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 源 淮 河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淮河,是中国东部的江河巨擘。她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脉,由西向东,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干流在江苏扬州三江营入长江,全长约1000公里,流域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
▲俯瞰蚌埠闸 崔德密 摄
从上古时代的大禹治水到千年前的黄河夺淮入海,从近代的水灾频仍到新中国的治淮工程,千百年来,淮河既曾带给我们无数难忘的记忆,亦润泽着一方沃土,滋养着无数生灵,承载着我们对幸福生活的真挚期盼。
▲龙子河汇入淮河 崔德密 摄
作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蚌埠因淮河而兴,因淮河而美,因淮河而发展,而伴随着“靓淮河”工程的不断深入,城市与河湖的关系得以重塑,“河湖清亲两岸绿”生态样板日趋成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淮河涡河交叉口 崔德密 摄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蚌埠,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明确支持建设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心城市的主流媒体,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好淮河文章,讲好淮河故事,带领大家更多地了解一条你可能知道,又可能知之不多的淮河,了解她的前世今生。让我们跟着水利专家一同溯源,揭开这条大河的神秘面纱……
▲俯瞰响洪甸水库 崔德密 摄
第一辑 漫话淮河
目前第一辑已推出
第一期 从淮水,说起…;(点击此标题查看原文)
第二期 “淮”字,怎么解?(点击此标题查看原文)
第三期 探寻淮河之源…(上)(点击此标题查看原文)
今天推出第四期
探寻淮河之源…(下)
请看
01
漫话淮河
乾隆探源
上期“探寻淮河之源…(上)”的推文,为一般性的探源活动,基本上没有说服性的结果产生,但是却能让我们对淮源桐柏有了初步的了解。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清朝皇帝乾隆御诣要求的探源活动,是淮河第一次最高规格的探源活动,基本上认定了淮河的源头,并御笔亲书《淮源记》一文。
第四次记录,为乾隆探源。
故事发生在乾隆五十年,即1785年。
清朝皇帝乾隆,常以大禹自居,并以继承禹业为使命,言治水必须要像大禹那样,“盖治水者,先疏其源,而后可以达其流,此古今不易之至理,……然予于必发源之地亟加疏浚,祗迓神庥,夫亦宗大禹之志而已”。
疏浚源头,必然要明确目标,当然就要知道源头在哪里。
乾隆五十年,淮河大旱,淮水断流,黄河倒灌。乾隆帝疑虑淮河无水,是否源头被沙石淤塞,于是两次派遣官员,专程到桐柏探源。
第一次派人前往探源的情形:
