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一定会有新的经济板块隆起,在这个新隆起的板块中,一定会有安徽!
如果说,今天安徽的发展令人鼓舞,未来安徽的发展一定更有看头!
安徽将以热忱真挚而宽广的胸襟感召天下英才,为大家的创新创业给足机会、给足支持,与大家携手共同成就、共同绽放。
5月16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围绕“以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抓手 走出新时代安徽高质量发展新路”作介绍,并答记者提问。
在新隆起的经济板块中,一定有安徽!
发布会一开始,王清宪介绍,过去十年是安徽跨越发展的十年。安徽经济总量从1.9万亿元增加到4.7万亿元,连跨三个万亿级台阶;安徽在全国经济版图中,实现了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规上工业营收从3.3万亿元增加到5.1万亿元,已成为新兴的工业大省、制造业强省。
安徽发展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根本原因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安徽考察,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安徽发展把脉定位、把航掌舵,赋予安徽打造“三地一区”的战略定位,即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叠加,更有总书记擘画推动的新发展格局,把安徽推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风口”。安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正在转化为通江达海、左右逢源的发展优势。
“三地一区”的战略定位,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在科技创新上,安徽有较为优越的积累,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高水平科研机构和首个国家实验室,合肥是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全省科技创新能力保持在全国前列。目前建成、在建和预研的大科学装置有13个之多,大科学装置及其集聚的大量科学家和高端人才,推动安徽在量子科技、聚变能源等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安徽创新实力强,还在于数十年如一日地加大科技投入,下功夫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培育科技型企业、实施人才兴皖工程。全省财政科技投入总量居全国第4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为2.56%、居全国第7位。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2023年一年就增加42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7万多家,2023年增加9600多家。
创新驱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全省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迅猛发展。全球10%的显示面板,全国50%的光伏玻璃、20%的光伏组件、15%的家电、10%的汽车在安徽生产。安徽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立“科大硅谷”,通过一系列科技体制机制的改革,“厚植创新生态,感召五洲英才”,一年多时间,落地创新型企业1391家,集聚各类基金200多支,总规模超过2300亿元。
进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是安徽发展的最大势能,有力加快了安徽改革开放步伐。安徽融入长三角,不仅接受了长三角的辐射带动,而且通过长三角特别是上海这个开放平台,更好对接了国际资源,包括了产业、资本、技术、人才等各个方面。通过对照学习沪苏浙,近三年推出了大大小小的改革800多项,有力提升了政府治理效能,优化了营商环境。
创新的发展,也必然是绿色的发展。这10年,安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了近30%。从安徽流出的河水,无论是长江水、淮河水还是新安江水都是二类水,都是可以作为饮用水源的。长江安徽段是江豚繁衍活跃的江段,成群的江豚再现江面,直观展示了长江大保护的阶段性成果。安徽是长三角的生态屏障,作为长三角的一员,做好这个屏障是一份责任和义务,更是安徽的价值和荣光。
王清宪表示,踏上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安徽正处在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全省上下都十分珍惜这蓬勃向上的发展局面,全省上下都呈现出只争朝夕、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正在锚定“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加快科技、制造、农业、生态、人才、教育、文化“七个强省”建设。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一定会有新的经济板块隆起,在新隆起的经济板块中,一定会有安徽!敬请大家继续关注安徽,关心安徽,支持安徽。
过去令人鼓舞,未来更有看头!
当前安徽发展势头强劲,实现了经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如何看待当下安徽的发展,安徽又将如何继续保持目前的发展势头?
王清宪表示,目前安徽的发展,可以说是动能足、韧性强、潜力大。虽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但全省经济保持着稳中向好的态势。安徽两个与经济增长相匹配的指标:到2024年3月份,安徽制造业投资已连续26个月保持18%以上的增速;人民币贷款余额已连续16个月保持增长14%以上增速、连续16个月保持全国第一。安徽也是技术、资本、人才等各种要素资源净流入的省份。
为什么安徽有这样的势头?安徽是长三角和中西部“两个扇面”的交汇点,也必然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国家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其中两纵三横5个通道、10条路网干线经过安徽。以合肥为圆心、500公里为半径的区域集中了全国约35%的人口和40%的消费市场。这些年,安徽现代交通体系和物流体系显著改善,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还建成了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第二条南北水运大通道——江淮运河,极大提升了安徽在中国经济地理中的位置价值。
安徽如何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如何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安徽要把势能转化为动能。特别是在这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要坚定走好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路子,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对此,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如果说,安徽今天的发展令人鼓舞,安徽未来的发展一定更有看头!
