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焕俭
古时候,涂山脚下有位农夫名叫宝泉。宝泉是位憨厚老实的农人,夫妻俩加四个儿女,柴米油盐的资费,全靠九亩河滩地和山坡上六亩石榴园。淮河泛滥,泥沙沉淀,河床淤高,午秋二季,蛤蟆跷腿一场雨,淮河就发洪水啦。庄稼全被洪水吞没,一年汗水辛劳,全打了水漂。为了养家糊口,宝泉把希望寄托在山坡的石榴园上。说是一亩园抵上十亩田,可是宝泉家石榴园山高土层薄石头多,盛不住水和肥,结出的石榴个头小,酸度大,甜味少,加上果皮麻麻点点不中看,人家黄泥岗的石榴,又大又红又甜又靓眼,一斤可以卖十个铜钱。宝泉家的石榴,一斤二个铜钱都难卖出去。眼见别人开园种石榴发了家,宝泉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叹了口气,自言自语:“人的命由天定,胡思乱想不中用。”抱着与世无争的态度,湾地庄稼被洪水淹没后,宝泉没日没夜地在山坡的石榴园忙活。
宝泉的石榴园中,有一座无主坟墓。街坊邻居见了,都说宝泉傻,这个无主老坟,还不把它平掉,栽上几棵石榴树,年年还有些收成。宝泉想,培坟祭祖是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别看现在无人扫墓,如若自己将其平掉栽树,那岂不是扒人家祖坟?他不仅未平毁这座坟墓,年年清明,还给这座坟墓培土,然后再燃些烧纸,撒些酒水,摆些果品祭奠。
这年春末夏初,宝泉在榴园整枝施肥,艳阳高照,南风吹拂,暑气蒸腾,疲劳过度,靠着这座老坟,两眼一闭,迷糊起来。睡梦中,就见一位身披粉色轻纱的美女,轻飘飘来到面前,柔唇微启,笑语连连:“宝泉大叔,侬家这厢有礼了!”说着,美女弯腰向宝泉鞠了一躬。
宝泉从未见过这样不施粉黛,绝美漂亮的女子,两眼傻傻地看着美女,鬼使神差地问:“敢问小姐,您是?”原来,这位小姐是墓主人的女儿,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明伶俐,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无所不精。二八妙龄,不施粉黛,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简直是西施再世,貂蝉重生。当年,京城皇帝微服私访路过此地,两人相见恨晚,坠入爱河,如胶似漆。皇帝将该女带回京城,金屋藏娇,册封贵妃。无奈皇宫后院,争风吃醋,尔虞我诈。该女心地善良,经不起后宫折腾,心情压抑,疾病缠身,红颜命短,魂魄飞升,成为瑶池仙女。
美女接着说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承蒙这些年您看护父母房舍,打扫庭院,侬家感恩戴德,没齿难忘,常在天庭为你祈祷。侬家知道你喜爱石榴,特奏请王母恩准,从御花园中求来石榴良种,赠送给您!”说完,把一个装有石榴良种的丝绸布袋递给宝泉。宝泉接过布袋,喜上眉梢,正要说声谢谢,突然喉头发干,鼻孔堵塞,气喘不匀,“啊嚏”一个喷嚏惊醒,睁开两眼,木呆呆地四处搜寻,哪有什么贵妃仙女,分明只有那个无主坟茔。宝泉揉揉眼睛,无奈自责:“看来俺走火入魔,想石榴良种想疯啦。”正当他气恼之时,突然发现自己手中捏个干瘪瘪的石榴。
宝泉自言自语:“怪哉,怪哉,仙女不是送给我一个小布袋吗,怎么变成干瘪的石榴了呢?”宝泉剥开干石榴一看,哎呀,里面真有亮晶晶的石榴种子。宝泉恍然大悟,默默叨念:“幸会,幸会,今天真遇到仙女了,不然,哪来这石榴种粒啊!”宝泉喜出望外,赶紧起身,朝古墓拜了三拜,说道:“感谢仙女赠送石榴良种!”说完,挥动锄头,在山坡整出一片土地,精耕细耙,施足底肥,浇上泉水,把十粒石榴种子种进土中。真乃天遂人愿,种子很快生根发芽,噌噌噌地往上长,月余就长成大石榴树,当年盛夏开花坐果。金秋八月,沉甸甸的石榴压弯枝头,每株采摘二百余斤。这些石榴,外皮粉红如佳人,果味清香似玫瑰,籽粒甘甜赛过蜜糖,比普通石榴价格贵好几倍。靠卖这种石榴和石榴树苗,宝泉和村民们都发了家。为感谢仙女赐给良种石榴,人们就叫这种石榴为“贵妃红石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