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郦都小学 四(7)班 邢慕言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每当吟起这句诗,家乡的一切便在我心中焕然一新。镇里的公园,猫咪在长椅、草坪、花丛、湖边嬉戏打闹;广阔的田野,麦苗随着微风层层起伏......从村头的小树林,到村尾的湖泊小溪,都留存着我们成长的印记。我对家乡的热爱,如同永不干涸的溪流,一直思索着能为它做些什么。
经过我一个月的详细观察,发现儿时那如同镜面的溪流,现在塑料瓶正悠闲地缓缓流向远方;之前郁郁葱葱躺在水面,现在塑料袋紧紧扎在树枝上,的大葵树,好像粘在了上面,怎样也不肯放开;人们吃的、喝的、用的......垃圾都扔在了街上。地面的垃圾简直比垃圾桶还多!于是,我和伙伴们约定,明天一大早 ,来河边集合,让村子改头换面!
真是不负我的期望!伙伴们果然按照约定来了河边,还带上了“作案工具”。一场战斗即将开始!
首先出场的是“大网”,我们把“大网”放入河底,沉到一定深度后,一捞!这些正晒着“日光浴”的塑料瓶就被我们轻松地收入囊中。
其次登场的是“长杆先生”,它凭借自己身高的优势,能把挂在树上的塑料袋征服。塑料袋在如此强大的对手面前只能乖乖举起“小白旗”。我和小伙伴们又把“犯人”塑料瓶击败了。
最后,我们使用了最后的武器,也是最强的武器——“扫把先生”!我们去了街上,清扫易拉罐,竹签等垃圾。这些坏蛋破坏了环境和空气。都有“扫把先生”了,那也一定要有“簸箕小姐”。“簸箕小姐”专门把这些“坏蛋”送进“反省角落”——垃圾桶。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成功让家乡“旧貌换新颜”。
我们的任务完成啦!以后我会继续努力,为家乡“添光彩”!
指导教师:管素梅
注:稿件已在2025年4月2日《蚌埠日报》7版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