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蚌埠整体加入合肥都市圈后如何凸起?

2019-10-25 09:41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张建平 文/图

长淮卫淮河大桥。蚌埠融入合肥都市圈首先需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主持人语

9月5日,合肥都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的一次会议,决定蚌埠市整体加入合肥都市圈,给蚌埠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由此开启了我市与省会城市协同发展的新里程。

在区域协调发展中,中心城市起着最主要的龙头带动作用。建设合肥都市圈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共同打造安徽省核心增长极、长三角重要增长极,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实现城市组团式发展的重要路径。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内联动协作,在国务院《长三角规划纲要》将安徽全境纳入规划后,我市即跟进出台了《深度对接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全面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方案》,把争取成功加入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发展协调会、G60科创走廊,将蚌埠建设成为通达长三角的综合交通枢纽、面向长三角的资源要素供应基地、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平台、串联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作为城市发展新战略。10月15日,蚌埠市成功跻身长三角城市“朋友圈”,同时积极申请加入G60科创走廊。

蚌埠与合肥都市圈在规划、资源、产业、交通、科技等方面各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如何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格局?蚌埠市在新的区域协调发展平台上如何增强影响力、辐射力?市发改委负责同志、专家学者等就上述话题等各自陈述了观点。

◎合肥都市圈协作已从基础设施共建、产业协同合作向公共服务领域延伸。

◎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合力打造创新共同体,放大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辐射外溢效应。

陶广生 市发改委主任

◎蚌埠融入合肥都市圈是安徽全境融入长三角的整体战略步骤之一。

◎合肥都市圈不仅是经济圈,更是一个社会生态共生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协同推动文化、社会、生态等全方位的发展。

马同金 市委党校副校长

◎与合肥及圈内城市应做好产业对接和分工协作。通过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推动区域一体化。

◎既有效融合和对接,也要错位发展,实现各类产业多领域、多形式、多渠道的互补。

李旭 安徽财经大学讲师

深度对话

加强区域合作 推动均衡发展 

△合肥都市圈经济一体化进程深化

△中部沿江发展较快,全省需均衡发展

主持人:蚌埠与合肥都市圈各有哪些优势、各有哪些不足?蚌埠融入合肥都市圈有何意义?

陶广生:近几年来,合肥都市圈协作已从基础设施共建、产业协同合作向公共服务领域延伸,城市间区域经济合作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力度和整体竞争力不断增强。蚌埠与合肥比邻相守、交通便捷、产业相融、政策相同,在区域发展进程中与合肥都市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蚌埠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产业基础扎实雄厚,高纯氧化锆、维生素系列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55%、25%,均居世界第一;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综合创新能力皖北第一;具纵贯南北、横连东西的区位优势,城市联结作用明显。

不足之处在于,一是承载渠道不畅,交通优势发挥不足;二是承载平台单薄,深化对接创新不足。三是产业较为雷同,与都市圈城市存在同质化竞争。

李旭:蚌埠的不足还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层次偏低。蚌埠第一产业占比高,对蚌埠GDP的增长以及经济效率提升有一定的制约。二是产业规模不大。缺乏大型龙头企业,产业规模体量亟待壮大。三是创新能力不够强。产品主要依靠模仿创新或承接发达地区技术转移,长期处在产业链低端。四是创新人才引育不足。人力资源供给总量不足、特殊人才紧缺。

合肥都市圈也有短板:一是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不足。相比周边的南京和武汉,合肥GDP差距明显,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效应差距较大。二是城市之间产业发展趋同。未能有效形成垂直分工体系,造成都市圈内城市之间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三是城市规模体系不够均衡。近年来合肥市首位度不断提升,与次级城市之间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产业的城际转移,并容易导致“虹吸效应”。四是圈内交通网络密度不足。

马同金:从安徽整体发展的战略规划来说,北、中、南要均衡发展。以合肥为中心的江淮地区,以芜、铜、马城市带为核心的沿江地区,虽然发展速度快,但如果皖北是个凹地,对全省均衡发展不利。要带动皖北发展,必须以蚌埠为中心,带动皖北凹地崛起。

蚌埠融入合肥都市圈也是落实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战略的一个部署。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家支持的创新走廊,合肥市号称“科学城”,是科技创新中心,全国两个创新城市之一。蚌埠市要融入这个创新圈,进一步提升科创能力,才能更好地实施这一国家战略。

蚌埠融入合肥都市圈是安徽全境融入长三角的整体战略步骤之一。合肥是长三角经济带三个副中心城市之一,蚌埠要融入长三角,首先要融入合肥都市圈,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南向融入是蚌埠的最佳选择。蚌埠在徐州、南京、合肥三个都市圈的中间,向哪融?这就要考虑分析一下利弊得失:与徐州各方面的关联性都很小,与南京都市圈互补性也较弱,这两个都是江苏省城市,对蚌埠的作用力可能也有限。而合肥地缘最近,又是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向省会城市靠近,从政策、规划到各方面的对接发展,有很大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

打造立体交通 深化战略融合  

△完善快速交通网络构建一体发展格局

△推进体制机制对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主持人:百年前蚌埠开埠的基础就是水陆交通,时至今日,仍兼具铁路、航运等优势,如何协同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此基础上,如何将融合进一步深化?

