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经师易遇,人师难寻

2024-07-22 15:54 蚌埠发布客户端  

人物名片:何加林

1961年生于浙江杭州。

曾任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馆长。现任书画频道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客座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

曾获“全国中华杯中国画大奖赛银奖”、“全国首届中国山水画展金奖”、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

何加林先生


经师易遇,人师难寻

君  娃

六米独步

2023年5月10日,杭州,时间已近正午,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内观展之人渐渐散去,我还在《云巘图》下,站立良久。这是一幅高两米四,长六米的巨幅水墨画。在画中廊桥下听罢潺潺溪水,踯躅徘徊向右,六米的路程,我如同一位朝圣者,一路穿云破雾、攀松越岭、叩石问山,听禽鸟吟唱,见川谷流瀑、瑞兽呈祥……行至云巘图的右侧,仰望镶嵌于山间的那一丛古刹,所有的凝视全化为感动——“欲得宝符山上是,不须参礼化人宫”,那一刻,这满纸的厚重、苍茫,以及对这真亦或者幻的感悟,都交付与云巘图下这一场缓慢的独步了。

这是何加林先生为“五岳归来”创作的新作。

知道这世上有一位艺术家叫何加林,始于一幅《秋气嶙峋》的国画,这是在全国首届中国山水画展中获金奖的作品。那大约是七八年前吧,我算是开始接触并学习国画,不过对国展并没有概念,我甚至不知道这幅画是九十年代的作品,我只记得当时自己是惊讶的——如此冷峻而奇幻、清幽且神秘,无常与空寂,古雅又令人神伤……莫名其妙地想到华山论剑,好像我和身边的朋友还由此生发,谈到了超人所在的氪星球,这张画似隐藏了一个故事却免去了千言万语的叙述,你无从对应,也无从说起,可就是觉得好酷。

何加林先生在写生


国画原来可以这样画啊!我们啧啧称奇。

彼时何加林先生自然不会知道,《秋气嶙峋》究竟给多少如我这般喜爱国画的人以某种启蒙,这种启蒙包含着对传统认知的一部分颠覆,同时包含新认知的构建。如果说,何加林先生年轻时的代表作《秋气嶙峋》,让我们体会到一个画家,可以动用才气与激情创作出这般骨骼清奇的山水,那么《云巘图》则是三十年后,先生遍游名山、饱读诗书、半生致力于艺术教育后的真实感悟——山水之美者,其景乎?其物乎?其趣乎?其境乎?是也不是,《云巘图》虽然既真亦幻,却不再遗世而独立,正如先生所言,“其草木、山石、云壑、泉瀑、峰岭、禽鸟、瑞兽、楼桥、寺观,皆山水之显物,如人之七窍、毛发、肌肤、骨脊、血脉、四肢,缺一不能言其美,缺一不能言其灵。”

《云巘图》虽然不是山水的真实影像,但它是这自然界山水的情态、神采、气象,与人的性情、风骨、精神的相互映照。“山高不丈亲天阙,齐物有情下巘云”,这是何加林先生对这个世界的美好祝愿和期盼。


与我而言,在云巘图下的六米独步,区别于初见《秋气嶙峋》时的惊叹,这更像是一次问道的过程,它让我在一个寂然无声的空间内,平心静气地看见了一位画家、学者,用饱满、不燥不漫的笔墨娓娓道来,山水之于中国人,不仅仅是见山见水,它是一个人心性的呈现,是我们既见天地,也见天地之精神的态度,是我们深信不疑的山之豁达,水之包容的中国人的美学。

心怀美好,美好才会如期而至,回家后,我提交了中国国家画院何家林导师高研班的报名申请,两个月后,我收到录取通知书。经师易遇,人师难寻。我何其幸运,与其他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几位学员,成为了何加林先生的学生。


这僧经过了多少山水

2023年9月11日上午十点,北京。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内人头攒动,导师开班仪式暨导师画展正在进行中。

