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吴媛媛
“乒乒乓乓”,小球撞击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小球员不断挥拍击球,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
“我喜欢打乒乓球,每天都要来训练。”擦了擦脸上的汗水,12岁的小球员卢辰旭满脸骄傲,“我从一年级开始学乒乓球,这个寒假练球的时间更多了。”
“双减”后的寒假,作业少了,学科培训取消了,卢辰旭有了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把这些时间用在了乒乓球上。不管天气多寒冷,他每天早晨七点多起床,八点半之前赶到乒乓球馆,做完准备活动便开始了当天的练习。发球、互发多球、对练、体能训练……每天,卢辰旭在乒乓球馆练习两个半小时,而在“双减”政策实施之前的寒暑假,他每周只能去球馆三至四次。
“以前每天放学后只能练球一个多小时,‘双减’后作业基本在学校就完成了,孩子每天可以练两小时。”卢辰旭的妈妈刘女士说,练习时间的增加让孩子进步明显,孩子也更加爱打球了。
刘女士表示,让孩子练习乒乓球是为了给他的将来多一个选择。“毕竟上六年级了,学习也不能忽视。”刘女士坦言,“双减”政策刚实施时,自己也曾有些焦虑,不过经过一学期的观察,她发现孩子成绩并没有下滑,自己也就放心了不少。
虽然不用上学科类补习班了,卢辰旭却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早早完成了寒假作业,提前预习下学期的课程,一有空还跟着爷爷练习书法。春节那天,卢辰旭为家里贴上了自己书写的春联和福字,照片发到妈妈的朋友圈里,引来了一片点赞。
作为家长,刘女士也经常和别的家长交流家庭教育问题。“我周围的家长心态都发生了变化,现在大家更关注的是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孩子的心理健康。”刘女士说,“我觉得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和负担,短时间看可能成绩提高了,但是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