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丁大鸣:一位耄耋老人的“爱”情

2022-03-25 08:32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李茂峰

【爱社区】

记录身边新鲜事

“东方红,东方亮,社区一派新气象。五中全会鼓干劲,好人好事一桩桩。一件件,一桩桩,姐妺向你说端详……”

春日暖阳下,蚌山区黄庄街道东方红社区文化大舞台欢乐融融,一场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正在上演,开场节目群口相声《说说社区新气象》一登场,立即引起台下群众一阵热烈掌声……

“这些节目都是我们自编自演的,故事都是我们身边的真人真事。要说是我们演得好,不如说是脚本写得好,接地气,群众特别喜欢!”一走下舞台,被群众誉为社区“小品王”闫永利就对记者说起了社区老党员丁大鸣的事儿:文化大舞台演出的大部分节目是他写的,不仅有群口相声,还有“三句半”、小品等包罗万象,写得好,我们演得也有劲!

社区里还有这样的“能人”?在闫永利引导下,记者找到了住在东方红社区红三教师楼的丁大鸣。

“听说您给社区写了不少剧本?”“年纪大了,体力不行了,不过笔还拿得动,我就用手中的笔记录一下社区新生活,讴歌一个社区新气象。”

眼前的丁大鸣,说话语气平和,虽说已有80岁高龄,但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敏捷。听说记者采访,他高兴地说自己以前曾是报社的通讯员,写过新闻稿,还发表过不少诗歌呢。

拿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记者看到,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剧本台词。翻开第一页,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我为社区唱赞歌”七个大字。丁大鸣告诉记者,他退休后与黄庄街道结缘,亲历了社区的巨变,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在这个过程中,他发挥所长,用手中的笔记录和赞美社区的新气象,发挥一位老党员的余热为社区作些贡献。目前,他正在着手把几年来所写的数十篇记录社区新事的作品汇编成册,“整理并汇编成册后我打算把它赠予社区,算作一位老党员支持社区文化建设的一点心意吧。”

丁大鸣

都记录了社区里面的哪些事?翻开已有些发黄的笔记本,一段段热情洋溢的文字映入眼帘。在《赞歌三则》里,收录了《堡垒》《党员》和《红马甲》三首诗歌。在《红马甲》这首诗中,丁大鸣写着:路口有你/街边有你/白天黑夜见到你的身影/每个小区都有你的足迹/那鲜红的马甲/印在人们的心里……

听见记者轻声念出这首诗,丁大鸣说,《红马甲》歌颂的是社区里的网格员,他们每天走街串户,不辞辛苦,送给居民的不仅是服务和温暖,还有党的好政策。

【爱家乡】

拍下珠城好风光

“清晨在泰山看东方破晓/在南海观层层波涛/长江黄河倾诉着五千年文明/万里长城展示着华夏骄傲/仰望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聆听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曲调/我们心潮澎湃/从心底喊出‘祖国,您好!’……”

在东方红社区庆祝建党100周年联谊会上,丁大鸣和老伴李佩茹联袂演出的诗朗诵《江山多妖娆》,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我和老伴都是热爱生活的人,疫情前我们每年都要到外地旅游,趁还能走得动,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说这话时,丁大鸣随手从桌子上拿起一本台历,上面印着风景图片,其间还穿插有丁大鸣和老伴的旅游生活照。“这些照片都是我拍的”,指着图片,丁大鸣告诉记者,年轻时他学过摄影,退休后,他和老伴每年安排一次旅游,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为了留下美好回忆,每次旅游回来后,他都将拍摄的照片精选出来,配上自己写的诗,制作成“诗配画”台历。“每天看一眼,脑海里就能回忆出那一个个美好的瞬间。”

“这几年,我将镜头聚焦在家乡的美景上。”说话间,丁大鸣拿出一本精美的画册。设计精美的封面上,印着标题“如诗如画看珠城”,封面的主题图片是丁大鸣和老伴李佩茹的合影照。翻开画册,记者惊奇地发现,照片构图精美,角度精巧,每一张照片都是一幅美不胜收的风景画。而照片中展现的“景点”,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禾泉小镇、湖上升明月、津浦大塘,也有不为大众所知的老鸭湖、大圣寺等景点。更令记者惊叹的是,在老人的镜头下,我们身边的风景居然这么美,美得让人移不开眼睛。照片美,为照片配的诗更美。在一组名为“老鼋塘”的风光照下,丁大鸣配诗云:荆山下,涡河湾,船相通,三桥连。柳绿草茵烂漫,青山秀水碧云天,美哉,老鼋塘的春天。

“用诗配画的形式记录珠城美景、家乡巨变,可以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将这些摄影作品及我和老伴同游蚌埠的照片汇编成册,既是留给儿孙的一份纪念,也是告诉人们,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生活中处处是美景。”丁大鸣说。

【爱家庭】

琴瑟和鸣传孝善

无论是在台历上还是画册中,都能看到丁大鸣与老伴相依相扶的身影,他们面带微笑,从容淡定,一颦一笑间,完美诠释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深刻内涵。

谈话间,丁大鸣叫来老伴,一同接受记者的采访。看得出,虽然已是耄耋老人,但他们仍有难分难舍的感觉。记者注意到,在《如诗如画看珠城》的画册上,赫然印着两个人的名字。丁大鸣告诉记者,画册中,自己的单人照都是老伴拍的,而老伴的单人照全是丁大鸣的作品。丁大鸣还透露,其中一些配诗则出自老伴李佩茹之手。进一步了解得知,今年79岁的李佩茹退休前是胜利三小教师,不仅能写诗,诗朗诵表演也是“杠杠”的。在社区文化大舞台上,丁大鸣和李佩茹多次联袂出演,2021年,在蚌埠市妇联举办的“传承家教家风”演讲比赛中,李佩茹还获得了一等奖。“他不仅能写诗写剧本、会摄影,二胡也拉得特别棒。”说起丁大鸣,李佩茹欣赏之情溢于言表。

“诗配画台历和画册都是儿子帮助设计印刷的。”说起儿子和女儿,丁大鸣颇为自豪,他们为人正派,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做出一定的成绩,当然最重要的是懂得孝敬父母。和普通家庭照顾老人吃好喝好不同,丁大鸣的儿女最懂得在精神上体贴关心父母。

看到父母旅游时拍出不少照片,儿子李巍别出心裁,提出每年为他们制作一份精美的台历;见父母如此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又为他们设计制作了《如诗如画看珠城》画册。为了让老人倾注大量心血的文艺节目脚本和诗作更好地服务社区群众,他将父亲手写的文字输进电脑里,整理编辑印制成书。

常言道,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丁大鸣告诉记者,女儿女婿对自己十分体贴。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住在女儿家,一天夜里,翻身时不小心从床上掉下来,第二天,女儿女婿就找人在床上安装了一个护栏,从此以后就“高枕无忧”了。知道父亲喜欢学习、读报,每个周末,女儿都将自己收集整理的学习资料和报纸送到父亲的手上。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丁大鸣坦言,儿女的孝顺有他和老伴表率的影响。退休后一直由他照顾长期卧床的岳父。倒尿、翻身、消毒,每天如此。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岳父身上没有异味,没有褥疮,心情舒畅。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还念叨着自己有福分,找到了一个好女婿。(完)

13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