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产业升级:“亩均效益”论英雄

2019-02-22 10:43

□蚌埠新闻网记者 李茂峰/文 刘晨/图

编者按

  “亩产量”是农业生产上广泛使用的量化指标,亩产量高,说明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收获的粮食就多。在浙江推行“亩产论英雄”改革后,“工业亩产”受到关注,今年2月11日,蚌埠市税务局《税务专报》以“提升亩均税收贡献”为题,介绍并分析了我市开发区企业的亩均税收贡献率及产业发展方向。于是“工业亩产”的概念在我市企业界、经济界引起广泛关注。

  工业亩产,是衡量工业运行效益的综合性评价体系,由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单位能耗增加值、单位排放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科研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等。在“亩产论英雄”时代,如何以亩均效益考核推动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实现蚌埠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从而壮大蚌埠经济总量,为建设“两个中心”提供强劲动力。

亩产是贡献

    “农业生产讲究亩产量,工业企业也应将亩产纳入考量,因为单位亩产就代表企业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度。”

    占地面积744.12亩,2018年入库税收8825.72万元,平均每亩税收9.28万元。看到税务部门提供的企业“亩产”反馈信息,昊方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朝晖深有感触: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如此良好的经营环境,多年来社会各界对企业倾心支持,企业以税收的形式回报社会,为税收作出贡献,既是企业应尽的义务,也体现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同时对企业而言更是一份骄傲和荣誉。“提高企业亩产量,是企业运行高质量的最显性的指标,也是昊方多年来的不懈追求。”



位于高新区的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其建筑外墙及屋顶大量采用了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

    昊方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原是一个不起眼的作坊式加工厂,1997年白手起家,租赁无线电一厂厂房组织生产,经过20年的艰苦创业,目前不仅拥有土地厂房和全球领先的全自动生产线,实现了企业的华丽转身,镌刻着“HOFO”标志的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在国际市场独树一帜,成为奔驰、宝马、卡迪拉克等世界顶级汽车品牌配套产品,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的产销达到全球第一。

    在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产品站上行业巅峰之际,昊方又在构筑着全新的产业版图。杜朝晖告诉记者,目前,昊方机电以金属成型制造为核心的产业布局正在实施,先后并购了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表面处理、定扭矩控制器等多个重点项目和企业。2017年公司在高压铸造和无油涡旋式空压机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实现了主业发展与外延突破的齐头并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科技进步为先导,在产品价值链最高端耕耘,将企业亩产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以此来回馈社会,为蚌埠‘两个中心’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在昊方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加足马力向工业亩产新高冲锋之际,位于沫河口工业园的好思家股份有限公司正在谋划新一轮的亩产提升计划。

    由于产品供不应求,春节上班的第一天,好思家董事长王奇就召开了生产动员会。会上,他向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提出新的亩产目标,力争2019年企业亩产税收提升10%。“企业良性运行的标志,不能只看工业产值和销售额,也不能眼里只盯着利润,只有亩产税收不断提高并达到一定的量,这样的企业才更有价值。”



中建材(蚌埠)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技术人员正在查看生产线运作状况。

    王奇介绍,好思家公司占地32.62亩,2018年实现缴税253.60万元,平均亩产税收7.77万元。“从目前来看,企业的亩产税收还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度,2019年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同时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通过扩大销售,提高产品附加值,将亩产税收再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好思家是土生土长的蚌埠企业,从一个小作坊发展到新三板上市企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关爱。王奇介绍说,在企业流动资金不足时,商标权质押贷款解决了企业的难题;成功上市新三板后,企业又得到了市政府的专项奖励予以鼓励。“农业生产讲究亩产量,工业企业也应将亩产纳入考量,因为单位亩产就代表企业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度。”

    “亩产论英雄”体现的是企业的贡献,也是考量企业运行质量最直观的指标。坐落在龙子湖东岸的中航三鑫太阳能光电玻璃有限公司,是国内光伏玻璃行业的领军企业,在260亩的土地上,2018年实现了6.57亿元的销售收入,企业全年纳税1060万元。亩均税收4.08万元。

    “从直观的数字看,目前亩产量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但我们正在通过无人工厂建设,使企业的人均创效达到一个新高度。”中航三鑫党委书记、总经理刘务银告诉记者,太阳能光电玻璃是一个资源消耗型、能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谁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减少劳动用工量,谁将在全球性的行业竞争中笑到最后。