先是安排布政使河南省藩司江兰去桐柏“寻导初源”,江兰见淮庙旁有三口水井,井泉涌出,加以淘浚,归引入河,随即绘图一张,以“三泉成井,三井成源”复命。
乾隆皇帝见图后,想到《大清一统志》中有淮水伏流数里,涌出三泉的记载,质疑三井,未必真源。
注:《大清一统志》前后编辑过三部,即康熙《大清一统志》,乾隆《大清一统志》,嘉庆《重修一统志》,成书于康熙,续编于乾隆,重修于嘉庆年间。
江兰是这样汇报的:
查勘淮源至桐柏山下,据乡耆称禹庙前有井,乃淮源所出,因履勘至庙东里许,沙土壅起,微露砌石基址,试挖至三尺许,有三大泉涌出,当即淘浚引归,河身下流,旋即加长。复沿流下勘,至信阳、正阳等各州县,扺江南境,长五百八十余里,宽二三十丈深三四尺不等,与《一统志》称淮水伏流数里,涌起三泉,浚为井之语相合云云。
乾隆皇帝这样批阅:
朕批折云:按其图上疑更有源,汝何未至,其处并于图中,防出更驰。谕毕沅前往,详悉履勘。
第二次派人前往探源的情形:
其后,河南巡抚毕沅前往桐柏考察验证,毕沅由淮庙三井,往南沿沟溯水十六里,到中峰胎簪山,见一水潭,又寻问当地山人,找到井源,认定为源,上书复命,得到了乾隆帝的基本认可。
1785年11月,乾隆皇帝在《清实录》中,记有毕沅奏请勘淮,获诏准,奉诏去调查淮水发源地,查明源自桐柏山。乾隆御书《淮源记》,并制成翡翠玉册,长23.6厘米,宽11.4厘米,厚0.6厘米,全册共八页,首页正面,刻有“御制淮源记”,楷书,并填金彩,边饰,为寿山福海、双云龙纹;底页,寿山福海云龙纹。赐于毕沅。
这部清乾隆御笔《淮源记》翡翠玉册,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
乾隆《淮源记》,载于清《钦定四库全书》之《御制文二集》(卷十五),记录有江兰、毕沅的奏章。
奏章内容如下:
毕沅奏:胎簪山乃桐柏之中峰,循山麓南上,约十六七里见水一泓,土人指为淮水之源,称曰淮池。恐初源尚不在此,因延绿细径而上,道路益险,十余里始至山顶,有大石盘陀,广十余亩,石旁凹处成潭径文许,泉从石间出,深尺余。遂饬从人,汲干积水,旋涸旋盈,其为淮渎真源,似无疑义等语。
据《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简称《大清高宗纯(乾隆)皇帝实录》,卷之一千二百四十三记载:河南巡抚毕沅奏,前请履勘淮源,臣亲赴桐柏山,至阳口地方。乃淮水伏流发见之所,似非初源。遂行至山顶,见大石盘陀,广十数亩,石旁有潭,围径丈许,泉深尺余,汲之不竭,其为淮渎真源无疑。计自山顶至阳口,上下三十余里,中间井泉不一,俱汇阳口入河。得旨。知道了。
乾隆皇帝为此专门御书《淮源记》,记述此次探寻淮河源头的缘由、经过、判别、论证与结论,并嘉奖毕沅。
《淮源记》曰:今岁豫旱于春夏,荆歙旱于夏秋。因循淮水弱而清口淤。既而豫得雨于夏末,则更黄水盛,而清口有倒灌之患。其闲昼夜卜度,往来畴咨,盖不可屈指数矣,因思淮之弱,必其源之微,或有沙石壅塞,以致遏其流乎。其时抚臣毕沅,以办理赈恤事宜,不能分身往,则命布政使江兰往,致祷淮渎祠,且相其源之形势。
既而江兰奏,淮渎故有祠,更有禹庙,并得三大井于禹庙东,引归正河,遂成巨川,因具图贴说,呈览。朕观其图,溪磵萦缪,山林深秀,所谓三泉者,未必即真源也。其时赈恤章程已定,乃命抚臣毕沅亲往,以穷其实。
兹毕沅亲至胎簪山山顶,遂得真淮源,具图以来。于是,导淮自桐柏之言始信。盖胎簪即桐柏之中峰,桑钦《水经》非诬也。郦道元注,以为淮澧同源,西流为澧,东流为淮,则今之分水岭,实在胎簪峰下,按图可求。淮澧分流,此又一证也。
