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堵在路上,堵在心头,这堵如何能解?

2021-03-19 09:00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何沛

很多老蚌埠人曾回忆,2010年以前,蚌埠并不堵。2010年开始,蚌埠的“堵”才渐渐蔓延,之后的一年又一年愈演愈烈。2016年,记者以《蚌埠,“堵”往今来》一文开篇,拉开了城市交通拥堵系列报道,和广大市民一起探寻蚌埠这座城市从何时开始拥堵,拥堵的背后是什么,如何开良方治堵。

时隔5年,记者再次“老生常谈”,将目光聚焦城市交通环境。蚌埠的交通拥堵是否改善?曾经让你抓心挠肺的堵点是否有所缓解?对此,记者进行了探访。

受不了早晚高峰“堵局”

有的市民选择了摩托车

去年12月22日,水蚌线外迁后,东西向交通压力问题在一段时间内得到有效缓解。

这“一段时间”让家住在龙湖香都的王敏着实开心了一阵子。“刚拆除那段时间,没有了火车频频拦道,开车在兰凌路、解放路上,感觉比以前顺畅了很多。”王敏说,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出去曾经被拦在道口的时间,拥堵在路上的时间似乎并没有减少。尤其是从龙湖香都北门出来,行至兰凌路,再右拐至解放路,用王敏的话来说,“没有见缝插针的本事,最少20分钟上不了解放路”。

多年以来,私家车一直是郭先生和妻子的宠儿,是“争抢”的出行工具。不过,近年来,这个局面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我骑摩托车上班已经两三年了,妻子打算最近再买一辆摩托车,这样早晚高峰期间出行方便多了。”郭先生说,对比摩托车与私家车,我开车从家去单位上班,赶上早高峰堵车的话一般都要40多分钟的时间,骑摩托车20分钟之内完全可以到达。

近日,记者的一位女性朋友在朋友圈里晒出了摩托车驾照和新购买的摩托车。这几年,一直开车上下班的她,在同事的影响下,开始骑行单车。骑行对她最大的启发是,“二轮车上下班太方便了,不会堵车,来回时间稳定”。只是,她骑车上下班路途6.5公里,赶时间的时候骑行体验并不舒服。体验到二轮车巨大优势的她,便打算买辆摩托车上下班,以替代才买不长时间的私家车。“我平时上下班必经之路中,胜利路、兴业街比较堵,特别是胜利路下穿和胜利路跨线桥,骑摩托车上下班也主要是想避免遇到这两个堵点。”市民李女士说。

3月18日下午6时30分许,朝阳路,车流量增大,出现局部拥堵

记者有话说:记者家住在兰凌路附近,开车必经胜利路。这两年的体验是,早晚高峰,途经兰凌路涵洞附近路段,如果开车表现得“绅士”一些,只有被加塞车辆“欺负”的不能动弹。2019年8月,沿胜利路自东向西行驶至朝阳路交叉口的车道有了变化,其分布是左转、直行、直行、左转。从个人开车感受来说,这个路口的一个左转弯车道设置在了右侧,避免另外公交车等大车跨越几个车道,较为顺利通过路口进行左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车流的拥堵。

学校附近潮汐式拥堵

要么绕路要么忍忍

经常开车的人,都有着自己的行车经验。对于校门口的拥堵规律,大多数车主都能烂熟于心。比如:早上上班,要提前半小时出门,避开上学点;下午四点多,不能去兴业街、兰凌路、中山街等,因为小学生正放学;晚上七点半左右,最好不要经过凤阳东路、宏业路、治淮路、胜利路等,因为这个时候上晚自习的学生放学了……记住这些规律,不然一定是苦不堪言。

作为学生家长,对于校门口的拥堵,大多抱着理解的态度。“自己开车接送孩子,比让孩子步行、骑车,或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更安全舒适。出于这些因素考虑,我们一般都自己开车接送孩子。很多家长选择早早就在校门口等候,占好车位坐在车里等孩子放学。”在蚌埠三中门口,正在接孩子放学的刘女士告诉记者,放学点,要么绕要么忍。其实也就是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比较堵,大家都是为了孩子,换位思考下,互相理解下。

