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近年来,纬二路街道爱国巷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有效激活社区治理“红色引擎”,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织密“红色网格”筑牢基层治理“主阵地”
社区党委按照“支部建在网格上”的思路,将辖区科学划分为15个网格,成立网格党支部5个,构建起“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通过“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活动,组织党员带头参与政策宣传、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工作。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政策宣讲 13场,调解邻里纠纷8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9件,真正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网格成为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
创新“红色服务”提升为民服务“精准度”
聚焦居民需求,社区党委整合辖区资源,打造“红色服务驿站”,设立“党员代办”“爱心义诊”“法律咨询”等服务窗口,为居民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同时,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定期上门走访,帮助解决生活难题。此外,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四点半课堂”“老年大学”等特色课程,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今年以来,“党群服务驿站”已累计服务群众 180人次,结对帮扶困难群众25户,开展各类文化活动6场,切实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凝聚“红色力量”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
社区党委积极搭建共建共治共享平台,联合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力量,成立“红色联盟”,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协商解决社区治理难题。通过开展“党员双报到”“志愿服务日”等活动,引导在职党员、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同时,建立“居民议事厅”“邻里协商会”等民主协商机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决策。今年以来,“新时代编外妈妈”党建联盟共开展活动6场次,解决小区环境整治、管道满溢等问题29个,“居民议事会”召开协商会议5次,收集并处理意见建议25条,实现了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