夫天下之理,岂易穷哉。若据江兰之奏,定三井为淮源,则胎簪之真源湮矣,然弗湮也,桑钦、郦道元之语固在也。今偶湮之,而后世必有执《水经注》,以笑我君臣之不读书矣。
兹不惟喜渎源之得真,更以隹古人之用心勤,而千载之下,必有相知之人也。江兰向在部中,为能驰马耐辛苦之能员,是以屡升,用之今职。而于登峰造极,跋涉以求得真源,乃让身躯孱弱占毕之儒臣。斯则在立心之坚定与不坚定,及读书与不读书之分耳。既记其颠末,并以嘉毕沅也。沅其勉之。
结论:江兰之奏,定三井为淮源,即固庙阳口之三井为淮源。
毕沅之奏,延绿细径而上,道路益险,十余里始至山顶,有大石盘陀,广十余亩,石旁凹处成潭径文许,泉从石间出,深尺余。遂饬从人,汲干积水,旋涸旋盈,其为淮渎真源,似无疑义。
一代帝君,奉天命承地运,对淮河源头的明确肯定,已成事实,恐难以改变,这就是历史,也不宜更改。并预言:今偶湮之,而后世必有执《水经注》,以笑我君臣之不读书矣。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文二集》(卷十五)
乾隆探源淮河,到此并未结束。
大致有以下三个节点事件: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四月,朝廷拨出银两,重修桐柏淮渎庙;
五十三年(1788年)五月,桐柏淮渎庙修缮告成;
五十四年(1789年)六月,乾隆又御笔亲书《重修淮渎神庙碑记》,再次描述,溯源探淮的全部过程。
可见,乾隆皇帝的追根求源探寻淮河,是认真的,也是务实的,并一抓到底。
但是那个年代科技不足,真正的源点位置,没有指定,仍是谜团。
乾隆亲书碑记中是这样描述:
清乾隆《重修淮渎神庙碑记》,其辞云:淮发源桐柏山,经寿凤、淮安,会黄河入海,经流三千四百二十里,通气协灵,立庙享祀,由来旧矣。考《禹贡》言,乂淮、浮淮皆在徐州,言淮海则在扬州,而溯导川之绪,必自桐柏。盖治水者,先疏其源,而后可以达其流,此古今不易之至理也。
往岁,黄河安澜循轨,专籍洪泽湖蓄淮之清水,以刷沙敌黄,而粮艘经山阳清河间,亦资淮利济其间,奠民居资灌溉,多在场州之境。然予于必发源之地亟加疏浚,祇迓神庥,夫亦宗大禹之志而已。先是乙已岁,豫皖雨泽愆期,因之淮水弱而清口停淤,且渐有黄流倒灌之虞。夙夜畴咨,深惟洪湖水浅,意其初源必有沙石壅塞,致遏经流者。不浚其本,何以畅其末?爰命豫省藩臣江兰度往祠致祷,寻导初源。藩臣旋以禹庙东有三大井涌用三泉,加淘引归河身,即以具图复命,予思《一统志》载,淮水有伏流数里,涌起三泉为井之文,且阅今图中,冈涧稠复,知所谓三泉者未必即真源也。
复命抚臣毕沅亲往推勘,由桐柏山麓迤逦南上,约十六七里至中峰胎簪山。见水一源,询土人,指为淮池,复延缘细径而上十余里,始至山顶,有大石盘陀,广十余亩,旁洼渊映,泉出石间,为之汰除沙砾,则发谼喷涌,汲取无竭。
于是“导淮自桐柏”之言益信。而《水经注》所云,淮水出胎簪山,潜流复出者亦印证悉合,是为淮渎真源也已。潜源既昭,光景斯焕,爱命发帑重修神庙,以扬答嘉祉,嗣是以求,神濆浚发,风雨协调,附近郡邑,既均被润泽。而向之洪湖,有时稍弱者,近岁澄澈,诰弥潴泄,应节以济重运,则舳舻相接,衔尾遄行。而涤黄流迅洪波,尤以见锡佑之功,景烁昭彰,诚有不可思被而得之者。夫以长淮为川泽之灵,而宅奥栖源,惟神实司其契,予之推求精确,不惮再三,必亶致其诚,而感格之,捷响应景昭,百川于是效顺,万民于是蒙福,然而贲报功其庸可以已于言乎?