马同金:要实现与合肥都市圈全方位的互联互通,首先就要考虑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方面的互联互通,这是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

先看水运:全省水运是长江、淮河、江淮运河“两横一纵”的大通道格局。借助江淮运河贯通,做好黄金水道的互联互通,包括淮河航道升级、与长江水道的对接、骨干通道沿线港口群的打造,港口企业战略联盟的建立等工作,开辟新航线,打造集疏运体系。

铁路方面要进一步完善路网建设,加快皖北城际铁路、沿淮快速铁路的规划建设,谋划建设合蚌城际、亳蚌宁扬城际铁路,让立体走廊东向发展。提升淮南线货运通道的运能,加强蚌埠、淮南、合肥、芜湖物流通道建设。

公路方面加强国道建设,高速公路拓宽扩容。G3高速公路芜湖到合肥段已经改为8车道,蚌埠到合肥段也应尽快实行“4改8”。蚌埠到合肥东线还缺少快速通道,101省道可提升等级。就蚌埠城市出口而言,向东、向南的出口要加快推进,建立多出口多通道快速交通方式。

在机场建设方面实行错位发展。筹建中的滕湖机场与合肥新桥机场要形成互补,可以客货并举,重点放在货运,成为新桥机场枢纽港的辅助机场。蚌埠是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皖北快递业的枢纽中心,可加快完善物流体系,提升物流运转效率,吸引开航全货机。

李旭:作为区域交通枢纽,蚌埠要以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为抓手,实施《蚌埠市区域中心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融入合肥快速交通圈。同时要促进信息平台建设,以建设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和关键性应用项目为重点,构建高档次的通用信息平台,共建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网站,实行移动通讯同城待遇,提升蚌埠与合肥都市圈通信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陶广生:大家都注意到了交通的重要性,要提升互联互通水平,主要是在跨地区的一体化快速交通建设、能源保障和结构调整建设、水资源保护和水利保障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对接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保护建设等方面,构建一体发展格局。

我认为,还要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合力打造创新共同体。全面对接沪苏浙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淮河流域知名的产业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放大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辐射外溢效应。

同时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互动发展。加强与合肥都市圈城市主导产业创新协作,构建与都市圈、长三角配套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引导企业进行上下游协作,共同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链,全面推进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还要优化区域生态系统,共建共享绿色生态屏障。以淮河—洪泽湖生态廊道治理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强化淮河流域生态系统和重要生态空间保护,高标准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与合肥都市圈共建“一核、一江、一区、七廊、多板块”生态空间格局,优化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屏障。

在体制机制对接、推进统一市场建设方面,要与合肥都市圈内的城市加快对接,进一步完善资本、劳动力、技术、商品等市场体系,消除不合理的行政干预和市场壁垒,推进蚌埠与合肥形成统一、开放、多领域、多层次的市场格局,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我们还要强调,要增强民生保障能力,推进公共服务协作联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公共服务制度接轨,扩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促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提升全市人民在一体化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推动产业对接 实现互补发展  

△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完善产业链

△做好产业对接和分工协作增强互补互融

△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同步发展

主持人:蚌埠是老工业城市,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可从哪些方面深化产业集群布局,加强与合肥都市圈的产业对接?

陶广生:首先要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提升轻工食品、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水平,提升产业整体素质、绿色集约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推进企业退市进园,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扩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数字化示范生产线、绿色工厂建设规模。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改高水平、持续化、全覆盖,实现制造业绿色化转型。联手推动淮河流域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徐州、淮安、盐城、蚌埠等市通过产业链协同、专业化整合,打造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培育新型农机、石化装备、纺织机械、矿山机械等产业集群。

