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家庭与梦想同在 焦虑与内疚常伴

2019-03-08 09:30

□蚌埠新闻网记者 余小乔/文 刘晨/图

与全职妈妈不同,这是一个需要跳离家庭到职场打拼的妈妈群体,体味职业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与职业女性不同,这是一个需要在下班后立即回家并迅速切换成“超人妈妈”的女性群体,感受着哺育孩子照顾家庭带来的温馨与疲惫。

今天是第109个国际劳动妇女节,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一肩双职”的职场妈妈身上,通过调研走访、座谈倾听和口述实录的方式,采集了诸多透支身心、负重前行的职场妈妈生活样本,也获取了部分借助“艺术的方式”将压力成功转嫁了的案例。所有这些样本和案例都表明,在这些职场妈妈眼里,孩子和梦想双双不可辜负,学会“弹钢琴”、练好“平衡术”、打好“主动仗”既需要智慧,也需要艺术,还需要全社会关心关注。

两个战场切换出“超人模式”

“等职场的我下班了,家里的我就该上班了。等家里的我下班了,职场的我又该出发了。”身负特殊兼职的职场妈妈,在两个战场辗转交替中,折腾出“双面人生”。

6:00闹钟一响,我像装了弹簧一样跳下床,妈妈角色正式上演:给需要6:40出门的大儿子和老公准备早餐,主食、牛奶、水果一样不少。待两人吃好出门,正好喊小女儿起床,监督洗漱、吃饭、收拾。

7:20,送小女儿上学,路上用电话给远在外地的爹娘问个安。

8:00,到单位,迅速进入职场超人状态:一边准备老板交代的文章,一边盘算着利用中午时间与保险公司商量涉水房屋的理赔事宜。

10:00,接到老板电话,需要帮他准备一些材料并设计一份实验方案,眼睁睁看着时针指向12:00,终于完成任务,用10分钟吃完午饭,开车回家。

12:57,在约定时间前3分钟赶到家,陪着“金主”绕着房屋仔细视察一番。

13:40,“金主”走了,也到了接小女儿时间(女儿学校水管爆裂,水漫金山,课后托管班业务也停了)。电话求助到朋友家,请朋友帮忙临时看护。

14:00,老板的任务又发了来,啥也不说,继续查资料完善实验方案,一直到17:00。忽又想起今天与老师有个约,还与俩娃的游泳课时间起了冲突。

17:30,回家路上一边开车一边盘算,最终决定把孩子先送到游泳馆托付给教练,并电话遥控老公给俩娃买外卖快餐。

市长热线服务中心的“娘子军”。这个平台总共集结了61名女员工,其中32位已为人母。

以上是网友“雏凤清音”记录在博客上的一篇随笔——《活跃在职场的超人妈妈》。她说,原本被家里人照顾得如同生活在金字塔里的小姑娘,硬生生被职场妈妈这种特殊兼职,逼出了一个特别能干的自己。她感慨说,“每个人上足了发条后都会是超人。”

同样被“两个战场”逼得更勤劳精干的,还有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李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自诩自己是一个对工作和家庭要求相当严格的人,“即便孩子很小需要事事照料,即便身边缺少人手帮衬,无论如何,照顾孩子问题都不能马虎,工作上也要积极向上,尽量优秀。”

为此,她“把身心劈成两半”“把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用”:妈妈身份在线时,经常身体在哄喂孩子或者整理家务,脑子里却为工作上的事“开小差”。职场身份在线时,上下班的路上,一定不会无聊到东张西望、乱翻手机,而是会在心里默默设计着在手工作即将开展的流程,或者盘算着带孩子与干工作起冲突的临时解决方案。

她还把工作场所与照料孩子做到最优组合:只要能在家中完成的工作,尽量不去办公室占坑;但凡需要出差,临时请来亲妈也要带着她们一起“说走就走”。

家有男宝的迟钗是一家企业的财务主管,在儿子一岁半时,她也接到过出差的工作安排。“如今想来,带着婆婆和儿子一起出差的经历,还挺深刻。”迟女士笑言,“儿子的第一个长途旅行,在他不谙世事的年纪,献给了妈妈的工作。”