与何加林先生的初次见面,在仪式之后。他与媒体上的形象完全一致,目光炯炯,留有须髯,端正儒雅。那天他衣着简素,着素白T恤,米白麻布长裤,脚蹬一双黑色运动鞋,看不出已耳顺之年,依旧玉树临风,开口更是字正腔圆,谈吐不凡。他省去一切繁文缛节,把见面会当做课堂。我们尚未从见到导师的激动中平静下来,他已经领着我们,开始讲解现场的每一张作品。一路走着,一路都有观展粉丝要求与他合影,面对被无数光环笼罩着的何加林先生,我们多少有些拘谨。

在接下来的交流中,他与我们在同一张桌午餐,态度更加亲切,我们称他何老师。同学们的自我介绍环节,充满了对导师的崇拜和仰望。“生活是各种方式的积累,咱们要让画画成为快乐的事情,别搞那么严肃。”他不时口出妙语,希望大家尽可能轻松。想想也是,能画出《云巘图》的平和温润和气象万千,他的内心一定是丰盈的,充满了善意,他所有的光都在心里,并不需要那些外在的加持。

 “其实,我的学画之路也挺坎坷”,他告诉我们,高中毕业后他暂时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在一个又脏又臭的养猪场当临时工。

“那会儿我负责给小猪打防疫针,我每天要揪住好多小猪的脖子,它们吱哇乱叫的,我一针下去,常被小猪喷一身屎。”何老师一边说一边做出左手揪住小猪崽,右手握住针筒的动作。

秋岩叠嶂2016年


我注意到身边的同学和我一样瞪大了眼睛——我们究竟凡俗,都会对自己的偶像有所预设。我不知道大家怎么想,我还陷《云巘图》的荡气回肠中……当下,何老师儒雅的气质,与他描述的给小猪崽打防疫针的情景形成巨大反差。无法想象先生执毛笔的手,当年要如何制服那些声嘶力竭的小猪?

“我那时很苦闷的,今后的路在哪里呢?难道就这样活着?”于是,陷入迷茫的18岁少年动笔写了一篇小说,先生说他一直记得那个短篇小说,内容并不复杂,就是一个热爱绘画的打零工的小年轻,有一个梦想,希望通过自学成才,最终能够在街道礼堂举办一次个人画展。

后来呢?我们很是好奇。

“后来,那个年轻人通过努力,终于自学成才,实现了在街道礼堂办一次画展的梦想。那个梦想的实现,在当时就是他的人生巅峰了啊。”先生眯着眼睛,笑起来。

谁会想到,在我们看来已拥有登峰造极的艺术成就的导师,在世界各地举办过画展的加林先生,被无数学生热爱着的何老师,曾经也有过如此卑微的梦想。

大家都笑起来,与名人面对面的拘束瞬间得到缓解。后来的故事,是在愉快的聊天中获悉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年轻的何加林在报纸上看到西湖美术学校招收业余学员的广告,便报名参加,仅仅一年的刻苦学习,毫无绘画基础的他成绩便名列前茅。得到鼓舞,他尝试报考浙江美术学院,在经历了第一年落选打击后,坚持第二年的再次报考,最终成为当年浙江美院国画系山水专业招收的四名学生之一。

当气氛转为轻松,先生便把饭桌当成讲坛,在吃饭和说话的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他的教学节奏和风格,他喜欢用自由的方式传授知识,是什么方式并不用刻意,让学生能够理解和吸收,才是他所关注的。从我们见到他,他就没有随便浪费一分钟,你一个走神,便错过了许多知识点。

鹤亭图2017年


那天,一顿午餐时间,他说了许多学习绘画的常识性问题,在这些常识性问题中,他始终强调一件事情——读书。

你不读书,你怎么能搞清楚画理?

你不读书,你怎么会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你不读书,你又如何明辨是非?

你不读书,你又怎么理解诗歌的意境?

“譬如我们都欣赏过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你在这张古画中,看见了山水、树林、危桥、佛寺,还有一支商旅队伍等等,如果仔细看,你会看到中景画幅左方的树丛后还有一位僧人。这名僧人是从哪里出发的呢?他要去哪儿?从画面看,他似乎要从画幅的左方翻山越岭,过危桥,穿丛林,一路探求摸索,才能到达画幅右方树丛后的寺院。我们都知道探索求道之困难,你不读书,你怎么能理解,这画中的意境?这僧在求道的过程中经过了多少山水?”

