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三绝”大家张学山

2024-07-26 10:28   

“打遍天下第一家,太祖功夫最可夸。大宋皇帝赵匡胤,少林寺里传秘法。十八绝技第一先,古刹练至金銮殿。若问此拳名和姓,少林洪拳传于他。”在蚌埠武术界,提起少林大洪拳,在一众练家子眼中,张学山的大名,可谓如雷贯耳、声名赫赫,是公认的泰山北斗级的大家。

张学山今年七十有五,与共和国同龄,生在阜阳,长在蚌埠,幼时习武,至今不辍。是中国武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武术段位考评员,曾任蚌埠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少林大洪拳研究会会长兼总教练,也是当前蚌埠市屈指可数的几位武术七段名家之一。说起他的武术特点,可用“三绝”以冠之。

“一绝”为刚拳。此刚拳即为少林大洪拳。与一些拳法相比,少林大洪崇尚刚劲有力、气势浑厚,招法精炼、实打实封,不仅演练起来精彩,而且特别适用于技击实战,属于特别能战斗的拳法。作为开山拳法,从年少步入练武场的那天起,少林大洪拳就一直相伴相随张学山。少林大洪拳是张学山打的第一套拳,也是他在武术界崭露头角的峥嵘之作:1963年,时年14岁的张学山第一次站在了武术赛场,在蚌埠市武术大赛上,他演练了一套少林大洪拳,闪展腾挪、刚浑勇猛,把拳风拳意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举夺得传统拳术第一名。其后经年,在辽宁省葫芦岛举办的全国“首届传统武术大赛”中,张学山再获少林大洪拳一等奖。

历经几十年修炼,2011年,张学山撰写的论文《少林大洪拳技击诀释秘》,在我国武术界权威期刊《武当》杂志上发表,引发了武林界的轰动,也就此奠定了张学山在少林大洪拳界“华山论剑”的位置。

“二绝”为太极拳。此太极为杨氏太极拳。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张学山对武术的理解也日益加深。从39岁起,张学山更加注重内在修为,开始涉足太极拳领域,从偏向刚猛走向内外兼修。当年,他拜师杨氏太极拳名家李强,潜心钻研杨氏太极拳,兼习形意八卦,莫过几年已尽得真传。太极拳界对他的付出也给予了肯定,在第三届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比赛中,张学山拳架舒展、招式分明,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行云流水、绵里藏针,一招一式尽显太极神韵,以绝对实力揽得传统杨氏太极拳金牌。

“三绝”为绳镖。除了拳法,张学山对武术器械也是造诣颇深,可谓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以龙行刀为例,当年张学山应邀参加庆祝澳门回归演武大赛,一举拿得龙行刀第一名。但在诸多器械中,最让他情有独钟的还是绳镖。对张学山来说,练习绳镖还是一段奇缘。那年,张学山参加一次国内武术比赛。赛场上,只见一位老拳师演练了一套软器械“绳镖”,高超绝伦的技艺赢得了大赛全场掌声。“太稀罕、太少见了,一定要把这门绝活学到手。”张学山当时就下定决心。可惜,演练绳镖的老拳师比赛结束后并未停留,直接返程了。失之交臂后,张学山并未气馁。经多方查寻,终于有一天,张学山找到了老拳师在我市的一位门徒。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登门拜访,张学山和他达成了“以技易技”的协定,才最终将绳镖这门技艺学到了手。

张学山非常珍惜这次“奇缘”,此后,他苦练绳镖,锲而不舍,技艺日趋炉火纯青,达到了随心所欲、出神入化的地步。在1996年的安徽省首届武术硬功大赛、2004年的全国武术邀请赛、2006年的中国郑州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中,张学山演练的绳镖都获得了一等奖。

回顾练武生涯,张学山对蚌埠大洪拳宗师胡德山和两位恩师李银芝、李强充满了感激,“是家人的支持,让我走进了武术之门;是师父教我功夫还教我做人,让我的人生充满了乐趣和激情。”张学山满含深情地说,练武是外家,做人是内家,无苦功,无以成功夫,无大德,无以成宗师。

