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名流社区始终将食品安全作为社区治理的关键环节,聚焦重点领域、创新监管手段、凝聚共治合力,全力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为居民打造“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的饮食环境。
源头管控“严把关”,夯实责任链条。社区建立“网格化+责任制”管理体系,将辖区餐饮店、超市、食品加工作坊等80余家食品经营单位纳入动态监管清单,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明确主体责任。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亮证经营”专项行动,严查营业执照、卫生许可、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等资质,要求商户公示食材来源、添加剂使用等信息,实现“透明化”操作。针对校园周边、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每月开展“三查三清”行动(查过期食品、查卫生死角、查违规操作;清无证摊贩、清三无产品、清安全隐患),今年以来累计整改问题商户20家。
宣传引导“全覆盖”,共筑安全共识。社区打造“食品安全科普矩阵”:线上通过网格群、微信公众号普及“反食品浪费法”“野生菌中毒防控”等知识;线下举办“食品安全宣传周”“厨房开放日”等活动,组织居民参观食品检测实验室、观摩餐饮店“明厨亮灶”。针对老年群体,印制《家庭食品安全手册》,开展“保健食品防诈骗”专题讲座;联合辖区幼儿园、中小学开设“食育课堂”,通过趣味实验教孩子识别健康食品。今年以来,共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
应急响应“强机制”,守住风险底线。社区制定《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建由网格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物业组成的应急分队,定期开展“食物中毒模拟演练”,确保30分钟内抵达现场处置。建立“社区-商户-居民”三级信息直报网络,设置24小时投诉专线,做到“接诉即办、未诉先防”。针对夏季高温、节假日等食安风险高发期,提前发布消费提示,加大对冷链食品、凉菜制售的巡查频次。
多元共治“聚合力”,激发长效动能。创新“党建引领+社会参与”模式,动员党员商户挂牌“食品安全示范店”,引导餐饮企业成立自律联盟;招募退休医生、教师等组成“银发监督队”,常态化暗访餐饮卫生;开设“红黑榜”公示栏,表彰诚信商户,曝光违规案例。推动“社区菜篮子”升级改造,助力小摊贩规范化经营。今年以来,共收到居民举报线索20余条,评选示范商户3家,形成全民参与、社会监督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