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绿色能源 为蚌埠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3-10-12 18:38 蚌埠发布客户端  

蚌报融媒体记者 周芳林 刘晨 通讯员 马中正 文/图

金秋时节,淮畔珠城,“风”“光”真好。

五河县朱顶镇丘陵地区,一台台大风车迎风转动。我市首个风力发电场——五河县饮马湖风力发电场,年发电约1亿千瓦·时,年节能3.18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万吨。

在怀远县100MWp渔光一体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现场,土建工作基本完成,工人往来穿梭,太阳光伏发电单元有序安装,开启项目建设“加速度”。

无独有偶,在固镇县刘集镇,中广核新能源安徽分公司固镇珍珠新能源汇流站220kV升压站并网发电成功,这标志着我省首个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正式并网发电。风电项目目前正在基础施工阶段。

好消息不断传来——

在全省率先实施光伏建筑一体化工程,建成投用世界单体规模最大的薄膜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示范项目;

30×30平方厘米铜铟镓硒(CIGS)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0.3%,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新能源产业作为蚌埠市聚力发展的五大产业集群之一,目前集聚了规上企业46家。今年1至8月,蚌埠市新能源产业集群产值104.3亿元,同比增长33.6%,连续7个月实现30%以上高速增长。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一张充满生机的“绿色能源”版图,正沿着淮河生态经济带徐徐展开,也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发展理念驱动下的转型之变

在淮河文化广场的全要素低碳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汽车充电站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一字排开,每个充电桩上都配备充电枪,车主使用手机扫码进入操作界面便可进行充电。

“很方便,停好车,逛一趟超市,回来电就充满了,不到40分钟。”市民陈先生说,现在新能源汽车充电站越来越多,根据导航查询,就能看到离自己最近的充电站。

日前,固镇县刘集镇,中广核新能源安徽分公司固镇珍珠新能源汇流站220kV升压站并网发电成功,标志着我省首个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正式并网发电。

据悉,该充电站是安徽省内功能最全、元素最多的全要素响应源网荷储充换协同的综合能源项目。站内配套建设了风光储智慧路灯10座,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光伏车棚1500平方米。光伏能源可以通过电池板、逆变器直接提供给充电桩使用,实现源网荷储充区域能源的自平衡。预计全年可换发绿电2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62.39吨,实现了对新能源汽车安全、快速、便捷的电量补给。

作为安徽省首批光伏建筑试点城市,我市通过不断探索拓展光伏应用场景。光伏建筑全称是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的有机结合,可以为建筑提供清洁电力。蚌埠体育中心、三馆、8.5代TFT-LCD玻璃基板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等是我市比较有代表性的光伏建筑。

2021年,固镇县被国家能源局列为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为确保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顺利进行,该县按照“政府组织、市场运作、试点示范、逐步推进”的思路,大力推动固镇县毛钽厂中学、实验中学南城校区、长三角示范产业园等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项目落地实施,“点亮”绿色生活,催生“阳光效益”。

行走在固镇县城乡,您能看到,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板平铺在居民楼上、小区两旁,“尽情”地吸收着阳光,将光能转为电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面对全球碳减排潮流下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气候行动目标。蚌埠积极响应号召,积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加快前瞻布局,以创新促发展,稳步推进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开发利用,不遗余力地推动着产业的绿色创新发展。

淮河文化广场全要素低碳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汽车充电站

据市发改委能源办主任张腾介绍,目前,全市已建成并网集中式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共计12个,年发电量约11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9.4%;全市已获得并网指标但未建成并网的集中式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共7个,全部建成后可年新增绿电54亿千瓦·时。

立足优势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蚌埠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中提出,聚焦能源高质量发展,在统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加强能源安全保障的背景下,强化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是我市“十四五”期间能源工作的重要方向。

蚌埠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重点突破。新能源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光伏、锂离子电化学储能,在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智能逆变器及配套装备、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等方面加快延链补链强链。

规划、目标立定,执行是关键。

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实施助企发展“六大行动”,加快制造业提质降本增效,持续做大项目、企业、创新“三个增量”,实现了新能源产业集群高速发展。

光伏领域形成以“硅砂加工—光伏玻璃、背板材料—电池片及组件—光伏电站”为主线的产业发展链条。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已形成从“硅砂加工—太阳能玻璃制造—镀膜玻璃—薄膜电池组件(CIGS薄膜电池)—光伏工程”的薄膜光伏产业链条。凯盛光伏完成了24项核心工艺及其装备的国产化开发,研制出薄膜太阳能电池智能传输系统等“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成功下线我国第一片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高效模组,建成了国内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0MW铜铟镓硒发电玻璃生产线,稳定量产了我国铜铟镓硒发电玻璃“首批次”新材料,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垄断。

