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讯(记者 靳瑾)土地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土壤污染却是一度被忽视的存在。作为老工业城市,蚌埠众多企业尤其是化工企业,也曾是土壤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如何预防污染、治理污染,已是蚌埠必须直面的问题。
位于延安路东侧、燕山路北侧的226亩空地,此前刚刚挂牌上市。作为上市的准入门槛,《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是必不可少的一项。7月29日上午,记者跟随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来到这里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开分局副主任科员汪波介绍,工业用地上市交易之前,必须先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编制调查报告,确认无污染并报市生态环境局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备案后,才符合出让条件。
汪波的话也得到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土地储备中心征收储备科科长刘玉奇的证实:“从2019年1月1号《土壤污染防治法》执行以后,土壤环境状况就纳入了出让条件,而且是必备的前置条件。”他解释,新增建设用地报批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先登录“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系统”查询,明确该地块是否污染并出具审查说明,以此杜绝污染土地的报批和征收。
在位于解放路淮河公路桥西侧的原八一化工厂地块,虽然已经搬迁数年,如今又立起高耸的管道和机械。去年12月23日,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入场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主要治理对象是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土壤修复量4万立方米;地下水原先预计修复量30万立方米,但因为汛情,淮河水倒灌,远远超出原先计划。”负责该项目的总工程师胡涛介绍,原八一化工厂地块的主要污染物是挥发性有机物,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属于有毒有害物质。“土壤分为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两种方式,原位修复就是用加热棒将受污染土壤加热到200℃,使化学物质挥发;异位修复则是将污染土壤挖出来,运到旁边的工棚处理。地下水是先抽出来再净化,确认达标后纳管排放。”胡涛还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南京环科所来抽取了1000立方米修复后土壤的样本做评估。原先有12项指标超标,评估后认为经过修复已经达标了。”
采访中,胡涛自豪地说:刚开工时抽出的地下水都是黑色的,半年过后,地下水已经基本回到清亮亮的颜色了。而且,他还特别解释,不论是土壤还是地下水修复,都会有专门的保护装置,确保化学物质不挥发到空气中,而是通过尾气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不造成新的污染。
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科负责人刘小口直言,土壤污染的关键是预防为主、保护优先。要保证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需要各方协同。她介绍,为此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起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部门联动机制,明确工业用地转化为住宅、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用地之前,没有进行土壤环境污染状况调查就不允许出让和开发利用,后期的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也不能办理。如果调查确定为有污染的地块,则根据风险评估纳入管控名录,土壤修复治理达标前禁止开发。对此,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也补充,规划部门在优化老城区用地布局时,会合理确定用地性质,现状化工用地避免作为医疗卫生教育科研等用地。“受污染土地修复前,不予出让;疑似污染地块,取得市生态环境局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共同备案后的土壤环境调查报告后才能进入供地程序;只有不存在污染的土地才是我们的收储范围。”他说。
我市几年前启动企业退市进园,企业不仅在搬迁前要做好拆除方案以防污染土壤,搬迁后也要尽早启动土壤调查。
为了做好土壤污染防治,我市从2018年起重点开展了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三年行动、重点行业企业土壤质量详查、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等。“目前我们已将112家企业列入土壤质量详查名单,有助于摸清土壤污染底数。”刘小口说,我市基本建立起企业自行监测和管理部门监督性监测的机制。针对全市35家土壤重点监管企业,要求每年开展自行监测和隐患排查,生态环境部门则定期对企业周边、污水处理厂周边开展监督性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针对技术力量薄弱的企业,还派出技术人员上门帮扶,助力自行监测。政企合作,打赢看不见的污染攻坚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