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讴歌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

2022-11-08 07:33 蚌埠新闻网  

“凡人微光”给我前行力量

蚌埠新闻网记者 周芳林

记者,有幸见证历史,也陪伴着这个时代。

今年3月,我采访了一位73岁老人刘安平,是一位乡村退休教师。就是这样一位看上去很普通很普通的老人,已经义务种树53年了。

19岁时,去甘肃当兵,戈壁缺水,每个战士,一天只有三壶水。从祁连山上运下来的水,洗完脸、洗衣服,洗完衣服,还要攒下来刷鞋,就是在这样缺水的情况下,刘安平每天还要省下一壶给小树喝。五年后,退伍时,他在营房外种下的几千棵树苗,已长成了一片树林。

周芳林在群众家里采访

退伍后,刘安平成了我市一名乡村小学老师,从西北戈壁滩,到淮河边,刘安平种树,从未停歇。

我问老人,50多年,您种了多少树?他说:一万棵。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些。采访时,老人的老伴告诉我,仅仅是蚌埠改造解放路的那一年,就拿出了家里的全部积蓄——5万元,那时候,他一个月工资才300元。5万元一次买了上万棵的树,花了4年的时间,陆陆续续运回蚌埠、栽种完。

1年、2年……53年了,老人的积蓄,大多买了树苗。种树时从陡坡上摔下来,腿摔断了,喷洒农药时中毒休克……这些都阻挡不了他要种树,身体好了,接着种。

铁路沿线、龙子湖东岸、解放路、燕山路……成片的树木,美了蚌埠,只有刘安平老人自己知道,它们是如何长成为今天的模样。

新时代是追梦的时代。

老人的梦想,其实很简单,就是为祖国多种树。那一刻,阳光下、正在种树的这位满头大汗的老人,就像一道强光,让我读懂了无私奉献的真正内涵。

我来自一个小山村,刚入行时,我还有点社交恐惧。但每次我走进乡村、深入基层,看着一个个像爷爷、父亲一样平凡的脸庞,和他们一起种树、拉家常,也给了我前行的力量。不自觉地用笔尖,聚焦我们身边最平凡的人。

今年2月,一辈子热心公益、已在党70年的孙凤敏老人、在弥留之际仍再三嘱托家人:“我的时间不多了,这2千元党费,一定要帮我交给党组织。”

蚌埠市道德模范宋在庆老人,看到同村的残疾孩子、失去双亲、没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他对孩子说“以后,我就是你的父亲”,一句话,他做了30多年。

有一次孩子深夜发高烧,老人背着孩子,在冰天雪地里、走了十多里路求医,我想,为人子女,很难不被这一幕感动,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相信,一位老人,会如此不顾一切、去照顾一个非亲非故的人。腰弯了,头发白了,一身的病痛。可从他的眼神中,你却又能清楚地看到、努力生活的顽强。

最近几年光阴,疫情反复,生活不易。但每当我们看到这些默默奉献、努力生活的人,我们内心会涌现出一股力量。这些人让我坚信,前进中的中国需要这种力量。

我常想,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好记者?

像大树一样,越是向往阳光,根就越要深深扎入泥土。只有把双脚深深扎进这片土地,把心紧紧地和群众贴在一起,才能记录下一个个“冒着热气、沾着泥土”的故事,才能明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八个字的分量有多重。

采访时,“大树爷爷”对我说,“种了一辈子的树,种不动了,要靠你们年轻人啰。”听到这句话时,我特别感动。

我想告诉“大树爷爷”,请您放心,新时代的年轻人,一定会接过您手中的“接力棒”,脚踏实地,凝聚起一起向未来的绿色磅礴力量。

很多的新闻同行,此刻正奔跑在新闻路上。“大树爷爷”种了50多年的树了,而我做记者,才十来年。我坚信,我们这一群人,心里有温暖、眼里有光芒、脚踏人间正道,就一定能讲好故事,弘扬正能量。

速度•态度•温度

蚌埠新闻网记者 陈晨

今年3月份,蚌埠日报社践行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开办了全新栏目——“码上办•马上办”,用网络视频的形式,全方位呈现“蚌埠发布•新媒问政”从接收民意诉求到办理反馈的过程。

我很幸运成为这个栏目的出镜记者。说起我们的栏目,曾经有不少网友留言:“为什么每期栏目开头你都要说两遍‘马上办’?”其实,这两遍可大不一样。

第一个“码上办”,是二维码的码,代表着线上办理的速度。网友可以通过手机,在蚌埠发布微信公众号的底部菜单新媒问政板块留言互动,实现诉求一键直达,线上受理;第二个“马上办”,是事不隔夜的工作要求,传递的是新时代党媒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的工作态度。