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2022年,全市共招引新能源产业项目45个,占全市项目的9%,协议总投资833.3亿元,占全市项目的47.5%。今年以来,全市新签约新能源产业项目47个,计划总投资397.2亿元。

五河县朱顶镇风力发电机

新能源产业作为我市聚力发展的五大产业集群之一,目前集聚了规上企业46家,其中包括海控三鑫、壹石通、盛世新能源等产值过亿元重点企业16户。

向“上”而行 未来可期

前不久,市发改委及市新能源招商分局有关同志赴三县六区调研能源领域重点企业经营和在建项目建设情况,市能源领域专家库专家共同参与调研。

“主动靠前服务,倾听项目诉求,做好要素保障,全力协调解决项目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通威新能源怀远县鳗鲡池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现场,市发改委副主任许海涛如是说。

中广核固镇县风光储一体化项目一期100MWh储能项目已投运;光伏和二期286MWh储能项目计划今年投运,风电项目目前正在基础施工阶段,这也是安徽省首个风光储一体化示范项目。

海控三鑫(蚌埠)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1.6毫米太阳能超薄光伏玻璃新产品的研制成功,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助力企业在光伏行业发展的细分产品赛道上稳步前行。前8个月,海控三鑫实现营收近8亿元。

今年1至8月,蚌埠市新能源产业集群产值104.3亿元,同比增长33.6%,连续7个月实现30%以上高速增长。

这些仅仅是蚌埠新能源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的一个缩影。

项目建设现场

一个又一个项目加快推进的背后,是蚌埠坚持创新驱动和招商带动“两动并进”的不懈努力。

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我市锚定新能源产业千亿发展目标,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方针,聚焦光伏产业、锂电池产业重点领域及“关键”环节,加大龙头企业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壮大优势企业优势产品,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加速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将新能源电池产业打造成为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基于此,我市细化了相关目标——

产业规模显著提升。到2025年,光伏组件产能达30GW,风电整机产能达到3GW,锂电池产能达到20GWh,新能源产业产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累计招引亿元以上项目超100个。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建设一批省级制造业(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到2025年,新能源相关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30家以上,形成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

通过多方共同努力,不久的将来,相信我们一定能看到:绿水青山旁,一排排风车叶轮在乡村的广袤土地上随风转动,成片的光伏板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更多的清洁能源通过电网输送到千企万家,蚌埠能源发展随之踏上一个新的台阶……

138

蚌报融媒体记者 周芳林 刘晨 通讯员 马中正 文/图

金秋时节,淮畔珠城,“风”“光”真好。

五河县朱顶镇丘陵地区,一台台大风车迎风转动。我市首个风力发电场——五河县饮马湖风力发电场,年发电约1亿千瓦·时,年节能3.18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万吨。

在怀远县100MWp渔光一体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现场,土建工作基本完成,工人往来穿梭,太阳光伏发电单元有序安装,开启项目建设“加速度”。

无独有偶,在固镇县刘集镇,中广核新能源安徽分公司固镇珍珠新能源汇流站220kV升压站并网发电成功,这标志着我省首个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正式并网发电。风电项目目前正在基础施工阶段。

好消息不断传来——

在全省率先实施光伏建筑一体化工程,建成投用世界单体规模最大的薄膜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示范项目;

30×30平方厘米铜铟镓硒(CIGS)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0.3%,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新能源产业作为蚌埠市聚力发展的五大产业集群之一,目前集聚了规上企业46家。今年1至8月,蚌埠市新能源产业集群产值104.3亿元,同比增长33.6%,连续7个月实现30%以上高速增长。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一张充满生机的“绿色能源”版图,正沿着淮河生态经济带徐徐展开,也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发展理念驱动下的转型之变

在淮河文化广场的全要素低碳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汽车充电站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一字排开,每个充电桩上都配备充电枪,车主使用手机扫码进入操作界面便可进行充电。

“很方便,停好车,逛一趟超市,回来电就充满了,不到40分钟。”市民陈先生说,现在新能源汽车充电站越来越多,根据导航查询,就能看到离自己最近的充电站。

日前,固镇县刘集镇,中广核新能源安徽分公司固镇珍珠新能源汇流站220kV升压站并网发电成功,标志着我省首个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正式并网发电。

据悉,该充电站是安徽省内功能最全、元素最多的全要素响应源网荷储充换协同的综合能源项目。站内配套建设了风光储智慧路灯10座,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光伏车棚1500平方米。光伏能源可以通过电池板、逆变器直接提供给充电桩使用,实现源网荷储充区域能源的自平衡。预计全年可换发绿电2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62.39吨,实现了对新能源汽车安全、快速、便捷的电量补给。

