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这处世界遗产,是安徽的“都江堰”

2023-11-07 15:14 来源:安徽日报  

七门堰在哪里?七门堰是什么?

这个名字,六安人自己都不一定熟悉。

11月4日,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我国4个工程入选。位于六安市舒城县的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进入大众视野,它竟是安徽的“都江堰”!

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入选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舒城县水利局供图

11月5日,深秋时节,龙舒大地上处处可见金黄色的稻田。顺着杭埠河,沿着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记者来到了舒城县干汊河镇七门堰村,七门堰灌溉工程的结点便“藏”在这小村的七门岭下。刚刚获得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七门堰,如今成了舒城县新的“网红打卡点”。

七门堰,建在七门岭下,因而得名。这个2200多年前的古代工程,为什么成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汉初,汉高祖刘邦伯兄之子、羹颉侯刘信在舒城县杭埠河(古称龙舒水、巴洋河)中段修建了七门堰调蓄灌溉工程,史称“七门三堰”,自此之后,这座大别山区的“都江堰”,在龙舒大地上发挥着重要的灌溉、防洪、防旱作用。

在七门堰工程处竖立的刘信塑像。舒城县水利局供图

古人的技术手段很有限,但古人的大脑不简单。能够使用2200多年的水利工程,必有特别之处。

七门堰的取水枢纽修建在河流由山谷进入平原的“谷口”地段,在这个位置,河床由窄变宽,坡度由陡变缓,在此布置取水枢纽,不仅便于因势利导控制水流,也便于施工。此外,七门堰的取水口均设置在河流凹岸,实现了对弯道环流理论的运用,根据不同河流的水文泥沙特征选择取水口的不同形式,成功实现水沙分流。

仔细琢磨,七门堰的理念很先进!如今被津津乐道的“海绵城市”,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七门堰有了初步实践。

七门堰灌区地处江淮分水岭过渡带,存在1.7万多个塘、荡,规模非常庞大,这种特殊的湿地系统,形成了巨大的蓄水库。在修建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时,古人充分利用了湿地形态,串荡成渠,连塘为蓄,串联十五荡。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减弱洪水对下游的危害。这是“海绵效应”的雏形,实现了调蓄洪峰、削减地表径流、涵养水源等多重功能。

“长藤串葡萄”式的灌溉网络体系,是七门堰的典型特征。据清《舒城县重修水利记》记载,七门堰灌区内灌溉用水具有一个自上而下,由河入堰,由堰入陂,由陂入塘,由塘入渠、入沟、入田的流态多样性。整个灌区形成了典型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是生态水利发展理念的重要标志。

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示意图。舒城县水利局供图

2200年间,七门堰成为了舒城县农业发展的保障,自有一套管理方法。在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知县刘显定七门堰引水例,规定上五荡用忙水,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七月底接堰水灌田;下十荡用闲水,每年八月初一至次年三月底,引堰水灌塘、陂、沟,蓄水灌田。此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民国时期,使强者不得过取,弱者不致失望。

七门堰在空间上充分利用了江淮分水岭地区的地形特点,而在时间上又利用制度缓解了降水量不均的问题,从两个维度上守护着龙舒大地上的生产、生活。

民国年间,连年战火,七门堰常年失修,进水闸被泥沙淤堵,水量日减。到新中国成立前,曾经的灌溉网络上五荡灌溉面积仅剩万余亩,下五荡仅剩4万余亩。

如今的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融入了淠史杭工程之中,依然守护着舒城县群众的生产、生活。舒城县水利局供图

新中国成立后,舒城县大力修复七门堰工程,从1952年初开始对七门堰工程进行修复、改扩建,结合地方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七门堰工程的改扩建工程一直持续到1965年,增设了大量的涵洞、渡槽、抬水坝等水利设施。1967年,七门堰被纳入了杭埠河灌区体系,融入了淠史杭工程之中,至今灌区有良田20余万亩。

干汊河镇种粮大户张文明告诉记者,“荡塘相连,涝能排,旱能灌,我爷爷告诉我,咱们这一块过去很少遭灾。”

都江堰,七门堰,几乎是同一历史时期的产物,都体现了惊人的智慧,而且都是从古用到今,成为活化的世界遗产。

65

七门堰在哪里?七门堰是什么?