陈晨在采访“码上办•马上办”

3月9日,我和搭档李博第一天来到新部门报到,就接到任务:围绕网友诉求做一期视频问政新闻。虽然我们都是新闻专业毕业,之前也做过一些微信类的新媒体产品,但制作网络视频还是头一回。他第一次拍摄,我第一次出镜,相互勉励着、摸索着,当天我们就做出了第一期栏目《断头的南湖路何时能打通》。

当时相关部门的答复是,断头的南湖路今年7月份能够开通。可对于问政新闻来说,问题有了回应并不意味着结束,一问到底,让事情得到解决,才是问政记者的使命。7月初我们再次去南湖路做了一期回访,采访到新路开通后,群众的真实反映。群众满意了,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好了。

除了为民办实事,“码上办•马上办”栏目还与市工招园合作开设了“为企服务”专区。4月初,我们接到了徽玻玻璃有限公司的求助。这是一家经营玻璃器皿的企业,长年缺乏一线的机电工、模具工。了解到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后,我们栏目主动联系市人社部门和技师学院,邀请学校专业对口老师为企业提出解决方案。经过两周的密切沟通,企业与学校达成了开设冠名班的合作意向。4月15日,我们共同见证了签约仪式,也见证了校企合作翻开新的篇章。

到今天,“码上办•马上办”栏目已经上线8个月了。一期期节目,一个个事例,大到城市规划,小到柴米油盐,许许多多群众和企业要求解决的“问题单”变成了各级党委和政府暖民心、办实事的“成绩单”。

作为一名融媒体记者,能够借助党媒平台,通过深入地采访和报道,帮助群众和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职业的成就感,也更激发了我持之以恒坚守岗位的责任感。

有人问我,你们栏目真的每件事都能马上办吗?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未必每个诉求都能够立刻得到彻底解决,但一句“马上办”,却可以给求助者带去安抚和信心,给他们传递社会的关注和温度。记得在怀远县采访靠山村通水问题时,荆山镇副镇长方斌杰说过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改作风需要久久为功,更需要立竿见影,为群众办事,就是要像你们的栏目名一样“马上办”。

“码上办•马上办”是一座连心桥,在一问一答、一题一解中,把“老百姓盼的”与“党委政府干的”紧密相连。正如每期节目结尾我都会说:“你的关切我们捧在手心,你的诉求我们一问到底!”每一句关切都反映群众心声,每一个诉求都关乎群众利益,每一个问题都折射急难愁盼,我衷心希望每一位网友的诉求都能得到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都能被“马上办”,愿我们的速度和态度,能够让大家感受到媒体的温度和城市的温度。

感动他人 温暖自己

蚌埠新闻网记者 年福烨

今年七月,疫情再度来袭,怀远成了这场疫情的风暴眼,整个城市按下了“暂停键”。

7月19日上午9点,室外温度接近37摄氏度,我按计划去高风险区中央花园小区采访坚守一线的党员志愿者,就在采访即将结束时,一位头发有些许花白的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打开瓶盖,咕嘟咕嘟大口喝起来,身上早已被汗水浸透。我急忙去问社区党支部书记,这个人也是咱们社区的志愿者吗?“是的,他叫王开喜,是一名普通群众,今年62岁了,疫情暴发后,第一个报名参加社区的消杀工作。”大约10分钟以后,王开喜熟练地装药,再次穿起防护服,开始了新一轮的消杀。我们的对话开始了。

年福烨在企业一线采访

中央花园小区有47栋居民楼,其中绝大多数都是6层无电梯住宅。62岁的王开喜背着50斤重的药箱就这样一层一层地往上爬,炎炎夏日,我戴着口罩早已浑身大汗淋漓,可想而知,防护服里的温度有多高?“王师傅,您累了就歇歇吧。”“不行啊,咱们小区一天要消杀3遍,消杀队员算上我也就3个人,为了大家的健康,我不能停下来。”

就这样,一个单元从上到下,消杀一遍大约需要20分钟,而一桶药箱只能消杀2个单元,工作量可想而知。社区党支部书记说,烈日下王开喜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少于6小时。

