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冯嘴子:灯歌一唱三百年

2020-11-17 08:45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陈瑶 实习生 韩国政

马城镇冯嘴子村,坐落在涂山南麓约5公里的天河岸边,是我国著名花鼓灯艺术大师、国家一级演员、有“花鼓灯梅兰芳”之称的冯国佩的故里。

冯嘴子北、东两面濒临天河,西与南两面分别与禹会村、花郢村接壤,为明末始建的古村落,有着近400年历史。冯嘴子村《冯姓家谱》记载,当年,冯氏先祖冯盛观,拖带家眷,由山东老家来到凤阳府,因留恋老家山水地形,先后辗转多地才发现了冯嘴子,见这里背靠涂山,毗邻千帆竞发的淮河,碧波粼粼的天河从村边流过,真真的是一块山水如画、土地肥沃、舟楫便利、鱼虾肥美的“风水宝地”。于是,冯盛观在天河南岸荒滩河嘴,建村落户,拓荒耕耘,将村庄命名为“冯嘴子”。

这个“第一”有官方认证

秋日早晨,从市区出发,浸沐在阳光中,我们一路飞驰向脑海中那片热气腾腾的土地。东海大道和206国道无缝衔接,不到30分钟,宽敞的国电大道上就出现了醒目的指示牌“中国花鼓灯第一村”。敢挂“第一”的牌子,初来乍到的人见了或许觉得自吹自擂,只有你真正走近它,才知道这“第一”实至名归。

从主干道拐到进村路,一座红色木质牌坊便映入眼帘,上面写着“中国花鼓灯第一村”。道路两边景致和寻常的村落并无二致,连片的田地里,庄稼安安静静地长着,有农户在路边打场晒稻子,土狗子跟在主人身边绕来绕去。相比几十年前,村里人大大减少了,减少的那些人,正在热火着珠城、省城、长三角一带大大小小的城市。村子冷落得,老人娃娃也冷落得,但是庄稼冷落不得,土地冷落不得。

口的金字招牌

真正到了村口,两个石碑立在路边,一块刻有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冯嘴子花鼓灯生态保护村字样,一块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和中国舞蹈家协会命名的“中国花鼓灯第一村”。看吧,这个“第一”是经过权威认证的。

村子的冷清与热闹

可安静的村落不仅没有歌舞之声的热闹,反而显得有些冷清,这个“第一”会不会是浪得虚名?

我们作为村外人刚进村时,觉得村子作为花鼓灯之乡,有点冷清,可越往里走,越觉得村子其实还是那个热气腾腾的地方。

“只要锣鼓声一响,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出来了。”冯嘴子村支部书记冯开敏告诉我们,除了今年上半年防疫期间,一年四季,全村的花鼓灯表演其实从没间断过,只不过平日里各家各户你唱你的,我唱我的……各有各的玩法。但是遇到大型演出,或者是春节、祭祖、庙会这种特别的日子,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会聚在一起进行花鼓灯展演。这时,用“热情”来描绘冯嘴子,已经有点不够,这时每条街、每个院落,整个村庄都是热气腾腾的,是火辣辣、红通通的。

据村里的冯国好老人介绍,这里的花鼓灯艺术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每当农闲,村民们会自发组织在一起,敲着锣鼓、迈起欢腾的舞步,表达对祖国、家乡的热爱。如今,全村近3000人口,有80%的人会表演花鼓灯,家家都有学习花鼓灯的传统。傍晚,村庄的小广场上,不乏跳广场舞的村民,而诸多舞种中,花鼓灯绝不会缺席。

北方的农民一直被认为普遍是能吃苦耐劳的,在一个能吃苦的地方、一些能吃苦的人,是很难和“热情”联系起来的。“苦”是沉甸甸的,“热情”只和“轻松、快活”搭档。可是走进村里,有村民看到村外来人,问清来意后,不仅热情地来给我们充当向导,还热络地邀请我们去家里吃饭。听说我们想要看花鼓灯表演,还留我们在村里住几天,因为每天晚上,必然有人会表演起花鼓灯。热情起来的人,能热情起来的地方,即使还要吃苦,那苦,肯定不再那么多、那么苦了。

一座墓、一口井,祖先的荫庇一直在

“我们冯氏族谱上的人已经有七千多人,遍布全国各地,五年一次的祭祖典礼,大家一定都会回来到先人的坟前磕头敬香。村里的路会被堵得水泄不通,家家户户都是敞开大门,摆出酒席、跳起花鼓灯,迎接远方的来客和亲人。”说起宗族,冯国好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在他看来,冯氏花鼓能闯出名堂,冯嘴子能成为中国花鼓灯第一村,这是因为大家没忘了祖宗的教诲——人心齐。

