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七十年,蚌埠人出行变,变,变

2019-09-26 09:20

蚌埠新闻网记者 贾铁成 文/图

公交车

共享单车

电动车

私家车

70年弹指一挥间,今天的出行交通工具早已丰富多样。行走在城市当中,随处可见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公交车以及私家车的身影。回首交通工具的变迁,人们既能体会昔日清贫生活的艰苦,也折射出新中国成立70年的发展成就。

自行车是个稀罕物

凤凰、永久、飞鸽……作为当时最时髦的出行工具,这些自行车品牌曾经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尽管代步自行车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在人的记忆里,上世纪60到70年代,自行车却是当时最“拉风”、最具代表性的代步工具。

“那个时候,全市哪有公交车和小汽车?出门基本全靠两条腿走,只要不赶时间,再远的路也是步行。”曾经家住二马路(凤阳西路)的王永福大爷回忆说,8岁的时候,父亲在淮委医院(蚌医一附院)住院,为了给家人送饭,他每天中午都会步行40分钟上医院,“来回一个多小时,每次都累得一头汗,就想着如果有辆自行车该多好。”

说起今天看似不起眼的自行车,王大爷对记者说,在上世纪70年代,自行车可是个稀罕物,普通家庭很难买到,“过去一辆自行车价值150多块,月工资才20块,光有钱不行,还要凭票托关系。”据介绍,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他才拥有了自己的第一辆自行车,“当时我花了160块,排了一宿的队,才把一辆凤凰18型自行车骑回家。”有了车子后,王永福简直把它当作宝贝,不仅把车子擦拭得油光锃亮,而且只在晴天才肯骑用,“下雨天根本不会骑,一般人更不会外借。”

在当时人的眼中,自行车的好可不止代步或“长脸”,有时甚至是促成两家结亲的“硬货”。“上世纪70年代,结婚都流行‘三转一响’,自行车就属于其中的一转。”王大爷告诉记者,过去和现在一样,女方家一般都比较看重对方的物质条件,如果男方家里有辆自行车,那这门亲事成功的几率就大了不少。”

上班族的公交时代

两节车厢的“大通道”、几毛钱的车票、拿着小木盒的售票员、拥挤不堪的车厢……说起年轻上班时通勤公交,早已退休的张阿姨至今难忘。上个世纪七十、八十年代,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市民出行另一个重要交通工具一定非公交车莫属。

65岁的张阿姨年轻时住在太平街,由于单位远在数公里外的西区(禹会区)针织厂,乘坐公交是她每天上下班必然的选择,“去单位只有2路车,但是我家附近没有车站,每天早上我要先步行二十分钟到大马路(淮河路)的车站,然后再乘车半个小时到达单位。”

回想起过去通勤的公交车,张阿姨对记者说,当时的2路车是老式的双节长筒车,有前、中、后三个车门,两个车厢由一个大圆盘连接,也被称为“大通道”,“过去的车厢既没空调,也没那么多的座位,大多数人是站着抵达目的地。”

另外,由于没有实行无人售票制度,每辆公交都配备1或2名售票员。“一上车就能听到售票员吆喝大家买票,然后拿着小木盒在车厢里来回穿梭,一般票价在2毛钱,根据路程远近,还有3、4、5毛的票价选择。”张阿姨说,因为每天至少乘车两次,她当时用的是每月22元的月票,“月票是一张带相片的过塑的卡片,每月按期贴花,可在当月无限次乘车。”

谈及当时的公交建设,张阿姨对记者说,印象中全市只有4条公交线路,车辆和车站都比较少,每天的高峰时段,等车的人全部蜂拥而上,毫无秩序可言,而车厢内也是拥挤不堪,“每次上车就像打仗,生怕没挤上去迟到挨罚。”

尽管和现在的公交车不可同日而语,但作为上班族最倚重的交通工具,公交车几乎是他们不可磨灭的共同记忆。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公共交通系统相继出现了“招手停”中巴、出租车等交通方式,而原有的公交车也经历了车辆更新换代,线路车站的增添以及行驶里程的延长,仍然发挥着方便市民出行的作用。

走进千家万户的电动车

上个世纪末,正当我市的规模不断扩张,居民的出行方式日趋多元时,不知不觉中,一辆辆长相酷似踏板摩托的电动助力车开始在街头巷尾崭露头角,并很快取代先前的自行车和摩托车,成为当下最普及的市民代步工具。

2012年,小刘顺利入职我市一家公立学校。考虑到学校距离自家有好几站路距离,加之每天上班都要赶在早自习前到校,小刘决定放弃乘坐公交方案,花了3000多元添置了一台电动车,“放弃公交方案后,我曾经有一段时间骑自行车上班,后来发现自行车经常迟到,这才改用了电动车。”

“骑电动车好几年了,现在除了上下班之外,平时只要在市内活动基本上少不了它。”小刘对记者说,相比于自行车的费力、耗时、速度慢,摩托车的价高、耗油、门槛高,电动车几乎弥补了两者的短板,“速度比较快,马力不小,每次充电的费用比较低,续航里程正好能覆盖一个城市,对出行要求不高的人,电动车正好能满足需求!”