发展看质量

    “亩产效益不仅能够量化企业的社会贡献,更能直观地看出企业的运行质量,同时也能够清楚地看到一个地区的经济运行状态。”

    “亩均税收不仅代表着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度,也是衡量企业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最直观地反映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安徽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教授唐敏是较早关注“工业亩产”的一位学者,他说,农业生产一直以亩产为量化指标,但长期以来,工业生产却忽视了“亩产量”指标,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面临资源要素的制约,这个时候,就要转变发展方式,变粗放式发展为精细化发展。

  土地是农业之本,工业生产上同样如此。产业发展对土地这一资源要素都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任何企业都不可以脱离土地而成为空中楼阁。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的情况下,考核企业亩产量就是衡量企业运行质量的十分重要的指标。

  过去由于对工业企业亩产量考核的缺位,很多企业拿到土地后长期闲置,也有一些企业没能高效利用土地,这就造成了许多开发区“想进的进不来,进来的又低效”的情况。

  在土地资源更为稀缺的浙江是“亩产论英雄”的大胆实践者。为了更真切地看到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管理的做法及效果,唐敏曾专程赴浙江绍兴、嘉兴等地考察。通过考察,唐敏得出了一个结论:亩产效益是考核工业企业十分科学的评价体系,它不仅能够量化企业的社会贡献,更能直观地看出企业的运行质量,同时也能够清楚地看到一个地区的经济运行状态。

  “亩均论英雄”是一个综合性指标,除了亩均税收以外,还有以亩均增加值、单位能耗、单位排放和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科研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等项指标。“更准确地说,这是工业企业运行质量的考评体系,只不过‘亩均’概念更为直观易懂。”

  虽然“工业亩产”还是一个新词,但蚌埠许多优秀企业早已将发展的目标锁定在提高“亩产”效益上。

  “对企业而言,各种资源要素是一个‘分母’,在分母不变的情况下,就要尽量做大‘分子’;而如果把分子看成一个常数,那就要想办法把分母做小。”在谈及工业亩产时,刘务银用数学公式阐述了企业高质量运行的道理。

  刘务银说,中航三鑫总占地面积是260亩,2010年实现销售总额为2.05亿元,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除在“双反”冲击下受到短暂的挫折外,企业的销额收入一直大幅稳定增长,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6.57亿元。“数据表明,几年的时间里亩均创效提高了三倍。”与此同时,通过实施“互联网+工业”工程,将信息手段应用于企业生产,建设了“无人工厂”,人工费用占比大幅下降,年人均营收显著提升,年人均创收由2012的20.42万元上升到2018年的120万元。

  作为能耗大户,降低能源消耗既是提高企业运行效益的需要,也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命题。近年来,中航三鑫用技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投资6000万元,建设了玻璃深加工生产线智能化提升技改、玻璃深加工钻孔线技改、智能化配送系统建设与技改,技改完成后,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35%,合同能源消耗降低30%,年增加销售额9000万元,实现利税1200万元。

  2016年,投资500万元新建两个“深加工中水回收项目”,每年可减少生产废水排放144万吨,减少COD排放90吨,每年节省用水费用400万元,经过技术改造后,原先白白浪费掉的窑炉余热,现在用来发电,一年发电量达2600万千瓦时,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效益。

  “科技创新是提高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的强劲引擎。”在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现代化厂房里,总经理叶坤坦言,智能装备制造是凯盛工程提高企业亩产的制胜法宝。蚌埠税务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凯盛工程公司占地256.09亩,2018年入库税收2620.49万元,平均每亩贡献税收10.23万元。这一“亩产量”在蚌埠所有开发区中位居上游。

  叶坤介绍说,凯盛工程的坚强后盾是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依托强大的科研实力,近年来凯盛专注于高端玻璃智能装备的研发和“交钥匙”工程项目,越南、印尼、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等一个个工程总承包项目,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玻璃装备的风采。“凯盛工程的竞争优势在科技,科技创新让凯盛站在了价值链的最顶端。在科技创新驱动下,企业亩产效益必将会迎来一个更加令人期待的未来!”叶坤表示。

