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余小乔/文 刘晨/图
为了冬日家中取暖,市民刘女士家安装了供暖设备。
新奥燃气技术人员为燃气供暖设备安积。
一夜北风起,天地凉意生。今日小雪节气到,意味着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将变高,冬季降雪即将拉开序幕。而每到冬季必刷屏的“南方没有暖气”话题,早在上一场冷空气来临之前,就已在网络上形成舆论场。
城市冬季取暖的短板问题不止在南方。地处南北分界线、不南不北、亦南亦北的蚌埠,在冬季同样面临着“除了棉衣棉裤,取暖基本靠抖”的困境。那么,在集中供暖政策没覆盖、补贴跟不上、条件较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解决蚌埠人民冬季采暖问题?
除带有明显区域性特征的西片区热电联产集中供暖之外,天然气集中供暖与分户式壁挂炉采暖已经呈现流行之势,浅层地源热泵采暖、污水源热泵采暖也已初步进入能源型公司的视野。
集中供暖“先驱”,缘何慢慢败给现实?
生于斯长于斯的蚌埠人,常常将“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挂在嘴边,为与生俱来的地理优势引吭高歌。然而,随着寒冬渐至,单靠一身正气完全熬不住的蚌埠人,再不敢轻易说出这句傲娇的话语。嘴里秃噜的、眼里流露的,满满都是对“北方暖气里四季如春”的渴望。
导致这种落差的,是上世纪50年代定下的“秦岭-淮河”供暖分界线——分界线北边的城市由政府统一建设集中供暖系统,并且政府在实际供暖周期内还会给予供热企业和服务对象相应补贴;分界线南边的城市,不强制集中供暖,也没有任何暖气补贴。
这种制度设计,对于南北分界线城市尤其尴尬:既没有地道南方城市的温润气候,也享受不到北方城市的冬暖夏凉。冬天来了,该怎么取暖?
1989年投产的西区热电厂(现为安徽新源热电有限公司),因其热电联产的企业出身,成为蚌埠地区集中供暖的首个“吃螃蟹”者。
据曾经在热电厂工作过的张先生回忆,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热电厂除了集中精力为西片区的重点工业企业、驻蚌军事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供电、供热以外,还同时为包括军事院校、科研院所和热电厂宿舍在内的单位小区供热。他自己分得的单位热电厂宿舍,直到他搬离前,已经让他度过了好多个温暖的冬天。
和张先生一样在冬季也能感受融融暖意的,还有中国电科41所的王先生、装甲兵学院的李女士。他们取自寒冬的幸福感,也都来自于热电厂的蒸汽热能,“单位和热电厂合作,以集中供暖的方式给员工送来福祉,在蚌埠这座城市十分难得”。
事实上,这种“难得”背后的原因,一是它们的单位属性,二是地理上的“近水楼台”。“无论是车管学校宿舍、海校宿舍、123医院宿舍、40/41所宿舍还是一机部设计院小区,都在热电厂蒸汽供应的有效半径之内,算是搭上了热电厂这台‘顺风车’。”早年在热电厂供职、现转为下游公司安徽汇能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任职总经理的梁杰如是告诉记者。
在他近三十年的履职记忆里,热电厂周边的住宅小区或多或少都有过“守着热电厂却不能取暖”的不甘。于是近些年,热电厂开始与高科花园、天地花园、迎河碧水湾、和顺新视界等小区合作,尝试给商业住宅小区集中供暖。
然而,这样的探索却没能达成预设的理想:高科花园和天地花园两小区因居民采暖意见不统一,在磕绊中挺过几年后中断了合作;改良了运营模式后的迎河碧水湾小区,也因一户一表带来的运营成本和管理难题而无疾而终;想要借集中供暖提升品牌魅力的和顺新视界小区,也在一期工程试水不利后,决绝地放弃了二期工程的合作。
即将迎来第三个采暖季收费的和顺新视界物业经理朱小姐,最近一段时间开始准备为小区内申请今季采暖的家庭张贴标识。“我们小区是集中供暖小区,但是一期900多户中,只有不到400户按要求装了暖气设备,安装率不到50%。”朱经理说,即便如此,今年到目前为止,也只有224户向我们递交了采暖申请。这也就意味着,另有100多户处于“爱采不采,不采却可能偷着采”的难控失控状态。
“供暖小区都是将公共供热管道直接铺到住户家门口,并用一个三角阀控制,住户个人轻松就能掌握操作。一旦出现‘小动作’,我们既没法解释,还将承担损失,只能今后加强巡查并发动群众监督。”在她眼里,通过贴标识发动群众监督,纯属无奈之举。
据记者调查,造成供暖家庭“爱采不采”的,主要还是那些已经弃采小区遇到过的共性问题:采暖费用偏高。
非强制采暖区,如何因地制宜因时而动?
