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增底气 秉真气 接地气 非遗保护须练“三气”

2019-10-25 09:35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张建平 文/图

泗州戏现代戏《夙愿》演出现场。

作为中国花鼓灯第一村,冯嘴子村经常承办大型展演活动。

花鼓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冯国佩、金明在花鼓灯节会上同台演出。    (资料图片)

非遗包含民族记忆、民俗传统、生活方式、文明成果,蕴含着精神价值和民族智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自信的源泉、文化身份的标志和文化主权的基础;非遗同时又是一种专属性很强的文化资源,优秀的非遗可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彰显城市精神和城市形象,体现城市品位和价值追求。

“余家皮影戏很有特点!”

“孙悟空与妖怪打斗的场面太精彩了!”

“没想到皮影戏又有念白又有唱腔,地方风味这么足!”

“冯嘴子村路口那块标志性大石头哪去了?”

“花鼓灯传习所怎么这么破败!”

“瓦片、墙皮都掉了,展陈的图片也太陈旧了吧!”

日前,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委员们在禹会区文化馆观看了余家皮影戏,又赴天河边的中国花鼓灯第一村禹会区马城镇冯嘴子村现场调研。随着走访调研的深入,委员们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总体认识更加全面,对当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愈加明晰。在接下来的座谈交流中,提出了不少切中肯綮的意见建议。

非遗工作成效初显

◇建立四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初步建立传承人分级保护制度

◇颁布地方法规实施依法保护◇非遗进校园起步早效果好

◇多个创作项目获国家级奖项

“综合来看,我市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有些指标在在省内各市中名列前茅。”市文化和旅游局调研员杨斌介绍。近年来,我市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护为主、抢救第一,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工作原则,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推出了一批非遗文化记录和研究专著。全市普查登记在册非遗资源项目597项,包括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武术杂技、礼仪习俗、传说掌故、手工技艺等,涵盖了非遗的十大类别。花鼓灯文化生态保护工程顺利通过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验收,花鼓灯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入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非遗工作包括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两部分。”杨斌介绍,我市目前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省级16项,市级38项;全市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人,省级33人,市级144人,初步建立了传承人分级保护制度。国家级传承人每年由国家给予2万元传承补贴,省级传承人由省财政每年给予7000元补贴,市财政为市级传承人每人每年补贴1500元。全市发展非遗传承队伍200余支,传习人员达到数千人。我市还建设了7个省级非遗传习基地,5个省级非遗传习学校。

颁布《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以地方立法形式保护,也是我市非遗工作的一个亮点。《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进入法治化新阶段。

“‘非遗进校园’在全国普及之前,我市已进行尝试,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市文化馆副馆长梁雷介绍。据了解,原怀远师范学校2004年起就与专业院团合作,创办花鼓灯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培养花鼓灯专业人才,输送到全国各大文艺团体。花鼓灯进校园活动也经常在怀远县城和乡镇中小学举行。固镇县利用书画之乡的优势,组织书画家进校园,开讲座做培训。五河民歌已成为五河县中小学校本教材。

市区在2006年花鼓灯泗州戏获首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之后,就开始了非遗进校园活动,不仅有展演展示,还在原十二中、张公山三小、长青乡中心小学等学校,开设花鼓灯课程班,由花鼓灯传承人给学生们授课,教授花鼓灯舞蹈基础动作、表演程式等。2008年,蚌埠学院音乐舞蹈系开设了安徽花鼓灯专业课程,多位传承人应邀到学院讲学展演。近年,我市分别在新城实验学校、晨光小学、仁和小学、慕远学校等一批中小学开设了花鼓灯艺术课,将非遗纳入校本课程进行普及和传承。梅桥镇中心学校、曹老集镇中心学校成立花鼓灯培训基地,聘请国家级花鼓灯传承人金明、省级花鼓灯传承人朱同陆到校长期培训,已培训学生近600名。此外,我市还持续开展非遗进单位、进社区等活动。

“非遗交流展演活动也是一大特色,市非遗保护中心在每年重要时间节点都举办全市性大型活动。”市文化馆馆长王晓东介绍,每年的春节、元宵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我市都要举办大型广场活动,不仅有纪念仪式、大型文艺演出,还现场展示部分非遗项目。2007年至今,我市已成功举办三届中国花鼓灯歌舞节、三届中国花鼓灯艺术交流展演周、五届中国花鼓灯高端学术研讨会。“我市的文化志愿者队伍、人数均全省第一,公益性演出场次在全省各市排名中遥遥领先。”王晓东说。