评价重效果

  “蚌埠的‘亩均论英难’应当因地制宜。根据蚌埠发展现状,制订出“蚌埠版”的亩产效益考核办法。”

  在亩产效益渐被蚌埠重视之际,税务部门也将目光聚焦于企业亩均税收贡献方面。2019年2月11日,蚌埠市税务局《税务专报》专题分析了我市开发区亩均税收情况。

  专报从宏观层面介绍了我市开发区企业亩均税收总体情况:目前我市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规划面积308145亩,核准面积52117亩,建成区面积87482亩,企业实际占用面积91406亩,各开发区提报2018年实际缴税纳税人1.3万户(含个体工商户、自然人),入库税收63亿元,按照建成区面积摊算,亩均税收7.20万元。其中实际占地企业1009户,入库税收46亿元,亩均税收5.05万元。

  亩均税收贡献度不高,反映出我市工业企业运行质量还有待提高。根据《税务专报》,我市开发区税额与建成区面积相比、开发区税额与企业实际使用面积相比、占地企业税额与占地企业实际使用面积相比等方式计算,得出三种维度下的开发区亩均税收,分别为7.20万元、6.90万元、5.05万元。“这一数字与浙江省亩产效益考核的标准还有不小的距离。”

  尽管亩均税收并不是衡量企业运行质量的唯一标准,但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市企业运行的实际情况。唐敏说,从税收贡献率看来,规模以上企业、资质以上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规模以上服务业等“五上”企业,占地面积5.46万亩,2018年入库税收32.97亿元,占全市开发区入库税收的52%,亩均税收6.04万元。“‘五上’企业成为税收贡献的主力军,从税收层面说明,我市仍需在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方面下更大功夫”。

  如何提高企业的“亩产量”?皖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安徽财经大学教授任志安认为,在土地等要素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一是“守住大门”,二是“盘活存量”。

  所谓“守住大门”,就是在招商引资环节严格把关,瞄准科技含量高、发展动能强的企业,对投资强度设刚性标准,对亩均税收科学预设考核方案。对于已经落地的企业,鼓励企业扩大研发投入,科技创新、技术改造,构建核心竞争力,在“微笑曲线”的上端发力,通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运行效益。

  相对于人多地少的浙江来说,蚌埠的土地资源约束相对较小。与此同时,从产业发展的层次来看,我们又远远落后于发达的浙江,因而蚌埠的“亩均论英难”应当因地制宜。根据蚌埠发展现状,制订出“蚌埠版”的亩产效益考核办法。

  在“亩产论英雄”理念正在成为政府经济部门和企业界共识的时候,蚌埠市规上工业企业分类指导服务方案正在酝酿。基本思路是,以“三个一切”服务理念为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把实施“规上工业企业分类指导服务”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动力的有力抓手,探索推进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及结果运用,建立完善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机制,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加快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唐敏认为,由于自然禀赋不同,产业发展阶段不同,亩产效益评价蚌埠应有自己的思考,思考的方向可以侧重三个原则,一是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优先,兼顾节能减排、质量安全、人才培育、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等定性评价。二是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结合。以企业绩效综合评价为核心,以差别化政策措施为手段,完善激励倒逼机制,优化产业政策,促进转型升级,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三是市级服务和属地服务相结合,依据企业绩效综合评价结果,对于总评价得分位列全市前列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市级有关部门对其投资、建设、经营等行为,给予重点指导服务。其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所在县区负责指导服务。

  分类评价时,可根据打分结果把企业分为ABCD档。对第一档的A类企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先保障资源要素,优先安排省“三重一创”、科技创新、制造强省等重大项目,优先支持企业建设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等。提升发展B类企业,根据发展实际,帮助制订提升计划,并在资金信贷、人才引进、品牌建设、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合理支持。鼓励企业实施“机器换人”、“空间换地”,加快技术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帮扶升级C类企业。对C类企业严格控制新上同类产能项目,支持企业实施“腾笼换鸟”,利用腾退出来的土地、用能、环境等空间发展先进产能或转产转型,鼓励建设标准厂房,推进转型升级发展。倒逼整治D类企业。严格按照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资源节约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相关产业政策,引导企业主动淘汰落后工艺、设备、产品或进行产业转移,依法依规整治倒逼转型。(完)


