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120调度员胡慧子春节守夜人,为生命“守岁”
(蚌报融媒体首席记者 陈瑶 通讯员 吴园园) 文/图
“您好,蚌埠120,请问有什么紧急情况?”调度员胡慧子的声音始终清晰且充满耐心,除夕夜,这个声音通过电话传来,更让人觉得放心和踏实。
在辞旧迎新的时刻,当许多人与亲人围坐一堂,享受团聚的温馨时光时,蚌埠120的调度员和急救员们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市民的健康与安全保驾护航。与奔赴在一线的急救员不同,调度员的工作很难被市民看见,他们在“幕后”默默奉献,但“5+2”“白+黑”是他们的工作常态,每一次电话铃声响起,都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每一个声音传递都是他们对市民的安全承诺。
120调度员建负责听求救电话、收集患者信息、给与伤者最及时的急救建议,并根据情况的轻重缓急,迅速派出救护车,保障“生命线”24小时畅通。今年,是胡慧子第三次在除夕夜值夜班。晚上六点半不到,她带着家人给准备好的盒饭准时到岗了。七点多,是求助电话相对较少的时间段,她到休息区熟练地加热了盒饭,狼吞虎咽十几分钟吃完了自己的“年夜饭”,然后立刻返岗,替换自己的搭档吃完饭。“这是我们值夜班的常态,两个人一个班,人手本来就紧张,春节的求救电话又会格外多,所以大家都会很快吃完晚饭,因为要确保每一通急救电话不漏接。”胡慧子说,急救电话随时会进来,有时还会在同一时间大量涌入,而夜班时长又有13个半小时,中间不能休息,所以必须调整好状态,保持好体力。
每一名调度员都深知,春节是事故和突发事件的高发期,尤其是家庭聚会、烟花爆竹和餐饮等活动频繁的背景下,急救任务的压力更大。因此他们放下与家人团聚的时刻,毫不犹疑选择坚守岗位。果然不出所料,当晚,胡慧子和搭档两人非常忙碌,从除夕晚上六点半到大年初一早上八点,“铃铃铃”电话响不停,胡慧子和搭档两人共接听180多通求救电话,派出急救车86车次。醉酒、被烟花炮仗炸伤、外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求助较多。胡慧子不仅要通过电话指导呼救者进行自救和他救,如心肺复苏、海姆立克、外伤止血等,还要负责与呼救者心理沟通。
很多时候调度员都要与处于惊恐和不安状态中的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有时患者或家属因为病情严重而声嘶力竭,有时因为情绪激动对调度员产生不理解或质疑,而胡慧子要做的就是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诉求,尽可能地给予安慰和支持。
随着钟声的敲响,新春的气息悄然弥漫开来。然而,蚌埠120的调度员们,依然忙碌在电话与操作台前,为每一通急救电话提供及时有效的响应。他们深知,急救调度责任重大,每一通电话背后都是一个生命的呼唤,而他们,正是那条生命线的关键纽带。调度员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挽救一条生命的关键,他们需要对每一个求救信号给予最快的回应、最有效的调度。
“坐在调度台前的每一分每一秒我们都会打起12分精神,将状态调到最优。”大年初四白班、年初五夜班,胡慧子和所有120调度员一样,坚守岗位。没能和家人一同迎接新年的到来,但她接通了那么多通急救电话,将求助者的需求一一传递给急救人员。在这些电话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紧急的生命问题,而她的付出确保了每一次救援都能够高效启动,这让她觉得自己的坚守十分值得。“我们守在电话旁,就能给更多的生命带来希望。我是一名120调度员,使命如此,不能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