠加快推进“靓淮河”系列工程,淮畔明珠正加快从“背对淮河”向“面向淮河”发展、从“跨河发展”向“拥河发展”转变。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放在首要位置。靓淮河工程充分与蚌埠历史文化、自然人文相结合,与城市道路交通相结合,与水利工程建设相结合,在提高防洪能力的同时,不断拓展城市空间,持续修复淮河生态,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把淮河加快打造成为蚌埠“会客厅”。

河湖是大地之脉,不仅满足着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还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市推深做实河湖长制和林长制改革,建立涉林资源保护“五长五联”协作机制、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深化“河湖长+检察长”“河长+警长”联动机制,既扮靓“两岸青山”,更管好“绿水青山”,打好“政策牌”“产业牌”“生态牌”“效益牌”,通过激活沿淮两岸绿色发展新动力,一幅“河湖亲清两岸绿”的山水生态画卷跃然纸上。

从污染防治到源头治理

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积极成效

“这个冬天,蚌埠的蓝天格外多。”每逢周末,市民叶先生会带着孩子到自家附近的张公山公园玩上两小时。

绿水青山、美丽河湖、宜居家园,这是人与自然之美的最和谐画面。留住这份人与自然和谐画卷,离不开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鼎力支持。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陈运表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就是要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常在,让大家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渔民喜获大鱼

“‘绿色’发展、污染防治事关每个人,我们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吃的食物无不跟‘生态环境’有关。”陈运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环保得到空前重视。以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攻坚为重点,我国环境治理进程进一步加快。来自《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PM2.5年均浓度降至37.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1.9%,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12个国考断面水质、7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淮河是蚌埠的母亲河,也是大家的“大水缸”,淮河水质好坏与每一位市民息息相关。一年来,我市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对淮河干支流和沱湖流域排查出的排污口建立清单,明确位置图,坚持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会商制度,落实跨区域联防联控措施。

去年以来,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我市全面加强环境污染防治,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明显成效——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完成六个工业园区(集聚区)VOCs走航和“一园一策”以及92家企业“一厂一策”方案编制及整改工作,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基本实现“无煤化”。加强柴油货车污染管控,全市791辆柴油货车安装尾气车载监控设备,1100台非道路移动机械完成编码登记。1095艘100—400总吨运输船舶完成防污设施改造任务。深化扬尘污染整治,车行道机械化率达100%,落实常态化餐饮油烟管控和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多举措强化整治。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巡查和交办力度,通过APP小程序共交办并解决突出大气污染问题850余个。

全面打好碧水保卫战。我市建立北淝河流域(下段)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制度,推进水环境质量改善。加强北淝河入淮河口和怀洪新河五河等部分月份水质不达标断面现场勘查督办。实施城区污水管网提升改造一期工程,已完成管网修复715处。

扎实打好净土保卫战。各地加强建设用地准入联动管理,动态更新49个地块纳入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名录。推进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跟踪推进八一化工、天润化工等危化品企业原址场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对全市110家企业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现场检查评估,推进蚌埠市5万吨/年危险废物处置项目建设,提升全市危险废物管理和处置水平。

市民在游园拍摄短视频

秸秆、粪污、农药化肥是农业污染治理的重要方面。市农业农村部门把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手抓资源保护,一手抓废弃物的治理,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完成了33个建制村环境整治、16个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和淮上区吴小街二号沟等3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4%,完成改厕4万余户,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8.2%。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及农膜、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探索源头解决农膜污染问题。

是主色调也是主旋律

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

打开“投资安徽”小程序,进入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产品云展馆,动动手指点击屏幕,一件件新材料产品就映入眼帘。

2021年以来,随着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的成功举办,更多新材料产业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在蚌埠互动耦合,吸引感召着市场和资本的力量参与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也让“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幸福蚌埠”的城市名片愈发闪亮。

绿色是生态文明的主色调,也是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一年来,我市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启动市级层面碳达峰工作方案和蚌埠市“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编制。同时将能耗及排放指标列入重大招商项目预审机制,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出台我省首个《禁止、限制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倡导低碳生活。

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革。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累计培育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4户,省级绿色工厂21户,市级绿色工厂29户,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5个。优化运输结构,皖北徽商物流港公水联运示范工程获批省级第一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淮河云·大宗商品信息平台上线运营。市区共开行公交线路101条,覆盖市区所有建制村,中心城区营运线路全部为新能源公交车。

从城市到农村,绿色发展的主旋律不变。下网、走竿、拉网、出鱼,远处湖泊清亮、晴天水碧,近处不时有鱼群跃出河面。在皖北水乡五河县沱湖,参与冬捕的老乡们分享着丰收的喜悦。

村民居住环境改善

近年来,五河县以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现代化美好五河为目标,在拥有十万亩水面的沱湖实行“人放天养”养殖方式,走出了生态环境治理与社会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发展道路。

在龙子湖区,薄膜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示范项目于去年对外发布了“周年成绩单”。按项目运营时间25年测算,运营周期内,项目将累计节约燃煤约11.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6.5万吨。

这个由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设计研发的示范项目是一栋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巨大厂房。远看它并无特别之处,走近细看,你会发现厂房的外墙和屋顶,使用的都是发电玻璃。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吗?长期扎根三农领域的市政协委员葛严鑫认为,让产业变“绿”,让“绿”变产业,是绿色发展的关键所在。

新材料的应用、新能源的发展,为蚌埠经济社会高质量绿色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除了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推进,生物基新材料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影响更广泛、更深远。

在固镇经济开发区,一座聚乳酸产业园拔地而起。这里丰原集团利用从玉米、秸秆等生物材料中提取乳酸,生产聚乳酸,产生聚乳酸纤维,然后纺纱成锭、聚塑成型、制造成品。研发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聚乳酸已在纺织材料、包装材料、一次性餐具及购物袋、农地膜、电器外壳、婴儿纸尿裤、汽车和高铁内饰及人体组织修复材料等领域获得较好的应用,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与接受。

采访中,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立足新发展阶段,始终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将毫不放松坚持新发展理念,做到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继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问题严查立改、全面整改,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美底色。


246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