事实上,与蚌埠市民的经济收入相比,短则三个月长则100天的采暖季,无论是按房屋面积测算还是按实际流量均摊,采暖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在和顺新视界,这两种收费方式均已做过尝试。物业朱经理告诉记者,小区在集中供暖的第一年,根据业主要求采取每家每户计量收费,不仅抄表统计核算的工作量巨大,还因为一些细节问题让物业蒙受了亏损,最后在开发商的补助下才算完结。转为按25元/平方米收费的第二年,因为有限的采暖用户数量和不可避免的管道热损耗问题,物业也只是“出力赚吆喝”。今年,已过质保期的管道检修和保养又多出点费用,均摊到采暖用户头上后,收费标准设定在27元/平方米。也就是说,住在100平方米的房子里,一个采暖季下来要交2700元采暖费。
不仅居民采暖费用偏高,供热企业用能成本同样高企。用汇能动力董事长吴雁的话说就是,“非强制采暖城市一没有供暖支持政策和补贴,二还要承担煤炭能源价格和管道建材价格上涨的压力,企业用能成本不可能不高”。
于是,无论是供热企业还是用热住户,都将历史遗留的“非强制采暖区”作为不能温暖过冬的头号理由加以声讨。但这个客观因素,似乎并不能成为南方城市对群众温暖过冬诉求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借口。
有消息报道称,浙江杭州于2017年3月推出天然气家庭分户式供暖服务,用户可以自由设置供暖时长、温度,用热可单独计量;湖南长沙于2017年11月中旬开始对滨江新城和洋湖生态新城启动集中供暖;湖北武昌20个小区、1.8万家庭已经享受集中供暖;江苏扬州加大供热管网建设力度,位于瘦西湖景区的凤凰水岸等多个小区将实现集中供暖;合肥热电集团的热电联产供热,已经覆盖11.5万户居民,滨湖新区供能面积500万平方米的多能互补型区域能源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在我市,除了早些年利用热电厂蒸汽在西片区率先探路集中供暖之外,小区供暖的触角也开始延伸到了龙子湖东岸。直接推动这项工作的,正是另一家能源企业——蚌埠新奥燃气有限公司。
2017年,新奥燃气主动出击,经过多轮磋商与沟通协调,最终与康恒地产达成合作,促成全市首个天然气分布式集中供暖小区落户康恒·滨湖蓝湾二期工程,采暖配套共计87207平方米、惠及集中采暖用户477户。
如今,这批房子已经陆续到了交付环节,将于明年冬季正式启动集中供暖。在西片区集中蒸汽供热不断唱衰的情况下,天然气集中供暖又如何保证它的可持续性呢?
