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年福烨 通讯员 朱克伟
整洁明亮的牛舍内,一头头健硕的奶牛在舒缓的音乐中悠闲休憩。一旁的挤奶车间,随着重型转盘挤奶机启动运转,奶牛们自动排队走上挤奶机,整个过程基本不需要人工参与,每头奶牛的产奶量、相关指标等信息实时传输至后台……走进现代牧业(五河)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智能化的挤奶流程让记者大开眼界。
“还有呢,你看我们的奶牛还能睡软床、吹空调,这就是奶牛们的生活档次。”现代牧业(五河)有限公司总经理康慧君介绍,一个重型转盘挤奶机能站80头奶牛,七八分钟即可完成一次挤奶,每头奶牛一天的鲜奶产能在37公斤左右。公司拥有3500亩的牧场面积,11万亩的饲料种植规模,4万头的存栏体量,23万吨的原奶年产量,是亚洲单体养殖规模最大的牧场,也是全省农业产业化企业20强。
在现代牧业,单纯的奶牛养殖早已是过去时。“这几年我们正着力推动‘种养加’一体化,说到底就是一二三产融合,以此来提升传统农业附加值,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康慧君说,牧场用大数据嫁接改造繁育、养殖、加工、销售等全流程,从鲜奶到纯奶进行全链条数字化升级,致力打造信息时代消费者认可的“新农业”品牌。
目前,随着先进的奶牛养殖技术、设备和管理模式得到推广应用,现代牧业(五河)牧场的奶牛规模化养殖良种化率、机械化挤奶率、青贮饲喂率、粪污再利用率均实现了质的突破。
现代牧业着力推动“种养加”一体化,提升传统农业附加值。李向前 摄
“牧场统一规划青贮玉米种植基地、双孢菇种植基地、奶牛养殖场、牛奶加工厂和末端能源公司。”康慧君告诉记者,为了保障奶牛的饲料,牧场在五河县拥有11万亩的青贮玉米种植基地,涉及农户1万余户,从零散土地中解放出来的“新农民”,纷纷加盟合作社,成为领取土地流转金、合作社分红、就业工资的“三薪农民”。通过订单种植的模式,带动了当地畜牧业发展,也改善了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不仅如此,现代牧业(五河)牧场还致力打造休闲观光牧场,安徽省研学旅行基地已经在牧场挂牌,与该县樵子涧水库一水之隔,紧连大巩山省级森林公园,多样的风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去年接待游客量在上万人次。
和奶业打了多年交道,在康慧君看来,奶牛养殖与低碳环保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降低奶牛养殖的碳排放,需要使用更高效的饲料利用、减少兽药使用、施用生物有机肥、做好畜禽粪污的循环利用等方式,而这些措施在减碳等农业技术的加持下,未尝不是提升牧场竞争力、推动牧场持续盈利的有效手段。
为破解养殖企业环境污染的难题,现代牧业(五河)牧场持续推广智能污粪处理系统,逐步形成了“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良性产业循环。在有效改善养殖环境的同时,给当地特色种养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探索出了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齐步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奶牛粪污经过21天到25天的厌氧发酵,会产生沼气、沼液和沼渣,其中,沼气回收发电,沼渣充当牛舍垫草,沼液则可直接还田。”康慧君说,奶牛养殖采用物联网技术,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散栏式工业化养牛方式,实现了全自动的TMR喂养、全自动清粪、全自动挤奶及全自动粪污处理,通过沼气发电系统,综合利用沼液沼渣,实现粪污的综合有效利用,形成无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系统。
“五河农业的发展不再是传统种植模式,而是高度重视农业招商,舍得用农业资源嫁接龙头企业和工商资本,大力发展一二三产融合互动的现代大农业,最终闯出了一条良性发展的新路。”五河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再次提到加快扩大牛羊肉和奶业生产,这对五河来说是个契机,得益于奶牛养殖模式转变和政府大力支持,近年来,五河县常年存栏奶牛保持在4.5万头以上,这也让五河县成为畜牧大县,牛奶产量多年稳居全省首位,占全省总产量的65%。2020年又引进中外合资的可牛了乳制品有限公司高端低温液奶生产大项目,总投资21亿元,年加工产值可达15亿元。
“为适应高品质、快增长的乳品消费趋势,我们将按照一号文件要求,结合实施乡村振兴,加快建立规模、集约、高效的畜牧模式,打造奶业振兴的五河样板。”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