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报融媒体记者 王立春 通讯员 沈珺 文/图
独特的自然禀赋,深厚的人文积淀,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五河县东北部的天井湖景区,水域面积5.2万亩、地处皖苏两省三县(五河、泗县、泗洪)交界的湖泊,不仅生态环境优良、物产丰富,更承载着千年历史传说与近现代革命记忆。
天井湖一角
碧波万顷孕育无限生机
天井湖拥有广阔的湖面和甘洌的水质,湖内约2.8万亩的湿地是其重要的生态核心。这里芦苇茂密,随风摇曳,夏秋季节菱藕遍布,清香四溢,为皖东北地区构筑了一道重要的生态屏障。良好的水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现已知鱼类61种、蟹类2种、虾类8种,湖区及周边记录到的野生动物更多达21目、46科、99种。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天井湖也是众多鸟类的重要家园,已观测到鸟类13目、8科、68种,是许多珍稀鸟类重要的越冬地或迁徙途中的停歇站,其中包括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白鹤、白枕鹤、黑鹤、大鸨、灰鸳鸯等,为这片湖泊增添了重要的生态价值。
丰饶的水土让天井湖成为理想的水产养殖区域。作为我市水产品重点养殖基地之一,这里年产各类水产品可达2500吨。其中,“天井湖金眼圈银鱼”是当地独有的珍品,其品质独特,早在明清时期便被列为皇室贡品,享有极高声誉。此外,湖区出产的螃蟹、黑鱼、龙虾等水产品也因品质上乘而广受市场欢迎。
除了水产,天井湖景区内的龙岗村周边还蕴藏着独特的矿产资源——龙岗石。这种石头属于灵璧石支脉,据当地村民介绍,石块多埋藏于地下,在日常农耕活动中常能被发掘出来。这些石头形态各异,颇具观赏和收藏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石头爱好者前来寻访,同时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
千年古韵与红色印记交汇
天井湖不仅自然资源丰富,其人文历史同样厚重。“天井湖”这一名称本身,便源自一段流传甚广的历史传说。
相传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在早期征战中曾兵败逃亡至此。濒临绝境时,他发现湖边有一口枯井,便急中生智,将坐骑马鞭驱赶至附近村庄隐藏,自己则跳入井中。
随后,井口竟有蜘蛛迅速结网覆盖,迷惑了追兵。待追兵远去,忠诚的战马返回井边,垂下缰绳将刘邦救出。刘邦称帝后,感念此番经历为天意,遂封此井为“天井”,旁边的湖泊也因此得名“天井湖”。这段“垂缰救主”的故事,为天井湖增添了浓厚的传奇色彩。据了解,打雁刘村曾存有相关石碑和古井遗迹,后因历史原因被移走或填埋。
在天井湖畔,另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是弥陀寺。这座位于朱圩村、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的古寺,历史上曾规模宏大,占地近二百亩,拥有前后大殿和东西廊房,香火一度十分兴旺。关于弥陀寺的由来和历史,当地流传着不少生动的传说,如弘明和尚化缘建寺、天降檀木造像、神龟驮寺夜游天井湖、高僧坐化缸中等,这些都为古寺增添了神秘色彩。
更具历史意义的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弥陀寺成为中共皖东北革命根据地在五河境内创办的第一所中学——泗五灵凤县立中学的所在地。从1941年到1946年,这所学校在此办学五年,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被誉为“革命的摇篮”。包括钱正英、黄辛白在内的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此工作和生活。
尽管弥陀寺原有的宏伟建筑已在战争和后来的历史变迁中被毁,目前仅存庙台遗址,但其所承载的红色文化和历史价值是无法磨灭的。
据悉,新的弥陀寺中学已在原址附近建成,原址上也在进行古寺建筑的复建工作,并已初具规模。除弥陀寺外,景区内还分布有石梁河农民暴动遗址、界沟第一党支部等其他历史文化遗迹。
打造农旅融合新业态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天井湖周边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也在逐步推进。位于武桥镇龙岗村的天井湖度假村(AA级景区),由五河县双丰集团投资兴建的一个代表性项目。度假村占地5600亩,紧邻石梁河畔,整体采用古朴自然的徽派建筑风格。
度假村内设有游泳池、垂钓中心等基础休闲设施,并建有一个环境颇具特色的绿色养生餐厅,内部点缀绿植、假山、流水,营造出舒适宜人的就餐氛围。其核心特色之一是规模化的生态种养产业与旅游体验的结合。
这里拥有千亩果园和蔬菜园,可供游客体验采摘乐趣;建有千亩水产养殖基地,主养甲鱼,兼养其他淡水鱼;同时还大规模养殖大白鹅、麻鸭等家禽,总数超过6万只。此外,度假村内还有约两千亩的芦苇荡和湿地,保持着良好的自然风貌。
在此基础上,度假村正积极开发多样化的农旅融合休闲项目。除了已有的垂钓、采摘外,还计划推出“开心农场”“树木认领”等体验活动,并规划建设特色住宿木屋,以及组织露天烧烤、野外露营、团队拓展、划船比赛、篝火晚会等,旨在满足游客亲近自然、体验田园生活、放松身心的需求。
游客在这里可以泛舟石梁河,寻找体验地下温泉;可以品尝到当地特色的野兔、野鸭等野味;还可以听当地老乡讲述过往的抗日故事。亲手捕捉鱼虾、采摘果蔬、捡拾禽蛋等活动,也让游客能更深入地体验乡村生活。
五河天井湖集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物产、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日渐完善的休闲度假功能于一体。其独特的生态价值、传奇的历史故事、光荣的革命传统以及新兴的旅游业态相互交织,使得这片位于皖东北的湖泊正展现出越来越多元的魅力和发展潜力。
编辑:贾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