庙,修于五十一年四月,告成以五十三年五月。
守臣以碑记请,爰系颠末,俾刻石以光照祀典云。
乾隆五十四岁,在己酉季夏月御笔。
在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单位,收藏有一份乾隆御笔《重修淮渎神庙碑记》拓片,长225厘米,宽106厘米。虽是拓片,对淮河来说,却是珍品,足以见证,一代盛世明君顾忧,宵旰廑弗置,惟思源桐柏,这是一条大河探源治理的珍贵记录。
▲乾隆御笔《重修淮渎神庙碑记》拓片
乾隆,除御笔亲书《淮源记》和《重修淮渎神庙碑记》外,还写有五言诗一首,记述了淮河抗旱、寻源和重修淮渎庙之事。
诗文如下:
《清口》清 弘历
清口定志后,廿馀年无事。
下河岁报收,运河亦利济。
陶庄改流远,更鲜倒灌弊。
而何今春旱,淮弱泻湖细。
续闻沙涂梗,漕艘率淤滞。
因思沙奚来,岂非黄漾致。
驰谕问河臣,始言倒灌暨。
因循未早陈,清问敢答伪。
即今淮尚弱,引黄助清势。
吁嗟有是乎,此事诚堪异。
讵保弗挟沙,开门揖盗计。
爰命重臣往,悉心共咨议。
必审受病源,方可言调剂。
清口岂寻常,南北咽喉地。
增一南顾忧,宵旰廑弗置。
更思淮渎源,桐柏山禹记。
或致有壅阏,疏浚敕大吏。
灵祠缺膻芗,虔诚修精祀。
政乖求诸神,平成切惭愧。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又恰逢八十整寿,天地之数,自然会合,昊苍眷佑,大庆特庆。大学士阿桂等74人,奉请编纂《八旬万寿盛典》,记录乾隆帝八旬生日庆典的盛大场景。《八旬万寿盛典》的卷八十一至卷一百二十,主要内容是歌颂,辑入皇子、臣僚、生监等的祝嘏之词等,其中卷第八十七,记录有李愿鸣《淮疏远源确》(淮源记):“李愿鸣(济源盘谷考证),淮疏远源确(淮源记),济指伏流萦(济水考)”。
▲《八旬万寿盛典》卷八十七记“淮疏远源确”
在卷一百十五中,记录有沈堙敬绎的《淮源记》。
▲《八旬万寿盛典》卷一百十五有“沈堙敬绎《淮源记》”
可见《淮源记》在乾隆当政后期,是乾隆王朝较有成就的一件大事,传颂一时,留下了一代帝君对淮河探源的一段佳话,对淮河安危的一份倾心和关注,也是期盼美好淮河的一种愿景。
02
民国之后的淮河探源
1919年,由沈秉璜(字豹君)奉张謇之命,勘测淮河,并著有《勘淮笔记》。
《笔记》开篇,直叙淮源:《禹贡》“导淮自桐柏”,知淮源所自出也,但其发源形势,古代既无图可考,记载亦不详备,后之人尚无有能发明者。前清中叶,弇山毕制军沅曾奉命往探淮源,其所记述,亦近想象,无精确之证据足以示人。当时无测绘各专门学,亦无怪其然。
秉璜供职淮局,检阅河工旧志与书籍,于淮、沂、沭各河今昔之变迁及观流之真相,每以无正确之图说证明为憾。六年夏,乃请南通张啬庵夫子补助经费,测勘淮、沂、沭源。夫子慨然允诺,但云:空前事业,当进之以渐,不可急切,尤忌挂漏。秉璜奉训之后,遂组织测量队,先从淮始,……按:淮源之说,从前考证均不确切,求诸古志,询诸今人,皆以淮井为淮源。又谓淮井水溢,直下刺耳沟,则以刺耳沟为淮源。秉璜曰:皆非也。夫研谓水源者,乃在发始之点,几何学聚点成线,平面、立体所从出。水之大,至于江海至矣,但非源之功,乃聚之功。
淮为四渎之一,为中国有名之巨川,而巨川必有其起点。桐柏之顶峰为胎簪,高插云表,雨露蒸气往复循环,自成细流。淮井乃人功所造成,井中之水即山顶蒸气或雨露之涌积,以透水石层之作用,遇隙而聚,遂成不涸之井。井水涌出必由于雨量加增,为当然之实事。以全山之大,水量积聚而冲刷,所云东刺耳沟、西刺耳沟、淮槽者,皆冲刷之成绩也,名称虽异,而导淮之源,其用一焉。
▲沈秉璜科学测绘的第一张淮源地形图
余尝登泰山矣,南泗、北汶,源皆出于泰山。及登山审视,见有细微之水流自上而下,不知其所自出。迨至山麓,则合众流为一渠,十里而外,其势大异,百里千里,其势不可想象,而入山穷源,固微细不足介意。又尝至盱眙,登第一山,有玻璃泉,一线清泉从石孔流出,通年不绝,此又石层透水之明证。
