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让更多老人跨进“大学”门

2019-10-12 09:02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张建平

老年大学学员展示自己的作品。马志强 摄

龙子湖区老年大学学员在崭新的教室做形体训练。该校新学期招收了1000多名老年学员。      马志强 摄 

2019年全国“敬老月”主题宣传活动日前在京启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孙春兰在主题宣传活动讲话中指出,广大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有强烈的渴求,要健全城乡社区老年文化体育组织,扩大老年教育供给,让老年人生活更丰富、生命更有光彩。

深读周刊日前刊发的关注老年教育报道,反映了当前我市老年教育需求旺盛而供给不足、老年教育网络体系不完整、办学场地不达标、师资缺乏、社会教育机构良莠不齐,以及老年教育牵总抓全部门不明确、存在多头管理等困难和问题。在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党委政府对老年教育工作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已经做和将要做的一些工作部署。老年教育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协力推进的事业,相关单位和被采访人也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探求解决之道。

统筹规划 扩大供给 达标建设

◇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是老年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手

◇出台文件提出覆盖城乡的老年教育体系建设目标

◇正在推进三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配建老年教学场所

“市委市政府对我市老年教育工作十分重视,就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十三五’期间老年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2017年出台了《蚌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市老干部局老年大学办公室主任欧阳宏伟介绍,该《意见》结合我市老年教育工作实际,提出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方针,坚持“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坚持“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办学方针,建立覆盖城乡的老年教育体系。

“老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老年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和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市老年学学会顾问苏少忠介绍,国务院颁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已明确了老年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要以扩大老年教育供给为重点,以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为关键,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为目的,整合社会资源、激发社会活力,提升老年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党委政府的角色要求,就是首先做好老年教育的规划指导、组织保障。

“如何实施老年教育供给侧改革,是党委政府的一项工作目标。在改善市老年大学办学条件、增加供给方面,党委政府不断发力,今年按学员数足额拨发了老年大学教育经费,目前正在设法新增4000平方米的新校舍。”市老年大学负责人说。

根据《蚌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表,“把老年教育作为发展社区教育的重点,完善城乡社区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三级社区老年教育网络,到2020年,我市将建立老年学校70所,建立老年学习点1200个,方便老年人就近学习。”是2017年启动实施,2020年完成的目标任务。

市民政局社会福利科科长计刚介绍,我市正在逐年推进三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村居、乡镇街道、县区养老服务中心面积要达到600至2000平方米,养老服务中心综合考虑了老年服务的各个方面,其中就有老年教育场所,可以设置老年大学或老年大学教学点,为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提供基础条件。据介绍,2018年我市已完成三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计划的20%,2019年争取完成60%,到2020年底全部完成。

“我市出台的相关政策对老年教育有明确要求。”欧阳宏伟介绍,相关实施意见要求应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主导作用,拓宽老年教育融资渠道,发展多种融资方式,建立健全老年教育的投入机制,加大对老年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对老年大学的经费投入,将我市各级老年大学办学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结合老年大学在校学生人数,核拨专项办学经费,确保老年教育工作正常开展。

据悉,我市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组织、民政、文化、发改、财政、编制、老干部、老龄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参与的老年教育委员会,统筹、指导全市老年教育工作,定期研究解决老年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社会参与 养教结合 多元发展

◇鼓励社会投资创办老年教育机构

◇推动各级学校向老年教育开放资源

◇老年教育与老龄产业有机结合互为促进

“老年教育是一项社会事业,应拓展发展新路径,社会事业社会办,鼓励社会资源参与老年教育。既可以有政府主体主办,也可以有社会民办,还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合作等方式,多渠道、多元化发展。”苏少忠说。2017年,市老年学学会组织会员专程赴广州,考察社会力量创办老年教育情况。考察开拓了眼界,启发了思路,萌发了他们实施老年教育创投项目的想法:创办公益性老年大学堂,以此倡导终身学习,助力老有所学;以学、游、乐、聚相结合,实现老有所享目标。苏少忠介绍,该学堂已举办了多场讲座,计划组织专家学者、老龄工作者开展适合老年人心理生理需要、兴趣爱好及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咨询、讲座、调查、研究。

“我们要树立积极的老龄观,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人口老龄化既是挑战,也蕴含机遇,不能简单地把老龄化当作问题来看待。”苏少忠认为,60至70岁的低龄老年人大多具有知识、经验和技能优势,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宝贵的人力资源和财富,有相当数量的退休老人正在从事老年教育、老龄产业方面的工作。鼓励社会投资创办老年教育机构,也包括给老年人才发挥余热、老有所为提供平台。

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高等院校开办老年大学或分校,也是扩大老年教育供给的一种方式。我市相关政策明确,要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向区域内老人开放场地等资源,有条件的学校可接收老年人入校学习;高校与老年教育机构结对开展支教活动;有条件的中小学可充分利用假期及课余时间,与老年大学实现场地、师资等资源共享。