200

□蚌埠新闻网记者 李茂峰/文 刘晨/图

编者按

  “亩产量”是农业生产上广泛使用的量化指标,亩产量高,说明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收获的粮食就多。在浙江推行“亩产论英雄”改革后,“工业亩产”受到关注,今年2月11日,蚌埠市税务局《税务专报》以“提升亩均税收贡献”为题,介绍并分析了我市开发区企业的亩均税收贡献率及产业发展方向。于是“工业亩产”的概念在我市企业界、经济界引起广泛关注。

  工业亩产,是衡量工业运行效益的综合性评价体系,由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单位能耗增加值、单位排放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科研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等。在“亩产论英雄”时代,如何以亩均效益考核推动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实现蚌埠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从而壮大蚌埠经济总量,为建设“两个中心”提供强劲动力。

亩产是贡献

    “农业生产讲究亩产量,工业企业也应将亩产纳入考量,因为单位亩产就代表企业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度。”

    占地面积744.12亩,2018年入库税收8825.72万元,平均每亩税收9.28万元。看到税务部门提供的企业“亩产”反馈信息,昊方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朝晖深有感触: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如此良好的经营环境,多年来社会各界对企业倾心支持,企业以税收的形式回报社会,为税收作出贡献,既是企业应尽的义务,也体现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同时对企业而言更是一份骄傲和荣誉。“提高企业亩产量,是企业运行高质量的最显性的指标,也是昊方多年来的不懈追求。”



位于高新区的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其建筑外墙及屋顶大量采用了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

    昊方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原是一个不起眼的作坊式加工厂,1997年白手起家,租赁无线电一厂厂房组织生产,经过20年的艰苦创业,目前不仅拥有土地厂房和全球领先的全自动生产线,实现了企业的华丽转身,镌刻着“HOFO”标志的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在国际市场独树一帜,成为奔驰、宝马、卡迪拉克等世界顶级汽车品牌配套产品,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的产销达到全球第一。

    在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产品站上行业巅峰之际,昊方又在构筑着全新的产业版图。杜朝晖告诉记者,目前,昊方机电以金属成型制造为核心的产业布局正在实施,先后并购了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表面处理、定扭矩控制器等多个重点项目和企业。2017年公司在高压铸造和无油涡旋式空压机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实现了主业发展与外延突破的齐头并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科技进步为先导,在产品价值链最高端耕耘,将企业亩产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以此来回馈社会,为蚌埠‘两个中心’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在昊方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加足马力向工业亩产新高冲锋之际,位于沫河口工业园的好思家股份有限公司正在谋划新一轮的亩产提升计划。

    由于产品供不应求,春节上班的第一天,好思家董事长王奇就召开了生产动员会。会上,他向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提出新的亩产目标,力争2019年企业亩产税收提升10%。“企业良性运行的标志,不能只看工业产值和销售额,也不能眼里只盯着利润,只有亩产税收不断提高并达到一定的量,这样的企业才更有价值。”



中建材(蚌埠)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技术人员正在查看生产线运作状况。

    王奇介绍,好思家公司占地32.62亩,2018年实现缴税253.60万元,平均亩产税收7.77万元。“从目前来看,企业的亩产税收还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度,2019年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同时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通过扩大销售,提高产品附加值,将亩产税收再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好思家是土生土长的蚌埠企业,从一个小作坊发展到新三板上市企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关爱。王奇介绍说,在企业流动资金不足时,商标权质押贷款解决了企业的难题;成功上市新三板后,企业又得到了市政府的专项奖励予以鼓励。“农业生产讲究亩产量,工业企业也应将亩产纳入考量,因为单位亩产就代表企业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度。”

    “亩产论英雄”体现的是企业的贡献,也是考量企业运行质量最直观的指标。坐落在龙子湖东岸的中航三鑫太阳能光电玻璃有限公司,是国内光伏玻璃行业的领军企业,在260亩的土地上,2018年实现了6.57亿元的销售收入,企业全年纳税1060万元。亩均税收4.08万元。

    “从直观的数字看,目前亩产量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但我们正在通过无人工厂建设,使企业的人均创效达到一个新高度。”中航三鑫党委书记、总经理刘务银告诉记者,太阳能光电玻璃是一个资源消耗型、能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谁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减少劳动用工量,谁将在全球性的行业竞争中笑到最后。