作为安徽省首批光伏建筑试点城市,我市通过不断探索拓展光伏应用场景。光伏建筑全称是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的有机结合,可以为建筑提供清洁电力。蚌埠体育中心、三馆、8.5代TFT-LCD玻璃基板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等是我市比较有代表性的光伏建筑。

2021年,固镇县被国家能源局列为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为确保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顺利进行,该县按照“政府组织、市场运作、试点示范、逐步推进”的思路,大力推动固镇县毛钽厂中学、实验中学南城校区、长三角示范产业园等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项目落地实施,“点亮”绿色生活,催生“阳光效益”。

行走在固镇县城乡,您能看到,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板平铺在居民楼上、小区两旁,“尽情”地吸收着阳光,将光能转为电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面对全球碳减排潮流下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气候行动目标。蚌埠积极响应号召,积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加快前瞻布局,以创新促发展,稳步推进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开发利用,不遗余力地推动着产业的绿色创新发展。

淮河文化广场全要素低碳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汽车充电站

据市发改委能源办主任张腾介绍,目前,全市已建成并网集中式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共计12个,年发电量约11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9.4%;全市已获得并网指标但未建成并网的集中式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共7个,全部建成后可年新增绿电54亿千瓦·时。

立足优势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蚌埠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中提出,聚焦能源高质量发展,在统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加强能源安全保障的背景下,强化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是我市“十四五”期间能源工作的重要方向。

蚌埠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重点突破。新能源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光伏、锂离子电化学储能,在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智能逆变器及配套装备、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等方面加快延链补链强链。

规划、目标立定,执行是关键。

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实施助企发展“六大行动”,加快制造业提质降本增效,持续做大项目、企业、创新“三个增量”,实现了新能源产业集群高速发展。

光伏领域形成以“硅砂加工—光伏玻璃、背板材料—电池片及组件—光伏电站”为主线的产业发展链条。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已形成从“硅砂加工—太阳能玻璃制造—镀膜玻璃—薄膜电池组件(CIGS薄膜电池)—光伏工程”的薄膜光伏产业链条。凯盛光伏完成了24项核心工艺及其装备的国产化开发,研制出薄膜太阳能电池智能传输系统等“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成功下线我国第一片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高效模组,建成了国内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0MW铜铟镓硒发电玻璃生产线,稳定量产了我国铜铟镓硒发电玻璃“首批次”新材料,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垄断。

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2022年,全市共招引新能源产业项目45个,占全市项目的9%,协议总投资833.3亿元,占全市项目的47.5%。今年以来,全市新签约新能源产业项目47个,计划总投资397.2亿元。

五河县朱顶镇风力发电机

新能源产业作为我市聚力发展的五大产业集群之一,目前集聚了规上企业46家,其中包括海控三鑫、壹石通、盛世新能源等产值过亿元重点企业16户。

向“上”而行 未来可期

前不久,市发改委及市新能源招商分局有关同志赴三县六区调研能源领域重点企业经营和在建项目建设情况,市能源领域专家库专家共同参与调研。

“主动靠前服务,倾听项目诉求,做好要素保障,全力协调解决项目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通威新能源怀远县鳗鲡池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现场,市发改委副主任许海涛如是说。

中广核固镇县风光储一体化项目一期100MWh储能项目已投运;光伏和二期286MWh储能项目计划今年投运,风电项目目前正在基础施工阶段,这也是安徽省首个风光储一体化示范项目。

海控三鑫(蚌埠)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1.6毫米太阳能超薄光伏玻璃新产品的研制成功,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助力企业在光伏行业发展的细分产品赛道上稳步前行。前8个月,海控三鑫实现营收近8亿元。

今年1至8月,蚌埠市新能源产业集群产值104.3亿元,同比增长33.6%,连续7个月实现30%以上高速增长。

这些仅仅是蚌埠新能源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的一个缩影。

项目建设现场

一个又一个项目加快推进的背后,是蚌埠坚持创新驱动和招商带动“两动并进”的不懈努力。

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我市锚定新能源产业千亿发展目标,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方针,聚焦光伏产业、锂电池产业重点领域及“关键”环节,加大龙头企业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壮大优势企业优势产品,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加速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将新能源电池产业打造成为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基于此,我市细化了相关目标——

产业规模显著提升。到2025年,光伏组件产能达30GW,风电整机产能达到3GW,锂电池产能达到20GWh,新能源产业产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累计招引亿元以上项目超100个。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建设一批省级制造业(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到2025年,新能源相关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30家以上,形成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

通过多方共同努力,不久的将来,相信我们一定能看到:绿水青山旁,一排排风车叶轮在乡村的广袤土地上随风转动,成片的光伏板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更多的清洁能源通过电网输送到千企万家,蚌埠能源发展随之踏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