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龙年到了,蚌埠作为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人文情怀的城市,不少地名含有“龙”的元素。这些藏“龙”之地,大家都听说过吗,知道它们背后的故事和传说吗?
蚌埠发布特别策划“蚌埠地名故事·寻龙记”,邀请蚌埠历史人文学者一起探寻这些“龙”地名背后的故事,该系列分为五期,将陆续讲述五个“龙”地名故事,自龙年伊始(年初一)至年初五,每天一期,以飨读者。欢迎小伙伴们在微信评论区留言与我们互动。
此前,我们发布了“蚌埠地名故事·寻龙记”系列第一期:龙子湖。寻“龙”,第一弹…;第二期:双龙山。寻“龙”,第二弹…;第三期:龙珠泉。寻“龙”,第三弹...;第四期:龙河路。寻“龙”,第四弹...
今天
请看“蚌埠地名故事·寻龙记”
第五期:龙亢
龙亢“龙”是汉族人民崇拜的图腾。龙亢的“亢”(此处“亢”不读kang,读作gang钢)是指人颈项的前部咽喉。《汉书·除余传》解释“乃仰绝亢而死”,比喻要害部位。龙亢在涡河北岸:河南岸里许水园村旁有一高土丘名龙头,龙亢北8里有一村庄名龙身徐即龙身,庄后靠近淝河有一黄土岗名龙尾,崇宁寺(塔拉寺)后有一圆形土丘名龙蛋。在人们心目中,龙亢是一条头南尾北完整的公龙。古人把城池建在咽喉要害部位,寓意深远。但“龙亢”古名至今不变。
龙亢(王清勇拍摄于2020年3月)
龙亢集俗名上集,原在抄河北岸,关庙南边,至今该处仍有“小上子”之说。西汉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建龙亢县。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封樛广德为龙亢侯,龙亢为侯邑。历经汉、晋、唐、宋,龙亢设县并曾设过郡,南宋、元、明、清,龙亢郡县均废。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龙亢设二衙。民国年间龙亢设区,抗日战争期间(1940年7月—1941年5月)新四军在龙亢设淮上办事处(行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龙亢设区、镇。原龙亢集在抄河北沿规模较大,明崇祯十四年二月(公元1640年),李闯王部下率兵攻打龙亢,古集毁于战火,房屋烧尽留下瓦砾。因此,原龙亢集关庙一带称作“瓦碴地”。后来,龙亢集整体搬迁过抄河来到涡河北岸,重筑新城。龙亢镇小南门涡河大堤北侧,有一高6.5米、宽6米的拱形大门,上书“桓傅故里”浮雕阳文大字,这就是桓傅故里。西汉经学大师桓荣就出生在这里。
桓傅故里(拍摄于2023年9月,由龙亢镇文化馆提供)
相传,桓氏家族系春秋战国齐桓公的后代。齐国被秦国所灭后,桓氏家族被迫迁逃到龙亢,至桓荣为第六世。桓荣幼年就读于龙亢戟门外碧霞宫(泰山庙),庙后至今尚存桓荣洗砚池遗址。桓荣少年时,只身去西汉都城长安(今西安),边做佣工边求学,刻苦自励,孜孜不倦,15年不回家园,终成学业,成为经学大师。当时长安发生了王莽篡权,夺得刘家天下,桓荣逃入山中,不事王莽,靠教书度日,表现出为人师表的高风亮节。公元43年,桓荣为东汉光武帝刘秀赏识,请进宫廷教授太子刘庄,先后被拜为议郎、博士、太子少傅、太常。桓荣早年师随朱普学习《尚书》,章句达40万言,“浮辞繁长,多过其实”。桓荣将其删减为23万言,并以此教授太子,因而受到宫廷及儒学界的推崇。汉明帝刘庄登基后,对桓荣尊以师礼,倍加敬重,旋封为关内侯。桓荣子桓郁继承父业,教授章帝、和帝经书;孙桓焉继承祖业,为安帝、顺帝师。桓荣祖孙三代教授五位皇帝,被誉为朝中三代御先生,在历史上传为佳话。桓氏家族自公元43年桓荣入宫廷教太子刘庄日渐兴起,至公元404年他的十一世孙桓玄篡晋自立为帝国号楚被灭,前后经过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四个朝代。前三代以文从教而仕兴,末二代当武从军而将灭。四百余年间,历朝历代都有桓家文官武将供职。特别是东晋大司马桓温,娶明帝长女南康公主为妻,贵为驸马。此后桓温数次统率大军北征西战,为东晋固守边疆立下了汗马功劳,至成安元年(公元371年),桓温率东晋军大破来犯前秦大将于洛涧后,废司马奕、立司马昱,权倾朝野。桓温死后不久,儿子桓玄举兵攻入建康(南京),迫帝退位,自立为帝,不久被刘裕所灭,斩于江陵。至此,桓氏家族被满门抄斩。当地人为纪念桓荣父子献身教育事业所作的贡献,特立“桓傅故里”拱形大门,以示纪念。
龙亢(王清勇拍摄于2020年3月)
龙亢镇新龙大街南,有一条小巷名火神巷,当年新四军淮上行署旧址就坐落在巷内的一座小院里。1940年7月,八路军第四纵队开辟淮上抗日根据地,进军龙亢,在此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为淮上行署。行署下辖怀远、凤台、蒙城、宿南四县。1941年初,四纵改编由新四军第四师领导。行署驻龙亢期间,发动各界群众组织抗日统一战线,开展抗日斗争,多派武装并肩作战,刀斩匪首、奇袭县城,生擒鬼子等抗日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当年的行署旧址保存完好,该址为二进院落,建于上世纪20年代,占地300多平方米,前后进各有房10间,前进面街,门楼居中,向南有5间,3 间为主客厅,是淮上行署办公室和会议室,彭雪枫、黄克诚、张震、肖望东、刘震、腾海清等新四军将领经常到主客厅议事办公。旧址门楼是怀远仅存的近代门楼建筑,顶为悬山式,上覆小瓦,檐下有姜太公钓鱼,刘海戏金蟾砖雕,门前左右砖壁上饰有八仙图,狮子滚球浮雕,门楼下连接南北两厢的墙壁上,有熟铁锻打的过墙锔,锔端为拴马环,这一形制不多见,现为蚌埠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往期回顾
龙子湖(寻“龙”,第一弹…)
双龙山(寻“龙”,第二弹…)
龙珠泉(寻“龙”,第三弹...)
龙河路(寻“龙”,第四弹...)
到今天
“蚌埠地名故事·寻龙记”系列的五期
已全部推送完毕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再次祝福亲爱的网友们
龙年大吉,阖家安康,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