发展看质量

    “亩产效益不仅能够量化企业的社会贡献,更能直观地看出企业的运行质量,同时也能够清楚地看到一个地区的经济运行状态。”

    “亩均税收不仅代表着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度,也是衡量企业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最直观地反映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安徽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教授唐敏是较早关注“工业亩产”的一位学者,他说,农业生产一直以亩产为量化指标,但长期以来,工业生产却忽视了“亩产量”指标,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面临资源要素的制约,这个时候,就要转变发展方式,变粗放式发展为精细化发展。

  土地是农业之本,工业生产上同样如此。产业发展对土地这一资源要素都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任何企业都不可以脱离土地而成为空中楼阁。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的情况下,考核企业亩产量就是衡量企业运行质量的十分重要的指标。

  过去由于对工业企业亩产量考核的缺位,很多企业拿到土地后长期闲置,也有一些企业没能高效利用土地,这就造成了许多开发区“想进的进不来,进来的又低效”的情况。

  在土地资源更为稀缺的浙江是“亩产论英雄”的大胆实践者。为了更真切地看到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管理的做法及效果,唐敏曾专程赴浙江绍兴、嘉兴等地考察。通过考察,唐敏得出了一个结论:亩产效益是考核工业企业十分科学的评价体系,它不仅能够量化企业的社会贡献,更能直观地看出企业的运行质量,同时也能够清楚地看到一个地区的经济运行状态。

  “亩均论英雄”是一个综合性指标,除了亩均税收以外,还有以亩均增加值、单位能耗、单位排放和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科研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等项指标。“更准确地说,这是工业企业运行质量的考评体系,只不过‘亩均’概念更为直观易懂。”

  虽然“工业亩产”还是一个新词,但蚌埠许多优秀企业早已将发展的目标锁定在提高“亩产”效益上。

  “对企业而言,各种资源要素是一个‘分母’,在分母不变的情况下,就要尽量做大‘分子’;而如果把分子看成一个常数,那就要想办法把分母做小。”在谈及工业亩产时,刘务银用数学公式阐述了企业高质量运行的道理。

  刘务银说,中航三鑫总占地面积是260亩,2010年实现销售总额为2.05亿元,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除在“双反”冲击下受到短暂的挫折外,企业的销额收入一直大幅稳定增长,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6.57亿元。“数据表明,几年的时间里亩均创效提高了三倍。”与此同时,通过实施“互联网+工业”工程,将信息手段应用于企业生产,建设了“无人工厂”,人工费用占比大幅下降,年人均营收显著提升,年人均创收由2012的20.42万元上升到2018年的120万元。

  作为能耗大户,降低能源消耗既是提高企业运行效益的需要,也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命题。近年来,中航三鑫用技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投资6000万元,建设了玻璃深加工生产线智能化提升技改、玻璃深加工钻孔线技改、智能化配送系统建设与技改,技改完成后,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35%,合同能源消耗降低30%,年增加销售额9000万元,实现利税1200万元。

  2016年,投资500万元新建两个“深加工中水回收项目”,每年可减少生产废水排放144万吨,减少COD排放90吨,每年节省用水费用400万元,经过技术改造后,原先白白浪费掉的窑炉余热,现在用来发电,一年发电量达2600万千瓦时,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效益。

  “科技创新是提高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的强劲引擎。”在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现代化厂房里,总经理叶坤坦言,智能装备制造是凯盛工程提高企业亩产的制胜法宝。蚌埠税务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凯盛工程公司占地256.09亩,2018年入库税收2620.49万元,平均每亩贡献税收10.23万元。这一“亩产量”在蚌埠所有开发区中位居上游。

  叶坤介绍说,凯盛工程的坚强后盾是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依托强大的科研实力,近年来凯盛专注于高端玻璃智能装备的研发和“交钥匙”工程项目,越南、印尼、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等一个个工程总承包项目,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玻璃装备的风采。“凯盛工程的竞争优势在科技,科技创新让凯盛站在了价值链的最顶端。在科技创新驱动下,企业亩产效益必将会迎来一个更加令人期待的未来!”叶坤表示。