其实,像小刘这样的人何止他一人。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蚌埠城区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活动半径也在不断拓展,昔日人手一辆的自行车无法满足日益增长出行需要,于是,电动自行车这一新型的交通工具开始成为普通家庭的“标配”。

今天,走在城市的街头,品牌众多、款式各异的电动车随处可见,来往穿梭的机动车在改变人们出行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城市交通的格局。

私家车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一转眼,时间的指针指向了新千年。曾经,人们的出行方式还集中在电动车、公交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上,但仅仅几年之后,“私家车”这个稍显“贵气”的词放下了“身段”,正一步步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我是去年7月买的车,首付3万,三年付清全款,车型是国产汉腾,和周围的朋友比起来,我买得算晚了。”谈起买车,王先生回忆道:“我喜欢和朋友在一起,玩心比较大,但是,渐渐发现周围的朋友今天你一辆,明天他一辆都买了车,玩的内容也和以前不一样了,周末烧烤、爬山、露营……活动的范围明显大了。久而久之,自己发现跟朋友玩不到一块了。”后来,自从他添置一辆车后,不但疏远的朋友又回来了,而且日常出行也方便多了,“有了车以后,上下班再也不怕风吹雨打,几十公里外的景点说走就走,接触的人多了,圈子也变大了,生活更丰富多彩了。”

王先生的话道出了所有私家车车主的心声,也是车辆改善生活品质的缩影。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购车门槛的降低,进入新千年之后,私家车,这个以往市民眼中的奢侈品,正如雨后春笋般走进千家万户。

今天,我市私家车的保有量仍然呈上升趋势,放眼全城,无论是早高峰拥堵的道路,还是上下学的学校门口,抑或是周末繁华区的一位难求,乃至车位紧张的住宅小区,私家车的普及不仅改变了众多家庭的出行方式,更悄然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与此同时,在互联网大潮的推波助澜下,滴滴打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新兴交通工具也在迅速走入日常生活,给市民出行带来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从自行车到公交车,从电动车到私家车……出行方式的丰富、便捷反映城市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也折射出人们生活的日益富足,这既是新中国70年发展成就的见证,也是一幅生动鲜活的时代画卷。(完)

129

蚌埠新闻网记者 贾铁成 文/图

公交车

共享单车

电动车

私家车

70年弹指一挥间,今天的出行交通工具早已丰富多样。行走在城市当中,随处可见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公交车以及私家车的身影。回首交通工具的变迁,人们既能体会昔日清贫生活的艰苦,也折射出新中国成立70年的发展成就。

自行车是个稀罕物

凤凰、永久、飞鸽……作为当时最时髦的出行工具,这些自行车品牌曾经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尽管代步自行车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在人的记忆里,上世纪60到70年代,自行车却是当时最“拉风”、最具代表性的代步工具。

“那个时候,全市哪有公交车和小汽车?出门基本全靠两条腿走,只要不赶时间,再远的路也是步行。”曾经家住二马路(凤阳西路)的王永福大爷回忆说,8岁的时候,父亲在淮委医院(蚌医一附院)住院,为了给家人送饭,他每天中午都会步行40分钟上医院,“来回一个多小时,每次都累得一头汗,就想着如果有辆自行车该多好。”

说起今天看似不起眼的自行车,王大爷对记者说,在上世纪70年代,自行车可是个稀罕物,普通家庭很难买到,“过去一辆自行车价值150多块,月工资才20块,光有钱不行,还要凭票托关系。”据介绍,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他才拥有了自己的第一辆自行车,“当时我花了160块,排了一宿的队,才把一辆凤凰18型自行车骑回家。”有了车子后,王永福简直把它当作宝贝,不仅把车子擦拭得油光锃亮,而且只在晴天才肯骑用,“下雨天根本不会骑,一般人更不会外借。”

在当时人的眼中,自行车的好可不止代步或“长脸”,有时甚至是促成两家结亲的“硬货”。“上世纪70年代,结婚都流行‘三转一响’,自行车就属于其中的一转。”王大爷告诉记者,过去和现在一样,女方家一般都比较看重对方的物质条件,如果男方家里有辆自行车,那这门亲事成功的几率就大了不少。”

上班族的公交时代

两节车厢的“大通道”、几毛钱的车票、拿着小木盒的售票员、拥挤不堪的车厢……说起年轻上班时通勤公交,早已退休的张阿姨至今难忘。上个世纪七十、八十年代,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市民出行另一个重要交通工具一定非公交车莫属。