在婆婆眼里,迟女士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超人妈妈:孙子出生没几天,媳妇就患上了严重的奶结。因为干预不及时,再加上手法不当,奶结发炎化脓,不得不手术导流。为了不让孙子就此喝不上母乳,媳妇为母则刚,咬牙忍受各种不适,一边治疗一边调理,最终让孙子喝上了健康营养的乳汁。孙子刚学会走路没多久,有次在超市趁大人不注意“单溜”了几分钟,媳妇顾不得换鞋便心急火燎地赶过去,结果把小腿摔成了骨裂,打上钢钉和石膏后不到一个月,就拄着拐杖步行去单位上班,因为她的工作不适合在家里办公。而在家休养的那段时间,媳妇坚持一边教孙子看图识字学知识,一边积极备战注册会计师考试。去年,媳妇换了一份工作,为了方便照顾家庭,她唯一的诉求就是,单位要离家很近。

与迟女士一样,在银行上班的齐静也没有坐在家里办公的可能性。3月4日上午,记者在与她简短的交流中了解到,她同样也是一位被“两个战场”左右撕扯的职场妈妈:工作日工作较忙,经常加班,周末时而开会,时而搞客户活动。平时一般晚上7点以后到家,饭后辅导孩子作业,效率高时9点钟能结束战斗,也有熬到10点钟的时候。不加班的周末,基本上送上小学的大宝上各种辅导班。

3月7日,市长热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接听热线电话。

“总的来说,职场的我一下班,家里的我就要开始上班。等家里的我下班了,职场的我又该出发了。”她说,一个星期下来,能休息半天已属正常,如果遇上流感高发期,而俩娃又不幸中招,休息时间则直降为零,“累到秒睡也是常有的事”。

……

在我们身边,一边工作,一边顾家,拼搏在工作和家庭两个战场的职场妈妈俯拾皆是。而在某些特殊的工作岗位,“半边天”已经不足以形容女性的地位,“整片天”才是她们正常的“打开方式”。

正在创建“三八红旗集体”的市长热线服务中心,就是这样一个几乎百分百全是女员工的政民互动平台。这个平台总共集结了61名女员工,占全平台员工的九成以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娘子军团。其中32位已为人母,在每一个轮值的工作时段,她们都需要在职场与家庭的双重角色中做出权衡、闪转腾挪。

两套评价体系映照出“角色博弈”

“面对工作和家庭,职场妈妈很多时候就是一种身不由己、不由自主的社会存在。”是照看生病的孩子还是出席一场重要活动?是多讲一个故事还是加班赶个报表?每做出一个选择,都映照着两种角色之间的博弈。

陈女士是一名老师,要孩子时已是学校骨干。她告诉记者,熬过了难带的婴幼儿期,进入小学阶段的女儿却让她时常会想:要不要辞职在家做全职妈妈,全身心陪伴孩子?

她说,女儿从出生到上幼儿园,一直由父母婆婆帮忙照顾,自己除了每天变着花样做点好吃的,就是一年几次带着女儿去旅行,心理上较轻松。自打女儿上了小学,学习与教育的压力让她“明显感觉时间紧张,心理压力增大”,再加上孩子刚进入学习状态,不是那么顺利,“鸡飞狗跳的事时有发生”。

“现在,几乎所有需要出差的工作或者学习都被我推辞了。”陈女士说,身为妈妈,当下最要紧的是尽量不离开孩子,做好陪伴和指引。但同时,工作也不能说辞就辞,“妈妈如果是个积极向上的人,也会给孩子正向的激励和影响。”

于是,她最近一个阶段的作息安排是这样的:下午5:00下班,到家5:20,先看看孩子作业做得怎样,没做完,孩子继续,妈妈去菜场买菜,准备晚餐。做好晚饭,吃完,孩子自由活动一会,妈妈洗碗,然后检查作业,帮忙听写,监督背课文、做预习。孩子任务完成后,妈妈陪着一起洗洗上床,在床上读读故事书。孩子睡着差不多近10:00,妈妈再去看看书、备备课、写写论文。如果课题任务重的话,需要熬夜到12:00。早晨6:30起床,准备一家三口早饭,收拾屋子,7:40出门上班。