退休前,张学山在蚌埠空气压缩机总厂工作,干了一辈子的车间工人。与工作相比,张学山坦言,他在武术上面下的功夫更多。“都说人老腿先老,但我的膝盖至今都是好好的,练拳授拳,让我受益良多。”在张学山心目中,练武人的偶像是“长江大侠”吕紫剑。1986年,已90多岁的吕紫剑到徐州参加全国武术比赛,赢得“滚躺双刀”比赛金狮奖,张学山就在现场。“那天他的表现就像一个小伙子,真是难以形容,发自内心地佩服”,张学山感叹道,这一幕已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武术是我们的国粹,要将之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基于这一理念,多年来,张学山十分专注于武术的传播和教学。令张学山欣慰的是,师从他的弟子早已遍布蚌埠周边,乃至开枝散叶到了全省、全国,真正的桃李满天下。诸多弟子中,既有为国争光的职业运动员,也有走出国门,致力于中华武术的推广者,但更多的是扎根民间,以习武练功为爱好,强身健体的普通百姓。张学山有三个孩子,都让他引以为傲,其中大女儿张红云已晋升武术六段,完全继承了他的衣钵,成为少林大洪拳以及杨氏太极拳界又一位响当当的成名人物。

我是在一个夏日的午后认识张学山的,当时他的同门师弟——工会的黄主席,与他一道来到我们单位。初识张学山,只见他,中等身材,瘦削干练,目光如炬,气宇轩昂,五官面貌像极了大将粟裕。从一楼到三楼,再从食堂到会议室,几个来回上下,气不喘、色不变,自始至终从容不迫、沉稳矫健,行走坐立,真应了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全身氤氲着长年练武独有的气场,加之一身赭色的太极服,踩一双练功鞋,浩浩然、飘飘然,不由得发一声赞:张学山,真乃一派宗师也。                                                                                                                                                                    (文/余 超)

13

“打遍天下第一家,太祖功夫最可夸。大宋皇帝赵匡胤,少林寺里传秘法。十八绝技第一先,古刹练至金銮殿。若问此拳名和姓,少林洪拳传于他。”在蚌埠武术界,提起少林大洪拳,在一众练家子眼中,张学山的大名,可谓如雷贯耳、声名赫赫,是公认的泰山北斗级的大家。

张学山今年七十有五,与共和国同龄,生在阜阳,长在蚌埠,幼时习武,至今不辍。是中国武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武术段位考评员,曾任蚌埠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少林大洪拳研究会会长兼总教练,也是当前蚌埠市屈指可数的几位武术七段名家之一。说起他的武术特点,可用“三绝”以冠之。

“一绝”为刚拳。此刚拳即为少林大洪拳。与一些拳法相比,少林大洪崇尚刚劲有力、气势浑厚,招法精炼、实打实封,不仅演练起来精彩,而且特别适用于技击实战,属于特别能战斗的拳法。作为开山拳法,从年少步入练武场的那天起,少林大洪拳就一直相伴相随张学山。少林大洪拳是张学山打的第一套拳,也是他在武术界崭露头角的峥嵘之作:1963年,时年14岁的张学山第一次站在了武术赛场,在蚌埠市武术大赛上,他演练了一套少林大洪拳,闪展腾挪、刚浑勇猛,把拳风拳意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举夺得传统拳术第一名。其后经年,在辽宁省葫芦岛举办的全国“首届传统武术大赛”中,张学山再获少林大洪拳一等奖。

历经几十年修炼,2011年,张学山撰写的论文《少林大洪拳技击诀释秘》,在我国武术界权威期刊《武当》杂志上发表,引发了武林界的轰动,也就此奠定了张学山在少林大洪拳界“华山论剑”的位置。