65岁的张阿姨年轻时住在太平街,由于单位远在数公里外的西区(禹会区)针织厂,乘坐公交是她每天上下班必然的选择,“去单位只有2路车,但是我家附近没有车站,每天早上我要先步行二十分钟到大马路(淮河路)的车站,然后再乘车半个小时到达单位。”

回想起过去通勤的公交车,张阿姨对记者说,当时的2路车是老式的双节长筒车,有前、中、后三个车门,两个车厢由一个大圆盘连接,也被称为“大通道”,“过去的车厢既没空调,也没那么多的座位,大多数人是站着抵达目的地。”

另外,由于没有实行无人售票制度,每辆公交都配备1或2名售票员。“一上车就能听到售票员吆喝大家买票,然后拿着小木盒在车厢里来回穿梭,一般票价在2毛钱,根据路程远近,还有3、4、5毛的票价选择。”张阿姨说,因为每天至少乘车两次,她当时用的是每月22元的月票,“月票是一张带相片的过塑的卡片,每月按期贴花,可在当月无限次乘车。”

谈及当时的公交建设,张阿姨对记者说,印象中全市只有4条公交线路,车辆和车站都比较少,每天的高峰时段,等车的人全部蜂拥而上,毫无秩序可言,而车厢内也是拥挤不堪,“每次上车就像打仗,生怕没挤上去迟到挨罚。”

尽管和现在的公交车不可同日而语,但作为上班族最倚重的交通工具,公交车几乎是他们不可磨灭的共同记忆。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公共交通系统相继出现了“招手停”中巴、出租车等交通方式,而原有的公交车也经历了车辆更新换代,线路车站的增添以及行驶里程的延长,仍然发挥着方便市民出行的作用。

走进千家万户的电动车

上个世纪末,正当我市的规模不断扩张,居民的出行方式日趋多元时,不知不觉中,一辆辆长相酷似踏板摩托的电动助力车开始在街头巷尾崭露头角,并很快取代先前的自行车和摩托车,成为当下最普及的市民代步工具。

2012年,小刘顺利入职我市一家公立学校。考虑到学校距离自家有好几站路距离,加之每天上班都要赶在早自习前到校,小刘决定放弃乘坐公交方案,花了3000多元添置了一台电动车,“放弃公交方案后,我曾经有一段时间骑自行车上班,后来发现自行车经常迟到,这才改用了电动车。”

“骑电动车好几年了,现在除了上下班之外,平时只要在市内活动基本上少不了它。”小刘对记者说,相比于自行车的费力、耗时、速度慢,摩托车的价高、耗油、门槛高,电动车几乎弥补了两者的短板,“速度比较快,马力不小,每次充电的费用比较低,续航里程正好能覆盖一个城市,对出行要求不高的人,电动车正好能满足需求!”

其实,像小刘这样的人何止他一人。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蚌埠城区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活动半径也在不断拓展,昔日人手一辆的自行车无法满足日益增长出行需要,于是,电动自行车这一新型的交通工具开始成为普通家庭的“标配”。

今天,走在城市的街头,品牌众多、款式各异的电动车随处可见,来往穿梭的机动车在改变人们出行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城市交通的格局。

私家车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一转眼,时间的指针指向了新千年。曾经,人们的出行方式还集中在电动车、公交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上,但仅仅几年之后,“私家车”这个稍显“贵气”的词放下了“身段”,正一步步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我是去年7月买的车,首付3万,三年付清全款,车型是国产汉腾,和周围的朋友比起来,我买得算晚了。”谈起买车,王先生回忆道:“我喜欢和朋友在一起,玩心比较大,但是,渐渐发现周围的朋友今天你一辆,明天他一辆都买了车,玩的内容也和以前不一样了,周末烧烤、爬山、露营……活动的范围明显大了。久而久之,自己发现跟朋友玩不到一块了。”后来,自从他添置一辆车后,不但疏远的朋友又回来了,而且日常出行也方便多了,“有了车以后,上下班再也不怕风吹雨打,几十公里外的景点说走就走,接触的人多了,圈子也变大了,生活更丰富多彩了。”

王先生的话道出了所有私家车车主的心声,也是车辆改善生活品质的缩影。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购车门槛的降低,进入新千年之后,私家车,这个以往市民眼中的奢侈品,正如雨后春笋般走进千家万户。

今天,我市私家车的保有量仍然呈上升趋势,放眼全城,无论是早高峰拥堵的道路,还是上下学的学校门口,抑或是周末繁华区的一位难求,乃至车位紧张的住宅小区,私家车的普及不仅改变了众多家庭的出行方式,更悄然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与此同时,在互联网大潮的推波助澜下,滴滴打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新兴交通工具也在迅速走入日常生活,给市民出行带来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从自行车到公交车,从电动车到私家车……出行方式的丰富、便捷反映城市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也折射出人们生活的日益富足,这既是新中国70年发展成就的见证,也是一幅生动鲜活的时代画卷。(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