评价重效果

  “蚌埠的‘亩均论英难’应当因地制宜。根据蚌埠发展现状,制订出“蚌埠版”的亩产效益考核办法。”

  在亩产效益渐被蚌埠重视之际,税务部门也将目光聚焦于企业亩均税收贡献方面。2019年2月11日,蚌埠市税务局《税务专报》专题分析了我市开发区亩均税收情况。

  专报从宏观层面介绍了我市开发区企业亩均税收总体情况:目前我市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规划面积308145亩,核准面积52117亩,建成区面积87482亩,企业实际占用面积91406亩,各开发区提报2018年实际缴税纳税人1.3万户(含个体工商户、自然人),入库税收63亿元,按照建成区面积摊算,亩均税收7.20万元。其中实际占地企业1009户,入库税收46亿元,亩均税收5.05万元。

  亩均税收贡献度不高,反映出我市工业企业运行质量还有待提高。根据《税务专报》,我市开发区税额与建成区面积相比、开发区税额与企业实际使用面积相比、占地企业税额与占地企业实际使用面积相比等方式计算,得出三种维度下的开发区亩均税收,分别为7.20万元、6.90万元、5.05万元。“这一数字与浙江省亩产效益考核的标准还有不小的距离。”

  尽管亩均税收并不是衡量企业运行质量的唯一标准,但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市企业运行的实际情况。唐敏说,从税收贡献率看来,规模以上企业、资质以上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规模以上服务业等“五上”企业,占地面积5.46万亩,2018年入库税收32.97亿元,占全市开发区入库税收的52%,亩均税收6.04万元。“‘五上’企业成为税收贡献的主力军,从税收层面说明,我市仍需在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方面下更大功夫”。

  如何提高企业的“亩产量”?皖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安徽财经大学教授任志安认为,在土地等要素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一是“守住大门”,二是“盘活存量”。

  所谓“守住大门”,就是在招商引资环节严格把关,瞄准科技含量高、发展动能强的企业,对投资强度设刚性标准,对亩均税收科学预设考核方案。对于已经落地的企业,鼓励企业扩大研发投入,科技创新、技术改造,构建核心竞争力,在“微笑曲线”的上端发力,通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运行效益。

  相对于人多地少的浙江来说,蚌埠的土地资源约束相对较小。与此同时,从产业发展的层次来看,我们又远远落后于发达的浙江,因而蚌埠的“亩均论英难”应当因地制宜。根据蚌埠发展现状,制订出“蚌埠版”的亩产效益考核办法。

  在“亩产论英雄”理念正在成为政府经济部门和企业界共识的时候,蚌埠市规上工业企业分类指导服务方案正在酝酿。基本思路是,以“三个一切”服务理念为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把实施“规上工业企业分类指导服务”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动力的有力抓手,探索推进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及结果运用,建立完善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机制,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加快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唐敏认为,由于自然禀赋不同,产业发展阶段不同,亩产效益评价蚌埠应有自己的思考,思考的方向可以侧重三个原则,一是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优先,兼顾节能减排、质量安全、人才培育、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等定性评价。二是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结合。以企业绩效综合评价为核心,以差别化政策措施为手段,完善激励倒逼机制,优化产业政策,促进转型升级,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三是市级服务和属地服务相结合,依据企业绩效综合评价结果,对于总评价得分位列全市前列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市级有关部门对其投资、建设、经营等行为,给予重点指导服务。其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所在县区负责指导服务。

  分类评价时,可根据打分结果把企业分为ABCD档。对第一档的A类企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先保障资源要素,优先安排省“三重一创”、科技创新、制造强省等重大项目,优先支持企业建设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等。提升发展B类企业,根据发展实际,帮助制订提升计划,并在资金信贷、人才引进、品牌建设、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合理支持。鼓励企业实施“机器换人”、“空间换地”,加快技术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帮扶升级C类企业。对C类企业严格控制新上同类产能项目,支持企业实施“腾笼换鸟”,利用腾退出来的土地、用能、环境等空间发展先进产能或转产转型,鼓励建设标准厂房,推进转型升级发展。倒逼整治D类企业。严格按照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资源节约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相关产业政策,引导企业主动淘汰落后工艺、设备、产品或进行产业转移,依法依规整治倒逼转型。(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