3月6日,百货大楼专柜营业员杨双玲在一家教学机构询问孩子当日学习情况。

这是一个适度侧重、尽量双全的职场妈妈做出的取舍,也是最能安抚她个人心理的一种选择。然而,面对家庭和工作两套评价系统,很多职场妈妈却陷入“两头不讨好”的困境——为工作焦虑,因孩子内疚。

一年需组织上百场活动的林女士是一位媒体人,她告诉记者,每当因为工作上的事而忽略了孩子,内心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愧疚感。同样,偶尔因为孩子的问题影响了工作效率或效果,心里也会十分不安。

因此,在职场妈妈身上,博弈似乎无时无刻不在。而在她们心里,“透支身心却讨不了好”却是最要命的一种感受。

“就知道工作,哪有个当妈的样子。”面对公婆这样的质疑声,林女士选择不听、不接茬,主动“屏蔽”了事。

“如果工作太难干,干脆回家做全职算了。”面对老公不切实际的建议,李女士感到自己“无奈得像个笑话”。

“要是精力实在跟不上,你可以申请休假。”面对顶头上司的“特别关心”,迟钗的第一反应是懵,心里有苦难诉。

……

有位张姓职场妈妈在朋友圈中这样写道:育儿和工作,本就是职场妈妈自己与自己的拉锯战,属于内部矛盾。调和得好,三方面皆大欢喜。调和得不好,就是三头受气。自己长不出“三头六臂”,身边又没有“接盘大侠”,我的建议是两个字,慎入。

她告诉记者,十年前成为众多职场妈妈中的一员时,她还很年轻。那时因为精力旺盛,再加上有老人主动帮忙照料孩子、料理家务,工作上的她表现得特别积极上进,时常在晚上哄睡孩子后再定个闹钟,半夜爬起来开展工作,工作家庭两不误,游刃有余。三年前,因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地赶了个二孩“时髦”,生活上也没有得力的人“接盘”照料,“整整三年,整个人感觉职业触到了天花板,生活也变得一团糟。”

她感慨说,在面对工作或家庭时,职场妈妈有时就是一种身不由己、不由自主的社会存在。“无论你如何用力如何使劲,一些时不时冒出来捣乱的不可抗力因素,甚至一根‘稻草’,就可能把你整垮。”她说,在她内心深处藏着这样一件事:2010年夏天,不到一岁的孩子生病住院,其间因为输液不当让孩子差点休克。但她的事假却没有如愿被批准,逼得她白天拿着手机找个没人的病房开展工作,晚上把孩子哄睡后找个安静的地方加班赶工,“当时撂挑子的心真有”。

现实中,因身边缺乏救急“稻草”而倍感无奈的职场妈妈,又何止一二。

“我不是说每天都指望老人帮着干些什么,但确实,没有老人或者老人倒下了,真的不行。”从湖北宜昌远嫁来蚌的祝翠,去年5月份就遭遇了婆婆住院、老公陪床,自己带着双胞胎女儿在单位值十几个小时夜班、早晨抽身送孩子去学校的难忘时刻。

“今天开完会,我还有两份材料要写。什么时候写?晚上等孩子睡着后再写呗。”公务员身份的王芳芳,因工作原因手机始终保持24小时开机状态,即便不定闹钟,心里藏着活时也总在半夜三更自然醒来,然后起床投入工作。

“我和老公双职工,两人边上班边带娃,感觉一家三口就像坐在一条摇摇晃晃的小船上,颠簸来颠簸去。”在某事业单位供职的方林直言,要不是在高校上班的老公有相对充裕的时间适时为家庭“补位”,自己的“职场时间”应该会艰难许多。

“弹钢琴艺术”为职场妈妈赋能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学会了权衡取舍,有人学会了转嫁压力。”工作的经历,让妈妈更有智慧,更大气,更能有眼光地照料孩子,而照料孩子过程中的温情,也更让工作有所寄托。

育儿辛苦,职场艰难;时而焦虑,时而歉疚……这种两难的处境之下,职场妈妈图什么?