与刘女士的想法不同,市民高先生认为,如果都抱有“大家都这么停”“互相理解下,谁家都有孩子”类似的想法,校门口的拥堵只会愈演愈烈。“每天必经荆山路,遇到新城实验学校的孩子们一放学起码要堵20分钟。路上本来车就多,加上接学生的家长直接把车停在路中间,几乎占据大半的行车道,有的车辆不得已借对向车道行驶,交通太乱了。”高先生说,怕碰着学生,车子就得一点点挪。还不能一直按喇叭,一按喇叭,学生家长的“眼刀”就纷纷射来,苦不堪言呐。

记者有话说:2月的一天,晚自习放学点,记者曾在蚌埠九中门口停车接人。看到车龙均排到了校门口两侧100多米外,记者也随大流找了空隙停在了一辆私家车后。当时的想法是,没交警、不抓拍,大家都这么停。不到10分钟,记者从校门口接人回来,结果车却动不了。为啥?因为记者的车旁又一条“车龙”,外侧这排车不走,里侧这排车休想动。20多分钟后,记者才驾车“逃离”。2019年10月底,蚌埠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编制了《市区问题突出的中小学高峰时段交通影响评价》,当时该评价正进入征求意见阶段。规划部门组织编制了“一校一策”计划,为15所学校开出“治疗”高峰时段校园周边道路拥堵的城市病的“药方”。今年,校门口的拥堵是否能改善?

不文明行车习惯

给交通“添堵”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城市道路交通空间愈来愈小,日益凸显的不文明行车行为也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

近日傍晚,正值下班高峰期,胜利路自西向东方向的车流量很大。在胜利路跨线桥上,部分车主为了能节省时间,原本在直行道的车辆变道上了左转道,在距离下桥几米远,开始强行变道再上直行道。同时,大部分车主不打转向灯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交通陋习,有时候就像传染病。”市民陈锋坦言,遇到加塞,他会故意地“报复”回去。而“报复”的结果,要么成功加塞回去,要么导致轻微事故,从而这段路会拥堵更久。

3月18日下午6时许,胜利路,下班出行车辆增多,排起了长龙

除了加塞,还有哪些交通陋习?采访中不少市民细数出了以下几条:强行变道超车、堵车时加塞、一车走两道、不打转向灯、猛闪远光灯。这些行车陋习,也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前不久,解放路立交桥上,由于一个小小的剐蹭事件,解放路就像瘫痪了一般。在蚌埠的大街小巷,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

也有人把这样的堵车称为“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

交警部门数据显示,剐蹭和追尾等交通事故已经成为造成交通堵塞的罪魁祸首。为了进一步提高交通事故处理效率,减少和避免因交通事故现场清理不及时引发道路交通拥堵等问题,如今在“交管12123”APP上就能协助当事人快速处理事故、快速撤离现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愿意“私了”的却很少,很多时候,哪怕只是很小的剐蹭,双方也都宁愿耗在那里,等交警过来处理,这样,交通堵塞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记者有话说:去年,交警部门依托交通智能管控平台的支撑,完成了全市核心城区120个交通信号控制路口的信号配时优化,实现了68个路口的自适应控制,形成了“七横六纵”13条道路的干线协调控制,路口的交通拥堵状况得到一定缓解。但是,一些道路堵点仍长期存在。今年3月15日,交警支队举行了征求意见座谈会,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律师代表、公交驾驶员代表等参加,结合工作中发现的交通管理方面的问题及建议,和交警面对面进行了交流。代表们围绕中心城区交通信号配时、标志标线设置、城区交通拥堵治理、交通陋习治理等工作畅所欲言。交警详细记录了意见建议,对问题也都作了认真解答。记者希望,交警部门从交通参与者的视角来审视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对于操作性强的的可行性意见建议尽快落地实施,全力推动城区交通秩序再提升。另外,拥堵非一日之寒。城市治堵是一场系统工程,当城市规划、道路建设、管理措施等正在补齐短板时,作为交通参与者的每个人,在抱怨拥堵的时候,是否也要审视下自己有没有遵守规则?有没有因一己之私,而给道路添堵?

