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教师:减负首先要提高兴趣、增加效率

2019-06-17 09:25

蚌埠新闻网记者 陈春怡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各种“减负令”也相继出台。去年年底,教育部等九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从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家庭要履行教育监护责任、强化政府管理监督等方面提出30条具体要求,让中小学生减负有据可依,也被称为“史上最严减负30条”。

下课早了、作业少了,考试也不排名了,然而,学生的学业负担真正减下来了吗?为何家长们依旧喊累?减负究竟应该减些什么?记者采访了部分家长、老师以及“过来人”,请他们从各自的角度谈谈对减负的看法。

“过来人”:提高课堂效率才能减少课下负担

“如果课堂效率足够高,课下也能够自行消化这些知识点,举一反三,没有必要搞‘题海战术’,更没有必要去上辅导班。”交谈伊始,北京大学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刘佳汇首先表明立场。

刘佳汇毕业于蚌埠三中,成绩优异。作为“过来人”兼学霸,她告诉记者,虽然没有做过详细统计,但在中学阶段,班级里一半以上的同学通过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来提高成绩,小部分同学甚至是“全科辅导”,从周一到周日,六门课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在她看来,很多同学补习的出发点就有偏差,可能只是短期内成绩下降,却被同学和家长过度解读,最终因焦虑而去补习。

“有的同学容易不安,一次考试没有考好,名次掉了一些,急匆匆就去找人补习。成绩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波动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在高三那种高压气氛下,问题很容易被放大,大家也很难保持冷静。”刘佳汇举例说,有的同学课堂上也在赶作业,不过是在完成课外辅导班布置的作业,自己弄得很累不说,还影响了课堂效率。”

“老师布置的作业基本上是合理的,如果上课能够跟着老师的节奏走,课后按照要求认真复习,学习效率提高了,负担就不会太重。”采访中,刘佳汇几次提到“课堂效率”,她认为,课堂效率最为重要,认真听课、不会的问题能够第一时间请教老师、勤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成绩提高的关键。刘佳汇并不赞成熬夜学习,也不打“题海战术”,她更喜欢整理笔记,仔细梳理出知识点,“向课堂要效率”是她取得优异成绩的制胜法宝。

反对派: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有人说,“减负令”效果往往不大好,一些学生、家长不买账,根本原因在于考试制度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大约距离暑假还有一月的时候,严女士就开始为女儿如何选择培训班而忙碌起来。“开学上三年级,英语是一门主课了,以往那样随随便便地学肯定是不行了,要提前预习;三年级是数学的分水岭,提前给她报个‘趣味数学’,为以后打基础;作文以前不要求字数,等于是造句,马上突然跳到小作文,怕她不适应,我还想报个阅读与写作……”严女士的话让人听上去颇有些头疼,粗略算了一下,“已报”和“打算报”的文化课辅导班、艺术班加在一起,至少有5个班在不远处等着这个孩子,看来这个暑假她注定不太轻松。

严女士的女儿就读于我市一所知名民办学校,尽管该校以“抓得紧”著称,她对于女儿学习依然不敢有丝毫懈怠,甚至认为班级学习气氛过于宽松。“回家后作业一会儿就写完了,如果不是我们给她找点题目做,她一直玩到上床睡觉,没有几个小孩会自觉去学习。”严女士说,班上绝大部分学生都有课外辅导,或是文化课或是艺术班或是兼而有之,她自然也不能放松,“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原地踏步,别人就会迎头赶上。”

“学这么多,孩子不累吗?她愿意吗?”对于记者的问题,严女士的观点非常鲜明,“现在不努力,将来就上不了好高中,上不了好高中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以后找工作都成问题。”她说,虽说高考不再是唯一的出路,但现代社会用工制度仍是唯学历论占主导,“不管哪个单位招聘,总是把学历摆在第一条,本科以上、硕士以上,985/211优先,国有企事业单位更是如此。”

赞成派:没有哪一项作业,能够适合每一个孩子

虽然质疑减负的声音不小,但赞成派也有。

一位家长向记者吐槽,几年前,自己曾遇见的最夸张的家庭作业是在三天假期内完成近三十页的课时练习,另外还有大量的抄写、订正、听写等常规作业,“完全没有必要布置过多的家庭作业,同类型的题目学生会做就可以,不用通过重复机械的作业占据孩子们玩耍、思考的时间。”她回忆说,那个假期,孩子整天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写作业,一次也没有出去玩,最后勉强完成作业,“听说因为之前的一次测验,班上没考好,老师着急。但布置那么多作业,孩子们能记得多少呢?”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市民张肖含。每年寒暑假,市民张肖含都会带着儿子去做公益,但凡朋友圈发起登山、踏青等户外活动,他也都会尽量拽上儿子参加。张肖含的儿子上小学四年级,不久前刚被评为市级“新时代好少年”,是同学和老师眼中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张肖含认为,如果孩子每天晚上作业做到深夜,早上六七点钟又要起床忙碌新的一天的学习任务,没有足够的睡眠时间,第二天上课精力肯定要大打折扣,实属得不偿失。

“适当地抄写生字、生词、数字能加深印象,如果只是简单重复机械劳动,就完全没有必要,不符合小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长期下来,学生就失去了思考问题的能力,就失去了创造力,也失去了学习中探究未知领域的动力。”张肖含本身就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他认为,“减负”不仅有利于孩子成长,也有助于老师将更多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上,追求更有精度、有深度的教育方式,“毕竟,没有家庭作业的辅助,老师的压力其实会增大,必然倒逼老师更好地设计课堂教学。”

“说得通俗些,谁有病谁吃药。没有哪一项作业,能够适合班上的每一个孩子。”张肖含同时认为,取消家庭作业,学生的负担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但不是简单的延伸。当然,如果作业减少后,结果孩子们把时间都用在电子游戏上或者直接把孩子们推向了辅导班,就违背了减负的本意。”

教师:减负首先要提高兴趣、增加效率

对于减负“减不下来”的现象,蚌埠一中班主任教师、蚌埠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静认为,“这就是剧场效应,人们在剧场中看戏,一部分人为了看得更清楚选择站起来,导致其他人不得不跟着站起来观看,但最终的观看效果却和最初时一样。”

李静老师认为,如果学习内容减少了,但是考试难度并没有变化,那么考试和学业水平就会出现差距。如果减负给孩子留出了空余时间,这个时间就会被课外培训班所占据,家长之间的跟风心理又会扩大补习的范围,最终减负就会陷入“越减越重”的怪圈。

目前,学生的负担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是课上的学习,第二个方面课下的作业。课上的学习,如何把孩子教得明白,教得轻松,孩子们能够学通学明白,这是每个老师要研究的课题。至于课下的作业,无论作业来自学校老师或是辅导班,大家都希望学生都能够进步,所以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就会以实力相对薄弱的学生的水平去做尺度,造成作业针对性不强。作业针对性不强,导致作业量增多,这是恶性循环。

“想要拥有一个好的未来,努力是一定要的,但是减负肯定不是让孩子不学习。更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给孩子一个实践性更强的学习方法。”李静老师说,如果一个人有着非常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的时候,他觉得这个是人生当中的乐趣,很有兴趣地去完成一件事情,负担就不再成为负担。但现实往往是,学生在完成学业目标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兴趣和动力,不愿意去做,甚至出现厌学等负面情绪。虽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但没有方法的勤奋可能只是徒劳。李静老师认为,减负不是简单地减作业,减负的实质是提质增效,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15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