再一次脱下防护服的王开喜,全身已被汗水浸透,取下手套时,双手已被汗水浸得发白,像是做了一次“汗蒸”。“我是小区的一分子,咱也没什么文化,只能干这个,但是我不觉得苦和累。”多么朴实的话语。是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这句话在王开喜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记者,应该用心去听、用心去记、用心去写、用心去鼓与呼。疫情防控期间,我在怀远被封控了整整半个月,采访了很多像王开喜这样平凡人身上发生的平凡事,通过报纸、新媒体平台感动了很多人,也温暖了我自己。

四天后的7月23日中午,怀远县万福镇镇西村村民王凯军和家人按照疫情防控期间封闭管理要求,进行居家健康监测。午饭过后,王凯军怀胎十月的妻子随文慧忽然腹痛难忍,这让他既喜又惊:喜的是新生命马上就要到来,惊的是这个节骨眼妻子能顺利入院吗?

镇上医疗条件有限,为确保妻子安全生产,王凯军第一时间想到将妻子送往40公里外的怀远县人民医院。不过,疫情防控期间救护车任务繁重,再加上车辆调度和路上过卡,等待救护车能来得及吗?

万分火急之下,王凯军想到了我们可爱的志愿者,他拨通了镇西村志愿者冯勇的电话。

“必须分秒必争!”冯勇说,他来不及多想,决定自行驾车护送王凯军夫妇去城区医院做生产检查。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车辆出入怀远城区需要出示车辆通行证。为了尽快返回万福镇继续志愿者工作,同时也不给城区的防疫工作“添乱”,冯勇在赶往县城的路上,与怀远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取得联系,希望两边志愿者可以配合,完成孕妇进入县城后的护送工作。

“我们马上到!”接到冯勇的求助信息后,怀远县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立即整装出发,前往怀远二中西疫情防控卡点等候。大约二十分钟后,志愿者们顺利在卡点完成交接,继续护送产妇的任务。

守望相助志愿同行,爱心接力温暖人心。从王凯军拨通志愿者电话,到妻子顺利入院检查,仅仅过了一个小时。

两个故事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我心里的敬佩之情却油然而生。王开喜、冯勇……正是一个个“平凡英雄”生命中的闪光点,一直以来不断滋养着我、激励着我。生逢伟大时代,作为见证者、记录者,既是无上荣光,也是沉甸甸的责任。作为一名新闻战线上的党员,我将牢记新闻人的初心与使命,用心中的情、手中的笔,记录每一个奉献者的身影,讲好他们动人的故事。

183

“凡人微光”给我前行力量

蚌埠新闻网记者 周芳林

记者,有幸见证历史,也陪伴着这个时代。

今年3月,我采访了一位73岁老人刘安平,是一位乡村退休教师。就是这样一位看上去很普通很普通的老人,已经义务种树53年了。

19岁时,去甘肃当兵,戈壁缺水,每个战士,一天只有三壶水。从祁连山上运下来的水,洗完脸、洗衣服,洗完衣服,还要攒下来刷鞋,就是在这样缺水的情况下,刘安平每天还要省下一壶给小树喝。五年后,退伍时,他在营房外种下的几千棵树苗,已长成了一片树林。

周芳林在群众家里采访

退伍后,刘安平成了我市一名乡村小学老师,从西北戈壁滩,到淮河边,刘安平种树,从未停歇。

我问老人,50多年,您种了多少树?他说:一万棵。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些。采访时,老人的老伴告诉我,仅仅是蚌埠改造解放路的那一年,就拿出了家里的全部积蓄——5万元,那时候,他一个月工资才300元。5万元一次买了上万棵的树,花了4年的时间,陆陆续续运回蚌埠、栽种完。

1年、2年……53年了,老人的积蓄,大多买了树苗。种树时从陡坡上摔下来,腿摔断了,喷洒农药时中毒休克……这些都阻挡不了他要种树,身体好了,接着种。

铁路沿线、龙子湖东岸、解放路、燕山路……成片的树木,美了蚌埠,只有刘安平老人自己知道,它们是如何长成为今天的模样。

新时代是追梦的时代。

老人的梦想,其实很简单,就是为祖国多种树。那一刻,阳光下、正在种树的这位满头大汗的老人,就像一道强光,让我读懂了无私奉献的真正内涵。

我来自一个小山村,刚入行时,我还有点社交恐惧。但每次我走进乡村、深入基层,看着一个个像爷爷、父亲一样平凡的脸庞,和他们一起种树、拉家常,也给了我前行的力量。不自觉地用笔尖,聚焦我们身边最平凡的人。

今年2月,一辈子热心公益、已在党70年的孙凤敏老人、在弥留之际仍再三嘱托家人:“我的时间不多了,这2千元党费,一定要帮我交给党组织。”