256

蚌埠新闻网记者 何沛

很多老蚌埠人曾回忆,2010年以前,蚌埠并不堵。2010年开始,蚌埠的“堵”才渐渐蔓延,之后的一年又一年愈演愈烈。2016年,记者以《蚌埠,“堵”往今来》一文开篇,拉开了城市交通拥堵系列报道,和广大市民一起探寻蚌埠这座城市从何时开始拥堵,拥堵的背后是什么,如何开良方治堵。

时隔5年,记者再次“老生常谈”,将目光聚焦城市交通环境。蚌埠的交通拥堵是否改善?曾经让你抓心挠肺的堵点是否有所缓解?对此,记者进行了探访。

受不了早晚高峰“堵局”

有的市民选择了摩托车

去年12月22日,水蚌线外迁后,东西向交通压力问题在一段时间内得到有效缓解。

这“一段时间”让家住在龙湖香都的王敏着实开心了一阵子。“刚拆除那段时间,没有了火车频频拦道,开车在兰凌路、解放路上,感觉比以前顺畅了很多。”王敏说,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出去曾经被拦在道口的时间,拥堵在路上的时间似乎并没有减少。尤其是从龙湖香都北门出来,行至兰凌路,再右拐至解放路,用王敏的话来说,“没有见缝插针的本事,最少20分钟上不了解放路”。

多年以来,私家车一直是郭先生和妻子的宠儿,是“争抢”的出行工具。不过,近年来,这个局面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我骑摩托车上班已经两三年了,妻子打算最近再买一辆摩托车,这样早晚高峰期间出行方便多了。”郭先生说,对比摩托车与私家车,我开车从家去单位上班,赶上早高峰堵车的话一般都要40多分钟的时间,骑摩托车20分钟之内完全可以到达。

近日,记者的一位女性朋友在朋友圈里晒出了摩托车驾照和新购买的摩托车。这几年,一直开车上下班的她,在同事的影响下,开始骑行单车。骑行对她最大的启发是,“二轮车上下班太方便了,不会堵车,来回时间稳定”。只是,她骑车上下班路途6.5公里,赶时间的时候骑行体验并不舒服。体验到二轮车巨大优势的她,便打算买辆摩托车上下班,以替代才买不长时间的私家车。“我平时上下班必经之路中,胜利路、兴业街比较堵,特别是胜利路下穿和胜利路跨线桥,骑摩托车上下班也主要是想避免遇到这两个堵点。”市民李女士说。

3月18日下午6时30分许,朝阳路,车流量增大,出现局部拥堵

记者有话说:记者家住在兰凌路附近,开车必经胜利路。这两年的体验是,早晚高峰,途经兰凌路涵洞附近路段,如果开车表现得“绅士”一些,只有被加塞车辆“欺负”的不能动弹。2019年8月,沿胜利路自东向西行驶至朝阳路交叉口的车道有了变化,其分布是左转、直行、直行、左转。从个人开车感受来说,这个路口的一个左转弯车道设置在了右侧,避免另外公交车等大车跨越几个车道,较为顺利通过路口进行左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车流的拥堵。

学校附近潮汐式拥堵

要么绕路要么忍忍

经常开车的人,都有着自己的行车经验。对于校门口的拥堵规律,大多数车主都能烂熟于心。比如:早上上班,要提前半小时出门,避开上学点;下午四点多,不能去兴业街、兰凌路、中山街等,因为小学生正放学;晚上七点半左右,最好不要经过凤阳东路、宏业路、治淮路、胜利路等,因为这个时候上晚自习的学生放学了……记住这些规律,不然一定是苦不堪言。

作为学生家长,对于校门口的拥堵,大多抱着理解的态度。“自己开车接送孩子,比让孩子步行、骑车,或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更安全舒适。出于这些因素考虑,我们一般都自己开车接送孩子。很多家长选择早早就在校门口等候,占好车位坐在车里等孩子放学。”在蚌埠三中门口,正在接孩子放学的刘女士告诉记者,放学点,要么绕要么忍。其实也就是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比较堵,大家都是为了孩子,换位思考下,互相理解下。