故淮源云者,即此胎簪正峰雨露蒸气之融解,以地势关系,北(西)注为澧,东注为淮,此为其源。淮井、淮沟皆其作用。伏流云者,即透水石层之谓也。有此正峰发其源,顺势东下,附近之水、之经流者,皆聚焉,而水乃大矣。因据实地视察所及,参以学理,而剖白之。
结论:否定大、小淮井。淮源者,即胎簪正峰雨露蒸气之融解。通俗讲,胎簪山(即太白顶)正峰为淮之源,附近山水经流者,集聚成流。此讲法与乾隆帝认定的源头基本相符。淮槽者,今称六盘谷。
1953年,近代地理教育家胡焕庸在蚌埠治淮委员会工作期间,编写有一本《淮河水道志》,书中提出:桐柏山顶有云台寺,唐朝始建,寺东有大淮井、山腰有小淮井,过去都以为是淮源所出,其实非也。桐柏山主峰西北面,是淮河支流西刺(耳)沟所发源。主峰西北面,是淮河本流所发源。淮源顺山坡北流下,最初是一山沟,到山脚始具河形,绕固庙寨西面到北面,河形宽处称为淮源湖。
结论:否定大、小淮井。以主峰西北面,是淮河本流所发源。
1987年7月,原水电部治淮委员会编印的《淮河水利史论文集》中,有河南省南阳市水利、地名问题专家,南阳市地方志编委会的彤良翰先生发表的《淮河源头考》,对淮河源头也进行了一番考证:
清康熙年间,桐柏县知县高士铎在今桐柏县西部的固庙后,淮河边立了一座大石碑,上写“淮源“两个大字,从此,人们就把固庙作为淮河发源地了,岂不知“源”的解释早在《说文解字》中就已经讲的很清了,“源”古为厵,“水泉本也”,《辞海》则解释的更清,“源”,“水流起头的地方”。然而,固庙是淮河流经过的地方,并不是淮河发源起头的地方,虽有淮井三眼,也是后人附会所造,怎能说是淮源呢?早在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清高宗弘历御笔所书的淮渎庙碑记中即写道:“淮水有伏流数里,涌起三泉为井之文,且阅今图中,岗涧稠复,知所谓三泉者,未必真源也。复命抚臣毕沅亲往推勘……。”
可惜也未查到真源,此后,虽曾不断有人探查淮源,多困山路艰险,中途而返,或误把淮河支流作干流,以假乱真。
为了查清淮河真正源头,我们曾翻阅了古今有关文献和地图,也组织有关人员跋山涉水,三探淮源,不仅查清了淮源,而且也查清了桐柏县在历史上政区的变化,桐柏山以及大复,胎簪诸峰的位置……
淮河的真正发源地既不在今天的固庙,也不在桐柏山的主峰太白顶上,更不是所谓“淮井”即“淮源”。
真正的淮源是从今天桐柏县固庙镇缘淮河东岸南上,经过河堰口,进入深山区,翻山越岭,历三十华里到达太白顶西北侧的牌坊洞,洞东南的山谷即淮源。
▲探访淮河源 吴旭 摄
▲清清淮源水 吴旭 摄
夏季山洪暴发,波涛汹涌,冬季涓涓细流,时隐时现。河谷布满卵石,漫山林木遮天,实为人迹罕到的地方。向西越过分水岭,就是桃花洞(喀斯特溶洞)是澧水的发源地,这与《水经注·淮水》所记载的“淮水与澧水同源俱导,西流为澧,东流为淮,潜流地下三十里,东出桐柏大复山南,谓之阳口……,”完全相符,也与汉延熹六年南阳太守中山卢奴君所写的碑文完全一致,碑文中所说“淮出平氏”,系指在汉代太白顶属平氏县管辖;所说“始于大复”,系指淮汉分水岭的北部山峰——大复山;所谓“潜流地下,见于阳口”。系指古时淮河从发源地到固庙,山路长约三十华里因河谷布满了卵石,加上山区水土保持好,平时河水多从卵石下流过,是谓“潜流地下”,到固庙出现明水,故谓“见于阳口”。因此,淮河真正源头应是桐柏县西部太白顶西北侧的牌坊洞东南峡谷。
结论:否定大、小淮井及固庙的三口淮井。以太白顶西北(六盘谷顶)牌坊洞东南峡谷为源。与乾隆帝认定的源头更加接近。
▲固庙禹庙殿后“淮井”旁边的“淮源”碑记(《治淮汇刊》第二辑)
▲淮河源六盘谷 崔德密 摄
03
探源标准的一些讨论
所谓定源,实际上是以现代科学的手段,经专家综合认证,以确定河道基流的起始原点(河道零点)。勘测其经纬度与高程,由相应河道主管部门向社会发布其成果。
▲宋版(黄善夫刊本)《史记•封禅记》(礼书卷六)
▲明嘉靖29年版《史记•封禅记》(礼书卷六)