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徐进,向我们讲述了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恒河猴实验:哈洛的团队让新生的婴猴从出生第一天起便与母亲分离,以后的165天中,与铁丝妈妈、布料妈妈生活在一起。铁丝妈妈的胸前挂着奶瓶,布料妈妈没有。实验结果表明,虽然当婴猴同铁丝妈妈在一起时能喝到奶,但它们只有产生饮食需要时,才主动去找铁丝妈妈,其余大部分时间则依偎在布料妈妈身上。

“这个实验表明,幼小的生命对所依附的对象的诉求是会改变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只看到对立的两面,而应该辩证地求同存异。”徐进表示,稳重、思维敏捷、效率高、做事理性是对职场女性最基本的特质要求,而母亲角色一般需要温柔、耐心,这样相辅相成的特质融合在一起,就促成了职场妈妈的智慧和担当。

她认为,职业梦想和亲子梦想虽然要求不同,但是它们可以相辅相成,既可以锻炼人们在工作上干练高效,也可以培养生活中的温情。“一来,工作的经历可以让妈妈更有智慧,更大气,更能有眼光地照料孩子;二来,照料孩子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温情,也更让工作有寄托。”

或许正因为此,职场妈妈们顶住“两个世界”的压力,接受着“两个战场”的考验,极度认真地修炼在这条苦楚又快乐的路上——

“虽然每天都辛苦,但是工作没耽误,孩子也一天天进步,还有什么不能满足的呢?”

“家有俩娃,上着班熬着夜缺着觉,没有时间没有娱乐没有自己,可是那又怎样?孩子们跑过来吧唧一大口再送上一句‘妈妈我爱你’,哈哈,一切都值得。”

“一切都值得”,短短五个字,道尽职场妈妈甘苦。但无论如何,以责任和爱的名义负重前行,却是职场妈妈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而那些得以在职场上叱咤风云的妈妈们,要么背后有忠实的后援团做依靠,要么就是学会了怎样“弹钢琴”。

心理咨询师张玮就“钢琴术”提出建议:在面临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时,职场妈妈要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适当降低自我预期;要学会改变思维方式,多关注积极正面因素,而不去苛求完美;要明晰自我诉求,善于掌握节奏,区分职场工作和育儿工作的缓与急,“一曲钢琴曲,音律有高低,节奏有缓急,要遵循弹奏的规律,突出主旋律,弹好重音符,才能渐入佳境”。

也就是说,在进入职场妈妈角色之前,要明确好主次角色,哪怕这个主次只是阶段性安排。一旦确定了主次,也就意味着某个阶段需要放弃某些东西。比如重心偏向家庭时,不要羡慕别人在职场上挥斥方遒、步步高升,坚守住本职和本分后,就应该坦然接受工作上的80分。而一旦重心往职场倾斜,就要让自己火力全开地面对职场,提高效率,提升自己,让选择更有价值和意义。

身边的部分职场妈妈,显然已经认识到了取舍的重要性。市委党校老师陈小洁坦言,身处职场的妈妈们,应在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重心,孩子小时本就应该多享受与孩子一起的时光,孩子大了,全身心投入在工作上也无可厚非,“无论何时,调整好心态、学会取舍很重要”。

而在值守于市长热线服务中心的一群娘子军眼里,哄好爸妈和公婆、培养老公带娃顾家的能力也很重要——“只要老人身体硬朗,愿意帮忙,时不时给他们点物质和精神上的抚慰,哄住就好”;“只要老公愿意承担,愿意付出,干得好的要往花里夸,干得不好也不评头论足,闭嘴就好”。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齐女士家,吃喝用度、卫生整理等所有家务活几乎全部被婆婆一人承包,平日接送两个孩子上下学,也由孩子爸爸和奶奶各承担一半。她说,不用为繁杂的家庭事务所扰是她的幸运,也让她得以抽身在职场迅速成长。

在张女士家,被灌了“鸡汤”的孩子爸,也在结束职场战斗后主动选择回家,和职场妈妈一起照料家庭、分担家务、辅导孩子。可见,家庭成员的补位,也是帮助职场妈妈回归自我、实现价值认同的重要方面。

