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艾叶香,粽子寄衷肠。
共饮雄黄酒,英魂世间长。
每逢端午,自然而然地会想起“千秋诗祖”屈原。那个“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诗人,那踽踽独行的峨冠博带的清瘦身影,那声声沉重的叹息和天问,在太史公那如椽大笔的记述中定格。“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可是这沧浪之水永远也洗不去诗人内心的痛苦。有国不能报、有家不能归,大厦将倾、民生多艰,在极度忧愤悲恸的心境下,诗人走上了生命的祭坛,抱石纵身跃入波涛汹涌的汨罗江。这一跃,凝固成了一尊不朽的灵魂,让华夏子孙顶礼膜拜了2000多年。
诗人余光中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屈原的风采人生,成了一种永远歌唱的主题。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文人骚客借助于端午节“春去夏至”的美好时光,歌吟美好的人文理想、操守意识和民族气节。
中国历史上,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和伍子胥,还纪念过东汉的曹娥、越王勾践等人。无一例外的是,在有关端午节的传说中,他们都和爱国主义思想及忠孝道德联系在一起。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端午节不只有粽子的醇香,还弥漫着芳香四溢的民俗化风情。
端午节这天,是传统节气所认为的阳气运行到端点的端阳之时。五月是一年中的“毒”月,五日是一月中的“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这一天的“毒”时,因而端午也正居于三毒之端。端午节民间讲究要防“五毒”(指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如插香艾于户以禳毒气,佩香囊于身以避污秽,洒雄黄酒于床下、墙角以杀毒虫等。种种关于“毒五月”的传说,都反映一个驱灾避祸的观念———渴望在大悲大难之后能够转危为安,转悲为喜。
“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无意争颜呈媚态,芳名自有庶民知。”艾是一种野生的草,没有妖娆的形体,也没有艳丽的花姿,只以淡淡的绿色成为乡野的点缀。它浑身泛着白白的茸毛,那种香很纯很浓烈的中药味能让人精神为之一振,舒坦无比。民间常在端午这天割回许多艾蒿,缚成一束,高悬于门之两侧。更为广泛的是在门楣、门环以及屋檐下悬插“五瑞”:就是用“红头绳”系扎着的艾草、菖蒲、榴花、蒜头、龙船花五种草或者花——合称“五瑞”,旧俗说为“合五”。一说是用以招回屈原之魂,另一说是用以防疫保健、驱瘟辟邪。
菖蒲又名菖阳、尧韭、水剑草。谓之“菖蒲”,乃言其为蒲类之昌盛者;谓之“菖阳”,言其得阳气之先。菖蒲“忍寒苦、安淡泊、与清泉白石为伍”,很容易令人联想起屈原“性洁,一日三濯缨”“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的品格。菖蒲那长而挺拔的叶剑之美,自然会令人联想起屈原身佩的那柄长剑和“带长剑兮挟秦弓”的英雄气概。古人端午节有悬蒲剑的习俗。
蒲剑是端午精神的最好象征。这一种极具象征意义的风骨精神,让人们在节日里不要忘记与邪恶进行斗争。这种精神,是我们整个民族共同迎接灾难挑战时焕发出来的那种“压不垮”的精神,让人们在忧国恤民的爱国精神中流连忘返,在舍身赴难的正直品格中肃然起敬。这种精神呈现的铮铮铁骨和傲然正气,构成了中华民族不朽的脊梁。
这个艾草和菖蒲飘香的季节,千年的《离骚》还在吟唱,千年的江水还在汹涌澎湃。斯人已逝,精神永存。端午节的一柄“蒲剑”,是正直峻洁人格的象征,更是旨在向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端午精神的标志。让蒲剑在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高悬吧,它将启示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鼓励我们去战胜自然界和人世间的一切恶魔!(作者:任崇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