“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是一批以非遗艺术为基础的新创剧目,连续获得全国性奖项。”杨斌介绍,舞剧《大禹》荣获第11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花鼓灯舞蹈《赶灯场·扭呀扭》获“戴爱莲杯”全国舞蹈展演最高奖;花鼓灯广场舞《扭出幸福新街拍》,参加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广场舞集中展演获一等奖;现代泗州戏《夙愿》入选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剧目;《绿皮火车》参加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

传承保护面临困难

◇冷热不均、短板明显◇资金不足、保护乏力

◇传承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有些困难和问题带有普遍性顽固性

走进中国花鼓灯第一村冯嘴子村,参加非遗调研的委员们看到,2008年落成、耗资数百万元建造的花鼓灯传习所,屋顶筒瓦连片滑落、檐角损坏。西侧山墙外,花鼓灯大师冯国佩的雕像周围荒草丛丛,前面堆满水管建材。走进传习所,门窗红漆早已斑驳,有的窗棂榫开枨断。顶棚多处漏雨,留下斑斑点点的霉迹。墙上挂的还是多年前召开花鼓灯节会时展出的图片,原本鲜艳夺目的色彩都已褪去,有的装饰破损或粘合不牢,耷拉下一角。传习所当年征集的农家生产生活用具,如今散乱堆放在墙角。传习所是当年花鼓灯传承保护的样板工程,仅过十年就如此衰败,委员们对此大感意外。

“正如委员们在视察中看到的,我市的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做的还不很全面,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杨斌在与政协委员座谈时坦陈。

非遗项目冷热不均的情况比较明显。市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花鼓灯、泗州戏、五河民歌三大国家级非遗项目因为有专业院团支撑,受关注度高,也经常得到国家和省的项目保护资金、创作专项资金等扶持,专业院团的传承、保护、创新等方面均有较好效果。而卫调花鼓戏等散布在民间的非遗项目,由于传承人年龄大、演出活动大幅减少、受众日渐稀少而成为冷门,形成非遗工作的一个短板。

非遗传承后继乏人问题也较为突出。杨斌介绍,我市非遗传承人才队伍规模偏小,层次不高,年龄老化,专业人才短缺。花鼓灯歌舞剧院、泗州戏剧院自2010年改制后,退一减一的编制管理政策影响了剧院的队伍建设,目前人员极度老化,演员平均年龄已达40岁。非遗民间传承人的平均年龄则更大,难以开展正常的传习活动,这一困局一直难以打破。

“以冯嘴子村为例,青壮年大部分外出务工,没有时间、精力来传承技艺。有时村里定下节会活动,年轻人临时请假赶回来凑个场子,耽误工时不说,补贴的演出费甚至不够路费。目前村里虽有艺术团,也承接一点商演活动,但收入不高且不稳定,吸引力不高,玩灯人很难以此为生。”长期从事基层文化工作的冯峰委员对此深有感触。

皮影艺人不仅要会提拉操控皮影,还要会念会唱,会制作驴皮道具,“文武兼备”。唱腔借用的是地方鼓书琴书的腔调,生旦净丑的角色都要会演,掌握起来难度很大,没有多年的练习上不了台。余家皮影戏传承人余家坤说,虽然儿子在他的动员下也开始学习制作皮影道具,但离上场演出差距还很远。看热闹的孩子很多,愿意认真学的太少。

资金不足导致保护乏力。目前我市的非遗专项经费每年只有50万元,要用于发放市级传承人补贴、非遗项目保护性支出、传习基地专项支出和各种非遗活动的举办费用,经费总量明显不够。“仅140多位传承人的补贴就要发掉20多万元。”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说,每年重要时间节点的固定演出必不可少,办完演出,用在其他保护工作上的钱就很少了。

“我市非遗保护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其实在全国各地都存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也有一定的顽固性:十年前普查时总结出的困难和问题有不少依然存在,比如传承后继乏人问题,比如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部分类别非遗濒临消亡或已经消亡的问题。”市文化馆副馆长梁雷分析。

部分非遗是传统农耕社会形成并传承下来的文化,当农业逐步实现机械化、规模化之后,农业生态发生颠覆性变化。当传统农业被现代农业取代,一部分非遗文化的物质基础就消失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大量农村人口转入城市,农村的空心村越来越多,人都走了,罔谈传承?