“一栋楼就是一个创新联合体”,就是一个新兴产业的摇篮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是安徽打造“三地一区”摆在第一位的任务,安徽在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上有什么样的底气?王清宪表示,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的底气,来自于安徽的实力和不断深化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安徽的大科学装置“国之重器”,已经取得许多科技创新策源的成果。特别是在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高地上取得重要进展。
在量子信息领域,相继推出“墨子号”量子卫星和“九章”“祖冲之号”系列量子计算原型机等重大原创成果,成功研制国际先进水平的锶原子光晶格钟,72亿年的误差不超过一秒。
在聚变能源领域,俗称“人造太阳”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刷新了世界纪录。安徽正在建设的紧凑型聚变能试验装置,将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目前已走到了科学研究到工程试验的跨越点。
在深空探测领域,创建了全国首个深空探测实验室,前不久这个实验室研制的天都一号、天都二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是我国首次实现月球轨道双星编队飞行。
还有稳态强磁场大科学装置,这是利用高强磁场观测调控原子核内部结构的装置,产生的磁场相当于地球磁场的90多万倍,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可支持科学研究的最高稳态磁场。正在建设的合肥先进光源装置,是国际最先进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性能比前代光源提升百倍以上,能够从分子原子尺度观察微观世界,被科学家们称为“灵眸”。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作用,激活科技创新要素,激发科学家和各类人才的创造力。安徽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就是奔着这个目标来的。通过探索一系列的改革,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大科学装置与企业协同创新,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贯通的创新生态,取得了不少成果。
“科大硅谷”就是这样一个大场景、试验田,今后这里会涌现很多创新单元,实现“一栋楼就是一个创新综合体”,就是一个新兴产业的摇篮。
政府要有为,企业要有感,市场要有效
近年来,安徽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安徽作了哪些探索和实践?
王清宪表示,优化营商环境,政府要有为,企业要有感,关键是市场要有效。政府做到有为,就要尊重市场规律、认识市场规律、利用市场规律、弥补市场失灵,推动市场有效,就要尊重、理解、成全企业家的创新创意创造。
近年来,安徽持续推出800多项营商环境提升举措。连续两年在全国工商联组织的“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综合得分和最佳口碑排名均居全国前列。
德国大众自2017年在安徽布局新能源汽车中国制造基地之后,去年又投资10亿欧元,在安徽建设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研发创新和采购中心。美国康宁、英国联合利华等著名跨国公司也都在安徽追加了投资。最近,渣打银行又落户安徽。这些跨国企业看重的都是安徽的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怎么做到让企业有感?从安徽这几年的实践中,有三点很重要。
首先,政府的政策供给,要对得上企业的所需所盼,精准滴灌到企业的最渴望处。一方面,在政策制定环节,让企业参与调研论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为了畅通沟通渠道,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每两个月召开一次民营企业家恳谈会,省委常委会现场办公会直接开到企业。安徽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规划、政策,都是有关部门与商协会、重点企业、专家一同研究制定的。另一方面,在政策落实环节,让政策便捷高效直达企业。这几年,安徽用工业互联网思维改造政府工作流程,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倒逼政策供给更好满足企业需求,去年以来通过“免申即享”兑付惠企资金115.5亿元、惠及企业2.8万户。
第二,用政府的法治、诚信,赢得企业信任。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依法行政就是诚信政府建设的根本所在。为了规范行政机关应诉行为,2022年,安徽率先在全国实现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一直到现在还保持这个出庭率。2023年,安徽制定出台了《安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立法的形式对极简审批、市场准入、涉企执法等作出规范。安徽建立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快速响应机制,高效率办理涉企诉讼、知识产权纠纷。安徽正在建设的安徽(合肥)创新法务区,将构建高能级法律服务集群,为企业提供针对性、专业化、高水平的法律服务。
第三,持续提高行政效能,让企业办事更便利。安徽建立产业专班制度,省市县纵向贯通,部门之间横向协同,形成“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服务企业的扁平化机制。建立企业诉求“挂号制”,线上线下多渠道收办企业诉求,清单化、闭环式办理落实。今年,着力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尽最大可能为企业提供便利。比如,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申请材料将从48项整合为12项,办理时限从20天压缩到3天;涉企不动产登记“一件事”,申请材料从8项整合为4项,办理时限从5天压缩到1天;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一件事”,用一份企业公共信用信息报告,就可以代替40个领域的无违法违规证明。
与大家共同成就、共同绽放
安徽目前已成为人口净流入的省份,主要原因是什么?在吸引人才、激励创业方面,安徽有哪些好的做法和举措?
王清宪表示,近年来,安徽人口净流入态势明显。外地来安徽创业就业的人增多了,省内的人也更多选择在本地就业。2023年,合肥市人口增加了21.9万人,在长三角城市中居第1位。人口净流入说明,安徽发展的势头好,就业机会在增多,就业质量在提高,薪酬待遇在改善,创业空间更广阔。
为了集聚人才、激励创业,安徽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人才兴皖工程和“人才安徽行”系列活动,推进创业安徽行动,通过技术、人才、资本、场景的互动,成全更多的年轻人创新创业,尤其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方面创造更多机会。
安徽建立了支持创业的基金丛林,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发展投早投小投科技的耐心资本,落地私募基金产品备案规模1.68万亿元、居全国第7位。安徽创新实施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科技型企业贷款从2021年的1500多亿跃升到2023年的近6000亿。
为了支持创业,安徽打造更多创业场景。比如,合肥率先建成的全国首个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项目,一年左右的时间,就聚集了低空经济领域100多家企业。现在,在安徽特别是在合肥、芜湖,已经形成了浓厚的创新氛围,像适合年轻人的科技沙龙、科技讲堂、各类学术研讨会等,弥漫着浓郁的科创氛围、创新气息。
打造“三地一区”、建设“七个强省”,最核心的问题是人才。安徽将以热忱真挚而宽广的胸襟感召天下英才,为大家的创新创业给足机会、给足支持,与大家携手共同成就、共同绽放。
发布会最后,王清宪发出诚挚邀请,“欢迎大家亲眼看一看感受一下安徽的变化,印证一下我们今天的介绍真实不虚。我们在安徽恭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