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蚌埠高血压患者管理人数已达到30多万人

2019-09-05 08:34

蚌埠新闻网记者 张婷婷

少盐少油、少吃辛辣刺激食物、不喝浓茶、不要熬夜……高血压患者在生活中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吃了不适当的食物或者做了不适当的事情导致血压升高。

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近期的慢性病监测数据显示,在成人高血压患者中,3/4以上为中青年,且发病率的增长较老年人群更迅猛。

记者从市卫健委有关部门了解到,截至2018年底,纳入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项目的高血压患者管理人数已达到30多万人,每年还有新增纳入管理的人员。

无论是已患高血压的人群,还是正在被高血压“盯上”的群体,如何有效控制血压成为大家一直关心的话题。本期,记者就这一话题采访医生以及疾控专家,聊一聊在日常管理血压过程中有哪些诀窍以及注意事项。

为啥要重视血压问题?

“头晕的时候,我就吃一粒吲达帕胺片,不眩晕了就不吃,是药三分毒,这药吃多了也不好。万一形成依赖,戒不掉可咋弄?!”老杨患高血压多年,平时没什么症状,所以就没重视,降压药也是吃吃停停。但无论是社区义诊还是身边的医生朋友,都一直强调要好好控制血压,老杨就不明白,不就一个高血压,为啥都这么重视?

市三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姚光辉解释,高血压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并没有症状。大多数人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就不会自测血压,当然也就不知道自己的血压有多高。还有的患者在确认自己血压高的情况下,因为没有任何不舒服,就不重视用药。

“但没有明显症状的高血压,却是最危险的。”姚光辉说,高血压最重要的病理变化,发生在遍布全身的小动脉。简单说,就是小动脉因为各种原因普遍挛缩、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失去弹性、阻力变大,正常的压力不能让血液正常通过,必须加大压力,血压就高起来了。“这些变化是质变,是不可逆的。如果血压控制不好,这些情况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全身各大器官的损害。”

“不遵医嘱,不按时吃药,类似‘临时抱佛脚’的‘顽固’病人不在少数。”姚光辉提醒,每个人对每种降压药物的反应也不完全相同,病人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舒服,可以找医生通过换药来调整,高血压如果早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到了晚期会更难控制。这时候降压用的剂量也会相应增大,对肝肾功能的损伤和不良反应也会更大。

血压高可不一定都是高血压

仅仅测量一下血压,就判定为高血压,可能造成误诊。高血压中有一部分是属于继发性高血压。即发生高血压的原因“有据可查”,血压高只是身体其他疾病的一个表现症状。

去年,34岁的姜先生一脸愁容地来到市三院全科医学科专家门诊。姜先生说,他患有高血压已经有三年多了,一直服用氨氯地平、比索洛尔等药物降压。本以为这只是普通的疾病,吃吃降压药,平时低盐低钠饮食,高血压很快就可以得到控制,哪知服药后降血压效果一直不明显。

姜先生说,因为没有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他便把降压药物停了。近半年来,偶尔也会出现头晕、头胀的情况,休息后不适症状就缓解了。最近的一次血压测量时,他的血压最高达到了200/120mmHg,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这属于极高危组,他再也坐不住了,想找大夫查明病因,尽可能控制住高血压,减少并发症对身体的伤害。

在为患者做全面检查后,全科医学科与泌尿外科专家联合会诊,一致认为姜先生血压升高可能与肾上腺疾病有所关联。随后的CT检查结果也印证了专家的判断:“患者的左侧肾上腺长有腺瘤,腺瘤直接导致了患者的继发性高血压。”

姚光辉解释,姜先生所患的高血压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它与原发性高血压不同。原发性高血压大多与家族遗传、肥胖、饮食、运动、吸烟、职业等因素有关,多发年龄为40岁-50岁;原发性高血压与遗传和环境有关,继发性高血压则是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者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比较常见的是由某些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引起,症状表现为血压升高、肌无力、低血钾等。

“由于继发性高血压发病年龄多较轻,更应该引起重视。”姚光辉提醒,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很多,对症治疗,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身体的损害,恢复健康体魄。如果患者高血压出现得早,应尽可能详细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切不可盲目吃药;如果确诊为继发性高血压,绝大多数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可以得到明显控制,也不需要服用降压药物,早期发现和治疗将取得更明显的治疗效果。

自测血压很稳定 一见医生就“超标”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人认为,家用的数字电子血压计不准确,每次测定的结果都不一样,只有医院测定的血压才可靠。可不少人发现自己平时在家测血压并不高,可一到医院或者体检时,血压就直往170至180毫米汞柱上跑。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它还有个专有的名称,叫“白大衣性高血压”。