据介绍,2016年8月,经蚌埠市老龄委批准,蚌埠工艺美术学校利用南山路原二十三中校址开办了老年大学,首届学员就达到900名。工艺美校投资数十万元购置设备、改造教室,按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生活习惯改造校园设施。2017年3月的春季班,从8个专业14个班增加到11个专业20个班,报名学员超过1700人。因教学质量好、课程丰富,广受老年学员好评。遗憾的是,因原校址要拆迁,在经历一年半的大胆尝试后,蚌埠工艺美校老年大学停办。但该校创办老年大学的成功探索,为其他学校利用自身资源开办老年大学,提供了有益经验。

在一些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及社区养老等机构中,也可开展老年教育活动。据了解,我市对此也有部署,要求整合利用社区居家养老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年教育学习活动。到2020年,建立19个养教结合学习点,2个养教结合示范学习点。

苏少忠等老龄工作者认为,老龄产业与老年教育可有机结合,互为促进,我市正在建设多个大型医养项目,在这些项目中如果增加完善了老年教育内容,就可以更全面地提供服务,从生理到心理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医养结合关注的是老年人的生理需求,“有教有学”才能有精神关怀,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终身学习的愿望。

促进老年教育与相关产业联动,可以挖掘出与老年教育密切相关的文化旅游、康养保健、服装服饰等产业价值,吸引社会资本,促进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以教育促产业,以产业反哺教育,形成良性互动。

全民行动 拓展路径 强化基层

◇办好社区老年大学就近服务老年居民

◇利用闲置公共建筑开设老年教学点

◇普惠性经营性老年教育机构并存满足不同需求

“很多学员经过老年大学的学习后,自我修养提高了,言谈举止斯文了,衣着打扮文明了,粗口大嗓变低了,安安静静,干干净净,像换了个人。”喜迎门社区老年大学负责人李蓓说。

“谁谁还会跳舞吗?就他那个样子还能上台跳舞吗?”

“不信你看看!”

“还真是!”

这是一段画面感极强的对话场景,生动再现了一位原本邋里邋遢的居家妇女经过喜迎门社区老年大学的培训后,令邻居“惊艳”的故事。

“喜迎门社区有全市最大的安置小区,居民来自全市多处棚户区,低收入家庭多,有的居民生活习惯不太好。社区老年大学的开办,对提高居民个人修养,提升居民整体素质,和睦邻里关系起到很大作用。”喜迎门社区党工委书记王岂说。

“喜迎门社区老年大学能够坚持下来真不容易,社区基础条件虽然不错,但因为社区远离市中心,教师往返耗时长,坚持下来的教师一方面是和学员相处很有感情,一方面也就把教学当做志愿服务了。老年大学教室就在社区活动室,日常费用需要社区贴补,没有专项经费扶持,想办个器乐班,但购买乐器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没有办法出,只能等等看。” 社区工作人员期待基层老年教育得到更多支持。

办好社区老年大学可以就近服务老年居民,提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是老年教育的最基础支撑,也是目前我市老年教育最薄弱的部分,需要迅速充实提升。

“龙子湖区老年大学现设有区文化馆总校、建新社区分校两个教学点,开设了声乐、书画、朗诵、健身、文娱5个专业、16门课程、31个班级。”龙子湖区老年大学办公室主任马志强介绍,该校新学期首批招收新学员1000余人,其中区文化馆总校600人,建新社区分校400人。

利用区文化馆和社区活动室设立教学点,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分流了市老年大学的招生压力,解决了部分居民的迫切需求。如果县区级老年大学都能以此为样板,全市的老年教育工作肯定会再上新台阶。

市政协提案委主任曹启武介绍,围绕加强老年教育话题,市政协每年都收到若干件相关提案。有委员建议,淮河文化广场、龙子湖公园、张公山公园都有不少公共建筑,这些公共建筑有的闲置多年,有的出租用作饭店和娱乐场所。这些资源如果善加利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各级老年大学教学面积不足的难题。相关部门不妨做个梳理统计,哪些闲置公共建筑可以用作包括老年教育在内的公共文化用途。

有委员认为,老年教育具有普惠性,但也不能由政府一手包揽。政府可以承担大部分义务,包括制订规划、提供场地、建立机构、组织师资等,但社会和个人也要有所承担。老年人有学习服务需求,应该为这一消费支付一定费用。目前老年大学学费普遍偏低,有城市老年大学尝试分级、分专业收费,市级老年大学收费高一些高于县区、社区老年大学,而社区老年大学作为就近服务的基础性教育机构,收费应充分体现普惠性。

曹启武认为,解决老年教育供给侧方面的相关问题,首先要理顺管理体制,让有资源的部门承担起统筹和管理的责任,老年教育是全民教育的一部分,应该纳入全民教育体系。以市老年大学为例,老年教育难在两点,一个是容量不够,一个是课程不全。信息时代,老年人除了文化娱乐,还有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需求,老年大学需要拓展课程设置,配置优秀教师资源。

曹启武总结委员观点:老年教育在办学模式上政府主导投资为主,鼓励社会力量投资老年教育,政府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在推广普惠性老年教育机构的同时,也可以允许社会投资开办经营性的高端老年教育机构,满足一部分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完)

30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