蚌埠市道德模范宋在庆老人,看到同村的残疾孩子、失去双亲、没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他对孩子说“以后,我就是你的父亲”,一句话,他做了30多年。

有一次孩子深夜发高烧,老人背着孩子,在冰天雪地里、走了十多里路求医,我想,为人子女,很难不被这一幕感动,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相信,一位老人,会如此不顾一切、去照顾一个非亲非故的人。腰弯了,头发白了,一身的病痛。可从他的眼神中,你却又能清楚地看到、努力生活的顽强。

最近几年光阴,疫情反复,生活不易。但每当我们看到这些默默奉献、努力生活的人,我们内心会涌现出一股力量。这些人让我坚信,前进中的中国需要这种力量。

我常想,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好记者?

像大树一样,越是向往阳光,根就越要深深扎入泥土。只有把双脚深深扎进这片土地,把心紧紧地和群众贴在一起,才能记录下一个个“冒着热气、沾着泥土”的故事,才能明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八个字的分量有多重。

采访时,“大树爷爷”对我说,“种了一辈子的树,种不动了,要靠你们年轻人啰。”听到这句话时,我特别感动。

我想告诉“大树爷爷”,请您放心,新时代的年轻人,一定会接过您手中的“接力棒”,脚踏实地,凝聚起一起向未来的绿色磅礴力量。

很多的新闻同行,此刻正奔跑在新闻路上。“大树爷爷”种了50多年的树了,而我做记者,才十来年。我坚信,我们这一群人,心里有温暖、眼里有光芒、脚踏人间正道,就一定能讲好故事,弘扬正能量。

速度•态度•温度

蚌埠新闻网记者 陈晨

今年3月份,蚌埠日报社践行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开办了全新栏目——“码上办•马上办”,用网络视频的形式,全方位呈现“蚌埠发布•新媒问政”从接收民意诉求到办理反馈的过程。

我很幸运成为这个栏目的出镜记者。说起我们的栏目,曾经有不少网友留言:“为什么每期栏目开头你都要说两遍‘马上办’?”其实,这两遍可大不一样。

第一个“码上办”,是二维码的码,代表着线上办理的速度。网友可以通过手机,在蚌埠发布微信公众号的底部菜单新媒问政板块留言互动,实现诉求一键直达,线上受理;第二个“马上办”,是事不隔夜的工作要求,传递的是新时代党媒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的工作态度。

陈晨在采访“码上办•马上办”

3月9日,我和搭档李博第一天来到新部门报到,就接到任务:围绕网友诉求做一期视频问政新闻。虽然我们都是新闻专业毕业,之前也做过一些微信类的新媒体产品,但制作网络视频还是头一回。他第一次拍摄,我第一次出镜,相互勉励着、摸索着,当天我们就做出了第一期栏目《断头的南湖路何时能打通》。

当时相关部门的答复是,断头的南湖路今年7月份能够开通。可对于问政新闻来说,问题有了回应并不意味着结束,一问到底,让事情得到解决,才是问政记者的使命。7月初我们再次去南湖路做了一期回访,采访到新路开通后,群众的真实反映。群众满意了,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好了。

除了为民办实事,“码上办•马上办”栏目还与市工招园合作开设了“为企服务”专区。4月初,我们接到了徽玻玻璃有限公司的求助。这是一家经营玻璃器皿的企业,长年缺乏一线的机电工、模具工。了解到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后,我们栏目主动联系市人社部门和技师学院,邀请学校专业对口老师为企业提出解决方案。经过两周的密切沟通,企业与学校达成了开设冠名班的合作意向。4月15日,我们共同见证了签约仪式,也见证了校企合作翻开新的篇章。

到今天,“码上办•马上办”栏目已经上线8个月了。一期期节目,一个个事例,大到城市规划,小到柴米油盐,许许多多群众和企业要求解决的“问题单”变成了各级党委和政府暖民心、办实事的“成绩单”。

作为一名融媒体记者,能够借助党媒平台,通过深入地采访和报道,帮助群众和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职业的成就感,也更激发了我持之以恒坚守岗位的责任感。

有人问我,你们栏目真的每件事都能马上办吗?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未必每个诉求都能够立刻得到彻底解决,但一句“马上办”,却可以给求助者带去安抚和信心,给他们传递社会的关注和温度。记得在怀远县采访靠山村通水问题时,荆山镇副镇长方斌杰说过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改作风需要久久为功,更需要立竿见影,为群众办事,就是要像你们的栏目名一样“马上办”。

