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追梦人—— “玉米”专家余海兵

2022-04-01 08:30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周芳林 文/图

【人物简介】

余海兵,47岁,安徽科技学院玉米创新团队带头人,硕士生导师。国家奖励办专家库成员、国家重大专项专家库成员、1个国家级平台和7个省级平台的负责人。省拔尖人才、省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省玉米产业体系产业融合组组长兼岗位专家。获省级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3项,选育16个玉米新品种。

育种人 “一辈子就想育出一个好种子”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计民生。

有什么办法可以用最少的投入,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尽可能多且更好吃的粮食呢?

“有。最有效、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用良种!”余海兵告诉记者,每一位“育种人”,都有一个梦想,他也不例外。“我这一辈子,就是想育出一个好的玉米种子,能在全国推广,帮助农民增收。”

再过段时间,怀远县双桥集镇的鲜食玉米,到了播种的季节。种植大户李小三已经准备好了良种,不错,就是余海兵经过十多年的选育,才培育成功的甜糯玉米。

“甜糯玉米经济收益,是传统玉米的两倍多。”余海兵今年47岁,圆脸、黝黑,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穿着朴素,戴个草帽站在玉米地里,看起来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爷爷。

47岁,怎么成了爷爷?你看他,一头花白的头发,尤其是鬓角,近几年白头发越发多了,也难怪出租车司机会问他,“大哥,我明年60岁,就要退休了,您比我大几岁?”余海兵自嘲地笑笑,说,早习惯了,更别提我这长相,可能是经常下地的缘故,太阳晒得他“比农民更像农民”。

余海兵抱着培育出的玉米新品种,笑容灿烂。

从播种到田管,从授粉到收获,在双桥集镇的玉米基地,余海兵和他团队的专家们全程为种植户提供指导。优良的品种加上科学的种植方法,让鲜食玉米在产量和质量上完全达到了预期。普通玉米一亩平均收成一千元,甜糯玉米可以达到两千三百元左右。升级玉米产业,还可以带动上下游相关行业共同发展。该镇的甜糯玉米已经被列入特色农产品名录,电商销售通道也已经打通。

追梦人 像候鸟一样往返试验田

为了追梦,他已经坚持了23年。“育种人,一辈子也可能一个品种都育不出来。我们‘玉米人’对玉米的热爱,是深深刻在骨子里的。”他说,培育一个品种,杂交后顺利也要8年时间,最后还要“考试”,如果审定不通过,又要重启下一个8年。只有全身心坚持梦想,才能看到希望。

在很多人眼里,海南是享受生活的旅游胜地;而对于余海兵,海南是育种人的天堂。23年来,每年冬季,他至少有一个月的时间,是在海南三亚的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度过的。

我们先来科普一下,什么是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这里考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在这里研究杂交水稻,还有不少农业技术专家长期在这里“深耕”。

长期以来,安徽科技学院在海南也有一块试验田,余海兵作为安徽科技学院玉米创新团队第三代带头人,如今正带领数十名农业科研人员,为玉米良种,进行扩繁加代。

选育一个新品种,往往需要成千上万次的组合、授粉、杂交……历时多年才可能成功。早期的南繁育种基地条件很艰苦,余海兵说,没有海风美景,只有满眼的荒凉,蚊虫多、烈日暴晒,在老一辈“玉米人”的带领下,大家都不觉得苦。

23年来,虽然每年都去海南,余海兵从来没有去景点玩一玩,他忙着授粉、给玉米做杂交。“授粉是育种的关键,花粉的存活周期非常短,加班加点授粉,多做一个杂交就多一分希望。”余海兵给记者科普,亲本、跑丝……尽管采访前记者科普过玉米育种相关知识,当听到这些专业术语时,仍感觉云里雾里。