“有些问题确实有一定的普遍性,比如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委员们在相关提案中也有所反映。我建议要分析成因,创新思路,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曹奇武委员在座谈时建议。

分类保护有的放矢

◇重视非遗价值,建立文化自信◇区分非遗类别采取针对措施

◇加大经费投入争取项目资金◇开设非遗课程加强院校普及

◇鼓励民间传承发动全民参与

做好非遗工作的前提首先要认识到非遗的价值。委员认为,非遗包含民族记忆、民俗传统、生活方式、文明成果,蕴含着精神价值和民族智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自信的源泉、文化身份的标志和文化主权的基础;非遗同时又是一种专属性很强的文化资源,优秀的非遗可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彰显城市精神和城市形象,体现城市品位和价值追求。

非遗项目共有十大类别,其中一些类别随着生存条件的改变已经或正在消失,而有些项目仍有良好的传承基础,比如涂山庙会、五河清明庙会,年年都人气爆棚。委员建议非遗传承保护工作要区分不同类别,分别采取传承保护办法。对传承人的管理服务要规范,定立相关制度,明确权利义务,具备传承能力的传承人,每年必须参与一定数量场次传承活动和社会公益性活动。

市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提出针对性要求:对客观存续条件已经消失或者基本消失的项目,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和实物,建立文、图、音像等资料库,实行记忆性保护;对活态传承较为困难的濒危项目,记录整理其内容、表演形式、技艺流程等,整理资料档案,保存相关实物,修缮相关场所等,实行抢救性保护;对花鼓灯、泗州戏、五河民歌等受众较为广泛、活态传承基础较好的项目,实行传承性保护;对具有市场需求和开发潜力的项目,有产品或可以转化为产品的,实行生产性保护。

对非遗项目数量较多、依存环境良好、保护价值较高、特色鲜明完整的村庄、区域,还可以设立文化生态保护村落、保护区的形式,制订专项保护规划,实行整体性保护。据了解,禹会区政府已筹资数十万元,将对冯嘴子村的花鼓灯传习所进行翻新修缮。

必要的投入是非遗工作的底气所在。除了各级财政的投入,委员建议要积极向国家和省申报相关保护项目,争取专项资金,同时吸引社会投资,把非遗传承保护与旅游项目结合,与文化产业结合,以产业促保护、促传承。目前我市与非遗相关产业不多,需要大力挖掘。

要按照四级保护名录体系、传承人分级保护制度,落实相关规定,定期检查考核。对于普及形势较好的非遗进校园活动,文化、教育部门继续做好配合,争取在更多学校开设非遗课程,加强院校普及。

注重原生态传承与创新性发展有机结合,比如花鼓灯原本是广场艺术,传承过程中过度舞台化、学院化的趋向要避免。原生态就是讲究原汁原味,非遗的原生态传承保护不能“失真”。多数非遗文化起之于民间,应鼓励非遗技艺艺术的民间传承。

“当传承人能够以非遗谋生的时候,他自然能够担负起传承的责任。”梁雷举例:我市一位草编艺人手艺不错,开始只是“小打小闹”。评上市级传承人之后,经常受邀参加非遗展示活动,现场制作销售草编作品,有了一定的收益。他从中发现商机,自觉提升草编制作技艺,作品越来越精致,并且思路越来越宽,动员家属也参与传承活动。又汇集了面塑、泥塑、糖画、魔术、皮影等民间艺人,组成一个非遗展示群体,一有活动,集体赶场。因为传承方式接地气,抓住了市场需求,就有了经济效益的支持,因而这部分非遗项目的传承也就实现了良性循环。

龙子湖区一位母亲自幼喜爱卫调花鼓戏,女儿耳濡目染,在母亲的影响和劝说下,女儿开始学唱卫调花鼓灯,成为传承人。委员建议,非遗的传承要依靠全民参与,需要接地气,“当更多的人关注非遗文化时,文化的力量才能反馈出来,形成一种正向激励”。(完)

218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