“这僧在求道的过程中经过了多少山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在我看来,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它与先生叙述的求学之路,产生了某种链接,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常人不知道的故事,你不用惊叹也无需追问那些故事的细节,从跌落在尘埃里被小猪喷一身粪便,到创作才气逼人、冷峻孤傲的《秋气嶙峋》,再到《云巘图》的温润与平和,这一段漫长的人生旅程,先生一定是背对着世界手不释卷,从没有中断过孜孜不倦的努力,所以,此刻,他才可以有这般苦口婆心的教导和云淡风轻的微笑。

曲水流觞 2019年


重拾记忆碎片

2023年10月,我们计划跟随导师何加林先生前往浙江丽水市庆元县写生。10月8日,我们站在了西川村村口。目光所及,是鳞次栉比、依山而建的古屋,它们无一例外都是残破的,粗粝的石板路也不刻意雕琢,随遇而安地沿着山坡向上爬,等它们歪歪扭扭地爬到门口,屋子与坡之间便有了台阶。门在远处看是斑驳土墙上的一个洞,守在洞口的都是老人。

破落的、原生态的田园,为大家提供了无尽的写生素材,我们一面忙着找最佳的写生位置,一面兴奋地欢呼:这些屋子真是入画啊!

先生提醒我们:你们可以不用着急动手,先去村子里转转,和当地人聊聊天,体会一下村落文明里,中国人和自然共生的理念。”这个村子,先生十年前来过,“我特别喜欢这个宁静的小山村, 觉得特别适合我现在的心境。不知张家祠堂还在不在?”

山水画的理想,乃是与天地的精神独往来。这么多年,先生的足迹早走遍了全国各地,高山之险峻、丛林之幽深,都在他的毛笔下得以无数次的呈现。如果说这些不断的游历代表着他作为艺术家的执着,那么,对古村落的不断探访,则体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思考和担当。

时间回到十年前,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有一幅叫做《记忆碎片》的中国画引起了广泛关注,那是先生当年在西川写生后的一次创作。作品在形式上如同一张正要被火吞噬的画——火,燃起,快速蔓延,画面开始破碎、飘零,远处白云轻抚残桓断壁,近处池塘荷叶亭亭。

这画中便是我们当下所在的西川古村,一个有着六百年历史,几近消亡的古老村落。有资料统计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消失的古村落以百万计。对此,先生扼腕叹息:“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的文明是从乡村走来的,古老的村落就是这一文明的载体,如果这些载体都消失了,我们该如何切身体会中华文明的缘起?又怎么会去敬畏、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记忆的碎片2014年


《记忆碎片》于是诞生,并成为一件令人过目不忘的作品,那是先生的记忆,他带着我们回到西川重拾记忆,也启发我们面对素材学会思考。

乡愁如灯,你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总要有盏灯为你照亮心路。在接下来的写生中,我们都带上了自己的思考。然而,带上思考仅仅是开始。半个月的写生训练,还需要体力、毅力、归零心态、自我反省能力……不亲身经历,无法相信已经拥有大成就的导师何加林先生,和我们一起吃简餐,伴晨雾上山,携夕阳下山,山坳里,土屋前,一画就是一整个白天。

别来十载上西川

古屋荒芜伴露眠

笔底悲桐愁叶落

丹青许我已凋年

这是先生写生之余的咏叹,也是他“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的精神践行。我们时儿围观,也间歇散去自己用功。面对这样的老师,你好意思不用功吗?

哦,这就完了吗?不,下得山去,还有夜晚。屋外清风明月,窗内灯火通明,吃罢晚饭,继续上课,说画论、讲哲学、谈艺术赏析、点评作业,闭卷考试……一个人都不能少。一堂课下来,先生至少站三四个小时,过次日凌晨结束授课是常态。那段日子,我没时间询问别人的感受,但是我看到了以为跟不上进度的同学的哭泣,而我,我的心被感动填满,这感动足够调整我微微失衡的世界,使自己圆满,同时也带着遗憾,完成了这次写生训练,这是我在学画的旅程中,面对古村,背对世界的一次“咬牙切齿”的努力。

那天,拎着画具从山上下来,收到一友的信息:好羡慕啊,可以和大师一起写生,何老师是不是特有艺术家的范儿?