有遗憾 继续“追梦” 一年又一年

追梦的过程,有收获和喜悦,余海兵先后选育出16个玉米新品种,获数十项科技成果奖;有艰辛和遗憾,像候鸟一样在安徽与海南的玉米试验田间往返了20多年。下地就容易忘记时间,天黑了,他才想起,忘了去学校接孩子。

2021年冬,余海兵团队已经在海南密不透风的玉米地里,用了11万只授粉牛皮纸袋,做了1.5万余个杂交组合;2022年,1万多个承载希望的组合,将奔赴固镇新马桥等基地,最优的种子将参加全省乃至全国的比试。

回到蚌埠,他又开展玉豆条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研究。作为省、市玉豆条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专家,他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两次提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这涉及粮食安全,农学人都在关心着这件事。

“对孩子,有遗憾,可农时又误不得。”余海兵深深叹一口气,他说,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孩子小时候,常常放学时忘记接他;孩子长大懂事了,他仍然是忙着“育种”,寒假在海南、暑假和双休不是在玉米地里就是在学校,陪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

“一年再一年,一梦接一梦;年年梦一梦,梦梦又一年。”余海兵用自己的一首打油诗,结束了本次采访。

对话>>>

科学家也是位“算账精”

记者:1只袋子0.2元,11万只,为什么1只都舍不得浪费?

余海兵:材料费不贵,但是我们的南繁基地里,除了我,还有10个博士、3个学生。每亩地租金要三四千元,临时工要260元一天,科研人员来回的机票、住宿费、伙食费;再加上固镇新马桥等基地的花费……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国家的,责任重大。

育种是一项周期长且无法预测未来的一项工作,精打细算是一项必要技能。

记者:23年,您出差、培育种子,全国各地跑,海南也常驻,为什么不顺便旅游一下?

余海兵:搞育种的人,又是高校老师,从来只会觉得时间不够用,哪还有时间去看风景哦。退一万步说,农时误不得,授粉就那么短的时间,播种、收获看农时还要看天气,比如鲜食玉米,3天不采摘,长得再漂亮也不新鲜,农民卖不出去,那损失可就大了。

235

蚌埠新闻网记者 周芳林 文/图

【人物简介】

余海兵,47岁,安徽科技学院玉米创新团队带头人,硕士生导师。国家奖励办专家库成员、国家重大专项专家库成员、1个国家级平台和7个省级平台的负责人。省拔尖人才、省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省玉米产业体系产业融合组组长兼岗位专家。获省级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3项,选育16个玉米新品种。

育种人 “一辈子就想育出一个好种子”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计民生。

有什么办法可以用最少的投入,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尽可能多且更好吃的粮食呢?

“有。最有效、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用良种!”余海兵告诉记者,每一位“育种人”,都有一个梦想,他也不例外。“我这一辈子,就是想育出一个好的玉米种子,能在全国推广,帮助农民增收。”

再过段时间,怀远县双桥集镇的鲜食玉米,到了播种的季节。种植大户李小三已经准备好了良种,不错,就是余海兵经过十多年的选育,才培育成功的甜糯玉米。

“甜糯玉米经济收益,是传统玉米的两倍多。”余海兵今年47岁,圆脸、黝黑,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穿着朴素,戴个草帽站在玉米地里,看起来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爷爷。

47岁,怎么成了爷爷?你看他,一头花白的头发,尤其是鬓角,近几年白头发越发多了,也难怪出租车司机会问他,“大哥,我明年60岁,就要退休了,您比我大几岁?”余海兵自嘲地笑笑,说,早习惯了,更别提我这长相,可能是经常下地的缘故,太阳晒得他“比农民更像农民”。

余海兵抱着培育出的玉米新品种,笑容灿烂。

从播种到田管,从授粉到收获,在双桥集镇的玉米基地,余海兵和他团队的专家们全程为种植户提供指导。优良的品种加上科学的种植方法,让鲜食玉米在产量和质量上完全达到了预期。普通玉米一亩平均收成一千元,甜糯玉米可以达到两千三百元左右。升级玉米产业,还可以带动上下游相关行业共同发展。该镇的甜糯玉米已经被列入特色农产品名录,电商销售通道也已经打通。