我市应发挥优势,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合肥都市圈与蚌埠优势产业契合度较高的硅基和生物基等领域,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高端发展硅基新材料产业,打造国际一流的硅基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高地。特色发展生物基材料产业,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生物基新材料之都。着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紧盯《长三角5G创新发展联盟倡议书》《长三角集成电路领域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规划》的推进实施,瞄准5G网络、集成电路产业的布局,发挥中电科40/41所、中国兵器214所在相关领域的优势,开展蚌埠5G通信产业链建设规划研究,构建以基础材料、基站系统、网络结构、应用产品、终端设备为主线的产业发展链条,参与长三角芯片研发中心建设。重点发展生物材料、生物医药、生物能源,进一步提升生物产业综合竞争力。积极构建新型制造体系,发展智能装备制造、整机整器整车和成套装备等产业链高端产品。

农业方面要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以现代产业的理念来指导农业发展,充分发挥怀远、五河、固镇作为全国商品粮大县的农业资源比较优势,加快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农业生产和发展新格局,加强对优质农产品的深度开发,大力培育农产品深加工和食品加工业,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建立立足合肥都市圈、面向长三角的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

李旭:与合肥及圈内城市应做好产业对接和分工协作。通过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实质性地推动区域一体化。注重发展产业集群。一方面,聚焦合肥都市圈与蚌埠优势产业契合度较高的硅基和生物基等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主导产业。另一方面,主动投入到行业地位较高、区域影响较大以及发展前景较好的大型产业集群中去,构建以基础材料、基站系统、网络结构、应用产品、终端设备为主线的产业发展链条和生产园区。还要考虑增强与合肥都市圈产业的互补性和互融性,蚌埠既要在资本市场、人才市场以及技术市场等方面实现与合肥市的有效融合和对接,也要错位发展,实现各类产业多领域、多形式、多渠道的互补。

主持人:蚌埠市在新的区域协调发展平台上如何增强影响力、辐射力?如何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格局?

陶广生:一是牢牢抓住重大战略机遇。深入贯彻落实《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服从服务于都市圈各项战略部署,在发展方向和重点上与合肥都市圈保持同频共振。二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进蚌埠滕湖民用机场作为合肥新桥机场备用机场、沿淮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转移蚌埠中心、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蚌埠市国家一类新药研发产业化基地等项目进展,进一步夯实蚌埠高质量发展根基。三是深度融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持续放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平台的外溢效应,推动产业协调发展和园区跨区域合作共建,积极承接合肥都市圈及长三角区域产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着力打造融合发展格局。

李旭:“圈内”应培育统一要素市场。一是注重培育产权市场。逐步建成淮河流域的土地、集体林权、农产品、环境能源、高新技术、节能量、碳排放等综合要素交易平台和网上交易平台。二是加强市场服务环境建设。争取在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人才交流市场、金融市场、现代物流等领域,实现与圈内各城市的联手互动。三是探索跨区域资金运用方式。鼓励蚌埠与合肥都市圈的基金会、行业协会等设立融合发展投资基金,实现资金跨区域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马同金:合肥都市圈不仅是经济圈,更是一个社会生态共生圈。社会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经济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经济指数不等于幸福指数。我认为,蚌埠融入合肥都市圈后,更要注重发展的质量、注重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协同推动文化、社会、生态等全方位的发展。

〖专家观点〗 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胡登峰:

 核心城市·产业走廊·创新平台

蚌埠市整体纳入合肥都市圈后,有利于构建合肥都市圈“一主一副五极七带多点”空间布局,对圈内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作出合理安排。

一是增加蚌埠为都市圈次核心。蚌埠市建成区作为都市圈副核心城市,将进一步增强带动沿淮城市联动、皖北城市发展的龙头作用。充分发挥淮河流域中心城市、皖北中心城市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区位优势,依托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突出创新驱动,逐步提升城市创新力、综合承载力和区域竞争力,加快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建设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扩大对外辐射力,着力构建“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建成淮河经济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

二是加快合淮蚌产业走廊建设。依托合肥、蚌埠和淮南三市资源和产业优势,发挥好交通枢纽优势,加强对接、合理分工、协调布局,共同构建产业经济发展的平台,优化区域产业分工布局,在新型显示及光电信息、装备制造、汽车零配件、新材料等产领域形成互补互动的产业格局,积极培育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产业,提升对产统产业带动能力,彰显合淮蚌同城发展效应,构建安徽南北经济发展轴。

三是共建合芜蚌联合创新平台。依托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势,与合肥、芜湖共建联合创新平台,共享科技资源和科技创新成果,进行联合科技攻关,建立跨区域技术联盟。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蚌埠建立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材料分中心,推动合肥综合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提升蚌埠市创新能级。加强与合肥都市圈城市在主导产业创新协作,共建产业园区,引导企业进行上下游协作,共同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链,实质性推进区域产业创新。(完)

203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