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靳瑾
说起沱湖,蚌埠人会立刻自豪地说起沱湖螃蟹,说起美丽的湖景和丰富的渔获。然而,就因为螃蟹,沱湖曾经布满了围网和木桩,远望如水上长城一般;岸边渔家乐饭店成排成片,到了螃蟹上市的季节食客的小车首尾相连蔓延百米。也正因此,沱湖不堪重负,生物链被破坏,水质频频告急。可如今再到沱湖,却是另一番景象。
11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沱湖岸边时,一眼就望见正在拆除的度假村。“岸边的度假村、渔家乐船只,还有游乐场,全部拆掉了。”看到记者惊讶的表情,沱湖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副主任郑伟手指湖边介绍说,此前对生态区域内违法违规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排查,并责令限期自行拆除。“预计到月底全部拆除完毕,沱湖岸边不再有任何经营性质的饭店,只有青草绿树,从根本上解决污水排放的问题。”郑伟告诉记者。
沱湖螃蟹名列全国十大名蟹之一,向来是老饕的心头好。就在几年前,偌大的沱湖水面还被渔民用围网圈作“自留地”,投饵养蟹,岸边也建起了各种形式的饭店。然而,沱湖水质因此持续恶化,一度掉到IV类以下。“最厉害的时候,湖里水发绿,水鸟基本绝迹。”采访时,一位来拍摄水鸟的摄影爱好者有感而发,“你再看现在,湖水清澈见底,水面壮阔,水鸟翱翔,多美啊!”
对沱湖的整治始于2013年10月。当时,市、县组织对沱湖下游约2万余亩水域进行整治,拆除围网19万米,船只300艘,看护棚270余个,拔出毛竹、木桩60余万根。此后,2016年启动沱湖中上游退网还湖工作,整治面积1.7万亩,拆除24万米围网、125艘渔船和19万根毛竹木桩。次年,再对沱湖南汊围网进行整治,完成了0.6万亩水面上9.6万米围网、87艘船只和8万根毛竹木桩的拆除。去年,五河县又与沱湖大水面6家公司解除承包合同,将大水面的6万米围网全部拆除。至此,沱湖拆网还湖工作全部完成。“共计投入资金大概1.2亿元左右,包括安置渔民和整治费用。现在,水面上没有一根木桩、一片围网。”站在岸边,五河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郭冲力掬起一捧湖水让记者细看,“拆网还湖完成整一年的时间,水质就有明显的变化,大概能接近地表III类水的标准。主要是不投放饵料,富营养化的问题解决了,湖水就恢复原生态的本来面貌了。”
对沱湖的保护是全方位的。此前蚌埠市政府与宿州市政府、五河县政府与泗县政府分别就跨界河流水污染签署了联防联控合作协议,约定共同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入河道。双方信息互通共享、联合检测、联合检查,将污染来了被动治理变为主动上移保护闸,实现防“污”于未然。对于曾经靠水吃水的渔民和养殖户,五河县发放生活过渡安置费,安排廉租房,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也杜绝了返流的可能。
“沱湖的资源这么优越,拆网还湖之后就完全不管不问了吗?可有点浪费啊?以后还有好吃的沱湖螃蟹吗?”面对记者的疑问,郑伟解释说,与沱湖大水面6家公司解除承包合同后,已经交由五河县城投公司负责。该公司在54公里的岸线上设置了7个站点,安排专人巡逻,防止盗渔行为。今年年初,还向湖里投放了十多万斤鲢鱼苗,用以净化水质、恢复生态系统。“现在不往水里投放一粒饵料,全靠水草、螺蛳这些天然食料。月初刚起了一批鲢鱼,估计全年产量有150万斤,利润在400万左右吧。”郑伟介绍说,如此一来,不仅公司的持续经营有了保障,也更利于整体管理。在螃蟹的问题上,郑伟则认为:“生态好了,才能吃上安全的螃蟹。而且不光我们吃,子子孙孙也都有得吃,这也是环保的意义所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