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庞贵军
贫困户丁彩君和上门收购大蒜的黄计亮(右)交谈大蒜价格。 李斌 摄
黄计亮在省农交会介绍农粮驿站产品。
在农粮驿站的对接帮扶下,贫困户露出开心的笑容。10月16日,首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110个最佳案例揭晓,《建立农粮驿站推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安徽省固镇县农副产品产业与电商深度融合》成功入选。
案例的撰写者和实践者是石湖乡陡沟村80后创业青年黄计亮,他开发的“农粮驿站”电子商务平台,2018年销售额达到1100万元,其中帮助有意愿、有能力的2200户贫困户销售农产品330万元,户均增收1500元。
近年来,固镇县在实施农村电商全覆盖巩固提升行动中,不断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电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展互联网业务。尤其是在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创新产业扶贫和电商扶贫新模式上,取得脱贫工作阶段性胜利。
黄计亮返乡创建农粮驿站
“我们‘农粮驿站’的模式,就是在乡镇设立运营点,对种养大户进行系统性整合,实施品质化和标准化管控,把乡村散乱杂的农产品提升到县级层面,统一对接市场,从而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增收。”10月18日,安徽省绿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计亮见到记者后如是说。
2015年春节,黄计亮回到老家石湖乡陡沟村探亲,他自己也没想到,这趟回来会放弃上海优越的生活条件,重新面朝黄土背朝天。“黄计亮2001年毕业后留在上海,十几年打拼下来,他的公司也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陡沟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扶贫队长童俊杰说,黄计亮来家的这段时间里,在给他介绍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和村里的基本情况的同时,内心也非常渴望这样有想法、有能力、有资金的人留在家乡创业。“我其实挺佩服老童的,他是市里下派的扶贫干部,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带领陡沟村人脱贫。”几天下来,黄计亮拿定主意,和家乡父老一起决战脱贫,共同致富。
2015年,黄计亮成立绿鑫公司,流转了1800亩土地进行农业产品布局。他利用当地地势低洼、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将流转土地划分为高效农业试验示范区、稻渔综合种养区、林果综合种养区、绿色粮油种植区和立体蔬菜种植区5个特色种养区,雇用农村技能劳动力10人,组织贫困户和农村闲散劳动力农忙时期务工。一段时间下来,黄计亮发现产业带动不明显,尤其是带动贫困户脱贫的速度缓慢。
2017年,黄计亮带领他的团队转变方式,从订单采购到整合地方农业资源等方式入手,利用互联网帮助当地农村群众和贫困户发展生产、销售农产品,实现稳定增收。童俊杰说,农业和电商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农业生产、加工到网销的一条龙运营模式,农户成为农业产业工人,更重要的是,贫困户找到了脱贫之路。
“我们这不论是地理条件还是气候条件,都挺不错的,老百姓不是担心种不好地、养不好鸡,而是担心没销路。我们何不利用电商平台帮他们解决销路问题,让他们足不出户就有收获。”黄计亮说,2018年1月,自主设计打造的电商平台“农粮驿站”上线试运营,当年4月1日正式运行。运营至今,日发货订单近千单,日销售额突破万元,大米、水果、农副食品等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去年我们实现农副产品销售额1100万元,带动全县贫困户2200户,占全县贫困户19%,实现年户均增收1500元。今年1—9月,销售额已超过去年,预计全年销售额有望达到3500万元。”黄计亮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
农粮驿站成为兴农扶贫好平台
“目前,安徽省绿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农粮驿站’电商扶贫平台已覆盖石湖、连城、刘集、任桥4个乡镇18个贫困村,如石湖的西瓜大米,连城的小龙虾,刘集的绿豆饼粉丝等,可谓各有特色。刘集镇已完成电商扶贫产业园和电商一条街建设,确定电商发展方向,贫困户主导产业定位,以及六大重点特色发展项目。下一步,‘农粮驿站’电商扶贫平台将覆盖全县所有乡镇100多个村。”固镇县扶贫开发局工作人员王宇说。