三八节到了,愿所有职场妈妈们都能被温柔以待。

360

□蚌埠新闻网记者 余小乔/文 刘晨/图

与全职妈妈不同,这是一个需要跳离家庭到职场打拼的妈妈群体,体味职业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与职业女性不同,这是一个需要在下班后立即回家并迅速切换成“超人妈妈”的女性群体,感受着哺育孩子照顾家庭带来的温馨与疲惫。

今天是第109个国际劳动妇女节,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一肩双职”的职场妈妈身上,通过调研走访、座谈倾听和口述实录的方式,采集了诸多透支身心、负重前行的职场妈妈生活样本,也获取了部分借助“艺术的方式”将压力成功转嫁了的案例。所有这些样本和案例都表明,在这些职场妈妈眼里,孩子和梦想双双不可辜负,学会“弹钢琴”、练好“平衡术”、打好“主动仗”既需要智慧,也需要艺术,还需要全社会关心关注。

两个战场切换出“超人模式”

“等职场的我下班了,家里的我就该上班了。等家里的我下班了,职场的我又该出发了。”身负特殊兼职的职场妈妈,在两个战场辗转交替中,折腾出“双面人生”。

6:00闹钟一响,我像装了弹簧一样跳下床,妈妈角色正式上演:给需要6:40出门的大儿子和老公准备早餐,主食、牛奶、水果一样不少。待两人吃好出门,正好喊小女儿起床,监督洗漱、吃饭、收拾。

7:20,送小女儿上学,路上用电话给远在外地的爹娘问个安。

8:00,到单位,迅速进入职场超人状态:一边准备老板交代的文章,一边盘算着利用中午时间与保险公司商量涉水房屋的理赔事宜。

10:00,接到老板电话,需要帮他准备一些材料并设计一份实验方案,眼睁睁看着时针指向12:00,终于完成任务,用10分钟吃完午饭,开车回家。

12:57,在约定时间前3分钟赶到家,陪着“金主”绕着房屋仔细视察一番。

13:40,“金主”走了,也到了接小女儿时间(女儿学校水管爆裂,水漫金山,课后托管班业务也停了)。电话求助到朋友家,请朋友帮忙临时看护。

14:00,老板的任务又发了来,啥也不说,继续查资料完善实验方案,一直到17:00。忽又想起今天与老师有个约,还与俩娃的游泳课时间起了冲突。

17:30,回家路上一边开车一边盘算,最终决定把孩子先送到游泳馆托付给教练,并电话遥控老公给俩娃买外卖快餐。

市长热线服务中心的“娘子军”。这个平台总共集结了61名女员工,其中32位已为人母。

以上是网友“雏凤清音”记录在博客上的一篇随笔——《活跃在职场的超人妈妈》。她说,原本被家里人照顾得如同生活在金字塔里的小姑娘,硬生生被职场妈妈这种特殊兼职,逼出了一个特别能干的自己。她感慨说,“每个人上足了发条后都会是超人。”

同样被“两个战场”逼得更勤劳精干的,还有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李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自诩自己是一个对工作和家庭要求相当严格的人,“即便孩子很小需要事事照料,即便身边缺少人手帮衬,无论如何,照顾孩子问题都不能马虎,工作上也要积极向上,尽量优秀。”

为此,她“把身心劈成两半”“把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用”:妈妈身份在线时,经常身体在哄喂孩子或者整理家务,脑子里却为工作上的事“开小差”。职场身份在线时,上下班的路上,一定不会无聊到东张西望、乱翻手机,而是会在心里默默设计着在手工作即将开展的流程,或者盘算着带孩子与干工作起冲突的临时解决方案。

她还把工作场所与照料孩子做到最优组合:只要能在家中完成的工作,尽量不去办公室占坑;但凡需要出差,临时请来亲妈也要带着她们一起“说走就走”。

家有男宝的迟钗是一家企业的财务主管,在儿子一岁半时,她也接到过出差的工作安排。“如今想来,带着婆婆和儿子一起出差的经历,还挺深刻。”迟女士笑言,“儿子的第一个长途旅行,在他不谙世事的年纪,献给了妈妈的工作。”