我回过去:这世上艺术家很多,但是我觉得他更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

用良心去教学

 “真正意义上的老师”,从字面看,是再普通不过的8个字,可是在“老师”这个称谓被泛化的当下,却饱含了我们作为学生的敬仰。先生为人堂堂正正却童心未泯、谈吐幽默风趣又直指问题核心。他的一言一行都诠释了“为人师表”的真正含义。

作为一个老师,最难的是因材施教吧?面对我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且都是成年人,他依旧秉持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授课中尽可能尊重每位同学的个体差异,这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仁爱之心,是绝对做不到的。

先生是文学博士,有着极高的文学素养。有一次我把自己出版的散文集呈给他审阅,他笑着说:“你这是要让我拜读的意思吗?”

我当然知道,先生说“拜读”是调侃。但写书的人,怎么可能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分享和认可?不过面对先生这样的大家,我并不奢望他真的能抽出时间阅读。然而,他读了,不但读了,在之后的点评作业环节,他甚至特别指出,在绘画创作中,希望我纠正在写作中形成的思维惯性。

“我们学画的人必须要有一颗文心。不过,文学可以通过文字描述潜意识里的心理活动,但你若是用这种心境去画画,只有你自己才能明白,别人是看不出来的。文字可以通过语言逻辑去联系和暗示,通过语境去牵引和感知,而山水画的语言是笔墨语言,内核是审美,所显示的符号是对某一物象的指代,这一指代通过逻辑与其它符号组成场域,形成叙事,观众通过笔墨感受美,通过符号在场域中寻找逻辑线索,达成叙事过程的体验,从而产生情绪获得情感。”

先生的这番话,让我琢磨了很久,该如何掌握创作规律,形成多变的艺术思维和理解方式呢?

“虽然我一再强调笔墨的重要性,但是笔墨和人文一定要有积极相关的关系,在一张作品中,你要表达什么,想传递给人什么信息,仅靠技术也是不够的,所以,又不能过多专注技术,就像你写文章,有时候你的一篇文章打动了读者,不一定全是语言的功劳吧?”

暮雨2000年


我在想,先生说的是一件作品里应该有作者注入的情感吗?是啊,人类有情感,艺术才能永恒存在。好了,又琢磨了半天。我们就这样在琢磨中一点点积累和感悟,同时也在悄悄地进步。

先生对所有的同学都是这样,每个人的特质不同,点评指导也不同,就这样一张张作品指导下去,四五个小时又过去了,我们都站不住了,先生还在不断提醒:

去观察生活中细微生命的基本状态;

要保持表达生命物象的冲动;

用艺术感知生命的原动力……

这种提醒不断重复着,从写生到创作,贯穿教学始终。这时候先生像唐僧念紧箍咒,生怕我们轻忽慢意地又给忘了。

因为先生面对的学生有一部分是在校老师,所以,他常在课堂上强调绘画应“成教化助人伦”。

 “老师怎样用行动做到去教化人,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升华?这需要我们用良心去教学,不管你是从事哪一门类的教育,都要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联系起来,而不是只教技术。中国画看上去是一个技术活,但是其背后必须有传统文化思想的支撑。”先生常常这样告诫我们。

松云罨秀


我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常常会刷到一些视频,那是先生通过网络,义务向一些老年画友传授国画的基础知识,我看着他执笔,不厌其烦地讲述国画最基础的问题,点评那些刚刚学画,尚在临摹《芥子园》的学员作业时,内心充满了感慨和敬仰:先生拥有文学博士学位,是博士后、博士、硕士生导师,以先生在中国山水画领域的造诣和地位,他可不必如此。他之所以如此,是一位老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是他坚守“致良知、知行合一”的理想人格,是他对热爱传统文化的人给予的一份理解和尊重,更是一个站在高纬度的人,不过多苛责外在世界,而是愿意向下兼容,为这个世界注入自己更多的深情。

一年的时间很短,转瞬而逝,然而就学习而言,我永远记得《云巘图》下的六米独步,我在那个角度,看见了一种充满力量的广阔,我从那里开始,永无结束。

76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