与刘女士的想法不同,市民高先生认为,如果都抱有“大家都这么停”“互相理解下,谁家都有孩子”类似的想法,校门口的拥堵只会愈演愈烈。“每天必经荆山路,遇到新城实验学校的孩子们一放学起码要堵20分钟。路上本来车就多,加上接学生的家长直接把车停在路中间,几乎占据大半的行车道,有的车辆不得已借对向车道行驶,交通太乱了。”高先生说,怕碰着学生,车子就得一点点挪。还不能一直按喇叭,一按喇叭,学生家长的“眼刀”就纷纷射来,苦不堪言呐。

记者有话说:2月的一天,晚自习放学点,记者曾在蚌埠九中门口停车接人。看到车龙均排到了校门口两侧100多米外,记者也随大流找了空隙停在了一辆私家车后。当时的想法是,没交警、不抓拍,大家都这么停。不到10分钟,记者从校门口接人回来,结果车却动不了。为啥?因为记者的车旁又一条“车龙”,外侧这排车不走,里侧这排车休想动。20多分钟后,记者才驾车“逃离”。2019年10月底,蚌埠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编制了《市区问题突出的中小学高峰时段交通影响评价》,当时该评价正进入征求意见阶段。规划部门组织编制了“一校一策”计划,为15所学校开出“治疗”高峰时段校园周边道路拥堵的城市病的“药方”。今年,校门口的拥堵是否能改善?

不文明行车习惯

给交通“添堵”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城市道路交通空间愈来愈小,日益凸显的不文明行车行为也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

近日傍晚,正值下班高峰期,胜利路自西向东方向的车流量很大。在胜利路跨线桥上,部分车主为了能节省时间,原本在直行道的车辆变道上了左转道,在距离下桥几米远,开始强行变道再上直行道。同时,大部分车主不打转向灯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交通陋习,有时候就像传染病。”市民陈锋坦言,遇到加塞,他会故意地“报复”回去。而“报复”的结果,要么成功加塞回去,要么导致轻微事故,从而这段路会拥堵更久。

3月18日下午6时许,胜利路,下班出行车辆增多,排起了长龙

除了加塞,还有哪些交通陋习?采访中不少市民细数出了以下几条:强行变道超车、堵车时加塞、一车走两道、不打转向灯、猛闪远光灯。这些行车陋习,也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前不久,解放路立交桥上,由于一个小小的剐蹭事件,解放路就像瘫痪了一般。在蚌埠的大街小巷,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

也有人把这样的堵车称为“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

交警部门数据显示,剐蹭和追尾等交通事故已经成为造成交通堵塞的罪魁祸首。为了进一步提高交通事故处理效率,减少和避免因交通事故现场清理不及时引发道路交通拥堵等问题,如今在“交管12123”APP上就能协助当事人快速处理事故、快速撤离现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愿意“私了”的却很少,很多时候,哪怕只是很小的剐蹭,双方也都宁愿耗在那里,等交警过来处理,这样,交通堵塞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记者有话说:去年,交警部门依托交通智能管控平台的支撑,完成了全市核心城区120个交通信号控制路口的信号配时优化,实现了68个路口的自适应控制,形成了“七横六纵”13条道路的干线协调控制,路口的交通拥堵状况得到一定缓解。但是,一些道路堵点仍长期存在。今年3月15日,交警支队举行了征求意见座谈会,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律师代表、公交驾驶员代表等参加,结合工作中发现的交通管理方面的问题及建议,和交警面对面进行了交流。代表们围绕中心城区交通信号配时、标志标线设置、城区交通拥堵治理、交通陋习治理等工作畅所欲言。交警详细记录了意见建议,对问题也都作了认真解答。记者希望,交警部门从交通参与者的视角来审视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对于操作性强的的可行性意见建议尽快落地实施,全力推动城区交通秩序再提升。另外,拥堵非一日之寒。城市治堵是一场系统工程,当城市规划、道路建设、管理措施等正在补齐短板时,作为交通参与者的每个人,在抱怨拥堵的时候,是否也要审视下自己有没有遵守规则?有没有因一己之私,而给道路添堵?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