在婆婆眼里,迟女士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超人妈妈:孙子出生没几天,媳妇就患上了严重的奶结。因为干预不及时,再加上手法不当,奶结发炎化脓,不得不手术导流。为了不让孙子就此喝不上母乳,媳妇为母则刚,咬牙忍受各种不适,一边治疗一边调理,最终让孙子喝上了健康营养的乳汁。孙子刚学会走路没多久,有次在超市趁大人不注意“单溜”了几分钟,媳妇顾不得换鞋便心急火燎地赶过去,结果把小腿摔成了骨裂,打上钢钉和石膏后不到一个月,就拄着拐杖步行去单位上班,因为她的工作不适合在家里办公。而在家休养的那段时间,媳妇坚持一边教孙子看图识字学知识,一边积极备战注册会计师考试。去年,媳妇换了一份工作,为了方便照顾家庭,她唯一的诉求就是,单位要离家很近。

与迟女士一样,在银行上班的齐静也没有坐在家里办公的可能性。3月4日上午,记者在与她简短的交流中了解到,她同样也是一位被“两个战场”左右撕扯的职场妈妈:工作日工作较忙,经常加班,周末时而开会,时而搞客户活动。平时一般晚上7点以后到家,饭后辅导孩子作业,效率高时9点钟能结束战斗,也有熬到10点钟的时候。不加班的周末,基本上送上小学的大宝上各种辅导班。

3月7日,市长热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接听热线电话。

“总的来说,职场的我一下班,家里的我就要开始上班。等家里的我下班了,职场的我又该出发了。”她说,一个星期下来,能休息半天已属正常,如果遇上流感高发期,而俩娃又不幸中招,休息时间则直降为零,“累到秒睡也是常有的事”。

……

在我们身边,一边工作,一边顾家,拼搏在工作和家庭两个战场的职场妈妈俯拾皆是。而在某些特殊的工作岗位,“半边天”已经不足以形容女性的地位,“整片天”才是她们正常的“打开方式”。

正在创建“三八红旗集体”的市长热线服务中心,就是这样一个几乎百分百全是女员工的政民互动平台。这个平台总共集结了61名女员工,占全平台员工的九成以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娘子军团。其中32位已为人母,在每一个轮值的工作时段,她们都需要在职场与家庭的双重角色中做出权衡、闪转腾挪。

两套评价体系映照出“角色博弈”

“面对工作和家庭,职场妈妈很多时候就是一种身不由己、不由自主的社会存在。”是照看生病的孩子还是出席一场重要活动?是多讲一个故事还是加班赶个报表?每做出一个选择,都映照着两种角色之间的博弈。

陈女士是一名老师,要孩子时已是学校骨干。她告诉记者,熬过了难带的婴幼儿期,进入小学阶段的女儿却让她时常会想:要不要辞职在家做全职妈妈,全身心陪伴孩子?

她说,女儿从出生到上幼儿园,一直由父母婆婆帮忙照顾,自己除了每天变着花样做点好吃的,就是一年几次带着女儿去旅行,心理上较轻松。自打女儿上了小学,学习与教育的压力让她“明显感觉时间紧张,心理压力增大”,再加上孩子刚进入学习状态,不是那么顺利,“鸡飞狗跳的事时有发生”。

“现在,几乎所有需要出差的工作或者学习都被我推辞了。”陈女士说,身为妈妈,当下最要紧的是尽量不离开孩子,做好陪伴和指引。但同时,工作也不能说辞就辞,“妈妈如果是个积极向上的人,也会给孩子正向的激励和影响。”

于是,她最近一个阶段的作息安排是这样的:下午5:00下班,到家5:20,先看看孩子作业做得怎样,没做完,孩子继续,妈妈去菜场买菜,准备晚餐。做好晚饭,吃完,孩子自由活动一会,妈妈洗碗,然后检查作业,帮忙听写,监督背课文、做预习。孩子任务完成后,妈妈陪着一起洗洗上床,在床上读读故事书。孩子睡着差不多近10:00,妈妈再去看看书、备备课、写写论文。如果课题任务重的话,需要熬夜到12:00。早晨6:30起床,准备一家三口早饭,收拾屋子,7:40出门上班。

