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激荡文化伟力 书写时代答卷④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2023-11-26 18:21 甬派客户端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不久前,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宁波社会各界挖掘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基因密码,为时代呼唤,为人民而歌,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四明文脉生生不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宁波日报、甬派客户端、中国宁波网特推出“激荡文化伟力 书写时代答卷”系列报道,激扬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展现积极昂扬的使命担当。


鄞江“十月十”庙会。张昊桦 摄


北仑区春晓街道,双狮“土豆节”热闹回归。村文化礼堂前,锣鼓喧天,舞龙、舞狮、腰鼓轮番上演,青团、土豆、米馒头等乡村美食,让游客流连忘返。

海曙区鄞江镇,“十月十”庙会如期而至。商贸市集上,人潮如梭,走书、杂技、戏剧等文化活动,兼具地方民俗传统与时尚创新元素,再现“老底子”风情。

……

在一场场“土”与“潮”、“快时尚”与“慢时光”的碰撞中,四明大地的万千乡村,正绽放千姿百态的文化魅力。

而这背后,是根植于人们心中的文化情怀,一种浓厚的、对乡土的依恋之情。

茂林修竹、阡陌稻田、古树老宅……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田园梦”。怎样让乡村从富起来到美起来、雅起来,增强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满足乡村群众高质量的生活需要?

近年来,宁波坚持融文兴业,以文化人,挖掘农村传统文化精髓,推动乡村塑形铸魂,促进农文产业深度融合,持续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开展文化惠民、乐民活动,塑造文明和谐乡风,让广袤乡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为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浙江样板”作出宁波贡献。


资料图:乡村咖啡。来源宁波发布


“转角遇到爱”。行走乡村,不经意间,就能邂逅“烟火气”与“文艺范”。

“荷塘咖啡”“宋韵入画”“文脉入画”“走马有戏”……鄞州区姜山镇千年古村走马塘是名副其实的“网红村”。去年冬天,“围炉煮茶”的人群挤满了村里的进士广场;今年端午节,古村客流量单日破万,村边停车长龙近千米;不久前,当宁波小百花越剧团将越剧原创大戏《走马御史》带到故事起源地——走马塘村上演时,现场火爆的场面几乎可以用“人山人海”形容。

走在古村街巷,你可能会遇见穿着蓝色进士服的少年,可能会听见浙江省知名箜篌推广人陈莉娜团队的悠悠琴声。祠堂影壁、村居烟火、农家土特产,都是流连古村的理由。

从最古最土到最潮最酷,一秒穿越。

无论鄞州的宋韵文化,还是象山的海洋渔文化,宁波始终注重乡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保护与利用结合,让“老手艺”赋能新生活、“老物件”焕发新生命、“老传统”站上新舞台,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更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供旺盛活力。

文化不仅提亮乡村底色,更激发村民内生动力。



猪食槽养起了红金鱼,破瓦片堆出了新篱笆,飞鸟鱼虫上了墙,烂石碓泼彩成了印象画……这是宁海县大佳何镇葛家村实施“艺术乡建”后的新面貌。

宁海县的“艺术家驻村”行动,首个艺术家团队进驻的就是大佳何镇葛家村,通过“激发内生动力”的方式,为村民打开艺术殿堂之门,为村庄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乡村探索出一条艺术振兴之路。

在中国人民大学丛志强副教授的指导下,葛家村充分挖掘村里特色资源,多元利用易得、成本低的材料,花小钱“办大事”。村民们利用随处可见的毛竹、石子、稻草等作为原材料,把葱、蒜、韭菜等农作物栽种在竹筒、猪食槽里,化为美丽的乡村盆景,用毛竹制成了篱笆、窗户、风铃,用石子铺地,打造花坛,用碎布做成布画、门帘、墙饰……


宁海葛家村。尤才彬 摄


村里的妇女、儿童、老人,只要有一技之长,都成了“乡建艺术家”。农妇袁小仙和丈夫设计了70多个布玩具,10余种毛竹用品,自豪地当起乡村文创艺术品掌柜;会挖笋的村民葛国青成了竹艺艺术家,泥瓦匠葛万将自家小院改造成仙绒美术馆并当上了馆长……往日那些被闲置的资源被一一发现,乡土文化体系逐渐形塑。村民们不仅收获了个人潜能创造的红利,而且重新认识乡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

当文明、艺术成为村民们的梦想和追求,他们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炽热情感,就会成为振兴乡村的最能够迸发创新、创造的力量。葛家村艺术家驻村激发村民内生动能改变乡村,探索出一条既富“脑袋”又富“口袋”的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之路。

“火种”传递到鄞州东钱湖镇城杨村。短短一年,经艺术“催化”的城杨村,亦从默默无闻的偏远山村成为网红打卡地。如今,艺术赋能乡村在宁波已呈燎原之势,还“远嫁”贵州晴隆、四川普格等地,辐射5省13县。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乡村和城市相比,精神富裕是“短板”。建设乡村文化阵地,特别是能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和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礼堂,是补足乡村文化“短板”的重要举措。

宁波是全省率先实现文化礼堂全覆盖的城市,遍布全市乡村的2093座文化礼堂,悄然改变着乡村群众的文化生活。

文化礼堂好戏连台,自编自导自演的“村晚”嗨翻众乡亲,读书看报去礼堂、文化活动去礼堂、医生义诊去礼堂……文化礼堂已经成为村民晚饭后放下筷子最想去的地方,也成为矗立在田间地头的一个个精神家园和文化新地标。


北仑春晓街道双狮土豆节。许天长 摄


天然舞台每年送高雅艺术进基层近520场,全市年送戏下基层6000余场次,送书下乡100万册次,送展览讲座1000多场次,受惠群众近300万人次;

建设“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每千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482平方米,位居浙江省第一;

农家书屋每年流转更新图书30多万册,不仅成为农民汲取文化养分的“大本营”,也是农民掌握先进技能的“加油站”……

宁波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化和艺术带给乡村的,不仅仅是浓厚的艺术氛围与生态环境的改善,还有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肉眼可见的基于新农业文明的社会体系建构。

让文化和艺术赋能,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村美民富生活好,乡风文明画卷美。筑梦乡间,一起携手共建农村精神文明家园!


21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