这个名字,六安人自己都不一定熟悉。

11月4日,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我国4个工程入选。位于六安市舒城县的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进入大众视野,它竟是安徽的“都江堰”!

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入选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舒城县水利局供图

11月5日,深秋时节,龙舒大地上处处可见金黄色的稻田。顺着杭埠河,沿着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记者来到了舒城县干汊河镇七门堰村,七门堰灌溉工程的结点便“藏”在这小村的七门岭下。刚刚获得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七门堰,如今成了舒城县新的“网红打卡点”。

七门堰,建在七门岭下,因而得名。这个2200多年前的古代工程,为什么成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汉初,汉高祖刘邦伯兄之子、羹颉侯刘信在舒城县杭埠河(古称龙舒水、巴洋河)中段修建了七门堰调蓄灌溉工程,史称“七门三堰”,自此之后,这座大别山区的“都江堰”,在龙舒大地上发挥着重要的灌溉、防洪、防旱作用。

在七门堰工程处竖立的刘信塑像。舒城县水利局供图

古人的技术手段很有限,但古人的大脑不简单。能够使用2200多年的水利工程,必有特别之处。

七门堰的取水枢纽修建在河流由山谷进入平原的“谷口”地段,在这个位置,河床由窄变宽,坡度由陡变缓,在此布置取水枢纽,不仅便于因势利导控制水流,也便于施工。此外,七门堰的取水口均设置在河流凹岸,实现了对弯道环流理论的运用,根据不同河流的水文泥沙特征选择取水口的不同形式,成功实现水沙分流。

仔细琢磨,七门堰的理念很先进!如今被津津乐道的“海绵城市”,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七门堰有了初步实践。

七门堰灌区地处江淮分水岭过渡带,存在1.7万多个塘、荡,规模非常庞大,这种特殊的湿地系统,形成了巨大的蓄水库。在修建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时,古人充分利用了湿地形态,串荡成渠,连塘为蓄,串联十五荡。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减弱洪水对下游的危害。这是“海绵效应”的雏形,实现了调蓄洪峰、削减地表径流、涵养水源等多重功能。

“长藤串葡萄”式的灌溉网络体系,是七门堰的典型特征。据清《舒城县重修水利记》记载,七门堰灌区内灌溉用水具有一个自上而下,由河入堰,由堰入陂,由陂入塘,由塘入渠、入沟、入田的流态多样性。整个灌区形成了典型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是生态水利发展理念的重要标志。

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示意图。舒城县水利局供图

2200年间,七门堰成为了舒城县农业发展的保障,自有一套管理方法。在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知县刘显定七门堰引水例,规定上五荡用忙水,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七月底接堰水灌田;下十荡用闲水,每年八月初一至次年三月底,引堰水灌塘、陂、沟,蓄水灌田。此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民国时期,使强者不得过取,弱者不致失望。

七门堰在空间上充分利用了江淮分水岭地区的地形特点,而在时间上又利用制度缓解了降水量不均的问题,从两个维度上守护着龙舒大地上的生产、生活。

民国年间,连年战火,七门堰常年失修,进水闸被泥沙淤堵,水量日减。到新中国成立前,曾经的灌溉网络上五荡灌溉面积仅剩万余亩,下五荡仅剩4万余亩。

如今的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融入了淠史杭工程之中,依然守护着舒城县群众的生产、生活。舒城县水利局供图

新中国成立后,舒城县大力修复七门堰工程,从1952年初开始对七门堰工程进行修复、改扩建,结合地方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七门堰工程的改扩建工程一直持续到1965年,增设了大量的涵洞、渡槽、抬水坝等水利设施。1967年,七门堰被纳入了杭埠河灌区体系,融入了淠史杭工程之中,至今灌区有良田20余万亩。

干汊河镇种粮大户张文明告诉记者,“荡塘相连,涝能排,旱能灌,我爷爷告诉我,咱们这一块过去很少遭灾。”

都江堰,七门堰,几乎是同一历史时期的产物,都体现了惊人的智慧,而且都是从古用到今,成为活化的世界遗产。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