有专家对此作了一番解释:“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生理反应,尽管你自己觉得心平气和,但交感神经还是比平时兴奋,血压自然会有所升高。”

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科长陈军主任医师解释,人体的血压在日常状态下时刻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受运动、情绪、压力等诸多因素影响,所以每次测量结果有可能会不一致。对于高血压病患者来说,平时血压的水平和波动情况,只有通过日常监测才能了解。日常血压水平对于调整治疗用药,以及估计高血压对心脏和脑血管的影响,都比在医院门诊随机测定结果更有价值。

那么,高血压患者要怎样正确地进行自我监测血压呢?陈军叮嘱,首先,日常测血压必须在平静状态下、血压计位置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位置进行。关于测量血压的时间。一般来讲,血压变化在一天里有5个关键的时间点。第一个时间点是清晨刚刚醒来,但未起床前,这个时间点可以反映一天血压的峰值;第二个时间点是上午10点左右,这个时间点可以反映服药后的血压变化;第三个时间点是下午2点至3点左右,这个时间点可以反映血压的反跳,因为很多高血压病患者服用药物后,上午时间血压控制还可以,到了下午血压就开始升高,而血压升高的时间多在下午2点至3点左右;第四个时间点是晚饭前后,具体时间就是下午6点左右,这个时间点可以反映服用降压药后血压的控制情况;第五个时间点是睡觉前,具体时间是晚上10点至11点左右,这个时间点可以大致反映血压在夜间的变化。

其次,关于测量血压的次数。但并不是要求每一位患者都严格按照时间点来进行测量血压,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多的时间来进行测量血压。所以,每天测血压的次数可以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每天按照上面的时间点测量2次左右就可以了。”陈军说,在服用降压药的初期,可以增加测量的次数,以了解药物的疗效。等到服药一段时间,血压控制稳定了,就可以减少血压测量的次数。如果实在是没有时间测量血压,也可以考虑到医院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这样可以更准确、客观地评估血压波动情况。

除了按规定服药及加强日常自测外,特别重要的是能做到合理膳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药物和生活方式相配合,高血压是可以有效控制的。陈军说:“目前对我市居民,尤其是个人要努力改变高盐的饮食习惯,在减盐的5G时代下(国家推荐成年人每天食盐不超过5克),每天尽可能降低盐的摄入量,循序渐进、科学、快乐地养成低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带盐’体质说再见,才能更好地控制高血压,减少中风、卒中等高血压并发症!”(完)

194

蚌埠新闻网记者 张婷婷

少盐少油、少吃辛辣刺激食物、不喝浓茶、不要熬夜……高血压患者在生活中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吃了不适当的食物或者做了不适当的事情导致血压升高。

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近期的慢性病监测数据显示,在成人高血压患者中,3/4以上为中青年,且发病率的增长较老年人群更迅猛。

记者从市卫健委有关部门了解到,截至2018年底,纳入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项目的高血压患者管理人数已达到30多万人,每年还有新增纳入管理的人员。

无论是已患高血压的人群,还是正在被高血压“盯上”的群体,如何有效控制血压成为大家一直关心的话题。本期,记者就这一话题采访医生以及疾控专家,聊一聊在日常管理血压过程中有哪些诀窍以及注意事项。

为啥要重视血压问题?

“头晕的时候,我就吃一粒吲达帕胺片,不眩晕了就不吃,是药三分毒,这药吃多了也不好。万一形成依赖,戒不掉可咋弄?!”老杨患高血压多年,平时没什么症状,所以就没重视,降压药也是吃吃停停。但无论是社区义诊还是身边的医生朋友,都一直强调要好好控制血压,老杨就不明白,不就一个高血压,为啥都这么重视?

市三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姚光辉解释,高血压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并没有症状。大多数人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就不会自测血压,当然也就不知道自己的血压有多高。还有的患者在确认自己血压高的情况下,因为没有任何不舒服,就不重视用药。

“但没有明显症状的高血压,却是最危险的。”姚光辉说,高血压最重要的病理变化,发生在遍布全身的小动脉。简单说,就是小动脉因为各种原因普遍挛缩、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失去弹性、阻力变大,正常的压力不能让血液正常通过,必须加大压力,血压就高起来了。“这些变化是质变,是不可逆的。如果血压控制不好,这些情况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全身各大器官的损害。”

“不遵医嘱,不按时吃药,类似‘临时抱佛脚’的‘顽固’病人不在少数。”姚光辉提醒,每个人对每种降压药物的反应也不完全相同,病人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舒服,可以找医生通过换药来调整,高血压如果早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到了晚期会更难控制。这时候降压用的剂量也会相应增大,对肝肾功能的损伤和不良反应也会更大。