3月6日,百货大楼专柜营业员杨双玲在一家教学机构询问孩子当日学习情况。

这是一个适度侧重、尽量双全的职场妈妈做出的取舍,也是最能安抚她个人心理的一种选择。然而,面对家庭和工作两套评价系统,很多职场妈妈却陷入“两头不讨好”的困境——为工作焦虑,因孩子内疚。

一年需组织上百场活动的林女士是一位媒体人,她告诉记者,每当因为工作上的事而忽略了孩子,内心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愧疚感。同样,偶尔因为孩子的问题影响了工作效率或效果,心里也会十分不安。

因此,在职场妈妈身上,博弈似乎无时无刻不在。而在她们心里,“透支身心却讨不了好”却是最要命的一种感受。

“就知道工作,哪有个当妈的样子。”面对公婆这样的质疑声,林女士选择不听、不接茬,主动“屏蔽”了事。

“如果工作太难干,干脆回家做全职算了。”面对老公不切实际的建议,李女士感到自己“无奈得像个笑话”。

“要是精力实在跟不上,你可以申请休假。”面对顶头上司的“特别关心”,迟钗的第一反应是懵,心里有苦难诉。

……

有位张姓职场妈妈在朋友圈中这样写道:育儿和工作,本就是职场妈妈自己与自己的拉锯战,属于内部矛盾。调和得好,三方面皆大欢喜。调和得不好,就是三头受气。自己长不出“三头六臂”,身边又没有“接盘大侠”,我的建议是两个字,慎入。

她告诉记者,十年前成为众多职场妈妈中的一员时,她还很年轻。那时因为精力旺盛,再加上有老人主动帮忙照料孩子、料理家务,工作上的她表现得特别积极上进,时常在晚上哄睡孩子后再定个闹钟,半夜爬起来开展工作,工作家庭两不误,游刃有余。三年前,因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地赶了个二孩“时髦”,生活上也没有得力的人“接盘”照料,“整整三年,整个人感觉职业触到了天花板,生活也变得一团糟。”

她感慨说,在面对工作或家庭时,职场妈妈有时就是一种身不由己、不由自主的社会存在。“无论你如何用力如何使劲,一些时不时冒出来捣乱的不可抗力因素,甚至一根‘稻草’,就可能把你整垮。”她说,在她内心深处藏着这样一件事:2010年夏天,不到一岁的孩子生病住院,其间因为输液不当让孩子差点休克。但她的事假却没有如愿被批准,逼得她白天拿着手机找个没人的病房开展工作,晚上把孩子哄睡后找个安静的地方加班赶工,“当时撂挑子的心真有”。

现实中,因身边缺乏救急“稻草”而倍感无奈的职场妈妈,又何止一二。

“我不是说每天都指望老人帮着干些什么,但确实,没有老人或者老人倒下了,真的不行。”从湖北宜昌远嫁来蚌的祝翠,去年5月份就遭遇了婆婆住院、老公陪床,自己带着双胞胎女儿在单位值十几个小时夜班、早晨抽身送孩子去学校的难忘时刻。

“今天开完会,我还有两份材料要写。什么时候写?晚上等孩子睡着后再写呗。”公务员身份的王芳芳,因工作原因手机始终保持24小时开机状态,即便不定闹钟,心里藏着活时也总在半夜三更自然醒来,然后起床投入工作。

“我和老公双职工,两人边上班边带娃,感觉一家三口就像坐在一条摇摇晃晃的小船上,颠簸来颠簸去。”在某事业单位供职的方林直言,要不是在高校上班的老公有相对充裕的时间适时为家庭“补位”,自己的“职场时间”应该会艰难许多。

“弹钢琴艺术”为职场妈妈赋能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学会了权衡取舍,有人学会了转嫁压力。”工作的经历,让妈妈更有智慧,更大气,更能有眼光地照料孩子,而照料孩子过程中的温情,也更让工作有所寄托。

育儿辛苦,职场艰难;时而焦虑,时而歉疚……这种两难的处境之下,职场妈妈图什么?

