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陈昂 文/图
图为正在店里忙碌的崔继飞。
今年58岁的崔继飞一直热爱公益事业,曾经多次见义勇为,还资助贫困大学生多年。为了资助两位贫困大学生,他接手他们开的面馆,并对几类人群消费实行“爱心免单”。
“免单条件”很温暖
崔继飞的店位于张公山社区的长兴路上,一进门,就看到外面贴着“环卫工人辛苦了,可进店休息,免费喝鸡汤”字样。进入面馆,除了“鸡丝面8元、鸡杂面8元、鸡腿面12元、鸡翅面12元”的价目表外,旁边还贴着“八十岁以上老人、现役军人免费”以及“人出门在外难免会遇到困难,只要你小声告诉我们,要份套餐面就行了,本店不求回报,愿意帮助您”的宣传板。
10月19日上午10点,老崔店里生意依然很红火,前来吃面的顾客络绎不绝,很多都是老主顾,进来老崔就知道要吃啥面。
“您的鸡汤面马上就好了,稍坐一会”、“老崔那碗多来点青菜”,老崔的妻子王惠敏一边招呼客人一边指挥下面。
家住张公山4村的93岁的老人宋子卿是第二次来吃面,这次他自己坐着电动轮椅过来,因为第一次没收费,他还和崔老板“理论”了一番,说不能这样做生意,老年人又不是没有钱吃饭,不能不收钱。
“我听邻居和我说,家门口开着一家鸡汤面馆的味道很好,我第一次来吃的时候,一进门老板就问我可有80岁,我就说别说80岁了,就是90岁也过了。”宋子卿说,面条确实不错,鸡汤也很正宗,吃过饭要付钱,怎么也付不了,说80岁以上就不收钱了。“我活了那么大年纪,从来没见过这样开饭店的,最后还指着墙上的规定说一定不能收钱,搞得我都不好意思,只能说感谢,感谢!”
老崔说,像宋大爷这样的老年人很多,他们听说不收费就不愿意,说一次两次不收还行,哪能每一次都不收钱呢,这样生意还咋干啊!但是和每天卖掉的面条数量相比,这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不会对经营有太大影响。
多年来资助贫困大学生就业
老崔介绍,他之前在大学城有两家店,生意一直都不错,来张公山开面馆,完全是一个偶然。多年来,他每年都资助贫困大学生,其中包括两个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贫困大学生,两人来自利辛县农村, 是一对情侣,女大学生叫张慧敏,当时老崔每个月资助他们每人500元生活费,其间两人还在店里打工挣生活费,并希望毕业后也开一家饭店创业。
毕业后,两人到上海创业,并于今年年初结婚。由于在外创业并不顺利,今年6月份又回到蚌埠,希望开一家饭店,老崔得知后,主动又帮助他们找房开店,并且为他们交了2万元的定金,希望他们以后挣到钱了再还。
“没想到女孩当时怀孕了,反应很大,不能闻饭店的味道,他们便回老家去了。而饭店一时又转让不掉,我们这才从大学城那边过来帮助开这家面馆的。”老崔介绍,店铺月租2500元,前前后后花了3万多元,他们住在东边,根本忙不过来,只好把大学城的两家店转让了。
受助大学生张慧敏介绍,因为家庭贫困,曾经在崔继飞的大学城的饭店打工,每个月老崔都会多给她几百元的生活费,全家人都特别感激他。
希望尽微薄之力帮助他人
“我刚到张公山时,发现这里的老年人特别多,我就和老婆决定,和以前在合肥开面馆一样,80岁以上老人和现役军人不要钱。”老崔说,蚌埠是连续多年的双拥模范城,自己是一名老兵,儿子又是现役军人,所以对军人有着不一样的感情,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免单理所当然。
而每天看到很多环卫工人也很忙碌,有的年龄很大了,天气越来越冷,觉得很心疼,就把环卫工人也加进去了,吃面喝汤都免单。
“我老公喜欢做公益,与之前帮助他人所付出的相比,这些面不算啥!”王惠敏说,现在刚刚开始,很多环卫工人请他进来吃面,都不好意思来。“环卫工人为了环境变好,起早贪黑劳作,我们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吃碗热乎的面才能更好地工作。”
因为货真价实口味好,面馆的生意也是越来越好。老崔说,他和妻子每天3点起床去买十几只鸡,然后到店里熬上一大锅鸡汤,一天能卖70斤面,而为了保证鸡汤原味,其间不兑水,汤卖完就打烊。
曾经多次见义勇为
淮河晨刊记者了解到,崔继飞10年前就是新闻人物,爱打抱不平的他被媒体多次报道过。
2006年,当时还是出租车司机的崔继飞,开车到燕山路时,迎头碰上一个中年人,推着一辆装着发亮的金属的手推车吃力地走着。崔继飞觉得这些东西像电线,他马上调转车头抵住手推车随口一问:“师傅,这东西不是你的吧?”中年人闻言脸色大变,撒腿便往小巷里跑。老崔立即停车追了上去,小偷见势不妙便恶狠狠地冲过来,与他扭打起来。这次打斗中,崔师傅的小手指骨被打断了,但他没有让小偷跑掉,最终将偷电线的贼扭送到了派出所。
见义勇为的事情还不止这一件,禹会区金域社区党办副主任张惠琴介绍,崔继飞曾经去南京亲戚家的时候,还从发生火灾的房子里,冒险抢出了一个煤气罐呢!
老崔说,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不值一提,现在就想好好把面馆经营好,用微薄之力能帮助更多的人。(完)