在8000平方米的“农粮驿站”刘集镇电商运营中心,记者看到,在养殖类产品收集区、种植类产品收集区、农副产品综合服务区等营销店铺内,绿豆饼、绿豆皮、土鸡蛋、粉丝等各类农产品码放整齐。37岁的刘安胜就在运营中心销售他的绿豆饼。刘安胜4级残疾,右眼失明,左眼只有0.01的视力。2016年,他自己做淘宝,绿豆饼销量始终是零打零敲,2018年,他加入农粮驿站后,绿豆饼销量在淘宝和拼多多已上升到第一名,今年1—9月,销量一举突破20000斤。“原先自己干,绿豆饼只能卖到7.78元/斤,现在加入农粮驿站后,能卖到10元/斤,而且还不够卖。”黄计亮接着刘安胜的话补充道,老刘还带动了4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可增收6000元左右,自己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了。
据了解,刘集镇西湾村的陈敏就是刘安胜帮扶的一户贫困户。陈敏一家7人,四世同堂,三亩多地。丈夫因为车祸左眼失明,现在右眼也几近失明,婆婆患有糖尿病,再加上两个孩子读书,家里欠下的外债有八万元之多,这对于只能依靠土地,年收入只有几千元的陈敏一家来说,日子过得异常艰难。今年开春,陈敏进入刘安胜的合作社务工,每月工资收入有2000元,加上在刘安胜的电商平台销售绿豆饼,每月平均又有500元的营销提成。“多亏了老刘的帮助,今年开春家里三亩地全部种上了绿豆,收了1000多斤,市场收购价是2.2元/斤,老刘按3.2元/斤的‘高价’全部收购。过去年年开春都要向亲戚邻居借钱,今年我已经还了一两万元外债,现在就觉得这日子有奔头,是农粮驿站的电商平台让我看到了希望。”说到这陈敏开心地笑了起来。
在一家薯香园粉丝店铺内,负责人张爱好告诉记者,薯香园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家庭农场+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免费向贫困户提供红薯种苗和技术指导,按高于市场10%的收购价回收红薯,同时优先安排贫困户进合作社务工。
记者在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的购销合同中看到,种植2亩红薯,保底收购价是0.6元/公斤。“还有10天左右将进入红薯收购期,今年红薯的收购价将会达到1元/公斤。现在在我们这儿,一亩地,两季收成都赶不上种一季红薯的收成。”薯香园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张爱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贫困户种红薯,镇里给予每亩400元的补助,每亩收获8000斤红薯,两亩红薯就是8000元,再加上补助,远远高于现在两季的收成。
“现在,薯香园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带动200多户种植了近500亩红薯,其中125户是贫困户。去年,薯香园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销售额达到一百万元,今年在农粮驿站的助力下,与中粮集团签订十万斤订单,与华润苏果、大润发等对接,销售六七万斤,线上销售达四五十万斤,今年两百万元的销售额,不成问题。”黄计亮告诉记者。
通过一年多的打造,刘集镇电商一条街已入驻镇内各村13家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和电商企业,帮扶159户贫困户对接市场,为产品找出路。作为运营企业的农粮驿站,引入“模块化管理+熟练劳动力”的培训方式,实现“专业带职业”,培养农村干部或致富带头人为农产品的职业经理人,一起带动贫困户订单生产、加工就业、合营合伙、快递运输等,实现村级产业不断壮大。2018年,刘集镇形成种养、粉丝加工等规模产业8个,通过规模化生产、网络化销售、技能化培训、品牌化发展,不仅壮大了各村产业规模,而且实现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一村一品”产业。
如今,像刘安胜、张爱好这样的合作社带头人,在农粮驿站的护翼下,不仅实现了自身跨越,带动了贫困户脱贫,也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化和多元化良性发展。目前,该县11724户贫困户34288人户内信息和农产品信息等大数据均已纳入农粮驿站销售系统。
电商带动产业 产业提升服务