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徐进,向我们讲述了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恒河猴实验:哈洛的团队让新生的婴猴从出生第一天起便与母亲分离,以后的165天中,与铁丝妈妈、布料妈妈生活在一起。铁丝妈妈的胸前挂着奶瓶,布料妈妈没有。实验结果表明,虽然当婴猴同铁丝妈妈在一起时能喝到奶,但它们只有产生饮食需要时,才主动去找铁丝妈妈,其余大部分时间则依偎在布料妈妈身上。

“这个实验表明,幼小的生命对所依附的对象的诉求是会改变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只看到对立的两面,而应该辩证地求同存异。”徐进表示,稳重、思维敏捷、效率高、做事理性是对职场女性最基本的特质要求,而母亲角色一般需要温柔、耐心,这样相辅相成的特质融合在一起,就促成了职场妈妈的智慧和担当。

她认为,职业梦想和亲子梦想虽然要求不同,但是它们可以相辅相成,既可以锻炼人们在工作上干练高效,也可以培养生活中的温情。“一来,工作的经历可以让妈妈更有智慧,更大气,更能有眼光地照料孩子;二来,照料孩子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温情,也更让工作有寄托。”

或许正因为此,职场妈妈们顶住“两个世界”的压力,接受着“两个战场”的考验,极度认真地修炼在这条苦楚又快乐的路上——

“虽然每天都辛苦,但是工作没耽误,孩子也一天天进步,还有什么不能满足的呢?”

“家有俩娃,上着班熬着夜缺着觉,没有时间没有娱乐没有自己,可是那又怎样?孩子们跑过来吧唧一大口再送上一句‘妈妈我爱你’,哈哈,一切都值得。”

“一切都值得”,短短五个字,道尽职场妈妈甘苦。但无论如何,以责任和爱的名义负重前行,却是职场妈妈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而那些得以在职场上叱咤风云的妈妈们,要么背后有忠实的后援团做依靠,要么就是学会了怎样“弹钢琴”。

心理咨询师张玮就“钢琴术”提出建议:在面临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时,职场妈妈要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适当降低自我预期;要学会改变思维方式,多关注积极正面因素,而不去苛求完美;要明晰自我诉求,善于掌握节奏,区分职场工作和育儿工作的缓与急,“一曲钢琴曲,音律有高低,节奏有缓急,要遵循弹奏的规律,突出主旋律,弹好重音符,才能渐入佳境”。

也就是说,在进入职场妈妈角色之前,要明确好主次角色,哪怕这个主次只是阶段性安排。一旦确定了主次,也就意味着某个阶段需要放弃某些东西。比如重心偏向家庭时,不要羡慕别人在职场上挥斥方遒、步步高升,坚守住本职和本分后,就应该坦然接受工作上的80分。而一旦重心往职场倾斜,就要让自己火力全开地面对职场,提高效率,提升自己,让选择更有价值和意义。

身边的部分职场妈妈,显然已经认识到了取舍的重要性。市委党校老师陈小洁坦言,身处职场的妈妈们,应在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重心,孩子小时本就应该多享受与孩子一起的时光,孩子大了,全身心投入在工作上也无可厚非,“无论何时,调整好心态、学会取舍很重要”。

而在值守于市长热线服务中心的一群娘子军眼里,哄好爸妈和公婆、培养老公带娃顾家的能力也很重要——“只要老人身体硬朗,愿意帮忙,时不时给他们点物质和精神上的抚慰,哄住就好”;“只要老公愿意承担,愿意付出,干得好的要往花里夸,干得不好也不评头论足,闭嘴就好”。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齐女士家,吃喝用度、卫生整理等所有家务活几乎全部被婆婆一人承包,平日接送两个孩子上下学,也由孩子爸爸和奶奶各承担一半。她说,不用为繁杂的家庭事务所扰是她的幸运,也让她得以抽身在职场迅速成长。

在张女士家,被灌了“鸡汤”的孩子爸,也在结束职场战斗后主动选择回家,和职场妈妈一起照料家庭、分担家务、辅导孩子。可见,家庭成员的补位,也是帮助职场妈妈回归自我、实现价值认同的重要方面。

三八节到了,愿所有职场妈妈们都能被温柔以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