对于河源的确定,不仅涉及自然、地理、历史、水利和文化等技术问题,也涉及传统习惯和人文因素。从科学技术的角度也是需要统筹兼顾、部门协调和地方行政同意等程序。
河源的确定与河流长度、走向、流域面积、水量、形态、河势、比降、源头高程等地理特征有关。由此可见,长度并不是唯一条件,也不是决定性因素,依据河流长度确定河源,看似简单可行、科学可信,实则大谬,贻误不浅。对源远流长大江、大河的探源工作,要进行更加充分的论证,要分类施“测”和大胆求索。
对历史上既定的河源,或者早为人们所公认的源头,要充分尊重历史、尊重传统,要小心求证。
淮河之源,源于历史,可能更加贴近于普遍的认识。
清乾隆皇帝,曾亲自考证淮河源头之所在,目的虽然不是为淮河源头正名,却是为了源头更加通畅,淮渎更加安澜。同时也有担心,若不弄清淮源所在,“今偶湮之,而后世必有执《水经注》,以笑我君臣之不读书矣”。看来这不是杞人忧天,在历史上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要特别引起高度的重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文二集》(卷十五)
04
为什么要定源?
确切地说,淮河的源头还没有经过现代科学真正意义上的认证,怎样以正确的科学方法和理论,跨领域的分析研讨,进行合理认证和权威的发布,来确定淮河之源呢?
2017年9月8日,中国水利史研究会与河南省桐柏县、淮河研究会联合举办过一次“淮河源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暨淮河考察”活动,并发表有保护淮河源水文化遗产倡议书。
倡议指出:“桐柏山重重,长淮水泱泱。桐柏,承载华夏五千年文明,是河南,安徽,江苏人民生命之源,江淮平原生态屏障。我们呼吁生于斯长于斯的桐柏人,呼吁受惠淮河源的中国人:爱护淮河源的青山碧水,保护淮河源的文化遗产。任何人,无论长幼,当你走入桐柏,行于山间,拜谒淮渎,做到自觉不损一草一木,不污染每寸土地、每滴清水,让桐柏青山永在,淮河岁岁安澜。”
▲保护淮河源水文化遗产倡议书
定源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确定淮河的始点立碑纪念,更为重要的是从山区河流水源地着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保持河流健康生命形态,打造绿色发展高地,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展现新担当,全力践行“两山理论”,巩固拓展水源地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成效,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努力开展江河源头文化研究,深度挖掘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价值,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遗产。
同时,加强对江河源头进行系统性全面普查,完善名录和档案,建设大数据库,着力构建江河源头文化标志体系,深入推进水源地自然公园保护,为流域水系和水源保护治理提供决策依据,有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
请欣赏一组桐柏县淮源实景图片????
▲俯瞰淮源桐柏山 崔德密 摄
▲淮祠全貌 崔德密 摄
▲淮井亭 崔德密 摄
▲淮祠 吴旭 摄
▲淮祠中的“淮源”碑 吴旭 摄
▲桐柏淮源文化陈列馆 吴旭 摄
请将手机横过来,欣赏美图▼
▲俯瞰荆山湖退洪闸 崔德密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