“码上办•马上办”是一座连心桥,在一问一答、一题一解中,把“老百姓盼的”与“党委政府干的”紧密相连。正如每期节目结尾我都会说:“你的关切我们捧在手心,你的诉求我们一问到底!”每一句关切都反映群众心声,每一个诉求都关乎群众利益,每一个问题都折射急难愁盼,我衷心希望每一位网友的诉求都能得到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都能被“马上办”,愿我们的速度和态度,能够让大家感受到媒体的温度和城市的温度。

感动他人 温暖自己

蚌埠新闻网记者 年福烨

今年七月,疫情再度来袭,怀远成了这场疫情的风暴眼,整个城市按下了“暂停键”。

7月19日上午9点,室外温度接近37摄氏度,我按计划去高风险区中央花园小区采访坚守一线的党员志愿者,就在采访即将结束时,一位头发有些许花白的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打开瓶盖,咕嘟咕嘟大口喝起来,身上早已被汗水浸透。我急忙去问社区党支部书记,这个人也是咱们社区的志愿者吗?“是的,他叫王开喜,是一名普通群众,今年62岁了,疫情暴发后,第一个报名参加社区的消杀工作。”大约10分钟以后,王开喜熟练地装药,再次穿起防护服,开始了新一轮的消杀。我们的对话开始了。

年福烨在企业一线采访

中央花园小区有47栋居民楼,其中绝大多数都是6层无电梯住宅。62岁的王开喜背着50斤重的药箱就这样一层一层地往上爬,炎炎夏日,我戴着口罩早已浑身大汗淋漓,可想而知,防护服里的温度有多高?“王师傅,您累了就歇歇吧。”“不行啊,咱们小区一天要消杀3遍,消杀队员算上我也就3个人,为了大家的健康,我不能停下来。”

就这样,一个单元从上到下,消杀一遍大约需要20分钟,而一桶药箱只能消杀2个单元,工作量可想而知。社区党支部书记说,烈日下王开喜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少于6小时。

再一次脱下防护服的王开喜,全身已被汗水浸透,取下手套时,双手已被汗水浸得发白,像是做了一次“汗蒸”。“我是小区的一分子,咱也没什么文化,只能干这个,但是我不觉得苦和累。”多么朴实的话语。是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这句话在王开喜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记者,应该用心去听、用心去记、用心去写、用心去鼓与呼。疫情防控期间,我在怀远被封控了整整半个月,采访了很多像王开喜这样平凡人身上发生的平凡事,通过报纸、新媒体平台感动了很多人,也温暖了我自己。

四天后的7月23日中午,怀远县万福镇镇西村村民王凯军和家人按照疫情防控期间封闭管理要求,进行居家健康监测。午饭过后,王凯军怀胎十月的妻子随文慧忽然腹痛难忍,这让他既喜又惊:喜的是新生命马上就要到来,惊的是这个节骨眼妻子能顺利入院吗?

镇上医疗条件有限,为确保妻子安全生产,王凯军第一时间想到将妻子送往40公里外的怀远县人民医院。不过,疫情防控期间救护车任务繁重,再加上车辆调度和路上过卡,等待救护车能来得及吗?

万分火急之下,王凯军想到了我们可爱的志愿者,他拨通了镇西村志愿者冯勇的电话。

“必须分秒必争!”冯勇说,他来不及多想,决定自行驾车护送王凯军夫妇去城区医院做生产检查。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车辆出入怀远城区需要出示车辆通行证。为了尽快返回万福镇继续志愿者工作,同时也不给城区的防疫工作“添乱”,冯勇在赶往县城的路上,与怀远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取得联系,希望两边志愿者可以配合,完成孕妇进入县城后的护送工作。

“我们马上到!”接到冯勇的求助信息后,怀远县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立即整装出发,前往怀远二中西疫情防控卡点等候。大约二十分钟后,志愿者们顺利在卡点完成交接,继续护送产妇的任务。

守望相助志愿同行,爱心接力温暖人心。从王凯军拨通志愿者电话,到妻子顺利入院检查,仅仅过了一个小时。

两个故事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我心里的敬佩之情却油然而生。王开喜、冯勇……正是一个个“平凡英雄”生命中的闪光点,一直以来不断滋养着我、激励着我。生逢伟大时代,作为见证者、记录者,既是无上荣光,也是沉甸甸的责任。作为一名新闻战线上的党员,我将牢记新闻人的初心与使命,用心中的情、手中的笔,记录每一个奉献者的身影,讲好他们动人的故事。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