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为“幸福蚌埠”加码

2022-03-17 08:14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李扬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基础和必然路径。

蚌埠市立足于历史人文、科技创新、制造业基础、地理区位、综合交通、生态环境等优势,正拉高标杆、扬长补短,全力落实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打牢共同富裕的产业基础、经济基础、物质基础,为打造“三地一区”两中心夯实产业支撑,为建设“幸福蚌埠”持续加码、赋能。

“两强一增”

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眼下,春耕备耕、农机检修、小麦春管工作正在粮食主产区进行。

“你们麦田里的杂草种类主要是播娘蒿和猪殃殃,可以选择双氟磺草胺.唑草酮和苯磺隆混配,配制母液二次稀释,兑足水量,喷匀喷透。”近日,五河县植保站站长、高级农艺师袁桂实等农技专家来到五河县高峰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在朱顶镇刘台、柳湖等11个村种植的1.6万亩小麦种植基地,认真调查完草相后,现场指导该合作社选药配药进行早春麦田杂草化除。

2月25日,市委农村工作暨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召开,为今年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工作定下了总基调。

“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蚌埠市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方案(2022-2025年)》,这将是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三农’工作的抓手。”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勇表示,行动方案对一产“两强一增”行动计划中的各项内容细化具体目标要求,提出到2025年,农业亩均产出率达12109元/亩,年均增幅12%以上,农业劳动生产率达4.8万元/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8%,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0%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于全省前列。

按照“两强一增”行动方案要求,我市坚持以农业科技进步为支撑,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种业强市建设、种养业提质增效、数字赋农四大行动。

在深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的同时,我市还坚持用工业化理念抓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链条化发展,加快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去年,我市新希望、鹏欣、牧原等重大农业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今年,我市将持续做强做大农产品加工业,壮大糯稻、奶业、肉禽、生猪等10大优势主导产业规模,提升稻米、小麦、玉米等粮油初加工能力。净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350亿元、增长10%。

“提质扩量增效”

提升工业运行质效

3月12日下午,蚌埠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8.5代TFT-LCD超薄浮法玻璃基板生产线二期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抓紧施工,现场一派忙碌景象。项目建成后,将与省内滁州惠科、合肥京东方等下游厂商形成产业配套,使安徽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既能自主化生产基板、又能生产面板的省份。

工业是蚌埠产业强市战略的“主抓手”。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蚌埠拥有34个行业400多个门类的工业体系。我市树牢“大工业”理念,坚持企业抓龙头、产业筑链条、区域建集群,一手抓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构建产业生态圈。

新兴产业方面,蚌埠大力发展硅基生物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绿色食品、文化旅游和数字创意等6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方面,按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以绿色发展、节能降耗、生态环保、安全生产为重点,我市积极引导企业实施一批技改项目,提升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数量同比增长10.3%;规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9.9%,居全省第1位;应税销售收入增长22.3%,其中制造业应税销售收入增长25.3%;制造业用电量增长6.4%;工业用天然气增长44.2%;入库工业税收增长4.2%。

蚌埠进一步创优创新加快发展的手法、步法和打法,一体化推进工业经济、“双招双引”和园区发展,深入开展“干部深入企业帮扶、依托企业延链招商”,有力推动了企业帮扶、客商帮招、项目帮办。招商引资方面,我市紧盯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紧盯价值链高端、产业链终端等重点领域,紧盯上市公司、央企、知名民企和外资企业等重点企业,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以增量激活优化存量。

全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蚌埠坚持把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持续推进规上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龙头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上市企业培育“五大工程”,推动更多“个转企、小升规、规入新、新上市”,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021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4.89万户,达到31.97万户,其中企业8.03万户。新增“四上”企业426户,为近三年新高,同比增长7.3%。新增3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数量跃居全省第5位。下一步,我市将争取5年内新增10家上市公司,其中今年新增上市公司2家。

