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一钓千年

2024-07-10 16:34

一钓千年

□万家阳

最近在阅读一本《中国绘画史》的书,图文并茂,书中插图,多为历代名家名作。一幅作于千年之前五代时期的南宗画家董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图》,画面的场景引起我极大的兴趣。画面上是一个内容的两个场景,其一是一叶扁舟泊在河湖之上,从作品的题名来看,应当是一条水流平缓的河流。一个渔者,正在操纵钓具,专心钓虾。小舟另一端,一渔者正在稳住小舟桨橹,神态安详。从画面来看,似是一老一少,或是爷孙,或是父子。朋友们会好奇,我是如何断定他们是在钓虾,而非其他?这是因为这样的钓具于我并不陌生,甚至有一种莫名的亲近,就像是在远离故乡的城市,突然听到自己熟悉的乡音那般的感觉。

在我少年时代,有用过这样的工具垂钓经历,这样的渔具也是我们自己动手制作的。制作的过程颇为简单,用两根等长竹片,宽度约1.5厘米,竹片要有足够的弹力和一定的负重强度,在中间位置钻孔,叠加,以一铁钉或竹签为轴,连接成一个“十”字架,利用竹片的弹性,选择一块大小适宜的方形纱布,四角与竹片四端连结,就做成一个简单而又实用的钓具了。当然,这只是钓虾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炒制麦麸,适当以香油搅拌,攥成鸡蛋大小,放于钓具纱网中间,再以线扎成一个小袋,使饵料在水中的香味可以保留较长的时间。竹片连结处再与一根长竹竿相连,这就是一套完整的钓具了。画面中另一钓者归来,肩上的钓具,与我们曾经的钓具几乎完全一样了。少年时去钓青水虾的多半是十五六岁半大青年,带上七八头十岁的弟妹,或是村里的玩伴,成年人是极少参与其间的。这件事,不像放牛羊,不像打猪草那般是大人安排的任务,而更多是一种自发的、轻松愉快的活动,大人们似乎也并不反对。这样的垂钓也多在青草河畔,或是荇草蔓延的未名池塘里,水面不宜太深,太深了,即使青虾落入网中,由于起钓时间较长,虾也是容易逃之夭夭的,水草也不宜过于茂盛,那样容易与钓具纠缠。这样的垂钓,是一份乡村少年独有的快乐,让人忘记了生活的贫困,劳作的艰辛。我们似乎不是去钓虾,而是在钓一片白云,一缕清风,一杯清茶,一种文化,一段少年时代的故事,经历了生活的千转百回后,哪怕早已是青丝变白发,忘却了曾经所有生活的苦难,只要回到故乡,站在青草河畔,总会忆起那时的晚风,那时的斜阳。

钓虾之趣,颇与醉意相通,收获并不在其中,像画中第二部分渔者踏着清辉,满载而归,是一种幸福,就是篓中空空又何妨。我们在钓虾的时候,常常是放下钓具于水中,任凭虾子尽情享用美味,而我们忘情于抓石子(一种抓五颗石子的游戏),等我们想起来开始起钓的时候,虾们早已带着饱食后的快乐,溜得无影无踪了。只是当时我没有想过,这样有趣的劳作,在千年前就曾有过,我们只是在不经意传承。似乎也没有人专门给我们教过,就是基因里就懂得这样的制作,这样去使用这些工具。从濠梁鱼乐可以推想,千年前的钓客,肯定不是柳河东笔下千万孤独,你看,画面是钓者神情怡然,老者淡定宁静;就是那位收获满满的渔归者,踏着浅浪,披着斜阳,丝毫没有那位独钓江雪的孤寂。这样的垂钓,是他们畅游山水间的一种享受,是他们放下田间劳作的一种休闲,也是刻在中国人基因里文化元素自然的展示场景。只是他们也没有想过,这一竿青竹竟然一钓就是千年。千年后的乡村少年,依然用祖先们传下来的钓具,钓起纯真年代特有的滋味。放下水中钓具,挽起蒲苇的一缕晚风是一种不知名的快乐,起钓时,半透明的青虾在纱网中弹起,更是成就与快乐。近些年网上关于“文明”的话题很多,有时我也在想,文明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是否就是这种自然的,未加修饰的人类所共有的快乐?也许,正是有这样的生活经历,我对白石老人的虾作有一种特别的喜欢,总觉得这样的虾于我有一种莫名的熟悉,现在我才豁然开朗。原来齐老先生的画中虾,就是我早年钓起的,来源于未名河畔青草间的虾呀!我也因此喜欢上了水墨氤氲的中国画。

这幅千年前的山水画作,今天的我们看来毫无违和感,那是“一钓是千年”的文化传承,他们是九世纪或十世纪的钓客,我们是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的钓客。我们一样在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所钓起的,也许只有中国人才能感悟到的自然之趣。外国人如果没有对中国文化渊源有深刻的了解,是无法解读其中的真味的。我很小的时候,我的伯父给我家的一幅画配的春联是“水色山光千古秀,花香鸟语四时春”,那时的我,还没有读过几年书,突然就被这样的语句温暖。明明是横长竖短、精细不一黑色的线条、浓淡干湿的点线组合,却能让一个尚未感悟太多生活况味的少年如入桃花源般的熨帖和舒畅。虽然那个年代是极为贫穷的。我在想,我们童年、少年时代,不经意的,自然的一钓,是不是钓起的是千年文化的鸿蒙?是不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的原因?草根如我等,都能嗅到这千年钓具里特有的一缕清风,都能在浓淡干湿文字或是画面里感悟中华文化所特有的精髓,这岂不是中华文明之幸事?当然这千年一钓也在善意地提醒今天的我们,文化承载文明,而我们现在的文化是否有着过多的包装,过多的纹饰,过多的浮华?就像是网络世界里十层滤镜后的人像,失去原有的面貌,被别人误读,甚至自己也会误读而浑然不觉。


38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