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买菜和菜场

2024-02-20 09:13 蚌埠新闻网  

□刘俊清


说起买菜,这几乎是现在许多家庭天天都要做的事。现在的年轻人买菜大多都会直奔超市,超市里,肉食、干鲜、水产、菜蔬、鲜果皆分区陈列摆放、货品琳琅满目、丰富齐全,几乎是应有尽有。在超市除了买菜方便,还可以顺便釆购到家庭里所需的各种各祥的日用品,这里简直就是购物者的天堂。

然而,尽管超市有那么多齐全的功能,却并未能完全替代了自古就有的菜市场,你看,市里那有名的王台子、千万加等菜场在上午八九点钟的购物高峰时依然也会是摩肩接踵、人头攒动异常热闹的。这是因为菜场的菜花色品种齐全,菜品新鲜,价格灵活,且服务也很热情周到。

超市也好,现代的菜场也罢,这些欣欣向荣的状况全是我们这个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而改革开放前,我市的菜市和市民的买菜却完全没有今天的这番情景。

先说我市农民的买菜,上世纪50年代初至改革开放前由于城乡人民的生产力低下,比城市人还苦还穷的市郊农民平时是基本上不去买菜的。那时的农民,只是在逢大集或年节期间才会去买点菜,平时能吃上咸菜就是不错的家庭了。而城市的市民会比农民好些,一般的家庭(富家例外)也不是每天都去买菜,平时常用咸菜下饭,隔三岔五地买点疏菜下饭是常有的事,平常的日子也基本上是不会去买肉买鱼买其他荤菜的。往往是过年过节才会去菜市买点鸡鸭肉鱼之类的。

那时买菜很方便,人们买菜不一定去菜市场买,菜场很少也较远,卖菜的农民常会挑个菜筐沿街叫卖,人们往往在家门囗就可以买到蔬菜了,或者走到街口,到常年经营的菜摊上去买菜也很方便。现今的蚂虾街东北角的位置,上世纪50年代初就有个叫李四的在那里摆个蔬菜摊,他一家四口就是以此为生的,他的菜摊品种较多,也很新鲜,只是价格稍高,他每天经营到中下午便收摊了。

当年蚌埠有个较好也是最大的菜市场那就是大马路菜市场。这菜场就坐落在现在的百货大楼名品店的位置,也就是已被拆除的那个三层的(1955年建的)老百货大楼的位置,当年的这个菜场可是方方正正的,有东西南北四个门,记得中间靠西是卖鱼和水产品的,邻居刘大爷的哥哥在北门口开了个干鲜店,他店里的海带、海参、胡椒、大料等货品丰富齐全,他主要是做饭店生意的,那时的干鲜店很少,因而他的生意很好,也很富足,只是在1955年他的店被拆关后他就靠挑筐子卖青菜为生了。

大马路菜场被拆改后,中平街的大菜场(后翻盖成安德菜场,现在是生活超市)便应运而生了,规模和大马路菜场相差不多,菜场里有水产、肉类、豆制品、蔬菜等专区,菜场有东、南、西三个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中平街菜场和南门外的中平街骑路菜市连成了一体,甚是热闹非凡,菜场里主要是以公家经营为主,街面上多是个体在经商,当然也有农民在这里出售自产的蔬菜和农产品。

回顾往年,其实,当年蚌埠有个全国有名的让蚌埠人引以为豪的超大菜市场,那就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形成的国强路菜市场,这个菜市场从南至北少说也有二三里地长,分鸡鸭鱼肉、野味、蔬菜、干鲜杂货、衣帽鞋祙、粮油等专区,由于这里货品齐全,价格合理,以批发为主,又有靠近火车站、长途汽车站交通方便的缘由,因而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商来此经商购物,市场天天都是拥挤不堪。每天的销量惊人,生意十分红火。由于这里是骑路市场,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造市场时被搬迁到市肉联厂旁新开辟市场里了。

说来见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人们买菜多是去菜市场买菜,会提个小竹篮子,七十年代时竹篮子不见了,人们常会提的却是个用废塑料条编成的篮子去买菜,八十年代时塑料篮子又被薄膜塑料袋给淘汰了。正应验了那句“塑料篮子把竹篮子打败,薄膜塑料袋又把塑料篮子来淘汰”。你看,现在塑料袋横行于世,人们购物几乎都是用塑料袋子,不会再提个菜篮子去买菜了。

可是母亲生前却特喜欢挎个菜篮子买菜,常拒绝使用塑料袋。那时她常在每天上午八九点钟去菜场买菜,进了菜场她会从东看到西,从里看到外,普遍询价一遍,然后选比较便宜且货品质量也能说得过去的一家去购买。她常说“货比三家不吃亏”,这和现在的年轻人只要看中的货品是不问贵贱的购物观是基本不同的,老年人的这种“选便宜的买”“买便宜货”节俭为本的价值观,其实是他们在长期的贫困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也是弥足珍贵的。(编辑 徐怀明)