把科技创新作为加速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市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产业化为目的、企业为主体抓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着力提升制造业综合创新水平和科技转化能力,把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2021年,我市培育有效科技型中小企业537家,增长82%。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26家,增长50%;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总数520家,总数、净增高企数创历年之最。

“锻长补短”

推动现代服务业品质升级

2月27日,随着列车的一声长笛,蚌埠整列俄罗斯出口专列“蚌合欧”城际定向班列开行……我市深入推进贸易产业融合发展,进出口规模和经济外向度不断提升。2021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7.24亿元,创历史新高。预计今年1-2月,我市实现进出口总额4.5亿美元,同比增长25%。

作为省委、省政府支持打造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蚌埠坚持产业思维,积极抢占内贸市场、拓宽外贸市场、完善流通体系,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皖美制造、皖美味道、皖美旅游、皖美消费,一本畅游珠城的“美食地图”当中,烧饼夹里脊、雪园馄饨、老淮滨锅贴等100道蚌埠美食令人垂涎欲滴……蚌埠市多措并举推动内贸扩大消费,不断让蚌埠产品和服务走向全省,迈向全国。

加速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在推进淮河路等传统商圈布局优化、业态升级的同时,蚌埠积极培育健康养老、物业管理、家政服务、连锁餐饮等优质主体,提升居民服务业发展水平。发展共享经济、无人零售、生鲜冷链等新业态,培育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文旅休闲消费等新热点。今年,我市计划净增规上服务业企业25户、限上批零住餐企业40户。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提效。蚌埠大力推动制造业企业向服务环节延伸、服务业企业向制造领域拓展,提升研发设计、创业孵化、计量测试、检验检测等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水平,推动制造业流程再造、模式创新、质态提升,今年计划新培育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和平台10个。

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是蚌埠稳中求进、奋力赶超的支撑举措。新征程中,蚌埠正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奋勇争先,着力推动三次产业系统高质量协同发展,以产业发展坚强底盘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三地一区”两中心,努力建设幸福蚌埠。(完)

200

蚌埠新闻网记者 李扬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基础和必然路径。

蚌埠市立足于历史人文、科技创新、制造业基础、地理区位、综合交通、生态环境等优势,正拉高标杆、扬长补短,全力落实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打牢共同富裕的产业基础、经济基础、物质基础,为打造“三地一区”两中心夯实产业支撑,为建设“幸福蚌埠”持续加码、赋能。

“两强一增”

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眼下,春耕备耕、农机检修、小麦春管工作正在粮食主产区进行。

“你们麦田里的杂草种类主要是播娘蒿和猪殃殃,可以选择双氟磺草胺.唑草酮和苯磺隆混配,配制母液二次稀释,兑足水量,喷匀喷透。”近日,五河县植保站站长、高级农艺师袁桂实等农技专家来到五河县高峰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在朱顶镇刘台、柳湖等11个村种植的1.6万亩小麦种植基地,认真调查完草相后,现场指导该合作社选药配药进行早春麦田杂草化除。

2月25日,市委农村工作暨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召开,为今年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工作定下了总基调。

“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蚌埠市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方案(2022-2025年)》,这将是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三农’工作的抓手。”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勇表示,行动方案对一产“两强一增”行动计划中的各项内容细化具体目标要求,提出到2025年,农业亩均产出率达12109元/亩,年均增幅12%以上,农业劳动生产率达4.8万元/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8%,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0%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于全省前列。

按照“两强一增”行动方案要求,我市坚持以农业科技进步为支撑,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种业强市建设、种养业提质增效、数字赋农四大行动。

在深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的同时,我市还坚持用工业化理念抓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链条化发展,加快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去年,我市新希望、鹏欣、牧原等重大农业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今年,我市将持续做强做大农产品加工业,壮大糯稻、奶业、肉禽、生猪等10大优势主导产业规模,提升稻米、小麦、玉米等粮油初加工能力。净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350亿元、增长10%。

“提质扩量增效”