冯国谋是村里花鼓灯艺术团的老团长,如今生活的重心已是家里那块小菜园。但他说,只要村里一有大事,还是要换上行头,和大家一起玩灯,那颗心总也不能“安分”下来。冯国谋热情地开出了他的电动三轮车,要载我们去看看村里人最重视的历史遗存。从村口向东南方向不过几分钟,就能在一栋栋“小别墅”中间,看到一个被围栏围起来的小墓园,内有几座坟冢,从入口通向祭祀台的地方还铺着红毯,显得庄严而隆重。

两位老人说,年年祭拜,五年大祭,没有过例外,托先人的福,全国各地的冯氏子孙们才能五年大团圆一次。先人的墓召唤着后世子孙们勿相忘、常相聚。先人留下的一口井也让村里人时刻不忘宗族之情,同姓之义。

整个冯嘴子村有村民几千,可全村至今只有一口井。在村子的中心位置,记者见到了一口老井,能看出村民们把老井保护得很好,井盖盖得严严实实,井周围整洁干净,井水清亮。老人们介绍,因为家家户户都已经用上了自来水,很少再有人来挑水吃了,但几百年前先人挖下的这口井时的教诲他们从不敢忘。“老祖宗当年立下过规矩,全村只能挖一口井,大家都从一口井里打水吃,为的就是人心不散,所以我们村只能找到这一口井,没有第二个。”冯国好说,井是祖先所挖,后世子孙们将其保护好义不容辞。

唱不完的灯歌,道不尽的传奇

花鼓灯历史悠久,是流行于淮河流域传统的民间艺术,是一种融舞蹈、锣鼓、灯歌、小戏、杂技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曾被周总理誉为“东方芭蕾”。灯歌内容分为抒情和叙事两大类,长篇叙事细细密密,人物抒情简单明了,说去了心事。

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文化的人未必都能听得懂花鼓灯唱词,却能津津乐道,百听不厌。因为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艺术,那咿咿呀呀,喜庆欢腾的曲调,柔媚婉转的唱腔,奔放脱透的神韵倾倒了无数人。淮畔明珠孕育了太多的音律,段段能揉进心里,缠绵入骨。偏偏这朴素得近乎只剩下泥土气息的东西却在原汁原味中,酿造了民间最真的艺术,哺育这一方人的性灵。

来到村里的“花鼓灯艺术传习所”,门口竖立着一座中国花鼓灯艺术大师冯国佩的雕像。大师手持画扇,身体前倾,做出一个花鼓灯的经典动作,姿态曼妙。冯国佩艺名小金莲,是著名花鼓灯艺术大师,花鼓灯冯派创始人一代宗师。他自小熟练表演女角“兰花”,并在在继承前辈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将“兰花”的动作创新改造,使舞蹈动作洒脱妩媚,表演细腻俏皮。并倡导由女演员演“兰花”,甩掉了旧时代小脚女人走路的姿势,塑造出“新兰花”秀美健康的新形象。

冯国佩曾将安徽花鼓灯跳进中南海怀仁堂,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被沿淮群众誉为花鼓灯民间艺术的“活化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玛琳娜·葛贝伊女士曾称赞他是“了不起的艺术大师”。

花鼓灯艺术传习所的门是一扇雅致的月洞门,再往里走,一座“四水归堂”的徽派建筑隐约流露着旧时的气息。在中国传统哲学理论中,天井和“财禄”相关。经商之道,讲究以聚财为本,造就天井,使天降的雨露与财气聚拢。四水归堂,四方之财如同天上之水,源源不断地流入自己的家中。四水归堂,聚水、聚财、聚福气,可谓“四季财源滚滚、四面八方来运”。但有别于传统的徽派“小天井”的建筑风格,花鼓灯艺术传习所的正中可是一个宽敞的PLUS版大天井,在这里,一代一代的传习人们舞动、习练着花鼓灯,这里聚集着的不是四季财源,而是千百年来花鼓灯的精气神。

环绕“天井”的“厢房”则被设计成了一个环形的长廊展厅,挂着各个时期的历史照片,既有当地村民表演花鼓灯的热烈场面,更有冯国佩老人在90岁的高龄给学生做示范表演的珍贵资料照片。就像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翻阅过去的时光,那些照片带你走进那个热闹的世界,慢慢行走在“回”字形的长廊,一张张照片、一幕幕歌舞,勾勒着令人心潮澎湃的精彩。

带领我们游走其间的老人背手而立,时而为我们介绍花鼓灯一招一式的精妙,时而自顾自地低吟浅唱,为定睛注视的照片谱一首只有他自己懂的曲调。

239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