21

□刘俊清


说起买菜,这几乎是现在许多家庭天天都要做的事。现在的年轻人买菜大多都会直奔超市,超市里,肉食、干鲜、水产、菜蔬、鲜果皆分区陈列摆放、货品琳琅满目、丰富齐全,几乎是应有尽有。在超市除了买菜方便,还可以顺便釆购到家庭里所需的各种各祥的日用品,这里简直就是购物者的天堂。

然而,尽管超市有那么多齐全的功能,却并未能完全替代了自古就有的菜市场,你看,市里那有名的王台子、千万加等菜场在上午八九点钟的购物高峰时依然也会是摩肩接踵、人头攒动异常热闹的。这是因为菜场的菜花色品种齐全,菜品新鲜,价格灵活,且服务也很热情周到。

超市也好,现代的菜场也罢,这些欣欣向荣的状况全是我们这个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而改革开放前,我市的菜市和市民的买菜却完全没有今天的这番情景。

先说我市农民的买菜,上世纪50年代初至改革开放前由于城乡人民的生产力低下,比城市人还苦还穷的市郊农民平时是基本上不去买菜的。那时的农民,只是在逢大集或年节期间才会去买点菜,平时能吃上咸菜就是不错的家庭了。而城市的市民会比农民好些,一般的家庭(富家例外)也不是每天都去买菜,平时常用咸菜下饭,隔三岔五地买点疏菜下饭是常有的事,平常的日子也基本上是不会去买肉买鱼买其他荤菜的。往往是过年过节才会去菜市买点鸡鸭肉鱼之类的。

那时买菜很方便,人们买菜不一定去菜市场买,菜场很少也较远,卖菜的农民常会挑个菜筐沿街叫卖,人们往往在家门囗就可以买到蔬菜了,或者走到街口,到常年经营的菜摊上去买菜也很方便。现今的蚂虾街东北角的位置,上世纪50年代初就有个叫李四的在那里摆个蔬菜摊,他一家四口就是以此为生的,他的菜摊品种较多,也很新鲜,只是价格稍高,他每天经营到中下午便收摊了。

当年蚌埠有个较好也是最大的菜市场那就是大马路菜市场。这菜场就坐落在现在的百货大楼名品店的位置,也就是已被拆除的那个三层的(1955年建的)老百货大楼的位置,当年的这个菜场可是方方正正的,有东西南北四个门,记得中间靠西是卖鱼和水产品的,邻居刘大爷的哥哥在北门口开了个干鲜店,他店里的海带、海参、胡椒、大料等货品丰富齐全,他主要是做饭店生意的,那时的干鲜店很少,因而他的生意很好,也很富足,只是在1955年他的店被拆关后他就靠挑筐子卖青菜为生了。

大马路菜场被拆改后,中平街的大菜场(后翻盖成安德菜场,现在是生活超市)便应运而生了,规模和大马路菜场相差不多,菜场里有水产、肉类、豆制品、蔬菜等专区,菜场有东、南、西三个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中平街菜场和南门外的中平街骑路菜市连成了一体,甚是热闹非凡,菜场里主要是以公家经营为主,街面上多是个体在经商,当然也有农民在这里出售自产的蔬菜和农产品。

回顾往年,其实,当年蚌埠有个全国有名的让蚌埠人引以为豪的超大菜市场,那就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形成的国强路菜市场,这个菜市场从南至北少说也有二三里地长,分鸡鸭鱼肉、野味、蔬菜、干鲜杂货、衣帽鞋祙、粮油等专区,由于这里货品齐全,价格合理,以批发为主,又有靠近火车站、长途汽车站交通方便的缘由,因而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商来此经商购物,市场天天都是拥挤不堪。每天的销量惊人,生意十分红火。由于这里是骑路市场,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造市场时被搬迁到市肉联厂旁新开辟市场里了。

说来见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人们买菜多是去菜市场买菜,会提个小竹篮子,七十年代时竹篮子不见了,人们常会提的却是个用废塑料条编成的篮子去买菜,八十年代时塑料篮子又被薄膜塑料袋给淘汰了。正应验了那句“塑料篮子把竹篮子打败,薄膜塑料袋又把塑料篮子来淘汰”。你看,现在塑料袋横行于世,人们购物几乎都是用塑料袋子,不会再提个菜篮子去买菜了。

可是母亲生前却特喜欢挎个菜篮子买菜,常拒绝使用塑料袋。那时她常在每天上午八九点钟去菜场买菜,进了菜场她会从东看到西,从里看到外,普遍询价一遍,然后选比较便宜且货品质量也能说得过去的一家去购买。她常说“货比三家不吃亏”,这和现在的年轻人只要看中的货品是不问贵贱的购物观是基本不同的,老年人的这种“选便宜的买”“买便宜货”节俭为本的价值观,其实是他们在长期的贫困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也是弥足珍贵的。(编辑 徐怀明)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