“二绝”为太极拳。此太极为杨氏太极拳。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张学山对武术的理解也日益加深。从39岁起,张学山更加注重内在修为,开始涉足太极拳领域,从偏向刚猛走向内外兼修。当年,他拜师杨氏太极拳名家李强,潜心钻研杨氏太极拳,兼习形意八卦,莫过几年已尽得真传。太极拳界对他的付出也给予了肯定,在第三届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比赛中,张学山拳架舒展、招式分明,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行云流水、绵里藏针,一招一式尽显太极神韵,以绝对实力揽得传统杨氏太极拳金牌。

“三绝”为绳镖。除了拳法,张学山对武术器械也是造诣颇深,可谓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以龙行刀为例,当年张学山应邀参加庆祝澳门回归演武大赛,一举拿得龙行刀第一名。但在诸多器械中,最让他情有独钟的还是绳镖。对张学山来说,练习绳镖还是一段奇缘。那年,张学山参加一次国内武术比赛。赛场上,只见一位老拳师演练了一套软器械“绳镖”,高超绝伦的技艺赢得了大赛全场掌声。“太稀罕、太少见了,一定要把这门绝活学到手。”张学山当时就下定决心。可惜,演练绳镖的老拳师比赛结束后并未停留,直接返程了。失之交臂后,张学山并未气馁。经多方查寻,终于有一天,张学山找到了老拳师在我市的一位门徒。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登门拜访,张学山和他达成了“以技易技”的协定,才最终将绳镖这门技艺学到了手。

张学山非常珍惜这次“奇缘”,此后,他苦练绳镖,锲而不舍,技艺日趋炉火纯青,达到了随心所欲、出神入化的地步。在1996年的安徽省首届武术硬功大赛、2004年的全国武术邀请赛、2006年的中国郑州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中,张学山演练的绳镖都获得了一等奖。

回顾练武生涯,张学山对蚌埠大洪拳宗师胡德山和两位恩师李银芝、李强充满了感激,“是家人的支持,让我走进了武术之门;是师父教我功夫还教我做人,让我的人生充满了乐趣和激情。”张学山满含深情地说,练武是外家,做人是内家,无苦功,无以成功夫,无大德,无以成宗师。

退休前,张学山在蚌埠空气压缩机总厂工作,干了一辈子的车间工人。与工作相比,张学山坦言,他在武术上面下的功夫更多。“都说人老腿先老,但我的膝盖至今都是好好的,练拳授拳,让我受益良多。”在张学山心目中,练武人的偶像是“长江大侠”吕紫剑。1986年,已90多岁的吕紫剑到徐州参加全国武术比赛,赢得“滚躺双刀”比赛金狮奖,张学山就在现场。“那天他的表现就像一个小伙子,真是难以形容,发自内心地佩服”,张学山感叹道,这一幕已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武术是我们的国粹,要将之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基于这一理念,多年来,张学山十分专注于武术的传播和教学。令张学山欣慰的是,师从他的弟子早已遍布蚌埠周边,乃至开枝散叶到了全省、全国,真正的桃李满天下。诸多弟子中,既有为国争光的职业运动员,也有走出国门,致力于中华武术的推广者,但更多的是扎根民间,以习武练功为爱好,强身健体的普通百姓。张学山有三个孩子,都让他引以为傲,其中大女儿张红云已晋升武术六段,完全继承了他的衣钵,成为少林大洪拳以及杨氏太极拳界又一位响当当的成名人物。

我是在一个夏日的午后认识张学山的,当时他的同门师弟——工会的黄主席,与他一道来到我们单位。初识张学山,只见他,中等身材,瘦削干练,目光如炬,气宇轩昂,五官面貌像极了大将粟裕。从一楼到三楼,再从食堂到会议室,几个来回上下,气不喘、色不变,自始至终从容不迫、沉稳矫健,行走坐立,真应了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全身氤氲着长年练武独有的气场,加之一身赭色的太极服,踩一双练功鞋,浩浩然、飘飘然,不由得发一声赞:张学山,真乃一派宗师也。                                                                                                                                                                    (文/余 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