提升工业运行质效

3月12日下午,蚌埠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8.5代TFT-LCD超薄浮法玻璃基板生产线二期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抓紧施工,现场一派忙碌景象。项目建成后,将与省内滁州惠科、合肥京东方等下游厂商形成产业配套,使安徽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既能自主化生产基板、又能生产面板的省份。

工业是蚌埠产业强市战略的“主抓手”。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蚌埠拥有34个行业400多个门类的工业体系。我市树牢“大工业”理念,坚持企业抓龙头、产业筑链条、区域建集群,一手抓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构建产业生态圈。

新兴产业方面,蚌埠大力发展硅基生物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绿色食品、文化旅游和数字创意等6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方面,按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以绿色发展、节能降耗、生态环保、安全生产为重点,我市积极引导企业实施一批技改项目,提升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数量同比增长10.3%;规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9.9%,居全省第1位;应税销售收入增长22.3%,其中制造业应税销售收入增长25.3%;制造业用电量增长6.4%;工业用天然气增长44.2%;入库工业税收增长4.2%。

蚌埠进一步创优创新加快发展的手法、步法和打法,一体化推进工业经济、“双招双引”和园区发展,深入开展“干部深入企业帮扶、依托企业延链招商”,有力推动了企业帮扶、客商帮招、项目帮办。招商引资方面,我市紧盯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紧盯价值链高端、产业链终端等重点领域,紧盯上市公司、央企、知名民企和外资企业等重点企业,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以增量激活优化存量。

全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蚌埠坚持把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持续推进规上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龙头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上市企业培育“五大工程”,推动更多“个转企、小升规、规入新、新上市”,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021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4.89万户,达到31.97万户,其中企业8.03万户。新增“四上”企业426户,为近三年新高,同比增长7.3%。新增3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数量跃居全省第5位。下一步,我市将争取5年内新增10家上市公司,其中今年新增上市公司2家。

把科技创新作为加速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市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产业化为目的、企业为主体抓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着力提升制造业综合创新水平和科技转化能力,把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2021年,我市培育有效科技型中小企业537家,增长82%。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26家,增长50%;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总数520家,总数、净增高企数创历年之最。

“锻长补短”

推动现代服务业品质升级

2月27日,随着列车的一声长笛,蚌埠整列俄罗斯出口专列“蚌合欧”城际定向班列开行……我市深入推进贸易产业融合发展,进出口规模和经济外向度不断提升。2021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7.24亿元,创历史新高。预计今年1-2月,我市实现进出口总额4.5亿美元,同比增长25%。

作为省委、省政府支持打造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蚌埠坚持产业思维,积极抢占内贸市场、拓宽外贸市场、完善流通体系,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皖美制造、皖美味道、皖美旅游、皖美消费,一本畅游珠城的“美食地图”当中,烧饼夹里脊、雪园馄饨、老淮滨锅贴等100道蚌埠美食令人垂涎欲滴……蚌埠市多措并举推动内贸扩大消费,不断让蚌埠产品和服务走向全省,迈向全国。

加速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在推进淮河路等传统商圈布局优化、业态升级的同时,蚌埠积极培育健康养老、物业管理、家政服务、连锁餐饮等优质主体,提升居民服务业发展水平。发展共享经济、无人零售、生鲜冷链等新业态,培育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文旅休闲消费等新热点。今年,我市计划净增规上服务业企业25户、限上批零住餐企业40户。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提效。蚌埠大力推动制造业企业向服务环节延伸、服务业企业向制造领域拓展,提升研发设计、创业孵化、计量测试、检验检测等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水平,推动制造业流程再造、模式创新、质态提升,今年计划新培育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和平台10个。

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是蚌埠稳中求进、奋力赶超的支撑举措。新征程中,蚌埠正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奋勇争先,着力推动三次产业系统高质量协同发展,以产业发展坚强底盘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三地一区”两中心,努力建设幸福蚌埠。(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