具体操作中,无论是开发商还是供热方,都对这次试水抱有较为审慎态度。“我们花1000多万给小区上采暖设备,不光是为了提升小区品牌附加值,还为了和燃气公司达成后期运营方面的进一步合作。”滨湖蓝湾项目总经理顾永告诉记者,基于我市及其他地区一些失败案例的前车之鉴,决定加推集中供暖之前,项目方与供热方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可行性论证,最终采用“合同制”促进三方合作:业主在买房咨询时,即被告知房屋的集中供暖属性及买入后的缴费事宜,如果不接受这一设计就自动放弃,一旦签订买房合同,便必须遵从这一附加设计并不得反悔。业主在拿钥匙收房时,必须与供热方签订一份用热协议,约定供暖与采暖的权利义务。“在南方城市享受‘暖冬’,没有契约精神很难行得通、走得远。”顾永说。
承担小区供暖后期运营的新奥燃气,也从选择优质小区、高端客户方面给出建议并做出努力。据介绍,滨湖蓝湾的集中供暖楼宇,主要集中在别墅、大平层和花园洋房上,客户的高端性可见一斑。
民间自发行动,给集中供暖带来什么启示?
在我市,比起那些遥不可及、难以覆盖且劳师动众的集中供暖大手笔,依靠空调、电热器、煤炉取暖,对市民来说似乎更切合实际。而那些条件相对优渥的家庭,选择通过安装分户式天然气壁挂炉取暖,也已渐成风潮。
据新奥燃气保守测算,目前全市已有壁挂炉采暖用户2万余户,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长。
但是,在专业人士眼里,采用天然气能源站方式为小区集中供暖,不仅比分户式供热效果更好,关键还能节约能源、改善城市大气质量。然而,这样的想法实现起来有多难,在新奥燃气副总经理吴圣明眼里,已不是三言两语就可言明——
“抛开老旧小区操作难、新建小区意愿弱不说,单就‘煤改气’带来的天然气资源趋紧、冬季价格走高来说,集中供暖的用气成本就可能成为压垮百姓接受度的‘稻草’,从而陷入非强制采暖区‘无政策难成活’的操作怪圈。”
汇能动力董事长吴雁对此深表认同。他认为,在电、天然气、蒸汽等热源中,经济性相对更高的蒸汽取暖模式实施起来尚且困难多多、道阻且长,更别说其他了。
在吴雁的思维里,城市供热问题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现实需要,应该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重视。“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恶劣生活的忍耐程度都在变化,分界线以南的城市居民采暖,也已成为非强制、半民生的一种社会诉求。”他表示,政府层面应该打破强制采暖与非强制采暖的传统界限,在规划上统筹引领,并引导城市在城市扩建、地块开发时同步实施居民采暖设计。毕竟,“一两家企业哪怕‘能量’再大,也不可能承担整个城市集中供暖的规划与建设工作”。
采访中,吴雁还抛出一个问题:所有居住环境的改善都需要成本,居民冬季采暖的成本谁来出?
“从企业的社会责任来说,汇能动力作为国有控股的具有公用服务性质的企业,不是不可以参与到居民采暖这项事业中,但怎么参与、参与到什么程度不好说,总之,不能让国有资产流失是底线。”吴雁的言外之意,是企业的成本思维、风险意识与服务意识共生共存,企业不可能成为民生工程的主力担当。
试图在居民采暖市场分得一杯羹的新奥燃气,凭一己之力与很多开发商洽谈过小区供暖合作,除获得在康恒地产的小范围“试验”,其余大多吃了闭门羹。但即便如此,借鉴外地城市做法,采取浅层地源热泵采暖、污水源热泵采暖也已初步进入新奥燃气高层管理者的视野。
逐步推动居民小区集中供暖,俨然已成为新奥燃气推广和利用清洁能源的下一个阵地。去年,新奥燃气总经理常空在公开场合提交了一份有关在蚌埠推行居民小区集中供暖的建议,认为我市也应该借鉴合肥、杭州、南京、上海、扬州、南通等南方大中城市以民生工程的名义推进居民小区集中供暖的做法,将居民小区集中供暖作为一项民生工程,纳入到每年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工作当中。
他说,居民小区集中供暖应纳入城市整体规划中,高起点规划,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为此,新奥燃气还草拟了一份《蚌埠市城区供热初步方案》,对新建小区集中供暖、老旧小区分户式供暖及智能热网平台建设提出思路。
无论是居民个体还是能源企业,内生力量尚且如此之磅礴,政府层面又当如何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