追梦人 像候鸟一样往返试验田

为了追梦,他已经坚持了23年。“育种人,一辈子也可能一个品种都育不出来。我们‘玉米人’对玉米的热爱,是深深刻在骨子里的。”他说,培育一个品种,杂交后顺利也要8年时间,最后还要“考试”,如果审定不通过,又要重启下一个8年。只有全身心坚持梦想,才能看到希望。

在很多人眼里,海南是享受生活的旅游胜地;而对于余海兵,海南是育种人的天堂。23年来,每年冬季,他至少有一个月的时间,是在海南三亚的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度过的。

我们先来科普一下,什么是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这里考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在这里研究杂交水稻,还有不少农业技术专家长期在这里“深耕”。

长期以来,安徽科技学院在海南也有一块试验田,余海兵作为安徽科技学院玉米创新团队第三代带头人,如今正带领数十名农业科研人员,为玉米良种,进行扩繁加代。

选育一个新品种,往往需要成千上万次的组合、授粉、杂交……历时多年才可能成功。早期的南繁育种基地条件很艰苦,余海兵说,没有海风美景,只有满眼的荒凉,蚊虫多、烈日暴晒,在老一辈“玉米人”的带领下,大家都不觉得苦。

23年来,虽然每年都去海南,余海兵从来没有去景点玩一玩,他忙着授粉、给玉米做杂交。“授粉是育种的关键,花粉的存活周期非常短,加班加点授粉,多做一个杂交就多一分希望。”余海兵给记者科普,亲本、跑丝……尽管采访前记者科普过玉米育种相关知识,当听到这些专业术语时,仍感觉云里雾里。

有遗憾 继续“追梦” 一年又一年

追梦的过程,有收获和喜悦,余海兵先后选育出16个玉米新品种,获数十项科技成果奖;有艰辛和遗憾,像候鸟一样在安徽与海南的玉米试验田间往返了20多年。下地就容易忘记时间,天黑了,他才想起,忘了去学校接孩子。

2021年冬,余海兵团队已经在海南密不透风的玉米地里,用了11万只授粉牛皮纸袋,做了1.5万余个杂交组合;2022年,1万多个承载希望的组合,将奔赴固镇新马桥等基地,最优的种子将参加全省乃至全国的比试。

回到蚌埠,他又开展玉豆条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研究。作为省、市玉豆条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专家,他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两次提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这涉及粮食安全,农学人都在关心着这件事。

“对孩子,有遗憾,可农时又误不得。”余海兵深深叹一口气,他说,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孩子小时候,常常放学时忘记接他;孩子长大懂事了,他仍然是忙着“育种”,寒假在海南、暑假和双休不是在玉米地里就是在学校,陪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

“一年再一年,一梦接一梦;年年梦一梦,梦梦又一年。”余海兵用自己的一首打油诗,结束了本次采访。

对话>>>

科学家也是位“算账精”

记者:1只袋子0.2元,11万只,为什么1只都舍不得浪费?

余海兵:材料费不贵,但是我们的南繁基地里,除了我,还有10个博士、3个学生。每亩地租金要三四千元,临时工要260元一天,科研人员来回的机票、住宿费、伙食费;再加上固镇新马桥等基地的花费……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国家的,责任重大。

育种是一项周期长且无法预测未来的一项工作,精打细算是一项必要技能。

记者:23年,您出差、培育种子,全国各地跑,海南也常驻,为什么不顺便旅游一下?

余海兵:搞育种的人,又是高校老师,从来只会觉得时间不够用,哪还有时间去看风景哦。退一万步说,农时误不得,授粉就那么短的时间,播种、收获看农时还要看天气,比如鲜食玉米,3天不采摘,长得再漂亮也不新鲜,农民卖不出去,那损失可就大了。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