近年来,固镇县通过不断创新产业扶贫和电商扶贫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产业+电商”相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农粮驿站”坚持“主营现代农业、实施三产融合、反哺家乡父老、带动脱贫致富”的发展理念,通过流转土地、订单采购、整合地方农业资源和鲜活农产品等方式,利用互联网销售本地特色农产品,形成电商带动产业发展,产业提升电商服务的新亮点。
组织化经营,电商平台拓宽致富门路。如今,“农粮驿站”从农业生产、农副食品加工、线上零售和线下批发着手,在生产端,可直接带动贫困户进行农业生产、订单生产;在销售端,经过培训的贫困户进行快递运输、货物配送,成为农粮驿站的专职快递配送员。现在,贫困户加入“农粮驿站”后,收入由单一种植收入增加为土地流转收入+订单生产收入+务工收入+分红收入。
规模化生产,网络销售形成全产业链。“农粮驿站”采用“支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探索出紧密的农业产业链条。对贫困户全部实行“订单生产”,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带动贫困户扩大种植、养殖业的规模。另一方面,实行生产、技术培训、加工、网络销售“全链条式”的生产经营方式,不断完善农业产业链条。
技能化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技能水平。“农粮驿站”引入“模块化管理+熟练劳动力带动”的培训方式,以实际操作提高贫困劳动力技能。“老农民带新农民”,促进贫困户转变为新型农民,年龄大的农民凭借熟练的农业生产经验,指导年轻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技能。“熟手带生手”,促进贫困户转变为职业农民,鼓励无技术的贫困户从事农产品加工和产品优选包装工作。“专业带职业”,将农村干部和驻村帮扶人员作为农产品的职业经理人(代言人),接受“农粮驿站”订单,为线上平台提供货源,对注重农产品质量的下游合作农户(贫困户),以奖励的形式适当提高分红。
品牌化发展,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一方面,“农粮驿站”注重食品安全建设,在陡沟村集中流转土地里,进行稻田综合种养、大棚蔬菜、林下鸡和农业食品加工等,为农产品生产源头追溯和体验式消费提供载体。其中15户贫困户流转土地62亩,20户贫困户合伙抱团经营,雇用贫困劳动散工40人,为农产品生产源头追溯和体验式消费提供载体。另一方面,“农粮驿站”加强品牌建设,对部分贫困户开办“农家作坊”,统一包装贴标,扩大销售渠道。刘集镇“农粮驿站”镇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带动159户贫困户养殖土鸡2万只,打造了500人的电商经纪人队伍,聘请了24名电商扶贫专职信息员,为电商平台服务,帮扶刘集镇1166户贫困户对接市场,为产品找出路。
在深化实施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中,固镇县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中心,建立了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形成了王庄花生、任桥牛肉、新马桥酥梨、连城莲藕、石湖西瓜、刘集粉丝等带动整村全镇的主导产业和优质农产品品牌;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建立完善的县、乡、村三级农产品流通网络,发挥驻村扶贫干部整合市场要素的作用,在村级站点对接“农粮驿站”电商平台,发展“一村一品”推动村级产业,实现消费扶贫模式的下沉;以深加工为载体,通过乡镇站点统一农业生产、加工订单管理标准,并在深加工中培育乡村电商从业者,开发“一镇一业”推动小城镇深加工产业;以农产品安全为保障,“农粮驿站农产品全产业链运行中心”对待售农产品集中检测、冷链保鲜、包装上市、仓储物流,全过程控制农产品质量追溯监管,发展“一县一标”的追溯体系和品牌体系。
目前,固镇县在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中,充分发挥“两中心一站点”服务功能,培育本土农村电商龙头企业,引导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展互联网业务,加强“电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广,促进农村电商产销稳定。预计到2020年创建2家以上省级农村电商示范企业,80%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开展线上线下同步经营。到2022年,全县农村产品网络年销售额达16亿元,形成政府主持、农民主演、政策保障、企业配合的良性电商脱贫发展局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