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宸臣 文/图
走进五河县东刘集镇三庄村,树木葱茏,沥青路贯通全村,民居错落有致,农耕文化墙、老石磨盘、陶罐花坛,满满乡愁,“积分超市”规范运行……这是近年来三庄村以生态和居、文化和盛、产业和兴、人才和聚、治理和谐“五和”理念建设和美乡村的生动实践。
闲置地块改造成特色角园
“以前雨天两脚泥,如今沥青路通到家门口,太阳能路灯照亮门前路,这日子越过越敞亮!”村民张大爷感慨道。
和美乡村建设以来,三庄村累计硬化道路5.2公里、安装智慧路灯160盏、铺设雨污管网4.8公里,实现全域分流。更让村民惊喜的是,通过小微水体治理工程,3条臭水沟蝶变为生态塘,闲置地块“变身”为4个特色角园,成为村民茶余饭后休闲打卡地。
漫步村中,处处可见“变废为美”的巧思,老屋拆下的青砖砌成镂空景墙,磨盘石碾组成农耕文化广场,废弃陶罐改造成小矮墙……
“我们专门成立‘老物件收集队’,把拆迁留下的砖瓦木料用于景观建设,既节省了成本,又留住了乡愁。”三庄村负责人介绍。
怎样让村民共同富裕起来呢?三庄村引入五河兴牧家庭农场,村民通过入股、务工、流转土地等方式参与瘦肉猪产业中,带动百余名村民增收。该农场在发展养殖产业的同时,与和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引入粪污综合利用技术,形成沼气发电用于养猪场生产,沼渣和沼液生产有机肥供农户种田,而农作物秸秆又作为主要饲料回收利用,供应肉猪养殖,构建起“养殖—沼气—种植”绿色循环产业链。
走进“积分超市”,村民有序兑换生活用品。“房前屋后打扫干净就能攒分,红榜家庭还能优先评优!”村民王大姐用15个积分兑换了洗衣液。
“我们创新‘基础分+奖励分+负面扣分’考评体系,将环境卫生、移风易俗等纳入管理,并配套‘改厕管护站24小时服务+粪污清掏市场化运营’机制,确保基础设施建得好、用得住。”三庄村负责人说,现在,村民争当“卫生示范户”的积极性更高了。
从“环境美”到“发展美”,从“一时美”到“长久美”,时下的三庄村,在探索“五和共美”的实践中,不仅留住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韵味,而且也走出了一条产业富民之路。
编辑:贾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