血压高可不一定都是高血压

仅仅测量一下血压,就判定为高血压,可能造成误诊。高血压中有一部分是属于继发性高血压。即发生高血压的原因“有据可查”,血压高只是身体其他疾病的一个表现症状。

去年,34岁的姜先生一脸愁容地来到市三院全科医学科专家门诊。姜先生说,他患有高血压已经有三年多了,一直服用氨氯地平、比索洛尔等药物降压。本以为这只是普通的疾病,吃吃降压药,平时低盐低钠饮食,高血压很快就可以得到控制,哪知服药后降血压效果一直不明显。

姜先生说,因为没有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他便把降压药物停了。近半年来,偶尔也会出现头晕、头胀的情况,休息后不适症状就缓解了。最近的一次血压测量时,他的血压最高达到了200/120mmHg,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这属于极高危组,他再也坐不住了,想找大夫查明病因,尽可能控制住高血压,减少并发症对身体的伤害。

在为患者做全面检查后,全科医学科与泌尿外科专家联合会诊,一致认为姜先生血压升高可能与肾上腺疾病有所关联。随后的CT检查结果也印证了专家的判断:“患者的左侧肾上腺长有腺瘤,腺瘤直接导致了患者的继发性高血压。”

姚光辉解释,姜先生所患的高血压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它与原发性高血压不同。原发性高血压大多与家族遗传、肥胖、饮食、运动、吸烟、职业等因素有关,多发年龄为40岁-50岁;原发性高血压与遗传和环境有关,继发性高血压则是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者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比较常见的是由某些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引起,症状表现为血压升高、肌无力、低血钾等。

“由于继发性高血压发病年龄多较轻,更应该引起重视。”姚光辉提醒,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很多,对症治疗,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身体的损害,恢复健康体魄。如果患者高血压出现得早,应尽可能详细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切不可盲目吃药;如果确诊为继发性高血压,绝大多数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可以得到明显控制,也不需要服用降压药物,早期发现和治疗将取得更明显的治疗效果。

自测血压很稳定 一见医生就“超标”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人认为,家用的数字电子血压计不准确,每次测定的结果都不一样,只有医院测定的血压才可靠。可不少人发现自己平时在家测血压并不高,可一到医院或者体检时,血压就直往170至180毫米汞柱上跑。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它还有个专有的名称,叫“白大衣性高血压”。

有专家对此作了一番解释:“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生理反应,尽管你自己觉得心平气和,但交感神经还是比平时兴奋,血压自然会有所升高。”

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科长陈军主任医师解释,人体的血压在日常状态下时刻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受运动、情绪、压力等诸多因素影响,所以每次测量结果有可能会不一致。对于高血压病患者来说,平时血压的水平和波动情况,只有通过日常监测才能了解。日常血压水平对于调整治疗用药,以及估计高血压对心脏和脑血管的影响,都比在医院门诊随机测定结果更有价值。

那么,高血压患者要怎样正确地进行自我监测血压呢?陈军叮嘱,首先,日常测血压必须在平静状态下、血压计位置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位置进行。关于测量血压的时间。一般来讲,血压变化在一天里有5个关键的时间点。第一个时间点是清晨刚刚醒来,但未起床前,这个时间点可以反映一天血压的峰值;第二个时间点是上午10点左右,这个时间点可以反映服药后的血压变化;第三个时间点是下午2点至3点左右,这个时间点可以反映血压的反跳,因为很多高血压病患者服用药物后,上午时间血压控制还可以,到了下午血压就开始升高,而血压升高的时间多在下午2点至3点左右;第四个时间点是晚饭前后,具体时间就是下午6点左右,这个时间点可以反映服用降压药后血压的控制情况;第五个时间点是睡觉前,具体时间是晚上10点至11点左右,这个时间点可以大致反映血压在夜间的变化。

其次,关于测量血压的次数。但并不是要求每一位患者都严格按照时间点来进行测量血压,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多的时间来进行测量血压。所以,每天测血压的次数可以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每天按照上面的时间点测量2次左右就可以了。”陈军说,在服用降压药的初期,可以增加测量的次数,以了解药物的疗效。等到服药一段时间,血压控制稳定了,就可以减少血压测量的次数。如果实在是没有时间测量血压,也可以考虑到医院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这样可以更准确、客观地评估血压波动情况。

除了按规定服药及加强日常自测外,特别重要的是能做到合理膳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药物和生活方式相配合,高血压是可以有效控制的。陈军说:“目前对我市居民,尤其是个人要努力改变高盐的饮食习惯,在减盐的5G时代下(国家推荐成年人每天食盐不超过5克),每天尽可能降低盐的摄入量,循序渐进、科学、快乐地养成低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带盐’体质说再见,才能更好地控制高血压,减少中风、卒中等高血压并发症!”(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