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讯(记者 何沛)中秋节是富有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市民更多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9月12日晚,“月满中秋”——中国科举文化展暨蚌埠市博物馆首次夜间开放,并拉开了此次活动的帷幕。
当天晚上7点,在市博物馆一楼展厅,不少家长带孩子来参观“中国科举文化展”。这里不仅有介绍科举制度的历史知识,小朋友们还能穿上状元服拍照留影,体验“蟾宫折桂、金榜题名”。
展览上,供皇帝御览的小金榜、春风得意时的打马游街花板、扬鞭驱马报于家乡父老的捷报等让广大市民过足了眼瘾。一张麻布坎肩儿也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围观。只见坎肩儿上写满了几万字的蝇头小楷吸引了市民的关注。另外,还有很多大小不足两三寸的夹带小抄,上面也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文字。据介绍,这件麻布质地的中式坎肩,有50厘米高、55厘米长,就是考生夹带进入考场,用来在考试中作弊用的。这件麻布坎肩前后里外均用蝇头小楷写满了用于作弊的范文。“没想到,古人作弊也很‘用功’。”一名市民调侃道。
“博物馆第一次夜间开放,我不仅穿了状元服、学会了拜师礼,还懂得了不少科举文化。”参加活动的小朋友杜若礼开心地说。
市民高女士也带着儿子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孩子平时学习比较忙,今天带孩子出来,一方面可以散散心,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孩子对中国科举文化的认识水平,真是游玩、学习两不误。”高女士说,通过此次展览,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了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作为古代选拔官员的基本制度,在我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教育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儒家文化和古代教育事业的促进和发展,以及对中华民族崇文重教的民风民俗的形成,都曾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本次展览分“科举制度沿革”“科举考试程序”“科举与社会文明”“科举与教育”及“科举的国际影响”五个部分,汇聚大金榜、乡试朱卷等80多件(套)展品,以文物、复制品、版面、沙盘模型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了中国科举制度的历史变迁。此次科举文物展品以反映明清两朝科举制度的文物为重点,讲述这一制度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及其原因。
夜间开馆的同时还举办了“月满中秋--蚌博中秋诗乐雅集”活动。市博物馆邀请我市文博、诗歌、非遗等相关专家和领导做客市博物馆,以诗会友,赏月品茗,交流历史文化,共商文博发展。
据馆方介绍,本次活动结合中秋传统节日主题,首次实现市博物馆夜间开放,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观。展览为期两个月,展出时间至11月12日。有兴趣的市民,不妨前来参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